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府

大同府

大同府,是歷代名鎮,盛唐時期,曾為從長安通往北部外族的必經之路,到明清時,已成了西北防禦的重鎮。久經歷代修葺,大同府牆高河深,堅如鐵壁,然多年來無邊無戰事,城內也是非常繁富。清大同府印(為北京故宮博物院院藏,是現存世較少古代官印中的珍品。),印銅鑄,柱鈕。印面有陽線寬框線,鑄漢、滿兩種文字,內容對照。漢文右上起順讀,滿文左上起順讀,印文為陽文篆書體。印台有漢、滿兩種文字刻款“大同府印。禮部造。道光十五年五月□日。□字一千二百十七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府
  • 時間:10屬於
  • 出自:《北齊書
  • 怎樣:國家一級文物
地名來歷,歷史沿革,

地名來歷

重熙十三年(,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元改為路,明初復為府,清因之。《清史稿·地理志》:山西大同府,領州二,縣七。轄境多在桑乾河流域。大同在遼金元明清時為京師西北門戶,被倚為軍事重鎮,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按大同古雲中地,川原平衍,多大舉之寇……虜南犯應朔諸城必窺之地也。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意為天下大同,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同府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
春秋末進入戰國時,又出現了(一般在邊遠地區設定)。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於公元前296年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名將李牧"常居代、雁門,備匈奴"。當時大同已成為趙國邊陲要地,屬雁門郡。即公元前300年為大同設定行政管理之始。至今公元2013年已"建城"2313年。
秦·漢
秦滅六國,在內地也設郡,大同仍屬雁門郡。為了防備匈奴侵擾,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徵集民眾修築長城,在大同城西武周川上(今十里河谷)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水經注》)。
西漢時,置平城縣(因其地為戰略要地,兵家必爭,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設東部都尉治,治所在大同城東2.5公里處。漢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等均在平城一帶與匈奴作戰。兩漢實行郡國並行制,即中央控郡、分封王國。雁門郡本與太原都等31郡為韓王信(韓國)的封地,韓王信投降匈奴後,劉邦遂於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以雲中郡、雁門郡、代郡53縣為代國封地,都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代王城),先後派其兄和其子鎮守。
王莽時,平城改為平順縣,屬并州填狄郡。
東漢時,仍稱平城縣,屬雁門郡。東漢靈帝末年,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平城毀於兵火。位於城東南25公里的班氏縣也西遷。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討伐烏桓,平定代地,安集北邊郡縣散失之民,在今代縣東25公里置平城縣,屬冀州新興郡。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復置并州,平城屬并州雁門郡。
晉·北魏
拓跋…於公元398年自盛樂遷都平城,改元天興,並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北魏在平城建都後,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首都建設,宮殿苑園,樓台觀堂等重要工程上百處。著名的雲岡石窟正是於和平初年開鑿的,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為萬年,太和七年(483年)復名平城。皇興三年(469年)在城西設平齊郡,不久廢。北魏末期曾在南郊設立鼓城,不久廢。北魏在大同建都長達96年,歷經六帝一王: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南安王、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平城一直是北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孝文帝改平城為司州牧,置代尹。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後,置恆州,治平城,管轄8郡14縣:代郡(治所由高柳遷至平城)領平城、太平(大同西15公里)、武周(左雲縣東20公里舊高山村)、永固(今大同市北25公里西寺梁山);善無郡領善無、沃陽;梁城郡領參合、鴻;繁峙郡領崞山、繁峙;高柳郡領安陽、高柳;北靈丘郡領靈丘、莎泉;內附郡;靈丘郡。孝昌二年(526年)六鎮之變,平城淪為廢墟。東魏天平二年(535年)夏置北恆州,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忻州西北12.5公里河管村南)。
