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黑龍江省西北部,是中國保存較完好、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內蒙古高原松遼平原分水嶺。大興安嶺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東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標介於北緯43°至北緯53°30′,東經117°20′至東經126°之間,全長1400多公里,均寬約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總面積32.72萬平方公里。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主要樹木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興安嶺
  • 英文名稱:Greater Khingan Range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西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
  • 走向:東北-西南
  • 長度:1400多公里 
  • 寬度:200-300公里
  • 起點:北起黑龍江
  • 終點: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
  • 主峰:索岳爾濟山
  • 海拔:1100-1400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夏秋最佳
  • 建議遊玩時長:2天
  • 當地氣候: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北極村,胭脂溝,最北一家,北紅村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山系概況,形成過程,土壤環境,地質地貌,氣候特點,主要山嶺,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淡水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特色景觀,史跡遺存,旅遊榮譽,實用信息,交通信息,火車,汽車,人文歷史,名稱由來,歷史沿革,特大火災,

山系概況

大興安嶺中的"興安"系滿語,意為"極寒處",因氣候寒冷而得名。大興安嶺山脈東北起自黑龍江南岸和額爾古納河,南止於赤峰市境內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呈東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標介於北緯43°至北緯53°30′,東經117°20′至東經126°之間,全長1400公里,均寬約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總面積32.72萬平方公里(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約24萬平方公里,黑龍江省境內8.48萬),林權管理主體為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經營管理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經營管理面積8.02萬平方公里)。
大興安嶺山脈示意圖大興安嶺山脈示意圖
大興安嶺以興安盟境內洮兒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長約770公里,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次高峰位於興安盟阿爾山摩天嶺,海拔1711.8米。山地東西兩側是嫩江右岸支流和額爾古納河水系的發源地,森林覆被率達60%以上,以興安落葉松占優勢的針葉林為主,主要樹種有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皮雲杉、白樺、蒙古櫟、山楊等,是我國東北重要的生態屏障和國家森林保育區。南段又稱蘇克斜魯山,長約600公里,草原植被居多,最高峰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黃崗峰,海拔2035米。在大板-林東-魯北-烏蘭哈達一線以東的低山地帶坡緩谷寬,寬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交錯,水草豐美,是優良草牧場。
大興安嶺東側的遼河水系、松花江嫩江水系與其西北側的黑龍江源頭諸水及支流的分水嶺,山脈南段西坡的水注入蒙古高原
大興安嶺地勢呈西高東低,位於地勢第二階梯東緣,第二梯階第三梯結合部,大興安嶺山脊以東為第三階梯地,以西為第二階梯地。大興安嶺地貌形成具有明顯的不對稱形態。全區地形總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淺山丘陵地帶。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一說最高峰為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大白山,海拔1528.7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冬寒夏暖,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2.8℃,最低溫度-52.3℃,無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形成過程

大興安嶺地區系新華夏系第三隆起代北段之地質帶。上元古代時期,系原始海洋的蒙古海漕,屬早期地質構造中“五台運動”的產物。古生代時期,在“加里東”地殼激烈運動中,區內出現海陸交匯地層。至石炭紀和二迭紀,經過“海西運動”,海水東泄退出,全區上升為陸地,形成大興安嶺褶皺帶與伊勒呼里山系雛形,呈北東、南西走向。
中生代時期,侏羅紀後期至白堊紀初期的“燕山運動”,使本區出現強烈褶皺、斷裂和火山噴發,加之西伯利亞板塊與中國板塊擠壓、相撞,大興安嶺褶皺帶進一步上升,形成新華夏隆起帶和階梯式斷裂帶,主軸呈北北東向展布。
新生代時期,早期第三紀大興安嶺隆起帶和區域斷裂帶,繼續穩步上升。受長期侵蝕和剝蝕,出現“興安期夷平面”。“喜瑪拉雅運動”使本區出現新褶皺、大斷裂,火山噴發激烈,出現黑龍江、呼瑪河、多布庫爾河、甘河、盤古河等多處斷裂帶。至第四紀及其爾後,大興安嶺繼續緩慢上升,發育成大興安嶺山脈和斷裂帶及河谷地帶。
阿爾山天池阿爾山天池

