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北省,簡稱“”,別名荊楚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中國總面積的1.94%。截至2023年6月,湖北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區。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38萬人。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區占20%,屬長江水系。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湖北歷史代表文化為“荊楚文化”。

2023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803.63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073.3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215.5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0514.74億元。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土壤類型,植被條件,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人民生活,歷史文化,地名由來,代表文化,文物古蹟,非遺保護,民間藝術,方言俚語,風俗習慣,宗教分布,地方特產,特產美食,美食綜述,武漢菜,荊宜菜,襄鄖菜,鄂東南菜,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古文化遺址,5A級景區,4A級景區,3A級景區,其他景區,對外交流,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
湖北即納入商的版圖。
湖北省
金聲玉振——曾侯乙編鐘
湖北境內已出現諸多小國。
南方諸國逐漸統一於
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郡南陽郡長沙郡黔中郡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
湖北省
中國最古老的“大學”——問津書院
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湖北大部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湖北主要屬南朝範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
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鄂即源於此。
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州、郡、縣。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陽郡、清江郡、襄陽郡、舂陵郡、漢江郡、安陸郡、永安郡、江夏郡等。
湖北省
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
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
湖北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二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復、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今湖北境內,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府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蘄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安陸府沔陽府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
初,湖北屬湖廣行省。後全國分為十三個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治世玄岳——武當山
初仍沿用明制。
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並沿用至今。湖北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領10府,共60縣、6散州、1散廳。
中華民國
民國年間,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
民國元年(1912年),廢除府、州、廳建制,重新劃分,省下設道、縣兩級政區,湖北省設立鄂東道鄂西道鄂北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一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於省、縣之間增設行政督查區。至1949年,湖北省共設1市(武昌市漢口市為國民政府直轄)、8行政督察區、69縣。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民國十六年(192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豫鄂邊抗日根據地
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豫鄂邊區行政公署。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辛亥首義——武昌起義紀念館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鄂豫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行政區划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個地區,1個自治州,8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2022年2月28日,武漢長江新區成立大會舉行。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全球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水電站

行政區劃

截至2023年6月,湖北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區,共39個市轄區、26個縣級市、37個縣(其中2個自治縣)、1個林區,335個街道、761個鎮、161個鄉。湖北省人民政府駐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7號。
地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武漢市
長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會,總面積8494平方千米。被譽為“百湖之市”,擁有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武漢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之地,也是國內科教名城,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三。轄13區: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黃石市
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北省東南部,總面積4583平方千米。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長江港口城市,被譽為“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服裝新市”、“勁酒之都”。轄4區1市1縣: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大冶市陽新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十堰市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東部、漢江中上游地區,大巴山東段逶迤於南,秦嶺余脈屏障其北,漢江自西向東穿越全境,總面積23680平方千米。是古人類“鄖縣人”的發現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積蓄地,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車生產基地。轄3區1市4縣:張灣區茅箭區鄖陽區丹江口市鄖西縣竹山縣竹谿縣房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宜昌市
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三省市交匯地,以“三峽門戶”、“川鄂咽喉”著稱,總面積2.1萬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重要地望,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於古宜昌。轄5區3市3縣2自治縣: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當陽市宜都市枝江市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襄陽市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總面積1.98萬平方千米。襄陽自古分為漢水(沔水)南北兩岸的襄陽及樊城二城,隔漢江相望,二城在歷史上都曾經是軍事與商業重鎮。轄3區3市3縣: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棗陽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縣保康縣穀城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鄂州市
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西鄰武漢,東接黃石,北望黃岡,總面積1594平方千米。境內鐵礦石探明儲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潤土珍珠岩等31種非金屬礦探明儲量居湖北省之首。轄3區: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荊門市
地處湖北中部,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轄2區2市1縣:東寶區掇刀區鐘祥市京山市沙洋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孝感市
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因東漢孝子董永而得名,總面積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鄉和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革命老區。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枕溫衾、孟宗哭竹生筍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發生在這裡;有共和國開國將軍50名,是劉華清、徐海東、劉震、聶鳳智等將軍的故鄉。轄1區3市3縣:孝南區應城市安陸市漢川市雲夢縣孝昌縣大悟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荊州市
地處長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總面積1.41萬平方千米。先後被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轄2區4市2縣:荊州區沙市區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監利市江陵縣公安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黃岡市
地處湖北省東部、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總面積1.74萬平方千米。黃岡孕育了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人畢升,明代醫聖李時珍,地質科學家李四光,愛國詩人聞一多,國學大師黃侃,哲學家熊十力,文學評論家胡風,《資本論》中譯者王亞南等一大批科學文化學者。轄1區2市7縣:黃州區麻城市武穴市團風縣浠水縣羅田縣英山縣蘄春縣黃梅縣紅安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鹹寧市
東臨贛北,南接瀟湘,西望荊楚,北倚武漢,總面積9861平方千米。稱謂起源於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取《易·乾彖》“萬國鹹寧”之義,將永安易名鹹寧,寓全都安寧之意,是中國桂花之鄉、楠竹之鄉、苧麻之鄉、茶葉之鄉、溫泉之鄉。轄1區1市4縣:鹹安區赤壁市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隨州市
位於湖北省北部,總面積9636平方千米。聞名於世的曾侯乙編鐘出土於此,也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樊,北臨信陽,南達荊州,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轄1區1市1縣:曾都區廣水市隨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於湖北省西南部,總面積2.4萬平方千米,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地處武漢和重慶兩大"火爐"之間,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轄2市6縣: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巴東縣宣恩縣鹹豐縣來鳳縣鶴峯縣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仙桃市
原名沔陽,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漢平原腹地,轄3街道15鎮7鄉,總面積2538平方千米。是全國百強縣(市)、湖北首強縣(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先進城市。轄3街道15鎮7鄉。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潛江市
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連線湖北東西部的橋樑城市。總面積2004平方千米,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轄6街道10鎮。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天門市
地處江漢平原北部,因境內天門山而得名,有棉鄉、僑鄉、文化之鄉“三鄉寶地”美譽。是“茶聖”陸羽,唐代詩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鐘惺、譚元春,清朝狀元蔣立鏞等歷史名人故里。總面積2622平方千米,轄3街道21鎮1鄉。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神農架林區
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東瞰荊襄、南臨三峽、西望巴蜀、北顧武當。相傳炎帝神農氏曾在這裡架木為壇,跨鶴飛仙,故名“神農架”。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制,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總面積3253平方千米,轄6鎮2鄉。
區劃代碼
地級(市、州)
縣級(縣、區)
人口(萬人)
面積(平方千米)
政府駐地
街道
420100

