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名優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宣恩地域,上古為廩君國地。周屬夔子國。春秋屬巴子國。《華陽國志·巴志》載:“華陽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國,則巴蜀矣。其分野,輿鬼、東井。其君,上世未聞。
五帝以來,黃帝、高陽之支庶,世為侯伯。及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屬梁州。
戰國初期,宣恩地域屬巴國百濮,後期屬楚巫郡。
秦朝屬黔中郡。
漢代,東門關以北屬荊州南郡;南部屬武陵郡。
三國時先屬蜀,後屬吳。北部屬荊州建平郡沙渠縣;南部屬武陵郡。
晉朝沿前隸屬。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施州,治沙渠縣。
隋大業時置清江郡,義寧二年(618年)改為施州。
唐置黔中道施州清化郡,治清江縣,宣恩地域屬之。
五代時宣恩北部屬施州清江縣,南部屬羈縻感化州。
宋朝,宣恩北部屬“夔州路施州清江縣”;南部屬“荊湖北路高州、順州、保順州”。
元朝,宣恩地域置“沿邊溪洞招討司”“木冊安撫司”“石溪峒司”“忠建都元帥府”等,隸屬於“四川行省四川南道宣慰司”。
明朝,宣恩地域置“施南宣撫司”等土司,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施州衛”。《明史·地理志》:施南宣撫司(元施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因之,後廢。十六年(1383年)十二月復置,屬施州衛。二十七年(1394年)復廢。永樂二年(1404)五月改置長官司,屬大田軍民千戶所。四年(1406年)三月升宣撫司,仍屬衛(東有舊治,後遷夾壁龍孔,即今治也。西有前江,發源七藥山,西南流與後江合,入四川彭水縣界)。北距衛一百里,領安撫司五。忠峒安撫司(元湖南鎮邊宣慰司,明玉珍改沿邊溪峒宣撫司,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改沿邊溪峒長官司,後廢,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改置,南有酉溪)。高羅安撫司(元高羅宣撫司,明玉珍改安撫司,洪武六年(1373年)廢。永樂四年(1406年)三月復置,領長官司一)。
清朝初期,宣恩地域為施南土司,仍屬施州衛;雍正六年(1728),屬恩施縣。據《清實錄》記載,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壬寅(1735年12月20日),以十五土司(忠峒、散毛、忠路、忠孝、高羅、木冊、大旺、金峒、蠟壁、東流、唐崖、龍潭、沙溪、卯洞、漫水)各境併入恩施縣改土歸流。去施州衛設施南府。轄五縣,存恩施縣建府治,分置宣恩、來鳳、鹹豐、利川四縣治。以施南、忠峒、高羅、木冊、東鄉、忠建六司及石虎地合一縣,定名宣恩。湖廣總督邁柱大學士會同湖北撫臣馬會伯合詞具題“施州衛既改縣如蒙俞允恭請:皇上欽定縣名”。依“奉宣詔恩”賜名“宣恩”。寓意:宣示浩蕩皇恩。乾隆元年(1736年),漢軍正藍旗監生陳寀出任第一任知縣,勘邊界定疆域,用施南土司故基作縣署。管轄分3鄉7里,東鄉設施南里、東鄉里;西鄉設石虎里,南鄉設高羅里、忠峒里、木冊里、忠建里。宣統三年(1911年)九月初七(10月28日),施南反正,宣恩隸屬於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施南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存縣,宣恩縣直隸湖北省。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荊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施鶴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復隸於省。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屬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直至1949年11月10日宣恩縣城解放。
1949年11月11日,成立宣恩縣人民政府,隸屬恩施專區(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宣恩縣轄5個鎮、4個鄉:珠山鎮、椿木營鄉、長潭河侗族鄉、曉關侗族鄉、萬寨鄉、高羅鎮、李家河鎮、椒園鎮、沙道溝鎮。縣人民政府駐珠山鎮人民路8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宣恩縣地處鄂西南邊陲,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9°11′—109°55′,北緯29°33′—30°12′,南北長73.9千米,東西寬71.5千米。東接鶴峰,西鄰鹹豐,東北、西北及北部與恩施市交界,西南同來鳳毗連,東南與湖南省龍山、桑植等縣接壤。全縣國土總面積27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宣恩屬雲貴高原延伸部分,地處武陵山和齊躍山的交接部位,縣境東南部、中部和西北邊緣,橫旦著幾條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嶺,形成許多台地、崗地、小型盆地、平壩、橫狀坡地和山谷、峽等地貌。
宣恩縣境內的地形地貌受地質構造的影響。由於地質構造所造成的骨架,幾經風化剝蝕和外力推動,形成東北高西南低的總趨勢。從平頂高山椿木營出發,有兩條大山:一條呈N形大山,稱萬嶺、龍馬大山。其主嶺由椿木營曬坪沿西南下自水河、雞公嶺、馬鬃嶺、沙坪、廟埡、黃泥塘至當陽坪大坡,折轉西北上向家坪、苦草坪,土魚河至茅壩塘,再轉向西南,過東門關、大茅坡營、臥西坪、大山坪至冷草入鹹豐,全長達100千米。另一條呈S形大山,稱秦家大山。山脊由椿木營沿西南下燒粑岩、一天門、罈子洞、大埡、寮葉、茅坪至茶園的天山堡向東折,過雪落寨、魚泉、野溪至八大公山再轉西南,過二坪入湖南龍山縣境,全長達60千米.是宣恩與鶴峰和湖南桑植縣的天然分界線。另外,還有一條位於貢水北岸,橫亘西北邊境的脊嶺,從萬寨的小姑珠,經白果、涼風、椒園、曉關、黃草壩入鹹豐縣境,全長50多千米。
氣候
宣恩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隨海拔高程的變化,呈明顯的垂直差異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帶,四季分明,冬暖夏熱,雨熱同步,年均氣溫15.8℃,無霜期294天,年降水量1491.3毫米,年日照時數1136.2小時。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帶,春遲秋早,濕潤多雨,光溫不足,年均氣溫13.7℃,無霜期263天,年降水量1635.3毫米,年日照時數1212.4小時。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氣候冷涼,冬長夏短,易澇少旱,年均氣溫8.9℃,無霜203天,年降水量1867毫米,年日照時數1519.9小時。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宣恩縣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錯,共有大小河溪121條,總長度537.65千米,其中流域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4條,河長在10千米以上的21條。以中部的龍崩山為分山嶺,形成相對獨立的南北兩大水系四條大河,北部貢水、雞籠洞河流歸清江,南部酉水、頭坪河流進沅江,匯入洞庭湖。多年平均降水總量42.01億立方米,為全國人平水量的2.5倍。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已查明的理論蘊藏量為27.02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為20萬千瓦以上。
