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府歷史
太原府東至直隸趙州五百五十里,東南至遼州三百四十里,南至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
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五百五十里,北至
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里,至京師一千二百里。
《
禹貢》冀州地。春秋時為
晉國。戰國時屬趙。秦置
太原郡。兩漢因之,兼置并州治焉。魏為太原國,并州仍舊。晉因之,後為劉淵所據,旋沒於
石勒,又為慕容燕所據,
苻堅復取之。後魏仍為太原郡,兼置并州。北齊、後周皆因之。隋初,廢郡置并州《隋志》:開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為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改曰太原郡。唐初,曰并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長壽元年,置
北都,
旋復曰并州。開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又為河東
節度使治所。《唐書》:至德初,命
李光弼為北都留守。史蓋因舊稱書之,非是時又改京為都也。
寶應初,始復曰北都。五
代唐為
西京,又改為北京。周時,為劉崇所據。宋太平興國四年,改置并州,嘉?中,復曰太原府亦曰
太原郡河東軍節度。金因之改軍曰武勇,尋復曰河東。元曰
太原路。
大德九年,改冀寧路。明初為太原府,領州五、縣二十。今仍曰太原府。
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為河東之根本,誠古今必爭之地也。周封叔虞於此,其國日以盛強,狎主齊盟,藩屏周室者,幾二百年。迨後趙有晉陽,猶足拒塞秦人,為七國雄。秦莊襄王二年,蒙驁擊趙,定太原,此趙亡之始矣。漢高二年,韓信虜
魏豹,定魏地,置河東、太原、上黨郡,此所以下井陘而並趙代也。後置并州於此,以禁止三河,聯絡幽、冀。後漢末,曹操圍袁尚於鄴,牽招說高曰:并州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強胡,速迎尚以併力觀變,猶可為也。及晉室顛覆,劉琨拮据於此,猶足以中梗胡、羯。及琨敗,而大河以北,無復晉土矣。拓跋世衰,爾朱榮用並、肆之眾,攘竊魏權,芟滅群盜,及高歡破爾朱兆,以晉陽四塞,建大丞相府而居之。
胡氏曰:太原東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嶺,北扼東陘、西陘關,是以謂之四塞也。及宇文侵齊,議者皆以晉陽為高歡創業之地,宜從河北直指太原,傾其巢穴,便可一舉而定。周主用其策,而高齊果覆。隋仁壽末,漢王諒起兵晉陽,遣其黨余公理出大谷、趣河陽見河南重險,綦良出滏口、見河南磁州,趣黎陽見直隸縣,劉建出井陘見直隸重險、略燕趙,喬鐘葵出雁門、略代北,又遣裴文安等入蒲津,徑指長安,尋為楊素所破敗。大業十三年,李淵以晉陽舉義,兵遂下汾、晉,取關中。唐武德二年,劉武周自馬邑南侵,其黨范君璋曰:晉陽以南,道路險隘,懸軍深入,無繼於後,進戰不利,何以自全?武周不聽。時世民言於唐主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請往討之。武周敗卻,其後建為京府,復置大鎮,以犄角朔方,捍禦北狄。
李白云:太原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是也。
及安史之亂,匡濟之功,多出河東,最後李克用有其地,與朱溫為難。天復元年,朱全忠攻李克用於太原,遣其徒氐叔琮入自太行,張文恭以魏博兵入自磁州新口,葛從周以兗、鄆、成、德兵入自土門即井陘也,張歸厚以?州兵入自馬嶺,王處直以義武兵入自飛狐,侯言以慈、隰、晉、絳兵入自陰地,並抵晉陽城下,而不能克也。迨釋上黨之圍,奮夾河之戰,梁遂亡於晉矣。石敬瑭留守晉陽,遂易唐祚,而使劉知遠居守。開運初,郭威謂知遠曰:河東山川險固,風俗尚武,土多戰馬,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此霸王之資也。知遠果以晉陽代有中原。劉崇以十州之眾,保固一隅。周世宗、宋太祖之雄武,而不能克也。
宋太平興國四年,始削平之,亦建為軍鎮。劉安世曰:太祖、太宗,嘗親征而得太原,正以其控扼二虜謂遼人,夏人也,下瞰長安謂開封,才數百里,棄太原則長安京城不可都也。及靖康之禍,金人要割三鎮地三鎮,太原、河間、中山也,李綱等以河北河東為國之禁止。張所亦言:河東為國之根本,不可棄也。時
張孝純固守太原,女真攻之不能克。及太原陷,敵騎遂長驅而南矣。蒙古蹙金汴京,亦先取其河東州郡。明初攻擴廓於太原,別軍出澤、潞,而徐達引大兵自平定徑趨太原,戰於城下。擴廓敗走,於是太原以下州郡,次第悉平。夫太原為河東都會有事關河以北者,此其用武之資也。
政區沿革
唐武后天授元年(690年)頒詔:“其并州宜置
北都,改州為太原府。”此為太原建府之始。這時的北都太原府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北都為北京。太原稱為北京、與西安長安,東京洛陽並稱“三京”,進入唐代全盛時期。太原府治晉陽(太原市西南汾水東岸),下轄14縣:
太原、
晉陽、
榆次、
陽曲、
盂縣、
壽陽、樂平、
太谷、
祁縣、
文水、
交城、清源、蘆川、
廣陽(原名石艾)。五代十國時期,太原建置依唐未變。951-979間,為北漢首都。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宋將
潘美“進築長連城圍太原”。北漢割據勢力降宋。趙氏對太原人民的多次反抗深惡痛絕,“詔毀太原舊城”,詔廢并州太原府,廢太原、晉陽二縣。晉陽被火燒水灌夷為廢墟。新置