北齊·北周
載:天保七年(556年)改北恆州為恆安鎮(今大同),又名東州城,隸屬恆州太平縣(今大同西5公里,又稱西城)。翌年廢鎮,仍為北恆州。
據《隋書·地理志》載,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後,改太平縣為雲中縣(趙武靈王於今內蒙托克托縣東北建雲中城,漢末僑徙於原平縣東南,北周時徙置於此),屬北朔州。復恆安鎮隸屬朔州雲中縣。
隋·唐·五代
隋為便於管理,於大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留州、縣,州之職能同郡。煬帝時改州名為郡,實行郡縣二級制。朔州於大業元年(605年)改為馬邑郡。開皇元年(581年)因避諱(隋文帝楊堅之父名忠)改雲中縣為雲內縣。恆安鎮隸屬烏邑郡雲內縣。
唐初實行州縣兩級制。武德六年(623年)在大同置北恆州,第二年廢。貞觀十四年(640年)設定襄縣(由朔州北之定襄城移治),兼為雲州治(從內蒙古和林格爾移治)。永淳元年(682年)為東突厥默啜所破,州縣俱廢,移百姓於朔州。開元十八年(730年)改定襄為雲中縣,復置雲州。天寶元年(742年)改雲州為雲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雲州。唐將全國劃分為十道,至唐中期又發展為十五道,每道設採訪使、專門彈劾不法官吏。唐後期,道演變為方鎮、設節度使,它已經成為一級行政區劃。據《舊唐書·地理志》載,鹹通十年(869年)曾置大同軍節度使。唐至德以後,中原用兵刺史皆管軍戎,大同軍防禦使由雲州刺史領管,轄雲、蔚(靈丘東5公里)、朔三州。
五代時,仍稱雲中縣,為雲州治,隸屬河東道。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叛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遼·宋·金
遼承唐制,即道--州(府)--縣三級。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為遼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稱於此,統二州七縣:弘州(河北陽原縣)、德州(內蒙豐鎮西北岱海邊),大同縣、雲中具、天成縣(今天鎮)、長青縣(今陽高縣東南)、奉義縣(今大同市東北)、懷仁縣(今懷仁東,大同南30公里)、懷安縣(今河北懷安鎮東南)西京大同廣袤20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北門東為大同府衙,西為大同驛。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雲中置大同縣。(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宋代淳化五年(994年),改道為路,因宋、遼對峙,大同在遼的統治區域,故宋宣和五年(1123年)預置雲中府路,治雲中府,統雲中及武(神池縣)、應(應縣)、朔(朔州)、蔚(蔚縣)、奉 (新保全)、歸化(呼和浩特市東)、儒(永寧縣)、媯(延慶縣)等八州,與雲中合稱山後九州。結果預置未成事實,故來的"雲中府路"形同虛設。 金承遼制,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府治、縣治未變。西京路轄二府(大同、德州)、七節鎮、八刺郡、三十九縣、九鎮。天德二年(1150年)改原置的兵馬都部署司為西京路總管府,後更置留守司。置轉運司及中部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轄大同、雲中、宣寧(大同西北40公里長城下,新榮區拒牆堡西南)、懷安、天成、白登(陽高縣南12公里)、懷仁七縣,奉義(大同市東北)、窟龍城(岱海附近)、安七疃(懷仁安宿疃)三鎮。其城門南曰奉天,東曰宣仁,西曰阜成。
元·明·清
元代全國始設省,中央設中書省,全國各地設十一行中書省。大同則隸屬於中書省西京路後屬河東山西道。至元二年(1265年)雲中縣併入大同縣。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為西京路後改大同路。公元1277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諸國,路經大同。他在《馬可·波羅遊記》中稱讚大同是"一座宏偉而又美麗的城市","這裡商業相當發達,各樣的物品都能製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軍需品更加出名。"當時大同領錄事司,弘州、渾源、應、朔、武、豐、東勝(內蒙古托克托縣)、雲內(呼市西南)八州,及大同、白登、宣寧、平地(今集寧南)、懷仁五縣。大德四年(1300年)在西京黃華嶺(今山陰縣北黃花梁)立屯田。六年(1302年)立萬戶府,所屬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寧武共七屯(《元史·地理志》)。
