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區(朗州)

鼎城區

朗州一般指本詞條

鼎城區,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原名常德縣,古稱朗州,位於錦繡江南的洞庭湖西濱。自秦置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縣治歷為州、郡、府治所。地形以平原和丘崗地為主,其中平原占50%,丘崗地占40%,全區總面積23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6.9萬畝,有湖泊8萬畝,山林107萬畝。糧、棉、油、豬產量居全國百強,棉、蛋、禽、水產、水果產量列湘省前茅。

區內多次發現大溪文化、龍山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皂市文化遺址。東漢沅南故城、漢壽故城、宋鼎州城城址猶在。隨著北方移民兩次南遷,中原文化和湖湘文化相互交融,遂使鼎城“為文物之邦”,名勝古蹟眾多。有萊公甘泉、鶴湖翔羽、龍門古洞、陽山雄峙、天子義崗、金霞夕照、滄浪仙山、花溪仙池等名勝。

2017年,鼎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億元,增長9%。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鼎城區
  • 外文名稱:Dingcheng District
  • 別名:朗州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常德
  • 下轄地區:玉霞街道、紅雲街道、郭家鋪街道等
  • 政府駐地:紅雲街道臨沅路
  • 電話區號:0736
  • 郵政區碼:415100
  • 地理位置:中國中南
  • 面積:2344.5平方公里
  • 人口:83萬
  • 方言:西南官話-常德話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沅江風光帶、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
  • 火車站:常德站
  • 車牌代碼:湘J
  • 行政代碼:430703
  • 地區生產總值:309億元(2017年)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地貌,氣候,自然資源,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交通,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衛生,城市建設,宗教,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鼎城區在歷史上有過臨沅縣、監沅縣、索縣、漢壽縣、吳壽縣、沅南縣、武陵縣、常德縣等名稱,先後隸屬於黔中郡、武陵郡、義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嵩州、朗州、武貞軍、永順軍、武順軍、武平軍、鼎州、常德軍、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專署、常德市等縣以上行政機構。
秦始皇年間(前221~210),分天下為36郡,常德屬黔中郡。在黔中郡內置臨沅縣,為置縣之始。
漢高祖五年(前202),在臨沅縣東分置索縣。
新莽元年(公元9年),臨沅縣改稱監沅縣。
東漢建武六年(30),監沅縣復稱臨沅縣。建武二十六年(50),在臨沅縣南分置沅南縣。陽嘉三年(134),索縣改稱漢壽縣。
吳赤烏十一年(248),改漢壽縣為吳壽縣。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吳壽縣復稱漢壽縣。
開皇三年(583),並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為武陵縣。此為武陵名縣之始。
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裁縣留府,縣境由常德府直轄。
民國2年(1913)十月裁府復縣,原武陵縣改稱常德縣。常德縣名自此而始。縣境隸屬湖南省武陵道管轄。
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1988)18號函精神,頒發湘政函(1988)22號檔案,將常德縣改稱常德市鼎城區。同年6月9日,常德縣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於常德縣改為常德市鼎城區後國家機關更名的決議》。縣改區到此完成。
1996年,鼎城區面積2479.9平方千米,人口約86.9萬人。轄17個鎮、15個鄉、1個民族鄉:十美堂鎮、斗姆湖鎮、中河口鎮、牛鼻灘鎮、石門橋鎮、石公橋鎮、武陵鎮、周家店鎮、草坪鎮、黃土店鎮、港二口鎮、韓公渡鎮、謝家鋪鎮、蒿子港鎮、蔡家崗鎮、鎮德橋鎮、灌溪鎮、丁家港鄉、大龍站鄉、長嶺崗鄉、長茅嶺鄉、雙橋坪鄉、石板灘鄉、白鶴山鄉、堯天坪鄉、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滄山鄉、逆江坪鄉、唐家鋪鄉、錢家坪鄉、黃珠洲鄉、黑山嘴鄉、雷公廟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鼎城區常住總人口836799人,其中,武陵鎮84253人,蒿子港鎮28777人,中河口鎮29620人,十美堂鎮24433人,牛鼻灘鎮37763人,韓公渡鎮40685人,石公橋鎮34960人,鎮德橋鎮19635人,周家店鎮34411人,大龍站鎮10926人,雙橋坪鎮20519人,灌溪鎮27200人,蔡家崗鎮15566人,斗姆湖鎮19594人,草坪鎮25235人,石門橋鎮42493人,謝家鋪鎮24222人,黃土店鎮23690人,堯天坪鎮14274人,港二口鎮14368人,雷公廟鎮13499人,石板灘鎮19572人,黃珠洲鄉16028人,黑山嘴鄉16354人,白鶴山鄉23785人,長嶺崗鄉10890人,許家橋鄉19244人,丁家港鄉15956人,錢家坪鄉14177人,唐家鋪鄉15839人,滄山鄉13603人,長茅嶺鄉16948人,逆江坪鄉10222人,鼎城區園藝場5567人,特種養殖場4070人,花岩溪林場3284人,賀家山原種場9533人,西洞庭農場35604人。
2002年,鼎城區轄23個鎮、10個鄉;75個居委會、574個村委會。
2004年,鼎城區轄22個鎮、10個鄉、1個民族鄉。全區總面積2451.3平方千米,總人口853735人;西洞庭人口33304人。

