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行政區劃,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中國歷代行政區劃沿革中比較重要的轉折時期。在較長時期內,唐朝採用了“道州縣”三級制,但是“道”的實際許可權相互間差異很大,變革繁多,而且其基礎往往是節度使的實際權力膨脹,所以這一體系常被稱為“虛三級”。而且唐朝疆域經歷了顯著的擴張到鼎盛到縮減的過程,後期逐漸趨向藩鎮割據的分裂狀態,行政區劃的記載已經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設的“道”的概念,仍然影響了之後的宋朝,並成為“路”的原形。
唐朝疆域遼闊,初期將郡改稱州,長官復稱漢朝的刺史,成為一級行政區劃,下領縣,實行州縣兩級制。但此時天下已經不是秦朝建國時的三十六郡的規模,州數激增到了三百以上,中央政府管理非常不便,後在州縣上增加道這一監察機構。同時唐朝內外戰爭頻繁,除州、府、縣的常規區劃外,還有諸多關、軍、監等以軍事為主的建制。在少數民族和邊境地區建立都護府及下轄的羈縻府州加強管理。到唐朝正式滅亡時,天下已經出現了四十多個道和藩鎮,其中大多數由節度使管轄。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唐朝疆域,官制,變遷,級別,官職,唐朝土地劃分,區劃表,區劃圖,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
歷史沿革
從漢朝末年開始逐漸成型的州郡縣三級制,歷經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到隋朝時已經名存實亡。隋先廢除了郡,不久又將州改稱郡,恢復秦朝的郡縣二級制。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將天下按照山川形勢、交通便利分為十個“道”,按需要設監察性的官吏協助中央監管州級行政區。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進一步分成了十五個道,各道置採訪使,仿照西漢的刺史制度,只起監察性的作用。
安史之亂後,原本只用於邊境地區的節度使制度被廣泛用於全國,節度使一般被授予州刺史,於是同時掌握本州甚至鄰州的軍政權力,而且其轄區也稱為“道”,或稱“藩鎮”,成為有實際權力的一級非正式行政區。到唐憲宗元和年間,天下政區已經基本被各節度使、觀察使、經略使、防禦使瓜分,貞觀、開元年間的十道、十五道完全失去了實際意義。到唐朝正式滅亡時,天下已經出現了四十多個道和藩鎮,其中大多數是節度使管轄,藩鎮割據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唐朝疆域
唐朝前期疆域空前遼闊,中亞的綠洲地帶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東起日本海、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抵西海(今鹹海,一說裏海)的版圖,極盛國土面積達1237萬平方公里,一說1076萬平方公里。安史之亂後,隴右地區多為吐蕃所據,直至851年唐邊鎮克復隴右秦原等三州七關,沙州張義潮逐吐蕃守將以瓜、沙、伊、西等十一州歸唐,到861年又收復涼州,自此除河北三鎮外大致恢復漢地範圍,國土面積(包括藩鎮)為355萬平方公里。
唐初是唐朝武功興旺的時期,在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對突厥做出戰略防守退讓求和之後開始反擊。630年(貞觀四年),唐軍滅亡東突厥,漠南成為唐勢力範圍。646年(貞觀廿年),又一舉消滅薛延陀汗國,至此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皆為唐的勢力範圍。唐朝廷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682年(永淳元年),突厥復國,後直到後突厥滅亡北方邊患嚴峻。天寶三載(744年),回紇建國,占據漠南漠北。安史之亂後,邊患再起,但唐朝與回紇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在東北,660年(顯慶五年),唐軍聯合新羅滅亡百濟。668年(總章元年)八月,唐軍與新羅又滅高句麗,並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但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羅勢力的北進,670年(鹹亨元年)安東都護府內遷遼東。713年(開元元年)安東都護府移到遼西。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安東都護府廢,安史之亂後唐朝逐漸失去對遼東半島的直接控制。698年(武周聖曆元年)其首領大祚榮建立震國,唐朝稱之為渤海國;號為“海東盛國”,但與唐朝的關係友好,大部分時間向唐朝稱臣。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漸興起,至六世紀末與吐谷渾、蘇毗為高原上三大勢力。七世紀初,贊普松贊乾布即位,統一高原,又征服位於西藏西部的蘇毗、阿裏地區的羊同和尼婆羅(今尼泊爾)。663年(龍朔三年),吐蕃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後又多次占領唐朝的安西四鎮,為唐朝最大敵國安史之亂後,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河西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占領原屬於唐朝的隴西,黃河以西甘、涼皆不可得,隴山以西為吐蕃占據。
