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蹺獅子
- 俗稱:蹺獅
- 所屬:湖北省
- 類型:民俗舞蹈
歷史發展,起源,發展,舞蹈特點,表演形式,伴奏樂器,
歷史發展
起源
高蹺獅子起源甚早。據民間藝人張乾成講,張旗牌的“獅子”在新洲頗負盛名,這個地名與蹺獅的來源都與明代張炳祖有關。傳說張炳祖的祖父張德勝頗具才幹,元末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曾任副先行官,後來落戶在倉埠地區。定居後,他的孫子張炳祖隨其父習文練武,做了旗牌官,此地始名為“張旗牌”。張炳祖出身行伍世家,他見當地春節有玩獅子、踩高蹺的習俗,便將武術的套路融於其中,由張家子弟組班習練,形成了高蹺獅子這一傳統藝術形式。高蹺獅子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
發展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的“高蹺獅子”已有百年歷史,“高蹺獅子”把高蹺和舞獅兩種獨具魅力的民間藝術形式融為一體,形成獨有的踩高蹺舞獅表演形式,倍受當地農民民眾喜愛。表演時,藝人先表演“劈叉”和“一炷香”等蹺上技巧,接著再披上“獅皮”表演舞獅。20餘年來,龍泉鎮對“高蹺獅子”進行挖掘、整理和傳承交流,創建“一村一品”的“高蹺獅子”民間藝術品牌,建立“高蹺獅子”傳承基地16個,湧現出35名“夷陵區高蹺藝術大師”。
2014年,龍泉鎮的“高蹺獅子”被列入“夷陵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舞蹈特點
高蹺獅子由“高蹺”與“戲獅”兩部分組成。表演時,先由6~8人表演蹺上技巧,如“劈叉”、“一炷香”、“黃鷹展翅”、“翻肚”、“雙插”、“雙掛”、“張飛賣肉”、“空中飛人”、“倒掛金鉤”、“三層摟”等。接著,由2人踩著高蹺,披上“獅皮”,表演“戲獅”。通過獅子“喝水”、“嗒嘴”、“覓食”、“搔癢”、“打盹”、“舔腳”、“打滾”等生活動作,生動地表現獅子的各種情態和可愛的形象。
表演形式
高蹺獅子不僅在舞獅中增加了高難的踩蹺技巧,還彌補了“地獅”在地上表演,外圍人群不便觀看,以及“天獅”需用方桌疊台搬撤的不足。此舞動作驚險、場面壯觀,在表演中,不僅著意表現獅子的形象和情態,還要顯示武術功力和雜耍技巧。首先是“上蹺”與眾不同。其方法是先綁一隻蹺,然後單腿上蹺立住,成“金雞獨立”狀,再綁另一隻蹺,並作為舞蹈的開場。其次是在動作上力求難度和驚險,如“獅子打滾”、“獅子朝陽”、“喝水”、“搔癢”、“坐肩”、“雙掛”、“空中飛人”等。有的踩蹺騰空,有的踩蹺負重,有的踩蹺跨步,有的踩蹺爬高,十分驚險。“黃鷹展翅”則猶如矯健的雄鷹,“三層樓”恰似座座高塔.場面尤為壯觀。“獅頭”的製作工藝精緻,富有立體感;“獅皮”採用綠毛、紅脊紅邊,形象醒目、突出。
伴奏樂器
高蹺獅子用鑼、鼓、鈸等打擊樂伴奏。其口訣是:“鑼叫獅子走,獅子叫鑼歇”。音樂與舞蹈配合自如、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