906
8483
江岸區
156
1
3
420102

79
64
四唯街道
16


420103
51
33
北湖街道
13


420104
54
46
韓家墩街道
11


420105
72
108
琴斷口街道
11


420106
110
81
積玉橋街道
14


420107
46
45
新溝橋街道
10


420111
122
509
珞南街道
13

1
420112
35
439
吳家山街道
11


420113
12
288
紗帽街道
4


420114
47
1094
蔡甸街道
11

1
420115
65
2015
紙坊街道
15


420116
116
2261
前川街道
15

1
420117
97
1500
邾城街道
12
1

420200

273
4583
下陸區
19
27
1
420202

21
32
沈家營街道
4


420203
20
113
八泉街道
5
1

420204
16
66
新下陸街道
4


420205
5
28
鐵山街道
1


420281
100
1566
東嶽路街道
5
10
1
420222
112
2778
興國鎮

16

420300

346
23698
茅箭區
13
72
34
420302

42
578
武當路街道
4
1
2
420303
40
652
車城路街道
4
2
2
420304
57
3863
城關鎮

16
3
420381
46
3121
均州路街道
5
12

420322
52
3509
城關鎮

9
7
420323
46
3586
城關鎮

9
8
420324
36
3279
城關鎮

11
4
420325
47
5110
城關鎮

12
8
420500

391
21081
西陵區
24
67
19
420502

40
59
西陵街道
10


420503
20
85
伍家崗街道
4

1
420504
10
546
點軍街道
1
2
2
420505
5
118
古老背街道
3


420506
53
3439
小溪塔街道
1
9
2
420581
39
1357
陸城街道
1
8
1
420582
46
2159
玉陽街道
3
7

420583
48
1310
馬家店街道
1
8

420525
19
1752
鳴鳳鎮

6
1
420526
16
2327
古夫鎮

6
2
420527
37
2427
茅坪鎮

8
4
420528
39
3430
龍舟坪鎮

8
3
420529
20
2072
漁洋關鎮

5
3
420600

590
19626
襄城區
28
74
4
420602

47
645
真武山街道
6
2
1
420606
81
614
漢江街道
10
3

420607
100
2306
張灣街道
4
13

420682
51
1032
光化街道
2
7
1
420683
112
3277
北城街道
3
12

420684
56
2115
鄢城街道
3
8

420624
57
3859
城關鎮

10

420625
60
2553
城關鎮

9
1
420626
27
3225
城關鎮

10
1
420700

112
1582
鄂城區
4
18
3
420702

19
496
太和鎮

5

420703
27
493
華容鎮

4
2
420704
66
593
鳳凰街道
4
9
1
420800

291
12100
東寶區
11
48
2
420802

35
1645
泉口街道
2
6
1
420804
30
639
掇刀石街道
4
2

420881
104
4488
郢中街道
2
15
1
420882
63
3284
新市街道
3
12

420822
59
2044
沙洋鎮

13

420900

515
8941
孝南區
13
72
23
420902

96
1020
書院街道
4
8
3
420921
67
1217
花園鎮

8
4
420981
65
1103
城中街道
5
10

420982
61
1355
府城街道
2
9
4
420984
107
1659
仙女山街道
2
14
6
420922
62
1982
城關鎮

14
3
420923
57
604
城關鎮

9
3
421000

637
14456
沙市區
19
88
12
421002

53
523
中山路街道
8
4
1
421003
55
1043
西城街道
5
7

421081
61
1427
繡林街道
2
11
1
421083
91
2519
新堤街道
2
14
1
421087
82
2177
新江口街道
2
13
2
421088
157
3460
容城鎮

18
3
421022
99
2258
斗湖堤鎮

14
2
421024
39
1049
郝穴鎮

7
2
421100

738
17453
黃州區
12
99
16
421102

35
353
赤壁街道
5
3
1
421181
115
3599
龍池橋街道
3
15
1
421182
82
1246
武穴街道
4
8

421121
37
833
團風鎮

8
2
421122
65
1796
城關鎮

10
1
421123
59
2129
鳳山鎮

10
2
421124
40
1449
溫泉鎮

8
3
421125
100
1949
清泉鎮

12
1
421126
101
2398
漕河鎮

13
1
421127
103
1701
黃梅鎮

12
4
421200

305
10019
鹹安區
6
52
12
421202

63
1502
浮山街道
3
9
1
421281
53
1723
赤馬港街道
3
10
1
421221
37
1017
魚岳鎮

8

421222
53
1129
雋水鎮

9
2
421223
51
1968
天城鎮

8
4
421224
49
2680
通羊鎮

8
4
421300

249
9616
曾都區
9
37

421303

66
1425
西城街道
5
5

421381
91
2647
應山街道
4
13

421321
92
5544
厲山鎮

19

422800

402
24111
恩施市
7
54
29
422801

81
3972
小渡船街道
5
6
7
422802
92
4603
都亭街道
2
8
4
422822
51
2666
業州鎮

7
3
422823
49
3354
信陵鎮

10
2
422825
36
2730
珠山鎮

5
4
422826
39
2550
高樂山鎮

7
3
422827
33
1344
翔鳳鎮

6
2
422828
22
2892
容美鎮

5
4
429004
-
153
2538
沙嘴街道
4
15

429005
101
2004
園林街道
7
10

429006
161
2622
竟陵街道
3
21
1
429021
8
3253
松柏鎮

6
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北省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湖北省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湖北省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湖北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兼備。山地、丘陵和崗地、平原湖區各占湖北省總面積的56%,24%和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湖北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邊緣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趨勢。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最高峰——神農頂