土壤環境

大興安嶺地區特有的土壤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國之首,肥沃且無污染。大興安嶺為多年凍土帶,處多年凍土帶南部。盤古河以西及河源南向東直線以西為大片多年連續凍土帶,其它為島狀多年凍土帶。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土壤類型主要有: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灰黑土、草甸土、沼澤土。

地質地貌

元古代晚期浸入岩,分布於呼瑪地區。呈岩基或岩株狀產出,由片麻狀黑雲母花崗岩、片麻狀斜長花崗岩和片麻狀白崗質花崗岩組成。
古生代加里東期浸入岩,分布於伊勒呼里山和呼瑪地區。以岩基和岩株產出,主要由斜長花崗岩、白雲母花崗岩組成。
華里西晚期浸入岩,分布於全區。多呈岩基狀產出,由黑雲母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白崗質花崗岩、斜長花崗岩和石英閃長岩組成。
中生代燕山期浸入岩,主要分布於呼瑪地區和漠河地區。多呈岩株、岩牆或岩脈狀產出,由黑雲母花崗岩、花崗閃長岩、白崗質花崗岩、花崗斑岩、橄欖岩和輝長岩組成。伊勒呼里山以南為岩漿岩。
駝峰嶺天池駝峰嶺天池
大興安嶺東北組興安山地屬地型區,興安嶺山地與台原中的興安嶺北部台原地貌區。西部為高緯寒凍地貌類型區,東部為高寒侵蝕地貌類型區。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和山間盆構成。中山有山脈形態,但分割較碎。低山山形圓渾,地面零碎,較丘陵分布規則。全區地形總勢呈東北--西南走向,屬淺山丘陵地帶。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黃崗梁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是呼瑪縣三卡鄉沿江村。伊勒呼里山西東走向,橫臥本區,東低西高,400公里長,系黑龍江水系和嫩江水系的分水嶺。中山區相對海拔300~500米,分布於本區西部和中部的新林區、呼中區、塔河縣。山體由一系列寬緩復背斜組成,地形起伏大,切割深。低山區相對海拔200~300米,主要分布於嶺東的呼瑪縣和嶺南的松嶺區、加格達奇區。山體渾圓,山坡和緩,坡角一般為15~30度。丘陵區相對海拔50~200米,分布於東部、南部和北部。地面呈崗阜狀起伏,坡長而緩,坡角一般為10~15度。山間盆地,分布於全區河谷地帶。河谷寬闊,谷底狹窄,直線河谷較多。

氣候特點

大興安嶺地區中國最北端,冬長夏短,尤其在漠河洛古河地帶,冬季長達7個月以上,而日照時間非常短,夏季只有2個月左右,然而從每年的6-8月份,日照時間長達17小時。
月亮天池月亮天池
漠河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冬季溫度超過零下40℃,年大於10℃積溫低於2200℃。無霜期90-120天。
大興安嶺同時為重要的氣候分帶。夏季海洋季風受阻於山地東坡,東坡降水多,西坡乾旱,二者呈明顯的對比,但整個山區的氣候比較濕潤,年降水500公釐以上。山脈北段是中國東部地區最冷之地,冬季嚴寒(平均氣溫-28℃),有大面積多年凍土區。該地區覆被著茂密的森林,野生動物豐富,有鹿山兔及許多毛皮獸。山脈中段與南段溫暖乾燥得多,1月氣溫約-21℃,年降水量250~300公釐,雪量也較少。

