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四年(604)置,治所在山西靜樂縣,領靜樂、臨泉、秀容三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樓煩郡
- 置:隋大業四年(604)
- 廢:唐武德年
- 今:山西靜樂縣
隋大業四年(604)置,治所在山西靜樂縣,領靜樂、臨泉、秀容三縣。
樓煩郡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隋大業四年(604)置,治所在山西靜樂縣,領靜樂、臨泉、秀容三縣。...
樓煩是北狄的一支,約在春秋之際建國,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嵐、寧武一帶。另外有一種說法認為,古樓煩國不是戎狄之國,而是周天子所封諸侯,為...
隋大業四年(608年)復置樓煩郡,轄靜樂、臨泉、秀容(今忻州市)3縣,郡治在今寧武縣寧化鄉。築樓煩城,其地址在今婁煩縣境舊婁煩舊址(今汾河水庫淹沒區)。 [...
據史料記載,山西婁煩,明代以前稱樓煩,唐高祖李淵曾任樓煩郡太守,唐宋時樓煩為皇家的“御馬 孫悟空圖片 監”,史稱“樓煩駿馬甲天下”,這與古典小說《西遊記》...
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3]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
隋初復置樓煩郡,岢嵐為其屬地。大業三年(607年)置岢嵐鎮。唐朝,永淳二年(683年)改為岢嵐柵。長安三年(703年)置嵐谷縣,屬嵐州。神龍二年(706年)廢縣置軍...
漢置樓煩縣,魏、西晉因之,永嘉年廢。北魏於今縣境東北太平村置太平郡,別置廣寧郡、神武郡。北齊廢廣寧、神武2郡入太平郡。北周廢太平郡。...
統轄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守捉及忻州(定襄郡,今山西忻州)、代州(雁門郡,今山西代縣)、嵐州(樓煩郡,今山西嵐縣北)三州郡兵,管兵五萬五千...
七月,德宗返回長安後,命渾瑊以本職兼任河中尹、河中絳慈隰節度使,仍充任河中同陝虢節度及管內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由樓煩郡王改封為鹹寧郡王 [57] 。...
[2] 同年二月,馬邑校尉劉武周據城造反自稱天子,三月破樓煩郡進據汾源宮。李淵一方面以討賊為名募兵,一方面派密使到河東催促李建成來太原。 [3] 為了...
隋大業四年(608年),煬帝為修築汾陽宮,特劃出宮室周圍的汾源縣、蔚汾縣、秀容縣組建樓煩郡。同時,改汾源縣為“靜樂縣”;改蔚汾縣為“臨泉縣”。改名原因...
唐末於樓煩郡故治置寧武軍,取北魏廣寧、神武二郡尾字為名。 [3] 寧武縣歷史沿革 漢朝置樓煩縣,魏、西晉屬樓煩縣,永 寧武縣(7張) 嘉年廢樓煩縣。...
管兵四千人。樓煩郡東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樓煩郡,今嵐州。岢嵐軍。樓煩郡北百里。長安中李迥秀置,管兵千人。東南去理所三百五十里。岢,音...
漢置樓煩縣,魏、西晉因之,永嘉年廢。北魏於今縣境東北太平村置太平郡,別置廣寧郡、神武郡。北齊廢廣寧、神武2郡入太平郡。北周廢太平郡。...
隋大業三年為樓煩郡。大業八年置嵐城縣(今嵐縣嵐城鎮)為樓煩郡治。唐武德元年改東會州,武德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領宜芳、靜樂、臨津三縣,治所在宜芳縣(...
《匈奴傳》曰:“晉北有林胡,樓煩是也”。秦屬太原。漢屬雁門郡(今代州)晉劉元海據離石,其地屬漢。後拓跋氏據有北方,屬魏。高氏篡位,屬齊。宇文氏滅齊,屬...
李淵 李淵在隋煬帝即位之初先後做了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縣)兩個郡的太守,後來又被任命為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大業九年(613年)春,隋煬帝征伐高...
朔方鷹揚郎將梁師都據延安等郡,稱梁帝,改元永隆,受突厥為大度毗伽可汗。馬邑(治今山西朔縣)鷹揚尉劉武周據郡,陷樓煩(治今靜樂)、定襄(治今內蒙古準格樂旗...
北魏因境內有岢嵐山改名為嵐州,隋改稱樓煩郡於大業三年置岢嵐鎮。唐長安三年置嵐谷縣,宋於嵐谷縣置岢嵐軍,金廢軍,升嵐谷縣為岢嵐州,元廢。明洪武七年置岢嵐...
上谷郡 易縣(今河北易縣) 趙郡 平棘縣(今河北趙縣) 武安郡 永年縣(今河北永年縣) 樓煩郡 靜樂縣(今山西靜樂縣) 太原郡 太原縣(今山西太原市南) 襄國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