礦產資源
宣恩縣內礦藏資源門類較為齊全,已初步探明30餘種,占全州已發現礦產資源60種的二分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炭,地質預測儲量為4170萬噸,可開採250萬噸;石灰石,分布廣,礦體全部裸露,儲量為9650萬噸;硫鐵礦,儲量在3000萬噸以上。此外,還蘊藏石油、銅礦、硒礦及優質重晶石、白雲石、矽石、
菊花石、
冰洲石和古生物大物大理石等。
生物資源
宣恩縣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木本植物220屬100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一級2種,二級48種,三級58種。兩棲、脊椎動物166種,
兩棲爬行動物33種,鳥類68種,哺乳動物65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二、三級動物共23種,在植物資源中,用材林樹種153種,木本油料經濟植物30餘種,木本飲料香料經濟植物30種,木本藥用植物40餘種,木本澱粉經濟植物30種,木本果類經濟植物40種,木本纖維類植物100餘種,木本花卉類植物50餘種,可供藥用的植物共785種。
人口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總人口35.8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18.80萬人,占總人口的52.5%;女性人口17.00萬人,占總人口的47.5%。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0.5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22萬人,城鎮化率36.70%。全年出生人口3863人,出生率10.28‰;死亡人口2190人,死亡率5.83 ‰。人口自然增長率4.5‰。出生人口性別比108.92,保持在正常範圍。
宣恩縣除土家族、侗族兩個少數民族人口較多外;彝、回、白、滿、壯、蒙古、畲、傣、朝鮮、維吾爾等32個少數民族。
政治
職務 | 姓名 |
縣委常委、縣委書記 | 劉智勇 |
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縣長 | 習覃 |
縣委常委。副縣長 | 邵愛華、裘凱(掛職) |
統計截至2019年7月,參考資料來源 |
經濟
綜合
2017年,宣恩縣實現生產總值66.16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13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9.09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30.94億元,增長8.9%。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2017年全縣人均生產總值21685元。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6年的25.5:28.6:45.9調整為24.4:28.8:46.8,一產業比重下降1.1個百分點,二產業上升0.2個百分點,三產業上升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8.9%,高於GDP增速2.1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增長11.6%,增速為各行業之首;其他服務業增長10.2%;建築業增長7.4%;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分別增長6.9%、6.8%、5.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5%。
2017年,宣恩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0527萬元(不含農村私人投資),比上年增長18.8%。其中, 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476212萬元,增長18.3%;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54315萬元,增長22.8%。項目投資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3769萬元,增長314.2%;第二產業投資83929萬元,下降24.9%;第三產業投資422829萬元,增長28.4%。
2017年,宣恩縣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53895萬元,增長14.0%,其中:地方公共預算收入35508萬元,增長12.3%。稅收收入26789萬元,占地方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75.4%。地方公共預算支出299224萬元,增長8.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320萬元,增長10.3%;公共安全支出8405萬元,增長11.8%;教育支出51626萬元,增長18.6%;科學技術支出2917萬元,增長4.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068萬元,增長2.4%;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37437萬元,增長26.1%;節能環保支出7034萬元,下降12.74%;城鄉社區支出7431萬元,下降29.3%。
第一產業
2017年,宣恩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6608萬元,比上年增長4.3%(可比價增幅,下同)。其中:農業產值169712萬元,增長5.5%,林業產值3884萬元,下降25.1%,畜牧業產值109382萬元,增長4.8%,漁業產值2240萬元,下降22.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390萬元,增長3.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2619萬元,比上年增長4.5%。
