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禎明三年(公元589年)置。治所在今廣東惠陽(惠城區)東北,五代南漢移惠陽。民國元年(1912年)歸善縣改名惠陽縣。...
自隋開皇九年(589)起至民國前統稱歸善縣。歸善縣之名長達1323年,且歷朝上一級行政中心(州、郡、府、路)均設在縣境內。 民國元年惠州廢府,與歸善縣合併為...
林正楊(生卒年不詳),又名林伯燾、林振楊。清代歸善縣白芒花(今惠東縣白花鎮)人。天地會花旗頭目。...
建置沿革 永安地域,春秋時屬百越地,戰國屬楚,秦代起屬南海郡博羅、龍川兩縣地,隋唐為歸善、興寧兩縣地,宋元為歸善(今惠陽)、長樂(今五華)兩縣地。明隆慶...
羅俊(1881~1947),清歸善縣(今惠陽市)鎮隆四大半圍(新村)人。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入蒙館讀書,3年後因家貧輟學。13歲即參加勞動,當掌鴨倌。1897年(清光緒...
惠陽縣地處廣東省東南部,位於東江中下游南岸。民國元年,廢惠州府,改其附廓歸善縣為惠陽縣(駐今惠州城區)。1990年3月縣城遷至淡水鎮。1994年5月6日,國家民政...
民國元年(1912年),改歸善縣為惠陽縣。1949年5月,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從惠陽縣東部析置惠東縣,同年12月惠東併入惠陽。1958年4月,惠陽縣再析出設定惠東縣,1959年撤...
歸善縣之名長達1323年,且歷朝上一級行政中心(州、郡、府、路)均在惠陽縣境內。民國元年(1912)廢府,歸善縣改為惠陽縣(駐惠州城區),先後屬潮循道、第四行政...
758年,復改海豐郡為循州,縣屬嶺南道循州郡。917年,循州改稱禎州,治歸善縣(今惠州),縣屬嶺南東道禎州。1021年,禎州改稱惠州,縣屬廣南東路惠州。1271年,...
為確保全靖,明隆慶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劃歸善縣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寬得都(柏埔河、義容河流域),長樂縣琴江都(琴江流域)共3都設立永安縣,意即從此永遠...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撤循州總管府,原循州總管府轄下的潮州、韶州、循州均歸廣州總管府。五代南漢乾享元年(917年),改名禎州,仍治歸善縣,轄循州之海豐...
民國元年(1912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改用民國紀年,廢除州府制,歸善縣改為惠陽縣.民國20年(1931年),惠陽縣設吉平鄉,黃埠、鹽洲屬吉平鄉轄。...
早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歸善縣就在吉隆設定了平政驛,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改設平政司。民國二十一年(1931年),惠陽縣設定吉平鄉,鄉政府駐吉隆圩...
據《惠州府志》,清鹹豐六年(1856),惠州農民起義領袖翟火姑擁數萬眾屯踞惠城花邊嶺,接著分兵二路,一路圍歸善縣城,一路由飛鵝嶺進攻惠州府。當翟火姑攻入府城南...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平海所,歸碣石管轄,清雍正十年(1732)改所設司,為歸善縣轄。民國元年(1912)又改司設區,為惠陽縣轄。1950年冬,屬惠陽縣第十八區,19...
小漠新城位於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西南部[3],西與惠東縣黃埠鎮接壤,東南臨海,...府歸善縣稔山區平政司,民國時期先後隸屬惠陽縣五區、六區、十七區、八區、...
梁化郡、東官郡、義安郡置循州,治歸善縣(今惠州市東),以境內有循江得名...2002年,龍川縣轄30個鎮(老隆、四都、黃石、細坳、車田、貝嶺、黎咀、上坪、豐稔...
平海建城設所後,又設立平海巡檢司署,平海營參將署,平海營中軍守備署,還設有平海倉,為直隸歸善縣屯糧機構。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在平海城前沿相繼築有大星山...
李斌,字盛堂,生卒年不詳。清代廣東歸善縣人。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十四年(1675)任福建同考官。因批卷得當,慧眼識才,調任廣東省潮州府潮陽縣教諭。又因成績...
隋朝開皇十一年(591年),裁撤龍川縣建置,置龍川郡,郡治設於歸善縣(今惠州市東北)。興寧隸屬龍川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齊昌地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
平海建城設所後,又設立平海巡檢司署,平海營參將署,平海營中軍守備署,還設有平海倉,為直隸歸善縣屯糧機構。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在平海城前沿相繼築有大星山...
仙女峰位於惠東縣安墩鎮石塘村,距惠東縣城60多公里,海拔575米,是一座風景秀麗山峰,主峰頂上常年白雲繚繞,宛如仙女下凡,故名仙女峰。據《歸善縣誌》所載,仙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