氣候特徵

湖北省地處亞熱帶,位於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
日照
湖北省大部分地區太陽年輻射總量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100—2150小時。其地域分布是鄂東北向鄂西南遞減,鄂北、鄂東北最多,為2000—2150小時;鄂西南最少,為1100—1400小時。其季節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兩季因地而異。
氣溫
湖北省年平均氣溫15—17℃,大部分地區冬冷、夏熱,春季氣溫多變,秋季氣溫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2—4℃;7月最熱,除高山地區外,平均氣溫27—29℃,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全省無霜期在230—300天之間。
降水
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間。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鄂西南最多達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間,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間。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強度最大,是梅雨期

水系水文

河流
湖北省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千米以上的有4228條,河流總長5.92萬千米,其中河長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縣濱江村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省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千米。
湖泊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上。有納入全省湖泊保護名錄的湖泊755個,湖泊水面面積合計2706.851平方千米。水面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水面面積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231個。

土壤類型

湖北省共有14個土類,32個亞類,138個土屬,455個土種。

植被條件

按中國植被分類原則和系統,湖北省自然植被分為4個植被型組:針葉林闊葉林灌叢水生植被;12個植被型:寒溫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暖性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竹林、常綠針葉灌叢、常綠革葉灌叢、常綠落葉闊葉灌叢和水生植被等,30個群系組,124個群系。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5年,湖北省地表水資源量991.15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533.2毫米,比2014年偏多11.9%。其中長江流域地表水資源量986.29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資源量4.87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359.2毫米,偏多7.8%。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以前,丹江口水庫除給河南省刁河灌區少量供水外,大量庫水為湖北漢江中下游所用。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統計: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1050平方千米,在湖北省十堰境內的水域面積62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60%;十堰市境內庫岸線3524.8千米,約占總庫岸線長度的76.4%;匯入丹江口水庫的12條主要支流中,有10條在十堰境內。中線工程淹沒涉及兩省6縣市、40個鄉鎮,湖北分別占5個、30個;34.49萬動遷移民,湖北動遷18.13萬人,占52.6%。湖北是核心水源區和水資源淨調出區,湖北省只供水,不受水,是純貢獻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丹江口水庫

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476.86萬公頃(7152.88萬畝)
其中,水田254.66萬公頃(3819.88萬畝),占53.40%;水澆地37.53萬公頃(562.90萬畝),占7.87%;旱地184.67萬公頃(2770.10萬畝),占38.73%。耕地主要分布在荊州、襄陽、荊門、黃岡和孝感等地,占全省耕地的57.32%。
湖北省耕地上作物熟制全部為一年兩熟以上,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81.73萬公頃(4225.97萬畝),占全省耕地的59.08%;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82.55萬公頃(1238.27萬畝),占17.31%;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69.80萬公頃(1046.97萬畝),占14.64%;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1.75萬公頃(476.27萬畝),占6.66%;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1.03萬公頃(165.40萬畝),占2.31%。湖北省耕地分布在2度以下平地的面積最多,25度以上耕地較少。
(二)園地48.70萬公頃(730.50萬畝)
其中,果園31.84萬公頃(477.55萬畝),占65.37%;茶園11.68萬公頃(175.21萬畝),占23.98%;橡膠園6.87公頃(0.01萬畝);其他園地5.18萬公頃(77.73萬畝),占10.64%。園地主要分布在宜昌、黃岡、恩施等地,占全省園地的57.92%。
(三)林地928.01萬公頃(13920.20萬畝)
其中,喬木林地756.84萬公頃(11352.66萬畝),占81.56%;竹林地5.96萬公頃(89.37萬畝),占0.64%;灌木林地88.65萬公頃(1329.72萬畝),占9.55%;其他林地76.56萬公頃(1148.45萬畝),占8.25%。林地主要分布在十堰、恩施、宜昌、襄陽和黃岡等地,占全省林地的73.25%。
(四)草地8.94萬公頃(134.08萬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0.01萬公頃(0.19萬畝),占0.15%;人工牧草地0.02萬公頃(0.29萬畝),占0.21%;其他草地8.91萬公頃(133.60萬畝),占99.64%。草地主要分布在鹹寧、隨州、黃岡、孝感、襄陽等地,占全省草地的61.09%。
(五)濕地6.12萬公頃(91.86萬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包括7個二級地類。其中,森林沼澤6.34公頃(0.01萬畝),占0.01%;灌叢沼澤0.47公頃(7畝);沼澤草地9.53公頃(0.01萬畝),占0.02%;內陸灘涂5.81萬公頃(87.15萬畝),占94.87%;沼澤地0.31萬公頃(4.69萬畝),占5.10%。湖北省為內陸省份,有極少量的森林沼澤、灌叢沼澤、沼澤草地,沒有紅樹林地和沿海灘涂。濕地主要分布在荊州、武漢、黃岡、襄陽等地,占全省濕地的63.07%。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1.15萬公頃(2117.29萬畝)
其中,城市用地22.71萬公頃(340.74萬畝),占16.09%;建制鎮用地17.68萬公頃(265.16萬畝),占12.52%;村莊用地94.28萬公頃(1414.27萬畝),占66.80%;採礦用地4.47萬公頃(67萬畝),占3.17%;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01萬公頃(30.12萬畝),占1.42%。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較大的是武漢、黃岡、荊州、襄陽、宜昌等地,占全省城鎮村及工礦用地的52.41%。
(七)交通運輸用地32.99萬公頃(494.90萬畝)
其中,鐵路用地1.91萬公頃(28.60萬畝),占5.78%;軌道交通用地0.09萬公頃(1.41萬畝),占0.28%;公路用地14.60萬公頃(219萬畝),占44.25%;農村道路15.78萬公頃(236.72萬畝),占47.84%;機場用地0.39萬公頃(5.80萬畝),占1.17%;港口碼頭用地0.21萬公頃(3.16萬畝),占0.64%;管道運輸用地0.01萬公頃(0.21萬畝),占0.04%。交通運輸用地面積較大的是襄陽、黃岡、恩施、宜昌、荊州等地,占全省交通運輸用地的51.83%。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98.37萬公頃(2975.54萬畝)
其中,河流水面36.11萬公頃(541.64萬畝),占18.20%;湖泊水面26.29萬公頃(394.32萬畝),占13.25%;水庫水面24.25萬公頃(363.82萬畝),占12.23%;坑塘水面85.83萬公頃(1287.41萬畝),占43.27%;溝渠19.29萬公頃(289.36萬畝),占9.72%;水工建築用地6.60萬公頃(98.99萬畝),占3.33%;湖北省沒有冰川及常年積雪。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主要分布在荊州、武漢、黃岡、孝感、荊門等地,占全省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的57.82%。