2017年,宣恩縣糧食種植面積37.99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夏糧種植面積10.19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5%;秋糧種植面積27.80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3%。中草藥材播種面積9.9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1.6%;菸葉種植面積4.16千公頃,比上年減少13.7%;年末實有茶園面積15.68千公頃,比上年增長5.8%,年末果園面積12.54千公頃,比上年增長5.0%。
2017年,宣恩縣農村用電量6144.80萬千瓦時,比上年增加365.74萬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折純)25899噸,比上年減少705噸。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38家,累計達到677家,合作社成員數達到33988個。全縣種植大戶269戶,比上年增加22戶。
第二產業
2017年,宣恩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家,其中產值過億元企業6家,年末從業人員3596人。完成工業總產值328586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輕工業產值236616萬元,增長7.8%;重工業產值91970萬元,增長16.3%。實現銷售產值3219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0%,產銷率98.0%。規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7%。全縣社會用電量2764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9.3%,其中工業用電量6973萬千瓦時,增長8.2%。
2017年,宣恩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328586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實現利潤總額22749萬元,增長8.9%;資產總計347254萬元,增長6.6%;負債總額161253萬元,增長3.0%。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52.3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工業增加值14.5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增長5.3%。
2017年,宣恩縣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5家,年末從業人員 1309人,實現總產值 72043萬元,比上年增長12.2 %;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0萬平方米,增長3.0%。
第三產業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具有資質等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7家。商品房施工面積22.2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4%;商品房銷售面積18.51萬平方米,增長14.1%;商品房銷售額63925萬元,增長6.2%。
2017年,宣恩縣限額以上商貿企業35家。其中,批發企業 2家,零售企業26家,住宿企業3家,餐飲企業4家。全縣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3748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 按規模分:限額以上零售額48504萬元,增長21.8%;限額以下375244萬元,增長10.1%。按銷售地分:城鎮零售額296624萬元,增長11.5%;鄉村零售額127124萬元,增長10.9%。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376161萬元,增長11.3%;住宿餐飲業47587萬元,增長11.4%。
2017年,宣恩縣外貿出口總額26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6%;利用外資695萬美元,增長32.6%;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336420萬元,增長16.7%。
2017年,宣恩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5412萬元,剔除價格因素增長4.5%。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60012萬元,比年初增加105623 萬元,增長12.4%。其中:住戶存款549715萬元,比年初增加78370萬元,增長16.6%;非金融機構企業存款144894萬元,比年初增加46707萬元,增長47.6%;廣義政府存款265390萬元,比年初減少19455萬元,下降6.8%。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509832萬元,比年初增加119659萬元,增長30.7%。其中:住戶貸款243113萬元,比年初增加49115萬元,增長25.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66692萬元,比年初增加70517萬元,增長36.0%。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7年,宣恩縣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30895萬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7165萬元,占GDP比重為1.08%,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0%。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學校總數105所,其中,普通國小88所,普通中學15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年末全縣專任教師總數2247人,其中,國小專任教師1163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999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教師72人。在校學生總數37714人,其中,國小在校生22023人;普通中學在校生14201人;職業學校在校生1414人;特殊教育學校76人。全縣幼稚園43所,幼兒在園人數8616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3.5%,國小適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國中三年鞏固率98.9%。
