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侏長尾猴Miopithecus talapoin和加彭侏長尾猴Miopithecus ogouensis(發現於199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侏長尾猴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目:靈長目
- 亞目:猿猴亞目
- 科:猴科
- 屬:侏長尾猴屬
- 分布區域:剛果河下游及鄰近河系兩岸的沼澤林中
- 特徵:尾長,毛色呈墨綠色
有兩種:侏長尾猴Miopithecus talapoin和加彭侏長尾猴Miopithecus ogouensis(發現於1990年)。分布於剛果河下游及鄰近河系兩岸的沼澤林中。為本科中體型最小者,體重不足2千克。尾長,毛色呈墨綠色,個體間有差異。集50~100隻大群群居,在村莊附近常聚集100隻以上,偷挖根莖作物,尤其是木薯根莖。木薯根莖含有高濃度的有毒氰化氫(HCN),農民將它們留在地里,讓白天的雨水將毒物溶濾掉才能用。侏長尾猴會檢驗濾過的根莖,吃掉它們認為安全的部分。成群的侏長尾猴睡在河邊樹上,受到侵擾時會跳到河裡,游泳逃開。在群體內部,各種社會行為如進攻、玩耍和理毛等在小組或個體間均可見。與長尾猴屬相比,體型較小、雌性在動情期性器官隆起,故獨立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