平晉縣於汾水之東。新置并州軍事,移治於
榆次(晉中市
榆次區)。同時依託唐明鎮建太原新城。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榆次)地非要會”,移并州軍事治所於太原新城(今太原市)。下轄9縣:陽曲(太原新城,即今太原市)、平晉、文水、
祁縣、太谷、榆次、清源、壽陽、盂縣。
金天會四年(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國,破宋都汴梁,擄去徽、欽二帝,廢北宋太原大都督府,新置“太原河東軍總管府”,府治陽曲,隸屬河東北路。金初太原府下轄10縣與北宋太原府轄區屬縣無異。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析平晉、
榆次、清源三縣地,置
徐溝縣”屬太原府。興定年間,升置盂縣為盂州,仍屬太原府轄。是時太原府轄10縣1州:陽曲、平晉、榆次、清源、徐溝、文水、祁縣、交城、太谷、壽陽、盂州。
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6年)伐金,攻取太原。元王朝建立後,廢太原府置
太原路,直歸中書省。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詔頒改太原路為
冀寧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順帝,定鼎南京,廢除宋、金、元以來的路制,廢除元代冀寧路,復置太原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府治
陽曲縣。洪武九年(1376年),擴建太原府城池,改山西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隸屬其下,轄6州、22縣。其中府直轄13縣:陽曲、
榆次、太谷、
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壽陽、太原、
盂縣、靜樂、河曲。6個州中,轄縣州5個:
平定州領樂平,忻州領定襄,代州領五台、繁峙、崞縣,岢嵐州領嵐縣、興縣,
永寧州領寧鄉、臨縣,
保德州不轄縣。明萬曆朝調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屬的汾州、永寧州劃出,新建
汾州府,太原府所轄州為5,所轄縣降為20縣,其中府轄縣仍為13,州轄縣降至7。
清代太原府,隸屬山西行省,府治
陽曲縣,依舊轄5州20縣。一仍明代舊置。雍正二年(1724年)把太原府所轄平定、代、保德、忻4個州劃出,升置為直屬山西省轄的
直隸州。同時還劃出太原府直隸縣盂縣、壽陽、靜樂3縣和州轄縣樂平、定襄、五台、
崞縣、繁峙、
河曲、興縣7縣,分屬上述4個直隸州。
太原府所轄州縣大為縮減,降至1州10縣:
陽曲、
太原、
榆次、
太谷、清源、
徐溝、
祁縣、
交城、
文水。岢嵐州,州下轄嵐縣。雍正八年(1730年)又劃出
保德直隸州所屬興縣,歸屬岢嵐州。太原府又轄1州、11縣。乾隆二十年(1763年)將
清源縣併入
徐溝縣。此後太原府下轄1州10縣,府治陽曲,終至清亡。
1913年廢。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太原府,并州。開元戶十二萬六千八百四十。鄉二百四十五。元和戶十二萬四千。鄉二百四十九。今為河東
節度使理所。
管州十一:太原府,汾州,沁州,儀州,嵐州,石州,忻州,代州,蔚州,朔州,?州。縣四十七。都管戶一十五萬一千六百八十三。
《禹貢》
冀州之域。《禹貢》曰“既修太原”,注曰“高平曰原”,今以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
王肅注曰:“舜為冀州之北太廣,分置并州,至夏復為九州,省并州合於冀州。周之九州,復置并州。”《職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恆山,藪曰
昭餘祁,川曰
滹沱、漚夷,浸曰淶、易。”《釋名》曰:“並,兼也,言其州或並或設,因以為名。”《春秋》晉荀吳敗狄於
大鹵,即太原晉陽縣也。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按晉,太原、大鹵、
大夏、
夏墟、平陽、晉陽六名,其實一也。《太康地記》曰“并州不以
衛水為號,又不以
恆山為名,而言並者,蓋以其在兩谷之?乎?”按今州本高辛氏之子實沈,又金天氏之子台駘之所居也,《左傳》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實沈,居於大林,
不相能也,日尋干戈,後帝不臧,遷實沈於大夏主參。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元冥師,生允格、台駘,以處太原。”
晉陽縣也。太原,台駘之所居。按今州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封,又為夏禹之所都也。《帝王世紀》曰:“帝堯始封於唐,又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平陽即今
晉州,晉陽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
安邑都晉陽,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為晉侯。”
《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曰:‘以是封汝。’
周公請封之於唐,成王曰:‘吾戲耳。’周公曰:‘天子無戲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時來晉國,戰國時為趙地,《左傳》曰:“晉
趙鞅入晉陽以叛。”
潁容曰:“趙簡子居晉陽,至成公居邯鄲。”《史記》曰:“智伯率
