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州

施州

施州,系南北朝至元代的地方行政區,大致相當於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始設於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時有置廢,至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徹底裁撤,併入施州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州
  • 外文名:Shi state
  • 時間北周建德三年
  • 實質:古代行政區劃名
沿革,南北朝,隋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歷史大事記,地理,

沿革

南北朝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設定施州、清江郡,治沙渠縣(隋代改名清江縣,今湖北恩施市)。置飛鳥縣,隋代開皇初年改為開夷縣。

隋代

開皇初年,廢清江郡。開皇五年置清江縣。
大業初年,廢施州。
義寧二年(618年),復置施州。領清江、開夷2縣。

唐代

貞觀八年(634年)廢業州,改建始縣隸屬施州。
麟德元年(664年)並開夷縣入清江縣。
天寶元年(742年),清江郡改名清化郡,領清江、建始二縣。
乾元元年(758年)復設施州。

宋代

夔州路。下轄清江郡,領清江、建始2縣。下轄一些羈縻州,其中清江縣有6砦:歌羅、永寧、細沙、寧邊、尖木、夷平(熙寧六年改永興砦為夷平砦),元豐三年改永寧砦、置行廊、安確兩個砦;建始縣有連天砦。

元代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並清江縣入施州。

明代

洪武初年廢。
洪武十四年(1381年)復置。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裁撤,併入施州衛。

歷史大事記

崇寧年間(1102-1106年),施州蠻向文疆叛亂,施州通判恭孫誘降並斬殺之。
慶曆五年(1045年),施州溪洞蠻西南夷龍以特向朝廷朝貢方物。
紹聖三年(1096年),置施州鑄錢廣積監。
端平三年(1236年),皇帝下詔修築施州郡城及關隘六十多所。
開慶元年(1259年),施州知州謝昌元自備緡錢百萬、米麥千石修築郡城,受皇帝嘉獎升官一級。

地理

唐代天寶年間領清江、建始兩個縣,有3702戶、16444人。位置在長安南2709里,至東都洛陽2810里。宋代元豐年間戶口19840戶。
宋代施州宋代施州
施州介於蠻夷之間,住民不知鐵犁牛耕之便利,宋代時,施州通判李周開闢水田數千畝,並買來牛讓屯戍的軍官耕種,駐軍賴此不曾斷糧。
曾公亮著《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時,施州有羈縻州五個:1、西高州,原名珍州,田氏世襲,北至尖木砦五日程;2、富州,向氏世襲刺史;3、順州;4、奉化州;5、天賜州。砦十二個,有義軍士丁砦將1200餘人:
1、寧邊砦。舊名暗利,天聖中賜今名,北至州三百里,西至五路溪口八蠻界,約五十里,南至安化州蠻界。
2、連天砦。西至州四百五十里,東南羅大砦、松木隘、曲木隘,入溪洞懿州路,南至蠻界二十里,又三十里至順州。
3、尖木砦。東北至州二百里,七日程,砦城鹹平中置,初,高州蠻人抄掠漢界,乃置砦守之,溪洞貼息。
4、永寧砦。東北至州二百六十里。
5、靜邊砦。東北至州二百五十里,七日程,南,順州;西,尖木砦,十五里。
6、施度砦。北至州二百二十五里,西南歌羅砦。
7、永興砦。南控五路溪口,入天賜州界,控蠻夷五路溪口,北至州二百六十里。
8、歌羅砦。東至施度砦十五里,西南至永寧砦,西北至州二百四十五里。
9、細砂砦。北至州二百八十五里。
10、太平砦。北至州一百三十二里。
11、羅大砦。在建始縣界,北至縣四百七十三里。
12、支木隘,在建始縣界,北至界二百七里。
另據《宋史》記載,施州清江郡清江縣有六砦:歌羅、永寧、細沙、寧邊、尖木、夷平,熙寧六年(1073年)五月裁撤永興砦、設定夷平砦,元豐三年(1080年)七月廢永寧砦,設定行廊砦、安確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