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甘肅敦煌)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唐人群起回響,很快占領沙州。接著,張議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以上地區在今甘肅、新疆、青海境內)等十州。851年(大中五年),張議潮遣其兄張議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圖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隴地區又重新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隴右又被党項族占據。但終唐之世已完全喪失對於敦煌以西的控制。
在西南雲貴高原,748年(天寶七載)南詔建國,與唐時戰時和,也削弱唐朝的國力。同時,自漢武帝平南越後的相當長時間內是中國領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統治時先後設立“交州總管府”、“安南都護府”(唐肅宗改名鎮南,唐代宗復稱安南)、“靜海軍節度使”等官署,唐末時開始藩鎮割據,土豪興起,至北宋初完全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
官制
變遷
唐高祖改隋末的郡制為州制,唐玄宗又改州為郡,到其子唐肅宗繼位後復改郡為州,所以唐朝總體是以州為主。不過北宋歐陽修等編著的《新唐書》也同時敘述唐玄宗時期的郡,而《舊唐書》則以州制。但是無論如何,州的概念從此與漢魏晉時期有了根本性的區別,相對東漢末年有的州轄一百多個縣的情況,唐朝州的範圍大幅縮減到幾個或十幾個縣的範圍。此外,許多原來漢晉時的州治所在縣,則沿用了原來州的名稱,反而其本來的縣名逐漸不為人所熟知,如彭城成為了徐州、信都成了冀州、昌邑成了兗州、江陵成了荊州等等。同時,許多從秦漢甚至春秋戰國時代便長期使用的郡名地名,也從此成為歷史不再使用,如琅玡、弘農、上黨等。
級別
唐朝還按照經濟、地理等因素,將所有的州(府、郡)和縣分級,其中州最多分為輔、雄、望、緊、上、中、下,共七等,縣則分為京(赤)、畿(望)、上、中、中下、下。各級行政區按照級別的不同,其官吏級別、人數等建制都有所不同。這種按情況將部分次級行政區特別處理的做法,直到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仍然非常常見,如副省級市、省直轄縣級市等。
官職
唐朝的道由於始終以監察為目的,並無長期設定的長官,實際到後期被節度使等掌控。
各地的府中,京師(京兆)、東都(洛陽)、北都(太原)仿古制設“牧”,一般由親王擔任,常常不實際管理政務,也經常缺位。京師、東都、北都、鳳翔、成都、河中、江陵、興元、興德九府各設“尹”一名,是常置最高長官,其下有“少尹”二名為副。唐高宗永徽年間,尹改名“長史”。之後,京師、東都、北都長史又復稱尹,在皇帝不在該都的時候還稱“留守”,合稱三都留守。
唐朝土地劃分
道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十道,分別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十道為十五道,山南分置為東、西二道,關內道長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經李隆基改置,諸道的範圍漸成定製。
- 唐太宗初設各道大致範圍:
- 關內:大致相當於今陝西中、北部,甘肅隴東以及內蒙古河套等地。
- 河南:大致相當於今河南、山東二省黃河以南與河南、江蘇、安徽三省淮河以北的地區。
- 河東:大致相當於今山西全省與河北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 河北:大致相當於今河北長城以南.河南及山東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 山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東部,陝西、甘肅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區。
- 隴右:大致相當於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的地區。
- 淮南:大致相當於今安徽、江蘇、河南三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東部長江以北的地區。
- 江南:大致相當於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蘇、安徽的長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貴州東北部的地區。
- 劍南:大致相當於今四川中部和雲南北端。
- 嶺南:大致相當於今廣東、廣西二省和越南東北部的地區。
- 唐玄宗時增設的幾個道大致範圍:
- 江南東道:今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蘇長江以南地區。
- 江南西道:今江西、湖南二省,安徽南部,湖北東部長江以南地區。
- 黔中道:今貴州全部及其與四川、湖南、廣西接壤之地,湖北西南端。
-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
- 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四川與陝西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