韓魏攻趙,襄子奔保晉陽。”
晉為韓、魏、趙所滅,故其地屬趙。《地理志》曰:“
趙西有太原。”《秦本紀》曰:“莊襄王二年,
蒙驁攻趙,定太原。四年,初置
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為太原郡。漢二年,
魏豹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之地。九月,
韓信虜魏豹,定魏地,置河東、
上黨、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縣為韓國,徙封韓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凶奴。十一年,封皇子為代王,都晉陽。文帝元年,立皇子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地理志》雲太原郡領二十一縣,屬并州。後漢末,省并州入冀州。魏文帝黃初元年,復置并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初,曹公圍袁尚於鄴,時
袁紹外甥高?為并州刺史,
沮授說?曰:“并州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強胡,宜速迎尚,並力觀變。”?不能用,
故敗。晉惠帝時,并州之地盡為
劉元海所有。其後
劉曜徙都長安,自平陽已東盡入
石勒。至
苻堅、
姚興、
赫連勃勃並於河東郡置并州。後
苻丕為
慕容垂所迫,奔於晉陽,稱帝一年,為
慕容永所滅。後魏復為
太原郡。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齊,置六府於并州,後省六府,置并州總管。隋開皇二年廢總管,置河北道行台尚書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廢行台,復置并州總管。大業元年廢總管,三年罷州為太原郡。隋季延遲,寇盜充斥,煬帝以高祖為山西河東道撫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武賁郎將
王威、
高君雅為副。時賊帥
歷山飛眾號十萬,來寇郡境,
劉武周又殺太守
王仁恭舉兵馬邑,俄又攻破汾陽。宮監
裴寂、晉陽令
劉文靜勸高祖舉兵,旬日眾至數萬,威、君雅有疑心,高祖斬之以徇,時大業十三年也。其年入關,克定京邑,高祖輔政。
義寧元年,太原郡仍舊不改。武德九年罷郡為并州總管,三年廢總管,四年又置,其年又改為上總管,五年又改為大總管,七年又改為大都督。天授元年罷都督府,置
北都,神龍元年依舊為并州大都督府。開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州,以
王業所興,又建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太原為河東道。又於邊境置
節度使以式遏四夷,河東最為天下雄鎮,河東節度理太原府,管兵五萬五千人馬一萬四千匹,衣賜一百二十六萬
疋段,軍糧五十萬石。
掎角朔方
天兵軍,太原府城內。聖歷二年置,管兵二萬人,馬五千五百匹。?中郡守捉,東南去單于府二百七十里。調露中裴行儉破突厥置管兵七千七百人,馬一千二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
大同軍,
雁門郡北三百里,調露中突厥南侵,裴行儉開置,管兵九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
雁門,今代州。橫野軍安邊郡東北百四十里,開元中河東公
張嘉貞移置,管兵七千八百人,馬一千八百匹。西南去理所九百餘里。
安邊郡,今蔚州地界。定襄郡去理所百八十里。管兵三千人。定襄郡,今忻州。
雁門郡去理所五百里。管兵四千人。
樓煩郡東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
樓煩郡,今嵐州。
岢嵐軍。樓煩郡北百里。長安中
李迥秀置,管兵千人。東南去理所三百五十里。岢,音哿。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今太原有三城,府及
晉陽縣在西城,
太原縣在東城,汾水貫中城南流。
府境:東西南北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南至東都八百九十里。東南至儀州三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東至趙州五百六十里。北至忻州一百八十里。
正南微東至潞州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恆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人參,黃石釒?,柏子仁,蒲萄,甘草,龍骨,特生草,銅鏡。賦:布,麻。
管縣十三:太原,晉陽,榆次,清源,壽陽,太谷,祁,文水,交城,廣陽,陽曲,盂,樂平。
太原縣,赤,郭下。開元戶二萬一千六百五十六。鄉四十。元和戶墾田本漢
晉陽縣地,高齊河清四年,自今州城中移晉陽縣於汾水東。
隋文帝開皇十年,移晉陽縣於州城中,仍於其處置太原縣,屬并州。大業三年罷州,置
太原郡,縣仍屬焉。隋末移入州城,貞觀十二年還遷於舊理,在州東二百六十步。
牢山,一名看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魏書》曰:“劉聰遣子粲襲晉陽,猗盧救之,遂獵牢山,
陳閱皮肉,山為之赤。”其山出金釒?。
潛丘,在縣南三里。《爾雅》曰:“晉有潛丘。”隋開皇二年於其上置大興國觀。
陽曲故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陽直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隋開皇十六年改