主要山嶺

哈拉哈火山群位於阿爾山,是大興安嶺地區重要火山群之一,火山群集中的區域面積達3500平方公里,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其中有50餘個火山錐,上百個火山丘,7個高位火山口湖(天池),數十個熔岩堰塞湖,著名的有松葉湖、杜鵑湖、烏蘇浪子湖、鹿鳴湖以及多姿多樣的熔岩地貌。分布在大黑溝一帶的熔岩丘是目前全國唯一的規模最大的玄武岩地貌。
藥泉山:也叫極樂山,位於五大連池火山群的南部。它噴發年代大約在30萬年以前,火山海拔355.8米,高出地面60.8米,遠看像某個土山。是五大連池火山群中海拔最低、規模最小的火山,但形態較典型。
大白山:大白山在北溫帶最大的森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大興安嶺北段最高峰。山勢南陡北緩,海拔較高,峰頂為1528.7米。它具有典型的森林植被垂直帶景觀特色,5、6月份的時候往往可以見到山巔白雪皚皚,山下萬木蔥綠的景色。大白山山腰有山泉,山頂多石海,石頭上多生有石耳。山坡下部平坦的地方則形成了石堆、石海、石河
大興安嶺大白山大興安嶺大白山
黃崗梁是大興安嶺最高峰,海拔2029米。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東北部,黃崗梁地區保存了第四紀冰川最完整的形態,且類型多樣,是典型的山谷冰川,黃崗梁兩側有冰斗、U 型谷、角峰、終磧堤、側磧堤、條痕石漂礫等冰川遺蹟,被稱為冰谷林海,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冰川地貌齊全、科研價值最高的第四紀冰川遺蹟。
黑龍江至南部的大興安嶺主脈之間的主要分水嶺為額木爾山脈,平均海拔為1000米左右,構成東部中山地帶;老潮河與大林河之間的霍洛台山,海拔927米,地勢稍低,構成南北向中部的中山地帶;西為大興安嶺北端主脈,分水嶺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地勢較高構成南北向西部的中山地帶。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在大興安嶺,因立地條件的差異及海拔高度不同,興安落葉松林呈現不同的森林類型,其中分布廣且具代表性的有杜鵑—興安落葉松林、越桔—興安落葉松林、杜香—興安落葉松林、草類—興安落葉松林及白樺—落葉松林等。
杜鵑—興安落葉松林代表著一種冷乾的生境條件,是構成大興安嶺植被的主要森林植被類型。此類興安落葉松林多占據陽坡、半陽坡或分水嶺上。林木高大,木材蓄積量大,結構簡單,林相整齊。
越桔—興安落葉松林代表著一種冷濕的生境條件,在大興安嶺多見於山坡上部較平坦地段,分布較為廣泛。此類型林下天然更新良好,尤其在林窗處有大量的興安落葉松更新幼苗,生長狀態良好。
杜香—興安落葉松林是大興安嶺分布面積最廣的森林類型,多在坡度5°~10°之間的陰坡、半陰坡下部,生境較冷濕,水分充足,並常有滯水。枯枝落葉分解不良,形成明顯的潛育化和泥炭化現象。加之土層極薄,又具永凍層,影響林木生長,因此立木低矮,胸徑小,林相雖整齊,但枯腐木和風倒木較多。由於林內水分充足,利於興安落葉松種子萌發,故林下幼苗很多。但因灌草茂密,妨礙了幼苗發育成幼樹,因此林下更新出現幼苗多、幼樹少的特點。
草類—興安落葉松林集中分布於山地下部坡度一般為6°~10°的陽坡、半陽坡,多為同齡林,有成層現象,層片結構較簡單,有時林內有大量更新幼樹。林下土壤為較肥沃的棕色針葉林土,因此草本層和灌木層發育較好,草本植物種類繁多。
白樺—興安落葉松林在大興安嶺是一種過渡植被類型,是原生的興安落葉松林經過採伐、火燒等干擾後,以白樺為主的闊葉樹種侵入形成,所以白樺—興安落葉松林在組成、結構上極不穩定,但分布廣泛。白樺的壽命一般僅為70年~100年,而興安落葉松壽命較長,隨著林齡增加,白樺逐漸衰退,便恢復成各類興安落葉松林。雖然白樺—興安落葉松林不穩定,但白樺在改善森林土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興安落葉松林演替的重要階段。
冬季大興安嶺冬季大興安嶺
大興安嶺是中國東北部的著名山脈,也是中國最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龍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長1200多公里,寬200公里—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林區,木材貯量占中國的一半。
大興安嶺東南坡較陡,西北坡向內蒙古高原和緩傾斜。經過長期侵蝕,山頂渾圓,以海拔2029米的黃崗梁為最高。東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雨水較多,西北坡卻較乾旱,成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層層、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帶北寬南窄,跨緯度7°,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約為62%。
大興安嶺中有許多優質的木材,如紅松水曲柳等。落葉松白樺山楊等是這裡的主要樹種。由於這裡的樹木十分稠密,只有拚命地向上長,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陽光,因此,這裡的樹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築材料。有的大樹長到60多米,樹幹仍然筆直。
大興安嶺盛產藍莓(俗稱篤斯、都柿),而且都是純野生的,是中國主要野生藍莓產區。藍莓,意為藍色的漿果之意。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能成長至240cm高,果實較大,水分較多,花青素含量相對偏低。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屬植物可達400餘種,主產於美國又被稱為美國藍莓,中國主要產在長白山及大、小興安嶺林區尤其是大興安嶺中部。