- 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
- 都畿道:河南道洛陽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
道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639年(貞觀十三年),10道統領府、州358,縣1551;開元末年(740年),15道統領府、州328,縣1573。
府
在唐代的行政區劃中,不但有唐太宗新開的“道”,還有唐玄宗新開的“府”。最早設府是在713年(開元元年),玄宗升國都雍州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為河南府。以後,設定和改置的府增多,成為唐朝行政區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單位。綜觀唐代諸府大致可分為三類:
- 諸京都(包括陸續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駐蹕之地改置為府,以示不同於常州,如并州改置為太原府,荊州改置為江陵府。終唐之世,此類府有10個:京兆府(原雍州)、興德府(原華州)、鳳翔府(原歧州)、河南府(原洛州)、興唐府(原陝州)、河中府(原蒲州)、興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原并州)、江陵府(原荊州)。
- 在內地重要地區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當初專理軍事,不涉民政;晉始兼任刺史;北周時改都督為總管;627年(唐武德七年)改稱都督,兼理軍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區劃之一級,如揚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710年(景雲初年),唐有都督府24,分轄國內各州,惟畿內諸州不隸。但不久即以權重而廢。
- 邊地置都護府。都護之名起自西漢,當時在西域設有都護。唐太宗平定高昌後,始設安西都護府,其後漸次增置,至唐中宗時共有6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節度使
其名起於魏晉,但僅是一個官銜名稱,並無管轄區域。景雲二年(711年),唐以涼州都督充任河西節度使,此名稱才確定,並列入正式邊疆官制。至唐玄宗開元和天寶之間,已增至十個節度使,分別是河西節度使、范陽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安西節度使、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北庭節度使、平盧節度使、嶺南節度使,分置於邊地。安史之亂以後,節度使制被濫用於內地,使這種原為邊關的軍事制度變成為內地實際的行政區劃單位,而且大者連州十數,小者亦兼三、四。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唐肅宗時(756~761年)節度使已有44;又據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所載,在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唐全國有節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區劃單位——道,安史之亂後已徒有虛名了。
縱觀唐朝的行政區劃制度,應該說這是中國行政區劃沿革史中的一個大變革時期。唐太宗創建了“道”,唐玄宗把“府”引進區劃,唐睿宗又把節度使變成正式建制;使三級制正式成型,主要是道—府(州)—縣,後期則為道—節度使—府(州)—縣制,由於道已為虛設,實際上還是三級制。
區劃表
- 京畿道
- 關內道
- 河南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6 | ||||
6 | ||||
靈昌郡 | 7 | |||
鄭州 | 7 | |||
4 | ||||
9 | ||||
宛丘縣 | 6 | |||
10 | ||||
6 | ||||
10 | ||||
7 | ||||
7 | ||||
4 | ||||
3 | ||||
—— | 4 | |||
9 | ||||
齊州 | 6 | |||
6 | ||||
5 | ||||
7 | ||||
淄川郡 | 4 | |||
東牟郡 | 4 | |||
4 | ||||
5 | ||||
10 | ||||
4 | ||||
5 | ||||
4 |
- 河東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13 | ||||
8 | ||||
絳郡 | 正平縣 | 7 | ||
5 | ||||
隰川縣 | 6 | |||
13 | ||||
5 | ||||
3 | ||||
遼山縣 | 3 | |||
宜芳縣 | 4 | |||
—— | 3 | |||
5 | ||||
秀容縣 | 2 | |||
雁門縣 | 5 | |||
1 | ||||
善陽縣 | 2 | |||
興唐郡 | 3 | |||
—— | 1 | |||
—— | 4 | |||
10 | ||||
6 |
- 河北道
- 山南東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荊州 | 8 | |||
夷陵縣 | 4 | |||
3 | ||||
雲安郡 | 4 | |||
4 | ||||
2 | ||||
5 | ||||
5 | ||||
3 | ||||