陽曲縣,理此。
晉渠,在縣西一里。西自晉陽縣界流入。汾東地多鹹鹵,井不堪食,貞觀十三年,長史英國
公李?乃於汾河之上引決晉渠歷縣經ㄩ,又西流入汾水。
晉陽縣,赤。郭下。開元戶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鄉二十五。元和戶本漢舊縣也,屬
太原郡,至後魏並不改。按此前晉陽縣理州城中,高
齊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晉陽縣於汾水東,今
太原縣理是也。武平六年,於今理置龍山縣,屬太原郡,因縣西龍山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并州。十年,廢龍山縣,移晉陽縣理之。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在州南二里。
懸瓮山,一名龍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海經》曰:“懸瓮之山,晉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蒙山,在縣西北十里。《十六國春秋》曰“前趙劉?征劉琨不克,略晉陽之人,逾蒙山而歸”,即謂此也。今山上有楊忠碑,為周將討齊戰勝,隋開皇二年,追紀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謚曰
武元皇帝。
汾水,北自
陽曲縣界流入,經縣東二里,又西南入清源縣界。
晉水,源出縣西南懸瓮山。《水經注》曰:“晉水出懸瓮山,東過其縣南。
昔智伯遏晉水灌晉陽,城不沒者三版,後人踵其遺蹟,蓋以為沼。沼水分為二派,其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乘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灌溉,東南出城注入汾水。
其南瀆,於石塘下
伏流,東南出晉陽城南,又東南入於汾。”今按
晉水初泉出處,砌石為塘,自
塘東分為三派:其北一派名
智伯渠,東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東流經晉澤南,又東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酈道元所言分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開皇四年開,東南流入汾水。
洞過水,東自
太原縣界流入,西入於汾,晉水下口也。《水經注》曰“
劉琨之為并州也,
劉元海引兵邀擊之,合戰於洞過”,即是水也。今按此水出沾縣北山,沾即今樂平縣也,水經縣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晉澤,在縣西南六里。隋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
府城,故老傳晉并州刺史劉琨築。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晉陽城也,《左傳》言董安於所築。《史記》云:“智伯攻襄子於晉陽,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春秋後語》云:“智伯攻晉陽,決晉水灌之,城中懸釜而炊。”今按城東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晉水入城,而《史記》雲引汾水,《後語》雲決晉水,二家不同,未詳孰是。高齊後帝於此置大明宮,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記》曰“晉陽宮西南有小城,內有殿,號大明宮”,即此也。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連倉城,北面因州城,
東魏孝靜帝於此置晉陽宮,隋文帝更名新城,煬帝更置晉陽宮,城高四丈,周回七里。又一城東面連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開皇十六年築,今名倉城,高四丈,周回八里。
故唐城,在縣北二里。堯所築,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縣北二十三里。
受瑞壇,在州理倉城中。義旗初,高祖神堯皇帝受瑞石於此壇,文曰“李理萬吉”。
晉陽故宮,一名大明宮,在州城內,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
趙襄子,襄子謂張孟談曰:“無箭奈何?”對曰:“臣聞,董安於,簡主之
才臣也,理晉陽,公宮之垣,皆以藝蒿?苦牆之,蒿至於丈。”於是發而試之,其堅則??之勁不能過也。公曰:“矢足矣,吾銅少。”對曰:“臣聞,董安於之理晉陽,公宮之室,皆以煉銅為柱質,請發而用之,則有餘銅矣。”高齊文宣帝又於城中置大明宮。
竹馬府,在州城中。
汾橋,架汾水,在縣東一里,即
豫讓欲刺趙襄子,伏於橋下,襄子解衣之處。
橋長七十五步,廣六丈四尺。
晉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縣西南十二里。《水經注》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後人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
涼堂,結飛梁於水上,晉川之中,最為勝處。”《序行記》曰:“高洋天保中,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自洋以下,皆游集焉。”至今為
北都之勝。
介之推祠,在縣東五十里。
唐叔虞墓,在縣西南十六里。
高齊相國鹹陽王斛律金墓,在縣西南十七里。
起義堂碑,在乾陽門街。開元十一年,玄宗幸太原所立,御製並書。