地理環境

地貌

鼎城區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由山地、丘陵、崗地過渡到廣闊的濱湖平原。南有雪峰山余脈的插角、九龍、滄山、古城、盤古諸山延伸,重巒迭嶂。西北有武陵山余脈的太陽、白雲等山綿亘,山崖峻峭。西、南、北群山起伏,岡巒盤環;東北湖河網結,水陸間錯。中部沅水曲形切割,將區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俗稱“前河”、“前鄉”,枉、滄二水蜿蜒而下,形成若干沖岔與沿河平地。北部俗稱“後河”、“後鄉”,澧水繞區東北邊境向東流入洞庭湖,中有漸水、沖柳、馬家 諸河流淌其間,牛屎、白芷、土硝等湖點綴其內。
鼎城區最高點為插角山(又名插角殿),主峰插花嶺海拔716.2米;沅水兩岸、澧水之西地勢低平,海拔30米左右。鼎城區地勢高差686.2米,比降率為1.5%。

氣候

鼎城區
全境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區內,以大陸性氣候為主,兼有濕潤的濱湖氣候。具有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溫多變,夏秋多旱;嚴寒期短,暑熱期長的特徵。

自然資源

鼎城大部分地區屬洞庭湖沖積平原,有豐富的糧、棉、油等作物資源,也有較大貯量的黃金、金剛石、石灰石和高嶺土等礦物資源。
2011年,鼎城區有珍珠10萬畝、油菜60萬畝、油茶47萬畝、楠竹14萬畝。
2011年,鼎城區2344.5平方公里,有耕地100萬畝,山林107萬畝,水面70萬畝。

行政區劃

1995年11月,鼎城區撤處並鄉。撤銷蒿子港、石公橋、大龍站、河氵伏、牛鼻灘、斗姆湖、石門橋、黃土店、港二口9個辦事處。保留武陵鎮、蒿子港、中河口、十美堂、鎮德橋、牛鼻灘、灌溪、蔡家崗、斗姆湖、黃土店10個鎮和黃珠洲、黑山嘴、大龍站、雙橋坪、長嶺崗、石板灘、雷公廟、丁家港、草坪、唐家鋪、滄山、錢家坪、港二口、堯天坪、長茅嶺及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民族鄉等17個鄉。將沖天湖鄉併入石公橋鎮,瓦屋 鄉併入周家店鎮,斷港頭鄉併入韓公渡鎮,康家 鄉併入石門橋鎮,趙家橋鄉、官橋坪鄉併入謝家鋪鎮,肖伍鋪鄉併入白鶴山鄉。撤處並鄉後,鼎城區原9個辦事處及40個鄉鎮變更為33個鄉鎮。同年11月,撤銷草坪鄉、港二口鄉,設立草坪鎮、港二口鎮。
1996年5月,將謝家鋪鎮的李堡沖、雙堰塘、元普庵、九龍庵、卜家嶺、大坪、趙家橋、獅子山、稠樹沖、羅漢山、鄔家鋪、胡家橋12個村劃歸石門橋鎮;周家店鎮的李家橋村和大龍站鄉的富貴坡村一組劃歸區園藝場;韓公渡鎮的先鋒、五甲、福興3個村劃歸常德特種養殖總場。同時,撤銷大龍站鄉、堯天坪鄉,設立大龍站鎮、堯天坪鎮。
1996年9月,撤銷雙橋坪鄉,設立雙橋坪鎮。
1997年12月,撤銷雷公廟鄉,設立雷公廟鎮。
1998年5月,撤銷石板灘鄉,設立石板灘鎮。同年12月,逆江坪鄉高岩塘村泉水洞組劃歸花岩溪旅遊度假區。
2003年,鼎城區共22個鎮,11個鄉,3個農林場,74個居委會(含15個社區居委會),563個村委會,6696個村民小組。
2014年,鼎城區共轄4個街道,31個鄉鎮、4個農林場。
2015年,根據鼎城區鄉鎮區劃調整方案,調整後下轄1鄉19鎮4街道:十美堂鎮、黃珠洲和黑山嘴2個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十美堂鎮。長嶺崗鄉和蔡家崗、雷公廟2個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蔡家崗鎮雙橋坪鎮大龍站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雙橋坪鎮。堯天坪鎮長茅嶺鄉成建制合併設立堯天坪鎮。謝家鋪鎮和唐家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謝家鋪鎮。滄山、錢家坪2個鄉和黃土店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黃土店鎮。港二口鎮逆江坪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花岩溪鎮。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和丁家港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常德市鼎城區共減少11個鄉級建制,現轄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蒿子港、十美堂、中河口、牛鼻灘、韓公渡、周家店、石公橋、鎮德橋、石板灘、蔡家崗、灌溪、雙橋坪、謝家鋪、草坪、黃土店、花岩溪、堯天坪、石門橋、祝豐19個建制鎮,玉霞、紅雲、郭家鋪、斗姆湖4個街道,總面積2322.5平方千米,總人口85.81萬人。區人民政府駐地不變(紅雲街道)。