植物資源

湖北省天然分布維管植物292科1571屬6292種。其中,苔蘚植物51科114屬216種,蕨類植物41科102屬426種,裸子植物9科29屬100種,被子植物191科1326屬5550種。其中,天然分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2種(國家Ⅰ級保護的11種,Ⅱ級保護的151種),如水杉銀杏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大別山五針松珙桐花櫚木等。列入全國優先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有大別山五針松水杉峨眉含笑扣樹小勾兒茶喜樹長果安息香廟台槭黃梅秤錘樹霍山石斛大黃花蝦脊蘭等11種,占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總種數的9.17%。湖北省是“活化石”水杉的原產地,聞名世界的“水杉王”就生長在恩施州的利川市。國家Ⅰ級保護植物珙桐神農架國家公園、五峰後河、宣恩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成群落分布。利川市、羅田縣、保康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分別命名為“中國水杉之鄉”、“中國野生蘭花之鄉”、“中國紫薇之鄉”。

動物資源

湖北省在動物地理區劃系統中屬東洋界華中區,有陸生脊椎動物687種,其中兩棲類48種、鳥類456種、爬行類62種,獸類121種。全省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12種。其中,屬一類保護的有金絲猴白鸛等23種;屬二類保護的有江豚獼猴金貓小天鵝大鯢等89種。全省共有魚類206種,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占58%以上,其次為鰍科,占8%左右。全省魚苗資源豐富,長江幹流主要產卵場36處,其中半數以上在湖北境內。
2018年,湖北省共記錄到越冬水鳥20萬隻。截至2023年3月3日,湖北越冬水鳥86種,種群數量達1054592隻。其中以雁鴨類為最多,共35種,種群數量達725811隻,占總種群數量的68.82%。在86種水鳥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9種,種群數量為70847隻,占總種群數量的6.72%。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白鶴、白頭鶴、黑鸛和東方白鸛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鴻雁、白額雁、小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鴛鴦、棉鳧、花臉鴨、斑頭秋沙鴨、黑頸鷿鷈、灰鶴、水雉和白琵鷺13種。小天鵝的種群數量為最大,達41913隻,占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的59.16%,其次為白琵鷺。在134個調查地點中,水鳥種群數量超過1萬隻的調查地點有21個。其中,網湖、崇湖、龍感湖和沉湖的水鳥種群數量超10萬隻,網湖的水鳥種群數量最大,為139648隻,其次為崇湖(123956隻)。網湖水鳥種類最多,50種,其次為沉湖47種。

礦產資源

湖北省礦產資源豐富,全省已發現礦產136種(不含亞礦種,下同),約占全國已發現礦種數的81%;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87種,約占全國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產的56%;已發現但尚未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有49種。
列入《湖北省礦產儲量表》的礦種有80種(石油天然氣地熱地下水礦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礦產儲量表》礦區956個,礦產地1287處,產地數較多的礦產有:石灰岩硫鐵礦礦鹽芒硝白雲岩粘土石煤等。1287個礦產地資源儲量規模為中、小型的礦產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礦產地僅占6.9%。磷、礦鹽、芒硝、石膏、鐵、銅、金、銀、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優勢的礦產。化肥用橄欖岩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和建築用輝綠岩居全國首位。保有資源儲量位於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57種。按2000年底保有礦產資源儲量,全國統一計算的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湖北省為14728億元,居全國第14位;人均潛在總值2.48萬元,居全國第17位。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神農架大九湖

人口

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838萬人,其中,城鎮3822萬人,鄉村201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47%。全年出生人口32.0萬人,出生率為5.48‰;死亡人口50.4萬人,死亡率為8.6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5‰。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湖北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現有55個少數民族,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統計,少數民族常住人口277.109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8%。萬人以上主要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和彝族,其中土家族228.58萬人、苗族21.4萬人、回族7.64萬人、侗族6.27萬人。有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以及12個民族鄉(鎮)、37個民族村(社區)。民族地區“一州兩縣”區域面積2.95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6。湖北少數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除土家族、苗族、侗族主要聚居在民族自治地方外,其餘少數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

政治

湖北省現任領導
機構
職務
姓名
書記
副書記
秘書長
常委
主任
副主任
秘書長
省長
副省長
秘書長
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主任
院長
檢察長

經濟

綜述

2022年,湖北省生產總值為53734.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86.72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21240.61億元,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27507.59億元,增長2.7%。三次產業結構由2021年的9.3:38.6:52.1調整為9.3:39.5:51.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9205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44.43萬戶,比上年增長27.4%。全省市場主體達到736.41萬戶,增長13.9%。
2023年,湖北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803.6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073.38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0215.50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30514.74億元,增長7.0%。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累計增速一季度為5.1%,上半年為5.6%,前三季度為6.0%,全年為6.0%。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湖北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比上年增長5.0%。按產業劃分,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3.0%、9.9%、2.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工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分別為6.4%、10.0%、-3.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0.2%,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投資、研究和試驗發展投資、科技推廣和套用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63.7%、33.5%、65.0%。鐵路運輸業投資、道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27.5%、16.9%。
財稅收支
2022年,湖北省完成財政總收入5682.49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80.73億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可比增長8.5%。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2411.25億元,可比增長5.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626.03億元,增長8.7%。
人民生活
2023年,湖北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46元,比上年增長6.8%。從收入來源看,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分別增長6.7%、7.7%、3.3%和7.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0元,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93元,增長8.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11,比上年縮小0.05。
2023年,湖北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1%。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下降0.1%,衣著價格上漲1.3%,居住價格上漲0.4%,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交通通信價格下降2.5%,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8%,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5%,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2.9%。在食品菸酒價格中,豬肉價格下降16.4%,鮮菜價格下降2.6%,糧食價格上漲1.2%,鮮果價格上漲4.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0.6%。