晉祠碑,在乾陽門街。貞觀二十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製並書。
榆次縣,畿。西去府五十六里。開元戶一萬五千四百三十七。鄉三十。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魏榆地。《左傳》曰“石言於晉魏榆”,注曰:“魏,晉邑。
榆,即州理名也。”《史記》曰:“莊襄王二年,使
蒙驁攻趙魏榆。”漢以為縣,屬
太原郡。後魏太武帝併入
晉陽縣,宣武帝復置榆次縣。高齊文宣帝省,自今縣東十里移中都縣理之,屬太原郡。十年改中都縣又為榆次縣,三年罷州為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
麓台山,俗名鑿台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洞過水,東自壽陽縣界流入,經縣南四里,又西南入
太原縣界。
中都故城,縣東十里。高齊移於廢榆次城,即今縣理是也。
鑿台,在縣南四里。《水經注》曰:“洞過水西過
榆次縣南,水側有鑿台,智伯瑤刳腹
絕腸,折頸摺頤之處。”《史記》曰:“智氏信韓、魏從而伐趙,攻晉陽,韓、魏殺之於鑿台之下。”《說苑》曰:“智氏見伐趙之利,不知榆次之禍。”皆謂此也。今按其台為洞過水所侵,無復遺蹟。
原過祠,俗名原公祠,在縣東九里。《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
趙襄子懼,乃奔保晉陽。原過從,後,至於
王澤,見三人,自帶以上可見,自帶以下不可見。與原過竹二節,莫通。曰:‘為我遣趙毋┰。’原過既至,以告襄子。
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趙毋,余霍泰山
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百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既滅智氏,遂祠三神於百邑,使原過主之。”
麓台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台山上。
清源縣,畿。東北至府三十九里。開元戶八千五百四十一。鄉十七。元和戶本漢
榆次縣地,《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陽鄉,
魏戊邑。”按梗陽在今縣南百二十步梗陽故城是也,自漢、晉皆為榆次縣地。後魏省榆次縣,地屬晉陽。隋開皇十六年,於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因縣西清源水為名。大業二年省,又為
晉陽縣地,武德元年重置。
汾水,經縣東,去縣九里,又江南入文水縣界。
梗陽故縣城,春秋晉大夫祁氏邑也,在縣南百二十步。《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魏戊為梗陽大夫”,是也。隋開皇十六年,於其城內置清源縣。
鵝城,在縣東南二十二里。《晉陽春秋》曰:“永嘉元年,洛陽步廣里地陷,有二鵝,色典蒼者飛沖天,白者不能飛。蒼雜色,故夷之象,
劉曜以為己瑞,築此城以應之。”
閻沒墓,在縣西南三里。《左傳》曰:“梗陽人有獄,
魏戊不能斷,以獄上。
其大宗賂以女樂,
魏子將受之。魏戊謂
閻沒必諫,許諾退朝,待於庭。饋入,召之。比置,三嘆,魏子問之,對曰:‘或賜小人酒,不夕食,饋始至,恐不足。’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魏子辭梗陽人。”
壽陽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開元戶五千一百六十七。鄉十。元和戶本漢
榆次縣地,西晉於此置受陽壽,屬
樂平郡,永嘉後省。晉末山戎內侵,後魏太武帝遷戎外出,徙受陽之戶於太陵城南,置受陽縣,屬
太原郡。受陽縣,即今文水縣是也,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又於受陽故城別置受陽縣,屬并州,即今縣是也。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德三年置
受州,縣改屬焉。
貞觀八年廢受州,縣屬并州,十一年更名壽陽。
方山,在縣北四十里。
洞過水,東自樂平縣界流入,在縣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縣界。
馬首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左傳》曰“晉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韓固為馬首大夫”,即其地也。
太谷縣,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開元戶一萬五百九十。鄉二十。元和戶本漢陽邑縣地,屬
太原郡,今縣東十五里陽邑故城是也。後漢明帝以
馮魴為陽邑侯。
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復置
陽邑縣,屬太原郡,即今縣是也。高齊及周同。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并州,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德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縣於此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復以太谷、祁縣屬并州。
白璧嶺,在縣北七十五里。
蔣
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縣東南象谷,經縣北四里,北入清源縣界。