人口民族

2010年12月30日,鼎城區共有人口829270人、263550戶。其中農業人口720068人,非農業人口109202人;男性419621人女性409649人,男女比例分別為50.6%、49.4%;18歲以下為113139人,占總人口13.6%,18至35周歲194685人,占總人口23.5%,36至60周歲369841人,占總人口44.6%,60周歲以上151605人,占總人口18.3%;一年內出生7642人,死亡4144人。2010年鼎城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鼎城區有29個民族,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增加了哈薩克族、佤族、畲族、達爾族、仫佬族、仡佬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羅斯族、保全族,少了鄂倫春族。漢族819256人,占總人口的97.9%;28個少數民族17543人,占總人口的2.1%。
2011年,鼎城區常住人口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2.5萬人。

交通

鼎城區交通方便,境內擁有4D級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擁有G319、G207兩條國道,以及國家一級客運站——常南汽車總站
常德桃花源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

經濟發展

橋南市場群是中南五省物資集貿中心之一,2011年擁有10大專業市場,經營品種達10000多種,年商品成交額達百億元。鼎城經濟開發區已於2006年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1年鼎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達74家;機械製造、輕工紡織、建築建材和食品加工四個重點產業已初步形成。
1988年,鼎城區生產總值為8662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684萬元,第二產業21493萬元,第三產業16448萬元,一、二、三產業結構比為56.2:24.8:19。經濟仍是以農業為主,工業欠發達,第三產業的發展相當滯後。
2003年鼎城區生產總值達到559997萬元,比上年增長9.3%,比1988年實際增長3.8倍。
2011年,鼎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9.3億元,增長13.3%;財政總收入突破9億元,增長30.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5億元,增長35.4%。
2013年,鼎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8億元,增長6.2%;完成財政總收入13.7億元,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04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373元,均增長13%。
2017年,鼎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9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308億元、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1億元、增長20.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716元、14266元,分別增長8.3%、8.7%。

第一產業

2011年,鼎城區水稻種植面積181萬畝,總產70.9萬噸,再獲“全省糧食標兵縣(區)”稱號;中河口“國家蔬菜標準示範園”通過農業部驗收;“同春”蔬菜遠銷港澳;農業保險工作獲得財政部高度認可,成功經驗全國推廣。花岩溪“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續經營”項目,被譽為“中國現代林業發展的里程碑”。農業實現總產值75.2億元,增長4.1%。糧食、棉花、油菜等主產作物播種面積、總產均有提高;生豬、家禽、水產品養殖效益穩步增長,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55%,春季禁漁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被評為全省先進。
2013年,鼎城區實現農業總產值76.7億元,增長3.5%。

第二產業

2011年,鼎城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68億元,入庫稅金4.1億元,分別增長18.9%、21.2%。新增規模企業5家,達到46家,完成產值125億元,入庫稅金3.2億元,實現增加值37.2億元,分別增長20.3%、25.5%、22.4%。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8家,達到16家。灌溪工業園中聯重科3家企業完成產值79.3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塔式起重機、全國最大的中小噸位汽車起重機和液壓油缸生產基地。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常德市唯一的“全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被確定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常德高新區常德高新區
2013年,鼎城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工業入庫稅金、規模工業企業入庫稅金分別實現6億元、5.3億元,分別增長20%、30%。

第三產業

2011年,鼎城區橋南商圈交易總額持續上升。水產品大市場一期建成開市,中南五省最大的橋南綜合物流產業園建設正式啟動,和諧農貿市場、迎賓市場完成升級改造。市“雙十工程”花岩溪吉祥寺項目加快推進。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石板灘毛栗崗村分別成功創建省級旅遊特色名鎮和名村。鼎城區接待遊客34萬人次,增長21.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2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更加活躍。家電以舊換新、家電汽摩下鄉被評為全省先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落實補貼248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3億元,增長18.3%。
鼎城區橋南商圈夜景鼎城區橋南商圈夜景
2013年,鼎城區隆騰物流園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香江集團現代商業廣場、文化創意產業園、五金機電大市場等項目相繼洽談、簽約。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52億元,增長16.7%;貸款餘額100億元,增長21%。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8億元,增長14.5%。