7 | ||||
7 | ||||
隋縣 | 4 | |||
6 | ||||
3 | ||||
4 | ||||
3 | ||||
3 | ||||
6 |
- 山南西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5 | ||||
4 | ||||
益昌郡 | 6 | |||
3 | ||||
順政郡 | 順政縣 | 2 | ||
3 | ||||
1 | ||||
4 | ||||
符陽郡 | 3 | |||
始寧郡 | 5 | |||
化城縣 | 9 | |||
7 | ||||
通川縣 | 9 | |||
盛山郡 | 3 | |||
閬中郡 | 9 | |||
南充郡 | 5 | |||
潾山郡 | 3 |
- 隴右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6 | ||||
3 | ||||
襄武縣 | 4 | |||
3 | ||||
蘭州 | 2 | |||
2 | ||||
3 | ||||
1 | ||||
溢樂縣 | 3 | |||
3 | ||||
2 | ||||
2 | ||||
5 | ||||
2 | ||||
2 | ||||
2 | ||||
3 | ||||
3 | ||||
5 | ||||
金滿縣 | 4 | |||
—— | —— | —— |
- 淮南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揚州 | 揚州 | 7 | ||
4 | ||||
3 | ||||
3 | ||||
5 | ||||
5 | ||||
5 | ||||
5 | ||||
4 | ||||
6 | ||||
3 | ||||
3 |
- 江南東道
- 江南西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8 | ||||
6 | ||||
—— | 4 | |||
7 | ||||
潯陽郡 | 潯陽縣 | 3 | ||
鄂州 | 江夏縣 | 7 | ||
5 | ||||
4 | ||||
7 | ||||
5 | ||||
3 | ||||
—— | 4 | |||
4 | ||||
6 | ||||
6 | ||||
4 | ||||
5 | ||||
郴州 | 8 | |||
邵陽郡 | 2 |
- 黔中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6 | ||||
5 | ||||
盧陽縣 | 5 | |||
2 | ||||
3 | ||||
3 | ||||
5 | ||||
播川郡 | 3 | |||
3 | ||||
涪川郡 | 涪川縣 | 4 | ||
南川郡 | 2 | |||
靈溪郡 | 2 | |||
溱溪郡 | 5 |
- 劍南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蜀縣 | 10 | |||
蒙陽郡 | 九隴縣 | 4 | ||
4 | ||||
5 | ||||
8 | ||||
通義縣 | 5 | |||
7 | ||||
陽安郡 | 3 | |||
資陽郡 | 8 | |||
越巂縣 | 9 | |||
盧山郡 | 嚴道縣 | 5 | ||
洪源郡 | 3 | |||
通化郡 | 4 | |||
臨翼郡 | 衛山縣 | 3 | ||
維川郡 | 薛城縣 | 3 | ||
5 | ||||
姚城縣 | 3 | |||
交川郡 | 嘉誠縣 | 4 | ||
江源郡 | 3 | |||
歸誠郡 | 左封縣 | 2 | ||
靜川郡 | 悉唐縣 | 3 | ||
2 | ||||
恭化郡 | 和集縣 | 3 | ||
天保郡 | 定廉縣 | 4 | ||
昭德郡 | 真符縣 | 4 | ||
靜戎郡 | —— | 4 | ||
乾州 | —— | —— | 2 | |
9 | ||||
5 | ||||
8 | ||||
8 | ||||
巴中郡 | 6 | |||
2 | ||||
6 | ||||
5 | ||||
仁壽郡 | 5 | |||
和義郡 | 6 | |||
—— | 昌元縣 | 4 | ||
瀘川縣 | 5 | |||
—— | —— | —— |
- 嶺南道
治所 | 州府 | 別稱 | 州治所 | 縣數 |
---|---|---|---|---|
廣州 | 廣州 | 10 | ||
3 | ||||
6 | ||||
6 | ||||
3 | ||||
4 | ||||
4 | ||||
2 | ||||
2 | ||||
臨封郡 | 封川縣 | 2 | ||
3 | ||||
2 | ||||
2 | ||||
4 | ||||
陵水郡 | 2 | |||
3 | ||||
恩平郡 | 3 | |||
3 | ||||
舍城縣 | 3 | |||
瓊山郡 | 5 | |||
5 | ||||
義倫縣 | 5 | |||
萬安郡 | 4 | |||
7 | ||||
賀水郡 | 4 | |||
嶺方郡 | 3 | |||
寧浦縣 | 3 | |||
潯江郡 | 3 | |||
3 | ||||
欽州 | 欽江縣 | 5 | ||
貴州 | 懷澤郡 | 4 | ||
5 | ||||
武化縣 | 3 | |||
感義郡 | 鐔津縣 | 4 | ||
常樂郡 | 常樂縣 | 4 | ||
龍水郡 | 4 | |||
瀼江縣 | 4 | |||
武勤縣 | 7 | |||
5 | ||||
整平郡 | 正平縣 | 8 | ||
桂州 | 11 | |||
梧州 | 3 | |||
6 | ||||
3 | ||||
柳州 | 5 | |||
開江郡 | 龍平縣 | 3 | ||
平樂郡 | 3 | |||
立山縣 | 3 | |||
3 | ||||
2 | ||||
武郎郡 | 2 | |||
古州 | 樂興郡 | 樂興縣 | 3 | |
普寧郡 | 6 | |||
3 | ||||