2017年,宣恩縣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招錄94人,專項招聘城區學校教師15名(其中縣一中11人,縣職校3人,縣特校1人),完成恩施州定向委培農村國小全科教師及公辦幼稚園招生計畫39人。學前教育補貼總計發放3852人次,192.6萬元;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全年共發放17607人次,760.34萬元;中等職業教育發放助學金1939人次,193.9萬元;普通高中發放助學金2013人次,277.6萬元,免學費1996人次,170.97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有劇場、影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館藏圖書8.49萬冊。全縣電視覆蓋率99.6%,廣播覆蓋率99.0%,全縣277個村通有線電視。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共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71個,床位數1378張;衛生技術人員1386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432人。全縣嬰兒死亡率4.6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7.45‰。
社會保障
2017年,宣恩縣城鎮登記失業人員950人,比上年減少210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330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0291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77398人,失業保險參保9483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6371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5321人,工傷保險參保11100人,生育保險參保5253人。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1個,收養性床位 1165 張,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收養人數253人;全縣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65人,其中女性175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3406人,其中女性6151人。
交通運輸
宣恩縣境內S89恩黔高速、G6911安來高速及宜來高速穿過。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境內高等級公路369千米。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達到100.0%。年末公車路數共8路,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數34輛;實有出租汽車數64輛。
歷史文化
八寶銅鈴舞
八寶銅鈴舞是土家族民間的一種傳統舞蹈,八寶銅鈴舞又名“解錢”,宣恩一帶最為流行。是土老師祭祀時起舞的一種歌舞形式。土家人祈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之時,人們便向祖先和神靈許願、還願,請來土老師跳神“解錢 ”。土老師跳神“解錢”是手持師刀、罡劍邊唱神歌邊舞,動作粗獷、敏捷,劍端所系的八個銅鈴叮噹有聲,獨具特色而受人喜愛,故稱“八寶銅鈴”舞。左手執八寶銅鈴,右手執師刀,口唱著神歌。
侗族大歌
侗族有“飯養身、歌養心”的諺語。侗族民間音樂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侗族民間合唱音樂。它以其獨特的魅力,主要流傳於貴州黎平、
從江、
榕江及廣西三江部分地區。1986年貴州侗歌合唱團赴法國演出。
名優特產
土家臘肉
土家人家家都興餵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里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慾,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之一。
比較有名的臘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鮓廣椒炒臘肉、糖年肉、蕨粑炒臘肉、臘蹄子火鍋等。
土家油茶湯
土家油茶湯是一種似茶飲湯質類的點心小吃,香、脆、滑、鮮,味美適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傳統的的風味食品,故有民諺曰:“不喝油茶湯,心裡就發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來硬邦邦”。同時,喝油茶湯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種傳統禮儀,凡是貴客臨門,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油茶湯款待。
貢水白柚
貢水白柚是宣恩縣優質柚,98、99年相繼在州、省、全國獲金獎。系晚白柚芽變新品種。平均單果重2—6斤,5年生樹株掛果40—50個,畝產6000斤以上。11月上旬成熟,種籽少、多數無籽,風味濃甜,適合海拔600米以下的地方發展。
風景名勝
截至2017年底,宣恩縣有3A及以上級景區2個。
伍家台貢茶文化旅遊區
伍家台貢茶文化旅遊區為4A級旅遊景區,位於209國道與232省道交匯處,距縣城18千米,距恩來、恩黔高速公路入口12千米,距恩施火車站、恩施機場40千米,屬恩施州城半小時旅遊經濟圈。“伍家台貢茶園”已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伍家台貢茶製作技藝”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伍家台村獲得“湖北省休閒農業示範點”、“荊楚最佳景觀獎”等榮譽稱號。
湖北宣恩貢水河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由桐子營水庫、雙龍湖水庫、忠建河河道等周邊濕地及外圍山體組成,總面積560.05公頃,類型為庫塘濕地和永久性河流濕地,濕地率80.40%。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0年,2002年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鄂西南武陵山區的宣恩縣境內,位於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發源地與長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嶺。保護區主要保護以大面積原始珙桐群落為主的珍稀植物和以大型貓科動物為主的珍稀動物及其棲息環境的森林生態系統,和以保存最完好的970公頃亞高山泥炭蘚沼澤濕地為主的濕地生態系統,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