陽邑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
鹹陽故城,在縣西南十里。
秦伐趙築之,以鹹陽兵戍之,因名。
蘿蘼亭,俗名落漠城,在縣西北十九里。
祁縣,畿。北至府一百里。開元戶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二。鄉三十。元和戶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大夫祁奚之邑也,《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縣也。按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漢迄後魏並不改。高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年重置,屬并州。武德二年改屬太州,六年省太州,還屬并州。
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胡甲水,一名太谷水,東南自
潞州武鄉縣界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遙縣界。
故祁城,漢祁縣城也,在縣東南五里。晉大夫賈辛邑。《水經注》曰:“賈辛以貌醜,妻不為言,與之如皋射雉,中之妻乃笑。”按《左傳》
魏獻子謂賈辛曰:“昔賈大夫惡,取妻而美,三年不言,御以
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注曰:“賈國之大夫。”以此而言,則辛非射雉者,酈道元所引為謬。
趙襄子城,在縣西六里。
?州故城,後魏?州城也,在縣西二十里。孝武帝永熙中寄理并州界,謂此也。
祁奚墓,在縣東南七里。
後漢溫序墓,在縣西北十四里。序本
祁人,死葬洛陽,其子夢序云:“久客思故鄉。”乃反葬焉。
後漢周黨墓,在縣東南十四里。黨,廣武人,世祖引見,伏而不謁。
高齊唐邕墓,在縣東南七十里。碑雲“齊尚書令晉昌王。”
文水縣,畿。東北至府百一十里。開元戶一萬二千六百六。鄉二十三。元和戶本漢大陵縣地,屬
太原郡,今縣東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後魏省,仍於今理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縣為文水縣,因縣西文谷水為名。
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為
武興縣,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城甚寬大,約三十里,百姓於城中種水田。
汾水,東北自清源縣界流入,經縣東十五里,又西南入汾州
隰城縣界。
文水,西北自交城縣界流入,經縣西,又南入隰城縣界。
大陵城,漢大陵縣也,在縣東北十里。《史記》曰,趙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異日,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進孟姚焉。
平陶城,漢平陶縣城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屬
太原郡。後魏改為平遙縣,後西胡內侵,遷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於城,在縣西南十一里。本
劉元海築,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於,因以為名。
交城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開元戶五千四百十三。鄉十二。元和戶本漢
晉陽縣地,開皇十六年分晉陽縣置交城縣,取迸交城為名,屬并州。皇朝因之。
少陽山,在縣西南九十五里。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高二百丈,周回二十里。
羊腸山,在縣東南五十三里。石磴
縈委若羊腸,後魏於此立倉,今嶺上有故石墟,俗雲太武帝避暑之所。《地理志》上黨,壺關亦有羊腸陂,在今潞州界,不謂此也。
狐突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出鐵釒?。
文谷水,出縣西南文谷。《水經》曰文水出
大陵縣西山文谷。按大陵縣,在今文水縣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文水發源此城西北,東南流入文水縣界,行八十里。
廣陽縣,畿。西南至府三百六十里。開元戶二千六百七十三。鄉五。元和戶本漢
上艾縣地,屬
太原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
樂平郡,後魏改石艾縣,屬樂平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遼州。大業三年,省遼州後屬并州。武德三年,又屬遼州。遼州,今太原府樂平縣理是也。六年,改屬
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後屬并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也。
浮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澤發水,一名阜漿水,亦名
妒女泉,源出縣東北董卓壘東。今其泉初出,大如車輪,水色青碧。泉傍有祠,土人祀之,婦人ㄚ服靚妝,必興雷電,故曰妒女。
故老傳此泉中有神似鱉,
晝伏夜遊。神出,水隨神而涌。其水東北流入井陘縣界。
廢
