高蹺亭子

高蹺亭子

高蹺亭子又稱高蹺錠子,是武漢市古老的舞蹈。因靜如亭,而動如錠,故兩名兼稱。流行在新洲區中部平原,源於明正德年間,是武漢市新洲區孔埠街堤圍村傳統技藝,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被武漢市最早列入“非遺”項目。這種民俗文化,由成人腳踩高蹺,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鋼架,架上分別坐3至5個幼兒。踩高蹺的人隨鑼鼓舞蹈,花樣百出,令觀眾瞠目結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蹺亭子
  • 城市武漢市
  • 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 架上分別坐:3至5個幼兒
簡介,節慶活動,

簡介

原先表演“高蹺亭子”的道具有八座,分別叫白鶴亭子、蚌亭子、五星亭子、三星亭子、菸袋亭子、花傘亭子、香盤亭子和側翻亭子,是專為紀念八仙設計表演的,後來逐步演變為節慶活動。

節慶活動

每逢農閒或新春佳節,堤圍村的男女老幼歡聚在稻場上,敲鑼打鼓,鳴放鞭炮,表演高蹺亭子,自娛自樂。其表演形式,由五位成人各自雙腳踩著一米高的木高蹺,腰間懸掛一米見方的紅綠綢布紮成的彩圍,肩上背著“山”字形或“出”字形的鐵架,架上分頭坐著三個或五個出生100天至三歲的幼兒。村民們爭相將自家的幼兒送上亭子,圖的是一種喜慶和吉利。幼兒們身穿新衣,抹上紅臉蛋,頭戴彩球,宛若盛開在鐵樹枝上的一朵朵鮮花。隨著鑼鼓“咚嗆、咚咚嗆”的節奏,踩著高蹺的人手舞足蹈,時而如鳳凰展翅,時而似孔雀開屏,一招一式的驚險動作,把觀眾的心牽得上下跳動。與此同時,那背架上的幼兒,驚險動作,把觀眾的心牽得上下跳動。與此同時,那背架上的幼兒,大的雙手合十,作拜年或恭喜狀態不停地向前翻滾,如同紗錠旋轉一般,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小的不勝動作,聽其自然,有的流露微笑,好像在回報觀眾,有的咿咿呀呀,宛如雀噪枝頭,有的則泰然處之,似乎對歡樂的人群不屑一顧。幼兒的各種稚態,更逗得觀眾捧腹大笑。於是,歡呼聲,喝彩聲,鞭炮聲和鏗鏘的鑼鼓聲組合成一曲歡快高亢的交響樂,將高蹺亭子表演推向高潮。甲戌年正月十五雪打燈,堤圍村高蹺亭子隊的男女老幼,頂風冒雪,趕赴雜技藝術的殿堂)武漢雜技廳,參加武漢市鬧元霄舞龍奪標大賽民俗文藝匯演,以其獨特風彩,令人叫絕,榮獲優秀表演獎。一位歸國僑胞看了他們的表演,連聲讚嘆:“看了孔埠高蹺亭,天下高蹺不用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