動物資源

大興安嶺的林地有7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4.1%,在浩瀚的綠色海洋中繁衍生息著寒溫帶馬鹿、馴鹿駝鹿(犴達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棒雞、天鵝、麋鹿(俗稱四不像)、野豬、烏雞、雪兔、狍子(矮鹿、野羊)等各種珍禽異獸40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成為中國高緯度地區不可多得的野生動、植物樂園。在大興安嶺流淌著甘河、多布庫爾、那都里、呼瑪、額木爾等二十多條大小河流,最終注入了邊陲人民的母親河---黑龍江。這裡盛產鱘鰉魚、哲羅、細鱗、大馬哈、江雪魚等珍貴的冷水魚類
鳥類:大興安嶺的代表種類首推松雞科,雖然新疆、甘肅、青海、四川也有松雞科分布,但該區無論在種類或數量上均居全國之首位。主要有三種:黑嘴松雞(棒雞)、黑琴雞(烏雞)、花尾榛雞(飛龍)。它們不畏嚴寒,常年留居大興安嶺。多在地面棲息,也常上樹活動。春夏季吃樹芽、樹葉、昆蟲等,秋冬季吃鮮紅色的越桔果實、落葉松嫩枝、樺樹和榛子的花序、芽等。晚上鑽進雪窩過夜。它們在地面營巢,但其巢隱蔽甚好,極難發現問題。它們在本區屬於典型的冬候鳥。
雞類除松雞科處,雉科有三種,雉雞僅見於伊勒呼里山以南,斑翅山鶉等有一定數量。
陸禽除雞類外,還有山斑鳩,在這裡是常見的夏候鳥。岩鴿見於山崖附近。
游禽在大興安嶺鳥類中占有相當的位置,包括目、雁形目、鷗形目三個目。大興安嶺地區是多種雁鴨類的天然繁殖場,其中鵲鴨、斑頭秋沙鴨等只在該區繁殖。
涉禽包括鸛形目、鶴形目、鴴形目,共40種,其中鴴形目種類最多,它們是沼澤濕地和河邊水域的居住者,都是候鳥。
猛禽在大興安嶺鳥類中所占比重不小,有隼形目19種,鴞形目10種。它們在控制嚙齒類的數量,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攀禽包括鵑形目、夜鷹目、佛法僧目、形目共13種,是重要食蟲鳥類。其中形目7種,是冬季林中的常見鳥類。
鳴禽共114種,是大興安嶺地區鳥類種數最多的一個生態類群。除鴉科、山雀科、文鳥科、雀科的少數種為留鳥外,絕大多數是候鳥。雀形目鳥類除雀科、文鳥科、百靈科外,大多為動物食性,是控制害蟲、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
與國內其它地方相比之下,該區特有種除松雞科外還有烏林鴞、猛鴞、鬼鴞、雪鴞、雪鵐等。此外,雖在國內其它地方可以見到,但繁殖區僅限於或主要在該區者,有鵲鴨、丘鷸、斑頭秋沙鴨、短耳鴞、北噪鴨等。
獸類:大興安嶺的動物區系在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依全國動物地理區劃,大興安嶺屬於古北界、東北區的大興安嶺亞區。從生態分布上看,大興安嶺的獸類屬於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廣闊的森林植被給獸類提供了良好的掩蔽條件、食物資源與棲息生境均較草原優越,而且人為干擾較少,為大型有蹄類動物以及森林嚙齒類動物提供了大面積的適宜生境。駝鹿、馬鹿、狍、麝和野豬的數量很多。由於該地區的氣候嚴寒且較乾燥,昆蟲的種類與數量較少,因而食蟲目與翼手目動物種類不多。
據調查:大興安嶺地區哺乳動物總計6目16科56種。獸類資源十分豐富,已知56種中有許多屬於稀有珍貴的獸類,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9種。
兩棲、爬行類動物資源:大興安嶺屬於寒溫帶氣候,冬季酷寒而漫長,生活條件較為嚴酷,作為變溫動物,兩棲、爬行類動物在這裡分布的種類比較少,現有種類都是比較耐寒的,而且有冬眠的生態習性。受高寒氣候條件的影響,大興安嶺兩棲、爬行類種類單一、數量少。根據調查,大興安嶺地區兩棲、爬行類動物共4目14種,主要常見種類黑龍江林蛙、胎生蜥、中介蝮等。
大興安嶺地區高寒的氣候條件,成為兩棲、爬行類動物向北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小鯢科動物世界上有30餘種,國內有13種,但僅有1種分布到該區,即極北鯢,它是本科中最耐寒的一種,向北可達到北極圈的北緯65°。該區無尾兩棲類較多,有6種,蟾蜍有2種,林蛙有2種。