第一產業

2023年,湖北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447.91億元,比上年增長4.3%。
農業
2023年,湖北省糧食總產量2777.04萬噸,增長1.3%,連續11年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其中,夏糧產量488.63萬噸,增長1.3%;早稻產量77.77萬噸,增長2.7%;秋糧產量2210.64萬噸,增長1.3%。
2023年12月11日,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2023年全國湖北省播種面積4707.0千公頃,總產量2777.0萬噸,單位面積產量5899.9公斤/公頃。
林業
2022年,湖北省完成造林面積15.37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4.68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30.43%。森林撫育面積21.69萬公頃。年末全省共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2個。
畜牧業
2023年,湖北省豬牛羊禽肉產量457.12萬噸,增長3.8%;其中,豬肉產量347.25萬噸,增長4.7%;牛肉產量17.19萬噸,增長5.7%;羊肉產量10.52萬噸,下降0.1%;禽肉產量82.17萬噸,增長0.1%。禽蛋產量216.25萬噸,增長4.0%。全年生豬出欄4438.53萬頭,增長3.6%;年末生豬存欄2595.30萬頭,增長1.7%。
漁業
2022年,湖北省水產品產量500.42萬噸,比上年增長3.6%。

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9240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0%,股份制企業增長6.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2.6%,私營企業增長2.1%。輕工業增長1.4%,重工業增長7.6%。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4.4%,製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8%。全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12.8%。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5.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上年增長1.6%,產品銷售率為95.3%,出口交貨值下降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44.8億元,下降10.6%。全年計畫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1207個,比上年增長0.8%,完成投資額增長15.5%。
建築業
2023年,湖北省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21348.24億元,比上年增長6.1%;新簽契約額29022.34億元,增長2.4%。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3年,湖北省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3%、9.8%、7.8%。1-11月,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9627.57億元,增長12.8%。其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分別增長38.4%、27.2%、18.4%、16.0%、21.5%。
國內貿易
2023年,湖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041.89億元,比上年增長8.5%。分行業看,全口徑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銷售額(營業額)分別增長15.5%、8.0%、10.9%、14.0%。限上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等出行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8%、8.5%。限上糧油食品類、飲料類、菸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等基本生活用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1.1%、8.4%、9.1%、10.0%。
對外經濟
2023年,湖北省進出口總值6449.7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出口4333.3億元,增長4.7%;進口2116.4億元,增長7.9%。一般貿易進出口4970.5億元,增長7.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77.1%,比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4428.7億元,增長15.3%,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8.7%,比上年提升5.7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
2022年,湖北省新設立外商投資項目478個。實際使用外資(FDI)26.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7%。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22.2億美元,增長5.1%。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9.4億美元,增長3.4%。外派各類勞務人員15537人次,與上年持平。
房地產業
2023年,湖北省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5264.7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6%;實現商品房銷售額4619.46億元,下降5.8%。
郵電通信
2023年,湖北省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494.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快遞業務量37.69億件,快遞業務收入307.35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602.4億元,增長20.5%。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到3.6萬公里;固定電話用戶434.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262.2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為107.4部/百人;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2494.2萬戶,比上年增加203.4萬戶;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接入流量99.7億GB,增長15.2%。
旅遊業
2018年,湖北省國內旅遊人數7.27億人次,增長13.8%;國內旅遊收入6344.33億元,增長15.0%。
金融業
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87127.22億元,增長9.5%,比年初增加7563.5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為81368.01億元,增長9.7%,比年初增加7195.01億元。
保險業
2022年,湖北省實現保費收入1952.47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23.15億元,增長11.4%;人身險保費收入1529.31億元,增長2.1%。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601.92億元,增長4.3%,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61.23億元,增長5.6%;人身險賠付支出340.69億元,增長3.2%。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22年末,湖北省境內公路總里程達304131千米,比上年末增長2.4%;高速公路里程達7598千米,增長3.0%。
公路
2016年,湖北省實現100%的縣市通國道、99%的縣市通一級及以上公路、100%的鄉鎮通國省道、98%的鄉鎮通二級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
鐵路
湖北省境內的鐵路線有京廣線京九線武九鐵路襄渝線漢丹線焦柳線長荊線宜萬鐵路渝利鐵路高鐵京廣高鐵漢宜鐵路等。
黃黃高速鐵路位於湖北省東北部黃岡市境內,線路從武岡城際鐵路黃岡東站引出,向東南經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黃梅縣,接入安九高鐵黃梅東站。正線全長126.85千米,設計時速350千米,設黃岡東、浠水南、蘄春南、武穴北、黃梅東等5座車站,其中浠水南、蘄春南、武穴北為新建車站。黃黃高速鐵路於2022年4月22日開通運營。
水運
截至2016年末,湖北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總計8637.95千米,其中33.5千米四級航道升為三級航道、78.2千米五級航道升為三級航道。等級航道所占比重為71%,三級及以上航道所占比重為21.8%。水運建設投資完成66.5億元,新增三級以上高等級航道110千米。漢江沙洋港、仙桃港、丹江口港及黃梅小池濱江綜合碼頭等先後開港,新增港口通過能力2200萬噸。完成水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3.5億噸、2624.5億噸千米,增長8.9%、7.2%。全省貨船平均噸位達1880載重噸,萬噸船舶運力規模以上企業達105家。
航空
武漢市是中國航空運輸中心之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航空港,是全國十大機場之一,空中航線共200餘條。省內有航線通往省內及省外和國際航線共20餘條。
湖北省已啟用有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宜昌三峽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恩施許家坪機場神農架紅坪機場十堰武當山機場荊州沙市機場鄂州花湖機場等8座民航機場。
湖北省機場列表
城市
機場名稱
機場所在地
機場類型
武漢
國際民航機場
宜昌
恩施
鄂州
襄陽
十堰
國內民航機場
神農架
荊州
荊門
通用航空機場
捷運
武漢捷運(WuhanMetro),是服務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其首條線路——武漢捷運1號線(原稱武漢輕軌1號線)於2004年7月28日正式開通,9月28日進入正式運營階段,使武漢成為中國內地第七座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
截至2022年12月,武漢捷運運營線路共11條,包括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7號線、8號線、11號線、16號線、陽邏線,運營總里程數達到460公里,車站總數291座。