受州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塞魚城,武德八年因故跡築,移
受州理此,貞觀八年廢。
井陘
故關,在縣東北八十里。《史記》曰:“漢二年,
韓信與
張耳欲東下井陘擊
趙王,成安君
陳餘聚兵
井陘口二十萬,
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井陘道狹,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假臣奇兵三萬,從?道絕其輜重,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戲下。’”餘不從,
故敗。今按井陘亦名土門。
盤石故關,在縣東北七十里。
葦澤故關,在縣東北八十里。
董卓壘,在縣東北八十里。《水經注》曰:“澤發水出董卓壘東。”
妒女祠,在縣東北九十里,澤發水源。
陽曲縣,畿。南至府七十里。開元戶八千一百二十二。鄉十六。元和戶。本漢舊縣也,屬
太原郡。黃河
千里一曲,曲當其陽,故曰陽曲。按此前陽曲縣,今忻州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於
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於今縣南四里陽直故城。隋開皇三年改為
陽直縣,十年又移於今縣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陽直縣為汾陽縣,因漢舊名也。煬帝又改為陽直縣,移理木井城,即今縣理是也。武德三年,又於今縣西十五里分置汾陽縣,屬并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因漢舊縣也。
方山,在縣東六十里。
汾水,西自
交城縣流入,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又東南入
太原縣界。
縣城,故木井城也,
東魏孝靜帝築。城中有井,以木為?,因名之。
狼孟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史記》曰“始皇十五年,大興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漢以為縣,屬
太原郡,晉末省。按城左右狹澗幽深,南面大壑,俗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今餘壁猶存。
故盂城,漢盂縣也,本春秋時晉大夫祁氏邑,在縣東北八十里。《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盂景為孟大夫。”漢以為縣。
石嶺鎮,在縣東北七十里。
盂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開元戶五千二百七十六。鄉十。本漢舊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不改。按此前盂縣,在今縣西南
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地屬
石艾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
原仇縣,屬遼州,因原仇故城為名,即今縣是也。大業二年,改原仇為盂縣,因漢舊名,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德三年,割并州之盂、壽陽二縣於此置
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盂縣復屬并州。
白馬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海經》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玉石,其陰多鐵及赤銅,木馬之水出焉。”山上有
白馬關,後魏所置。
原仇山,在縣北三十里。出人參、鐵釒?。縣取此山為名。
縣城,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按《韓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國,道難不通,鑄大鐘遺之。仇由大悅,除塗將內之,赤章曼支諫不聽,斷轂而馳,仇由以亡”,蓋其地也。
樂平縣,畿。西南至府三百里。開元戶二千六百八十九。鄉五。元和戶本漢沾縣,屬上黨郡。沾音丁念反。晉於此置
樂平郡,沾縣屬焉,又別置樂平縣。
後魏太武帝省樂平郡及縣。(晉)孝明帝於今儀州和順縣重置樂平郡及縣,高齊移理沾城,即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遼州,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遼州,以
樂平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德六年屬
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縣改屬并州。
少山,一名河
逄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福地記》曰:“河逄山,在樂平沾縣,高八百丈,可避兵水,此即恆山之佐命也”。
沾嶺,在縣西三十里。
清漳水,出縣西南少山。《山海經》曰:“少山,清漳水出焉。”今按
清漳出樂平,濁漳出潞州長子縣界。
縣城,即漢沾縣城也,隋文帝更加修築。
昔陽故城,一名夕陽城,在縣東五十里。《左傳》曰:“晉荀吳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滅肥子綿皋歸。”七國時,趙戍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