淡水資源

大興安嶺有以黑龍江嫩江為主的水系,以伊勒呼里山為分水嶺,嶺北為黑龍江水系,嶺南為嫩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多古河、呼瑪河塔河多布庫爾河甘河,流域面積50km2以上河流154條,流域面積1000km2以上河流有28條。大興安嶺河流河谷開闊,河床蜿年平均水面蒸發量為582mm,1月份最小,5月份最大。
黑龍江水系各河流年均徑流量為125.9億立方米。嫩江水系徑流總量為44.2億立方米。大興安嶺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為35093m3,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大興安嶺地表水資源量最多,年徑流深為262.4mm,折合水量為170.0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相對較少,地下水位從年初呈緩慢下降趨勢,在3~5月份地下水位最低,此後降水量不斷增加,地下水位普遍開始抬高,8~9月份地下水位達到全年的最高值後,又逐漸消退。
河流水量主要集中於夏汛雨季。當年11月至次年4月為封凍期,河流水量主要靠地下水補給,水分逐漸減少,一些中、小河流發生斷流或連底凍現象。但降雪及冰凍也為河流儲蓄了一定的水量,到了春季氣溫回升,地面積雪、冰凍融化,匯入河流,則河流水量驟增,尤其發源於大興安嶺東側和伊勒呼里山北側的河流表現明顯,常常形成春汛,出現當年最高洪水,徑流的時空分布不均,年內及年際變化很大,在全年徑流中雨水補給約占75%~80%,融雪補給約占20%~25%。
大興安嶺地區內各條河流穿行於山谷間,坡陡流急,水量豐沛,除小河在冬季部分時間發生連底凍外,較大河流常年川流不息,流域內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輕微,河流含沙量少。
大興安嶺林區擁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四大類型的濕地。