4 | ||||
順義郡 | —— | 4 | ||
3 | ||||
4 | ||||
寧仁郡 | 8 | |||
4 | ||||
溫水郡 | 4 | |||
4 | ||||
連城郡 | 3 | |||
安南中都護府 | 8 | |||
玉山郡 | 3 | |||
承化郡 | 5 | |||
九真縣 | 6 | |||
4 | ||||
文楊郡 | 文陽縣 | 4 | ||
3 | ||||
湯泉郡 | 湯泉縣 | 3 | ||
忻城郡 | 7 | |||
武峨郡 | 武峨縣 | 7 | ||
龍池郡 | 忠義縣 | 7 | ||
武曲郡 | 2 | |||
懷德縣 | 5 |
區劃圖
都護府
都護府是漢唐等中原王朝為督察管制邊境少數民族而設定的軍政機構。漢代在西域初設西域都護府,東漢後期及曹魏、西晉設有西域長史府,唐代曾設安北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六大都護府,都護府長官稱為都護。
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磧西的一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640年設定於高昌(吐魯番)。648年移至龜茲。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連波斯,在武周時代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守備天山山脈南側的絲綢之路(天山南路),防備突厥、吐蕃等勢力。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年)止,共存在約150年。790年為吐蕃占領。
北庭都護府
貞觀二十年四月(公元646年),西突厥泥伏沙缽羅葉護阿史那賀魯率眾內附,設庭州以置其部落。唐高宗顯慶二年十二月(公元657年年末至公元658年年初),蘇定方破西突厥沙缽羅可汗,分其地置濛池都護府、昆陵都護府,隸於安西大都護府。公元703年1月7日,武則天長安二年十二月戊申,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上兩都護府改置為北庭都護府,治於庭州。守備準噶爾方面(絲綢之路的天山北路附近)。709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平級,分管天山南北。
安北都護府
安北都護府,唐朝管理鐵勒諸族的都護府。646年,唐朝聯合回紇等鐵勒部落,擊滅薛延陀。647年設定於郁督軍山。唐太宗於鐵勒故地設六府七州:翰海府、金微府、燕然府、丘陵府、龜林府、盧山府。七州:皋蘭州、高闕州、雞鹿州、雞田州、榆溪州、蹛林州、竇顏州,由燕然都護府管理,治所在陰山之麓(今內蒙古杭錦後旗),轄境東到大興安嶺、西到阿爾泰山、南到戈壁、北到貝加爾湖的整個蒙古高原。前身為647年設定的燕然都護府。663年改稱翰海,669年改稱安北都護府。隨著東突厥勢力增加,向陰山方面移動
650年改為領瀚海、金微、新黎、幽陵、龜林、堅昆六都督府;仙萼、浚稽、余吾、稽落、居延、窴顏、榆溪、渾河、燭龍九州。663年,改稱瀚海都護府,治所遷移到回紇本部(今蒙古國哈爾和林)。669年,改稱安北都護府。686年,後突厥攻擊,移治漠南同城(今甘肅額濟納旗)、西安城(今甘肅民樂縣)。696年,移治雲中故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708年,移治西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714年,移治中受降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749年,移治橫塞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西);754年,移治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757年之後,改稱鎮北都護府。784年,廢除。845年,單于都護府改稱安北都護府。回紇的可汗吐迷度曾經是刺史。
單于都護府
單于都護府,唐朝安置東突厥降部的都護府。630年三月,唐朝軍隊俘頡利可汗,東突厥亡。650年平定東突厥後,設定於呼和浩特附近。統轄今內蒙古地域。唐朝設定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以及定襄都督府、雲州都督府。唐高宗設瀚海都護府,治所在雲中故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二十四州。663年,改稱雲中都護府;664年,改稱單于大都護府。後突厥建立後,698年廢除,併入安北都護府。720年,重新設立。845年,改稱安北都護府(原安北都護府於780年廢除)。五代初年,契丹入侵,916年,契丹占領雲中故城,都護府廢除。
安東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原為唐朝和新羅聯軍在滅亡高句麗之後,建立的管理高句麗故地的機構。設定於平壤。舊時的管理機構設在平壤,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朝鮮半島和東北地區。羅唐戰爭後,安東都護府從平壤搬到遼東,成為唐朝管理遼東,以及高句麗、渤海國等地的一個軍政機構。
668年,唐朝攻下高句麗後,唐朝無法控制高句麗故地。於676年任命寶藏王“遼東州都督朝鮮王”讓他管理遼東州都督府。不過寶藏王卻聯合靺鞨復興高句麗。681年,寶藏王被流放四川,682年去世。697年由於大祚榮對立勢力的影響被廢止,705年與大祚榮和解後再度設定。安史之亂之際再次被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