明承襲行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於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大同府,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轄渾源州、應州、朔州、蔚州(河北蔚縣,當時下轄一縣廣靈縣)四州及大同(宣寧縣併入大同縣)、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河北淶源縣)七縣。明實行衛所制,大同鎮為九邊重鎮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設在大同。永樂七年(1409年)設鎮守總兵官,為鎮之最高指揮官。成化十年(1474年)設巡撫;正德八年(1513年)設總制。所轄大同前、後衛(兩衛治大同),大同左衛、雲川衛(兩衛治左雲縣),大同右衛、玉林衛(兩衛治右玉縣),陽和衛、高山衛(兩衛治陽高縣),天成衛、鎮虜衛(兩衛治天鎮縣),平虜衛(治平魯縣),威遠衛(治右玉縣南),井坪千戶所(治今平魯縣井坪鎮)等13衛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其地為今山西外長城以南,東自冀、晉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帶。明初在此屯田,為京師西北屏障。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13里,高4丈2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瓮城、吊橋、城壕。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不僅城防設計固若金湯,為我國軍事重鎮的典範,而且整體布局如"鳳凰單展翅"。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築長城,嘉靖年間先後三次修築長城,萬曆年間又兩次修大同邊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封十三子朱桂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稱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駐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駐朔州。
清入關,將行省略作調整。嘉慶前全國有18省、5個將軍轄區、2個辦事大臣區,清末把將軍轄區也改為省。清代大同府治大同縣,隸屬山西布政司(後改為山西省)。順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陽高衛,名陽和府,大同縣移治懷仁縣西安堡。直到順治九年(1652年),府縣才復還故治,並從附近縣移民逐漸復興。大同府轄渾源州、應州、大同、天鎮、陽高、懷仁、山陰、廣靈、靈丘七縣和豐鎮廳(乾隆十五年將豐川、鎮寧二衛合併為豐鎮廳,今內蒙豐鎮市)。
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國元年(1912年)大同府廢府留縣,大同縣屬北路觀察使。民國2年5月置雁門道,治大同,轄雁北13縣、忻縣地區13縣,共26縣。後晉北鎮守使在大同駐紮。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後,大同為縣,直屬山西省。
1937年9月13日,日軍侵占大同。10月15日成立晉北自治政府,統轄雁北13縣。1939年改為晉北政廳,隸屬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為大同省公署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於大同農村開闢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堅持抗日游擊戰爭,以北同蒲鐵路和京包鐵路為界,建立了東西大同縣。東大同縣屬晉察冀邊區,西大同縣屬晉綏邊區。
解放戰爭時期,大同為國民黨政府所統治,成立衛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大同領導組,管轄雁北10縣,分第十、十一兩個專署。1947年軍政分家改為八、十、十一三個專署,大同為"第十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大同縣下轄5個區、7個鄉、70個治村。雁北專員公署雁北防衛司令部駐在大同城內。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以大同城和口泉鎮、平旺、王家園等13個村組成大同市,隸屬察哈爾省。全市劃為5個區。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消,大同復歸山西省。1958年大仁縣(後分大同縣和懷仁縣)劃歸大同市管轄,市隸屬雁北專區。同年9月雁北與忻縣合併,稱晉北專區(駐大同市),大同隸屬晉北專區。1961年晉北專區撤銷,大同改為省轄市。1964年恢復大同縣、懷仁縣仍屬市管轄。1965年二縣劃歸雁北專區。1967年大同市改屬雁北專區、1972年3月復為省轄市。1993年7月雁同地市合併,稱大同市,設四區七縣,即城區、南郊區、新榮區、礦區、大同縣、天鎮縣、陽高縣、渾源縣靈丘縣廣靈縣左雲縣
圖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