礦產資源

大興安嶺礦產資源也很豐富,是國家重點成礦帶,德爾布乾和大興安嶺兩個成礦帶橫貫全區,是國家19個重點成礦帶和3個重要找礦靶區之一;已發現礦種44種,約占全國已發現礦種的1/4;礦產地584處,礦床119處,自古就以出產黃金著稱。已有多條鐵路伸入林區。大興安嶺地區礦產多為稀有礦藏,品種多、品位高。
阿爾山市阿爾山市

旅遊資源

大興安嶺,春夏秋冬景色優美。“五花山”滿山遍野的越桔(北國紅豆)、都柿、榛子、稠李子、山丁子以和各種名貴的中草藥材。
2009年8月8日,在加格達奇召開了第一屆國際藍莓節,大興安嶺主要旅遊景點:漠河、胭脂溝、石林、五道豁洛島影視基地、豐林自然保護區、尼爾基水庫、大興安嶺資源館、洛古河、映山紅滑雪場、璦琿城、沾河漂流、帶嶺動植物資源館、國際狩獵場、金山屯大森林探險漂流、恐龍博物館、林中園、龍骨山、桃源湖·鄂倫春民族風情、黑龍江風光、勝山狩獵場、藥泉山、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桃山國際狩獵場、北極村加格達奇北山公園、莫爾道嘎國家原始森林公園。

特色景觀

北飲泉:位於藥泉湖東南150米的石龍巖的西側,於1954年發現,是飲用礦泉。在泉口可見有二氧化碳氣泡冒出,狀若沸騰。北飲泉既是飲用天然礦泉水,也是醫療礦泉水。
 北極村神州北極石 北極村神州北極石
漠河:又稱墨河,據說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於中國最北端,隸屬於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於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天象奇特,有“金雞冠上之璀璨明珠”的稱呼。
神州北極黑龍江漠河縣、撫遠縣與新疆喀什市、海南省三亞市是中國東西南北四個極點的行政區,並稱為中國“四極”。漠河縣北極村是中國位置最北的村落,一年四季不斷有遊人尋北而來,詩人、作家陳運和更是為寫作到此。這裡有“最北一家人”、“北陲哨兵”、“北極沙洲”、“北極林海觀音”等眾多最北特色景觀。
北極光與極晝極夜:北極光現象是大氣層受到太陽發射出的帶電粒子的衝擊而引起大規模放電形成的。極光瞬間變幻,一般可分為弧狀極光、帶狀雷射、片狀極光、放射狀極光等。全世界只有芬蘭、阿拉斯加等少數高緯度國家和地區可以觀測到北極光。漠河縣的北極村是中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極夜現象的地區。
映山紅滑雪場位於加格達奇光明社區南部3.9公里處。這裡每年積雪期180天以上,從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均可以開展滑雪旅遊活動,是中國緯度最高、雪期最長、距離中心城市最近的滑雪場。映山紅滑雪場占地16公頃,山頂海拔581.252米,垂直落差近200米,有初、中、高級雪道及雪圈娛樂道、單板公園道總計6條,全長5500多米。一些滑雪隊在這裡進行全運會、大冬會的備戰訓練。
吳八老島位於黑龍江上游413公里處,黑龍江主航道中方一側,現歸呼瑪縣三合村管轄。它由三個橢圓形彼此孤立的沙島組成,枯水期連成一片,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因三合村居民吳相連,綽號吳老八,全家五口在島上居住耕種土地而得名。吳八老島歷來屬於中方領土,在中蘇關係緊張時期,曾發生過著名的“吳八老島”事件。當下經中俄堪定國界後確定吳八老島為中國領土,三合村民依舊在島上耕種生活。
青山岩臼景區位於克旗東南部約25公里處,它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邊緣,綿延起伏20公里,海拔1574米,青山保護區面積約9200公頃,由青山岩臼景區和關東車花崗岩峰林組成。在這裡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發育最好、類型最多的岩臼群,在青山山頂南面兩邊平緩起伏的花崗岩岩面上,1000㎡的範圍內有數百個岩臼,岩臼群的外圍兩側均為懸崖峭壁。地質學家考察認為:青山花崗岩石臼是世界罕見的自然遺產,是第四紀冰川運動的結果。它是古氣候、古環境、古地貌、古人類變遷的歷史見證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以岩臼和花崗岩峰林地貌為主體的世界地質公園園區。