社會事業

教育衛生

2011年,鼎城區教育“五項改革”穩步推進,區一中品牌建設初見成效,投入3624萬元,完成6所合格學校、3所鄉鎮中心公辦幼稚園、10所校安工程建設。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平穩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服務全面普及,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7%。

城市建設

2011年,鼎城區落實城建項目89個,實現城市經營收益4億元。善卷垸防洪大堤完成3645米的建設及亮化工程。花溪路、雙潭路等骨幹路網改建全面完成,紅雲南路、319 國道出城口改造基本竣工。提升了品味。善卷文化主題活動有序開展,與省社科院聯合成立了“湖南省善卷道德文化研究基地”,第二屆“善德公民”評選活動影響擴大,“善德”成為了城市閃亮名片。投入3600萬元改善市容市貌,動員1000餘名幹部艱辛創建,配合市政府成功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奪牌目標。強化建設執法,拆除違法建築3萬平方米。搞活了經營。落實項目融資7.2億元,到位5.4億元。開發房產項目11個,完成投資13億元,開工面積6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銷售面積28萬平方米,實現綜合稅收1.4億元。
鼎城新城區鼎城新城區

宗教

1949年前,境內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民間流傳,五教並存,信者聽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佛教徒、道教徒中的青年還俗不少。“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宗教活動被禁止。1978年後,宗教活動陸續恢復。1990年,成立鼎城區基督教“三自”愛委會,餘明道任主席。1999年4月,成立鼎城區佛教協會,禮請南嶽南台寺方丈寶曇大和尚任榮譽會長,釋靈悟法師任會長。到2003年,區內批准開放的宗教活動點32處。鼎城區信仰宗教人數13903人,其中伊斯蘭教8817人,基督教3659人,天主教658人,佛教613人,道教156人。

風景名勝

鼎城區境內東有澧水、中有沅水、北有太陽山、南有九龍山,還有沖、柳二湖鑲嵌其間。特別是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旅遊景區,被譽為“白鷺翔集之樂園,江南休閒之勝地”。
花岩溪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級旅遊度假區,座落在常德市城南50公里處雪峰山余脈九龍山北麓,景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山林6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5%。由中心區、五溪湖、龍風湖、棲鳳山和仙池山五大景區組成。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陽山雄峙 陽山,一名太陽山,系武陵山余脈,距鼎城區治20公里。位於灌溪、石板灘、蔡家崗、長嶺崗、大龍站、白鶴山等鄉鎮境內,中心山林區為常德市林場。山麓有鹿苑、觀音寺,為晉僧妙因道場。又有洞泉寺、靈泉寺”。民間流傳的《劉海砍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山上還有狐仙嶺、狐仙池、磨刀石等古蹟。
鶴湖翔羽 位於常德城北郊,南臨柳葉湖,西抵花山、太陽山。為古代“武陵八景”之一。白鶴山與柳葉湖。白鶴山古稱長坡山,氣候宜人。常有成群的白鶴棲息於松林之中,每年春來秋去,白鶴山因此而得名。山西側,還有一座低平而秀麗的山丘,名叫指甲山,山上有個紅岩嘴,三面環水,山南有一石洞,相傳為晉代武陵漁人王真觀神仙對弈之洞,故名“仙人洞”。
金霞夕照 為明清時“武陵又八景”之一,亦名“金霞返照”。其景觀見於金霞山(又名霞山),位於區治南35公里黃土店鎮。金霞山峰巒競秀,林木蔥鬱,山上古蹟甚多。東北麓有半仙山,懸岩峻峭,泉水叮咚。其南昔有真武廟,相傳為明正德年間某方士所建。
滄浪仙山 位於區治南45公里滄山鄉。主峰海拔308.4米。山上原有一佛寺,名曰“滄山古寺”,由前、中、後三殿組成,系三進木製瓦房,共六縫五間兩廂房。《同治武陵縣誌》中提到的“孟子岩”,系滄山東麓的一方石壁,峭壁上有一個石窟,呈“人”字狀兀立,相傳孟子曾經來此講學,因名“孟子岩”。
萊公甘泉 原名甘泉寺,因宋朝名相、萊國公寇準在此飲泉題詞而得名。位於今雙橋坪鎮官堰坪村十字鋪(俗稱田家井角里)。古為“武陵八景”之一。宋時此地處常(德)、澧(州)官道左側,來往行人無不在此飲泉歇息。寇準曾路過甘泉寺並在寺中歇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