運輸

2022年,湖北省完成貨物周轉量7544.74億噸千米,增長11.9%;旅客周轉量538.46億人千米,下降27.7%;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65億噸,增長15.6%。港口貨櫃吞吐量313萬標準箱,增長10.0%。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23年,湖北省共登記重大科技成果2558項。其中,基礎理論成果92項,套用技術成果2395項,軟科學成果71項。全年共簽訂技術契約98844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4802.24億元,契約金額比上年增長57.9%。年末全省共建有363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71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年末全省共有檢驗檢測機構1848個,國家質檢中心34個,頒發有效認證證書112799張,獲認證證書組織32488家,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3028項。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90萬台件。年末全省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20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18個。地震遙測台網3個,地震台站54個。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武漢光谷

教育事業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58.27萬人,在校生183.99萬人,畢業生50.49萬人;研究生招生7.46萬人,在校研究生23.17萬人,畢業生5.89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8.75萬人,在校生55.38萬人,畢業生17.23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6.97萬人,在校生105.81萬人,畢業生31.35萬人;普通國中在校生188.24萬人,國小在校生389.50萬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55.30萬人。
湖北省高等院校名單
城市
層次
名稱
武漢市
本科
專科
荊州市
本科
專科
黃石市
本科
專科
宜昌市
本科
專科
十堰市
本科
專科
襄陽市
本科
專科
孝感市
本科
專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專科
鹹寧市
本科
專科
黃岡市
本科
專科
荊門市
本科
專科
鄂州市
本科
-
專科
隨州市
本科
-
專科
天門市
本科
-
專科
仙桃市
本科
-
專科
潛江市
本科
-
專科

文化體育

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82個,群藝館、文化館126個,公共圖書館118個,博物館228個。電影放映管理機構103個,放映單位2023個。廣播電視台15座,廣播電台1座,電視台1座,融媒體中心69個,有線電視用戶1283.92萬戶。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9%,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88%。全年出版報紙5.32億份,各類期刊0.67億冊,圖書3.62億冊。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4785.4億元,比上年增長3.5%。
2023年,湖北省運動健兒在國際比賽中共獲得冠軍65項次、亞軍31項次、季軍31項次;在各類全國比賽中,獲冠軍219項次、亞軍232項次、季軍240項次。全年銷售體育彩票190.93億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8489家,其中醫院124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6735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71家;衛生技術人員49.72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8.78萬人,註冊護士22.91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7.61萬張,其中醫院床位33.85萬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床位1.90萬張,衛生院床位9.46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36605萬人次,出院人數1487萬人。

社會保障

2023年,湖北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048.45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379.59萬人,離退休人員668.8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507.43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342.58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222.0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911.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799.12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52.94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0.69萬人。年末全省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23.70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5.13萬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01萬人。養老機構床位數29.58萬張。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2.7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92.88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環境保護

2022年,湖北省275個省控河流監測斷面中,全年地表水水質優良為Ⅰ—Ⅲ類的占96.7%,水質較差為Ⅳ類、Ⅴ類的占3.3%,無劣Ⅴ類。在全省省控湖泊、水庫的51個水域中,全年地表水水質優良為Ⅰ—Ⅲ類的占56.9%,水質較差為IV類、V類的占43.1%,無劣Ⅴ類。在省內監測的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占38.5%,未達標的城市占61.5%。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城市年平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7.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53立方米,下降3.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9立方米,下降10.2%。

人民生活

2023年6月1日起,湖北省婚姻登記實行“跨省通辦”,不用返回原籍,可以就地辦理。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

代表文化

屈家嶺文化
屈家嶺文化時期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最為興盛和輝煌的時代,實現了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空前統一和繁榮,開啟了長江中游地區的早期文明,其年代約為前3300—前2600年,因1955—1957年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遺址而得名。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博物館常設展覽——屈家嶺文化展區
屈家嶺文化的彩繪藝術和造型藝術,既是楚文化中漆木器燦爛多彩的源頭,也是楚文化彩繪和造型藝術高度發展的基礎。
總觀荊楚文明中繁榮燦爛的物質文化,即獨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藝術特色與荊楚之地原始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屈家嶺文化一脈相承。無可爭議地表明,屈家嶺文化即是楚文化發展的基礎,是荊楚文明高度發展之源。
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農耕文化內涵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對於研究中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表明這裡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搖籃。
楚文化
楚文化是中國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華夏文明的先進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現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
青銅文化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在鐵器出現之前,銅及其合金曾是用量最多、用途最廣、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作用最大的一種金屬。楚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的一種區域文化,青銅文化成為構成楚文化的主體的支柱之一。
青銅禮器楚國銅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時的風俗好尚、意識形態、工藝水平、文化進程”均“蘊蓄於其中”。楚國的青銅禮器有等。
漆器文化
楚人生活在一個的王國中,生離不開漆,死也離不開漆。其生時使用的日常生活實用器具和娛樂用品是漆品,死後喪葬用品也多用漆品。
楚國的竹胎漆器以竹編織物最為精緻。楚國的竹編織物在許多楚墓中都有出土、是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如江陵馬山1號楚墓出土竹器27件,其中髹漆竹器有竹扇、小型竹笥、圓竹筒等。

文物古蹟

湖北省文物點有1.5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4處。全省有武漢荊州襄陽隨州鐘祥等5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屈家嶺文化遺址;屈原出生的秭歸縣;被譽為“東方第八大奇蹟”的曾侯乙編鐘銅綠山古礦冶遺址越王勾踐劍、商代的盤龍城、西漢沿革至今的問津書院蘄春縣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故里、武當山的道教建築群及武術、漢文化代表的王昭君故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聞名。還有以荊州古城、蒲圻(今赤壁市)赤壁、襄陽古隆中當陽長坂坡為代表的三國文化。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人文地圖
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綿亘800里,其自然風光,以雄為主,兼有險、奇、幽、秀等多重特色,有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亘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當山古建築始建於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達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個建築群,100餘萬平方米;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129處,廟房1182間,建築面積43332平方米,被譽為“中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1956年,湖北省將全山古建築群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國務院分別將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玉虛宮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將武當山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3年,國務院把武當山太和宮、紫霄宮列為全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1994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武當山古建築群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武當山被國家列為“AAAA級旅遊區”,並獲建設部“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稱號。2001年,獲“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稱號。
明顯陵
明代皇陵,位於鐘祥市郢中街道辦事處皇城村松林山。陵區面積約50萬平方米。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生父朱祐杬和生母蔣氏的合葬墓。布局按帝制“三朝兩宮”式和“天子五門”制式排列;四周環黃瓦朱牆,牆高6.5米,厚1.9米,周長4730米。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世界文化遺產——鐘祥明顯陵