史跡遺存

嘎仙洞石室“嘎仙洞”是古代鮮卑族人的發源地,嘎仙是鄂倫春語“獵民之仙 的意思。“鮮卑石室”嗄仙洞是拓跋鮮卑的祖廟所在之地。嘎仙洞是天然山洞,洞口在高出平地約25米的峭壁上,面積約2000平方米,最高處達20多米。西北有一向上的斜洞,坡度約20°。主洞中部放置一塊約3米見方的天然石板,地下堆積較厚的青苔。洞內西壁上有北魏太平真君拓跋燾派遣中書侍郎李敞來祭祖時刻的銘文。在地表以下1.3米的黃色粘沙土層中,曾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這裡可能存在著更早的文化遺存。
雅克薩古戰場遺址:雅克薩古戰場位於漠河境內。1650年(清順治七年)9月,中國領土漠河雅克薩被沙俄侵略軍強行占領,並修築大量工事,取名阿爾巴津諾。1684年雅克薩已成為沙俄侵華的軍事基地。清政府為穩定邊塞,收回領土,於1685年開始了雅克薩之戰。康熙皇帝趁平定三藩、台灣已統一的有利時機,對沙俄侵略者實施反擊,並一舉取得了勝利。截至2011年,在雅克薩古戰場遺址上,當時的炮台、城堡仍清晰可見。
李金鏞祠堂位於漠河金溝林場。清代愛國名人李金鏞,清光緒十四年奉朝旨深入漠河開礦屯墾。2007年,漠河縣投資650餘萬元在原址上進行重、擴建。祠堂主殿陳列著李金鏞塑像、清政府有關老溝金礦事宜的奏摺及部分實物文本。東廂房為幕僚館,陳列著刻有協助李金鏞創辦和管理金礦的90餘名幕僚的浮雕畫;西廂房為功德館,陳列了2000餘件出土的採金工具和20餘幅圖片。
胭脂溝:位於漠河縣西林吉鎮,又稱老金溝。它全長14公里,是額木爾河的支流,以盛產黃金聞名於世。相傳,1877年一位鄂倫春老人在此葬馬掘穴,不但發現了許多金苗,還在老溝河底撈起的河沙中發現金沫幾乎占了一半。此訊息迅速在周邊地區傳開,吸引了大批俄國人來此竊采黃金。與此同時大批中國人也逐漸尋金而來,僅1883年至1884年兩年就盜採21.9萬餘兩。1887年清政府指派北洋大臣李鴻章督辦,調吉林候補知府李金鏞主持辦理漠河金廠。僅1889年清政府從這裡就獲得黃金達兩萬兩,1895年獲5萬多兩,老金溝的黃金開採達到了頂盛時期。胭脂溝開採黃金100多年來,這裡的沙土已被篩淘過幾十遍,但仍可淘到黃金,可見黃金儲量之豐富。

旅遊榮譽

大興安嶺地區依託豐富旅遊資源,建成國家4A級景區1個;3A級以上景區7個;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1個;國家森林公園3處。截至2014年,大興安嶺地區先後獲得“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中國三大低碳旅遊景區”、“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中國十大冰雪旅遊勝地”和“中國最令人嚮往的20個地方”等稱號。

實用信息

最佳季節:6月-8月最佳。冬季長達7個月;夏季每年只有2個月,但日照時間很長,可達17個小時,嶺上涼爽,時有暴雨。大興安嶺冬季景色非常漂亮,但礙於氣候和交通因素,不是很方便遊覽。11月後,當地平均溫度一般都能達到零下40℃左右,雖有林木擋風,並非想像中那么寒冷,但冬季來此,還是需要格外主意保暖,以防凍傷。另外,山嶺冬季時有野獸出沒,多為黑熊、狼、野豬等對人有殺傷力的動物,因此遊客切不可在沒有導遊陪伴的情況下私自進山,比較危險。

交通信息

火車

大多數遊客到大興安嶺地區,最主要的便是前往有“北極村”之稱的漠河遊覽。遊客一般先抵達哈爾濱,從哈爾濱乘火車至加格達奇,約9個小時,然後再從加格達奇轉乘列車,10個多小時即可抵達漠河鄉,2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洛古河村。
大興安嶺境內有嫩林、伊加鐵路。客運列車南出可直達哈爾濱、瀋陽、北京,西出可直達海拉爾、滿州里,林呼、塔韓支線貫通區內全境。

汽車

加-塔-漠高等級白色路面已經全線貫通,遊客可以自駕車來這裡旅遊,更加真切體味大森林的氣息和這裡的民俗。
城鄉公路四通八達,嫩漠公路、111國道、黑河公路均與大興安嶺相連,直通哈爾濱並加入黑龍江省內各地市公路網,公路通車裡程達1560公里;

人文歷史

名稱由來

大興安嶺中的“興安”是滿語,意為“極寒的地方”,因為氣候寒冷,故有此名;大興安嶺的“嶺”即滿語“阿林”,其意為山。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為東胡部落聯盟體屬地。西漢時期,為漢廷護烏桓校尉和遼東屬國都尉雙重統轄。三國兩晉時期,為鮮卑拓跋部轄區。北魏時期,嶺南為烏洛候地,嶺北為室韋地,均隸屬北魏王朝。
大興安嶺中的哈拉哈河大興安嶺中的哈拉哈河
隋唐時期,為室韋督都府屬地,受平盧節度使管轄。遼代,嶺南為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嶺北為烏吉敵烈統軍司所轄。金代,嶺南歸蒲與路所轄,嶺北為東北路招討司所轄,北部為烏古敵烈統軍司所轄。
元代,成吉思汗於1214年,將嶺南分封於大弟弟拙赤·哈薩爾和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將嶺北分封給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88年,元朝實行行省制,為遼陽行省開元路管轄。
明代,屬奴兒乾都司管轄。今漠河縣為木河衛管轄,塔河縣為塔哈衛管轄,呼瑪縣新林區為額克衛管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和呼中區為堅河衛管轄。
清朝時為盛京駐防內大臣管轄,順治十年,由鎮守寧古塔昂邦章京管轄。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將大興安嶺鄂倫春族人按住地分為五路編為佐。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會戰指揮部,開發建設大興安嶺東北坡。
大興安嶺大部分地區居住著蒙古族和通古斯族(北部),有鄂倫春和鄂溫克人等。漢人多在鐵路地帶及主要伐木區。伐木業仍為該地區的主要經濟活動。

特大火災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圖強、阿爾木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引起新中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據初步統計,過火面積達101萬公頃,其中有林面積近70%。燒毀房舍61.4萬平方米。內含居民住房40萬平方米,貯木場4處半,林場9處,存材85.5萬立方米,燒毀各種設備2488台,糧食650萬斤。橋涵67座,鐵路專用線9.2公里,通訊線路483公里,輸變電線路284.2公里。受災民眾5萬多人,死亡193人,受傷226人。
大興安嶺火災大興安嶺火災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4個林區發生特大火災。大火持續燃燒了21天,過火森林面積達56萬公頃,投入滅火人員共約3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人民幣。
為了反思紀念這場特大森林火災而,建造了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位於漠河縣西林吉鎮中華路東側,17區西北端,1988年10月22日建成開館,於2006年重新改擴建,新館占地面積2900㎡,建築面積為2518㎡,展廳面積2260㎡。1999年被黑龍江團省委、文管會、民政廳命名為“省級青少年教育基地”,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級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