非遺保護

湖北省已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端午節、剪紙、皮影戲、京劇4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截至2022年,湖北省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45個、省級項目60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3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02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787人,全省各地共建立50多個非遺就業工坊、130多個非遺傳承發展基地,基本實現非遺保護的制度化、體系化與工作常態化。
首批湖北省非遺特色村鎮、街區共有10個:武漢市江岸區吉慶民俗街、襄陽市棗陽市琚灣非遺小鎮、宜昌市秭歸縣屈原故里非遺小巷、荊州市荊州開發區幸福村(荊楚非遺技能傳承院)、鄂州市梁子湖區沼山鎮、鹹寧市赤壁市羊樓洞明清石板街、黃岡市黃梅縣五祖鎮、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長勝街、恩施州恩施市土家女兒城非遺特色街區、潛江市浩口鎮。

民間藝術

藝術形式
介紹
雜技
武漢雜技廳於1992年建成,是中國第一座可供進行國際雜技馬戲表演的觀演建築,也是亞洲最大的雜技廳,在此舉辦的中國武漢國際雜技藝術節是全球三大國際雜技節之一,被文化部列為中國“七大對外文化交流項目”之一。
漢繡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糅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1910年和1915年,漢繡製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漢繡名列其中。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辦漢繡博物館——武漢漢繡博物館在漢陽江欣苑社區掛牌成立。
楚劇
舊稱喔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喔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劇
舊稱楚調漢調,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於清代康乾年間,至嘉道年間走向進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流行於湖北,遠及湘、豫、川、陝、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雙盡忠》《兩狼山》《生死板》《打花鼓》《審陶大》《合銀牌》《斬李虎》《宇宙鋒》《鬧金階》《哭祖廟》等。
荊州花鼓戲
曾稱“沔陽花鼓”,後正式命名為“天沔花鼓”。20世紀80年代初改稱“荊州花鼓戲”,是流行於湖北江漢平原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荊州花鼓戲發端於清代沔陽州,即現今的仙桃天門潛江一帶。
黃梅戲
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現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緻,真實活潑,韻味豐厚富於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其中以《天仙配》、《女駙馬》等最具代表性。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
其他
還有湖北漁鼓江漢平原皮影戲湖北道情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武漢是中國京劇第一世家“京劇譚門”——譚鑫培的故鄉。

方言俚語

楚地由於位處江漢及漢淮之間,北方的華夏語、西方的藏緬語、南方的苗瑤語和東南的壯侗語都在楚地接觸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語自然是吸收了多種語言成分而辭彙豐富多彩、音聲別具一格的方言。楚國語言屬華夏語言系統,在語音、辭彙上具有較多的自身特點。孟子曾用南蠻言這個比喻,形容楚人語音的奇特難懂。
春秋以後,隨著各地經濟文化聯繫的加強,各族人民相互學習,彼此促進,楚國成為南方各族的融合中心,在語言上,楚人也起著溝通夏夷、消除隔閡的作用。在揚雄方言》中,楚與魏、衛、宋、鄭、韓,吳、齊、巴、秦之中的某一地區共有的方言辭彙約70個,其中與吳共有者占了一半以上,反映楚、吳方言比較接近。

風俗習慣

湖北人以稻米為主食,在楚紀南城內,發現五外有火燒過的稻米遺蹟,最大的一處長約3.5米,寬約1.5米,厚約5—8厘米。楚人的基本副食品有魚類、肉類和蔬菜類。楚國的水果種植也很普及。古有“江浦之橘,雲夢之柚”的說法。

宗教分布

湖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形成“東禪西道”的湖北傳統宗教文化格局。中國天主教第一位自選自聖主教董光清、中國道教史上第一位女方丈吳誠真、以及近年圓寂的湖北籍高僧本煥大師淨慧長老昌明法師等均誕生於湖北。武當山李光富道長還當選為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湖北首位當選全國性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人的宗教人士。
湖北省信教民眾約167萬人,依法登記宗教活動場所3418處,其中,佛教1891處,道教665處,其中,全國重點寺院宮觀7處:黃梅五祖寺當陽玉泉寺武漢歸元寺寶通寺武當山紫霄宮太和宮,武漢長春觀

地方特產

城市
特產
武漢
黃石
黃石靈溪豆豉金柯辣椒松花皮蛋、大冶桔片爽、陽新豚、陽新枇杷
十堰
宜昌
襄陽
鄂州
荊門
孝感
荊州
黃岡
策湖菱角武穴菜籽油、挪園青峰茶、孔壠梅發興醬乾、太白湖藕、盧列冬粉
鹹寧
隨州
恩施州

特產美食

美食綜述

楚菜是中國傳統菜系之一。楚菜以烹製淡水魚鮮技藝見長,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自成體系,被列為全國十大菜系之一。

武漢菜

楚菜典型代表,以漢陽武昌黃陂等區風味為基礎,吸收了省內外各種風味流派之所長,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武漢菜以烹製山珍海味見長,淡水魚鮮與煨湯技術獨具特點。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魚豆絲黃陂三鮮黃陂糖蒸肉等。

荊宜菜

包括荊州江漢宜昌等地區的風味佳肴。它是楚菜的本源,以烹調淡水魚鮮技藝見長。諸如蟠龍菜荊沙魚糕二回頭雞茸筆架魚肚八寶海參、散燴八寶等獨具特色。

襄鄖菜

是湖北省菜系的北味菜,它以襄陽鄖陽(今十堰)地區的風味為基礎,吸收四省的風味。特點是以豬、牛、羊肉為主要原料,加以特產山珍和野味,製作方法以紅扒、熱燒、生炸、回鍋、涼拌居多。代表菜有:峴山槎頭鯿魚、漢江魚類菜餚、武當猴頭太和雞、鄖陽三合湯蜜棗羊肉等。

鄂東南菜

特點是用油寬,火勁足,擅長大燒、油燜、乾灸,口味偏重,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代表菜有:黃州東坡肉瓦罐雞湯梅花牛掌等。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還有百花蓴菜、薇菜燴肉絲、小米年肉等特產名菜。
城市
特色美食
武漢
黃石
十堰
宜昌
襄陽
鄂州
荊門
孝感
荊州
黃岡
鹹寧
隨州
恩施州

風景名勝

湖北省擁有荊州等5座歷史文化名城黃鶴樓等14個5A級景區,武當山古建築群等4處世界遺產,棗樹林墓地等6處古文化遺址,以及64個旅遊名鎮、138旅遊名村、24個旅遊名街。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黃岡團風遊客賞花遊玩

歷史文化名城

湖北的歷史文化名城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世界遺產

湖北的世界遺產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古文化遺址

湖北的古文化遺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5A級景區

共13家
5A級景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宜昌長陽清江畫廊風景區
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景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十堰武當山風景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武漢黃鶴樓
宜昌秭歸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湖北省(湖北(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荊門鐘祥明顯陵


4A級景區

共100家
4A級景區
黃岡英山大別山主峰風景區
恩施鶴峯縣滿山紅景區
武漢黃陂區姚家山風景區
武漢市黃陂區農耕年華景區
宣恩伍家台鄉村休閒度假區
利川市龍船水鄉景區
來鳳縣仙佛寺景區
京山市太子山生態旅遊區
始縣野三河景區
武漢木蘭天池景區
武漢九真山
房縣野人谷旅遊區
鄖西龍潭河景區
宜昌市玉泉寺景區
武漢晴川閣
孝感觀音湖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
宜昌三峽大瀑布景區
恩施州楊梅古寨景區
孝感白兆山李白文化旅遊區
十堰丹江口太極峽風景區
恩施唐崖河旅遊風景區
荊門鐘祥黃仙洞
鹹寧通山九宮山
嘉魚縣山湖溫泉風景區
武漢新洲鳳娃古寨
-
-

3A級景區

共101家
3A級景區
荊門市龍泉公園
恩施利川朝陽洞景區
鹹寧通城縣黃龍山旅遊區
黃岡紅安七里坪長勝街景區
十堰鄖縣虎嘯灘風景區
十堰竹山女媧山風景區
宜昌鏈子崖風景區
襄陽棗陽白水寺風景區
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古門景區

其他景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

對外交流

截止2017年2月,湖北省與世界5大洲37個國家的24個省(州、大區、縣)、66個城市,共建立90對友好城市關係。
2021年2月5日,湖北省加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省州長聯合會”。
2021年4月12日,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舉行主題為“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創輝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別推介活動。這是外交部在疫情後舉行的首場省區市推介活動,將為各國與湖北加強交流合作搭建新橋樑。

著名人物

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
簡介
約前540—前450年
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忠賢典範
?—前325年
荊楚大儒、儒家八派之“仲良氏之儒”學派代表人物
約前339—約前278年
楚國詩人、政治家
約前298—約前222年
楚國辭賦家
1518—1593年
中國古代醫學家、藥物學家
?—1051年
北宋發明家
1511—1562年
明嘉靖進士,御史
1525—1582年
明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1547—1626年
晚明文壇盟主、禮部尚書
約前54—前19年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179—214年
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733—804年
茶聖
?—前484年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
689—740年
唐朝詩人
1051—1107年
北宋書法家、畫家
約834—883年
晚唐文學家、散文家
190年—228年
蜀國丞相參軍
625—706年
唐朝名相
明代後期
“公安派”領袖、文學家
1320—1363年
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
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
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1886—1975年4月2日
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無產階級革命家
1911年5月5日——1983年5月11日
長期從事黨的統一戰線工作
1903—2002年
中共早期黨員、革命老人、共產主義戰士,毛澤東主席的雙兒女親家
1903—1986年
詩人、散文家、雜文大家、古典小說研究專家
1916—2011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900—1970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898—1941年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領導人之一
1895—1931年
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
1864—1928年
民國總統
1889—1923年
早期革命家
1914—1992年
軍事家、上將
1915—1999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890—1927年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1873—1968年
民主革命家
1882—1965年
同盟會元老、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1938年11月—
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1909—1972年
開國上將
1896—1943年
無產階級革命家
1913—198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1907—1980年
軍事家、上將
1914年11月16日—1997年2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上將
1964年9月—
中國特級航天員、少將
1961年4月—
《漢字字型鑑賞辭典》編委會主任兼主編
1940年3月—
武漢市文化副局長、武漢音樂家協會主席
1969年12月—
小米手機創始人、金山軟體公司董事長
1970年10月—
360公司創始人、奇酷CEO及知名天使投資人
1958年—
國畫大師,“北勢南氣”學術體系創始人
1957年4月—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黨組成員。
1963年4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黨組副書記。
1960年6月—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安徽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1507—1567年
即明世宗,後世稱嘉靖皇帝。
1958年6月—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
1963年11月—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現任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
1957年10月—
現任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男,土家族)
1964年2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1957年4月—
曾任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黨組書記,現任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1960年4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
1956年5月—
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軍上將軍銜。
1956年5月—
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
1958年—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上將軍銜。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
1899—1946年
詩人、學者
1965年3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1961年12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紀委委員、山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察委員會主任。
1962年8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部長、黨委書記、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主任、國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治委員。
1969年10月——
現任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
1969年8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梁惠玲(女)
1962年8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王曉萍(女)
1964年3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紀委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黨組書記。
1962年1月——
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副部長。

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15日,湖北省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20年8月,入選智慧財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確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2年3月23日,入選2021年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地區擬推薦名單。
2022年3月,入選2021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擬激勵省名單。
2022年8月,入選全國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