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

夔州

夔州是一個地名,從漢代起至20世紀初,奉節為江關都尉、巴東郡、三巴校尉、巴州、信州總管府、夔州總管府、夔州都督府、夔忠涪防禦使、夔州路、夔州府等治地。一直為巴渝東北部有幾百年甚至是整個川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

基本介紹

讀音,歷史名城,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夔州文化,

讀音

讀音:kuí

歷史名城

夔州
重慶奉節,古屬夔州,從漢代起至20世紀初,奉節為巴東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關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一直為巴渝東北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縣城永安鎮,歷代曾為路、府、州、郡治地,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 在6萬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

歷史沿革

6000多年前,境內人民就與重慶三峽庫區、鄂西南和湘北地區人民一起共同創造出聞名全國的大溪文化.夔州初為夔子國,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巴國被滅亡前,整個巴族的倖存者曾經退卻到這一帶,背水一戰,全部壯烈犧牲。在當地人民中,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巴人可歌可泣的故事。
戰國時期,這裡屬楚國管轄。秦漢年間改為魚復縣。
關於“魚復縣”的名稱,還有一段悲悽感人的傳說。戰國時候,愛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主張聯齊抗秦,以保楚國,卻受奸臣陷害,進貶官放逐.後來楚國被秦國侵吞,他悲憤至極,便投湖南汨羅江而死。汨羅江有一條神魚,十分同情屈原,它張開大嘴吞入屈原的屍體,從汨羅江游經洞庭湖,然後進入長江,再溯江而上,送往屈原的故鄉秭歸。當神魚游到秭歸時,百姓們擁到江邊,失聲痛哭。神魚越發受到感動,也跟著淌下淚來。淚水模糊了神魚的視線,它早已游過秭歸。還在繼續往上游,直到撞著了瞿塘峽的灩澦堆,才猛然醒悟。神魚急忙掉頭往回遊,將屈原的遺體送到了秭歸.就這樣人們將神魚從灩澦堆往回遊的地方,叫做“魚復縣”了。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兵伐東吳,遭到慘敗,退守魚復,將魚復改為永安縣。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改稱奉節縣(今重慶奉節縣),隸屬夔州府.因奉節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了奉節的縣名,而稱它“夔州”或“夔府”。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分置利州、夔州二路,夔州路治夔州,以夔州、黔州施州忠州萬州、開州、達州、涪州、渝州、雲安軍、梁山軍、大寧監來屬。

地理位置

夔州城雄踞瞿塘峽口,形勢險要,歷來是川東軍事重鎮、兵家必爭之地
夔州州治奉節歷史悠久,奉節據荊楚上游,控巴蜀東門
夔州,唐武德二年(618年)以信州改名,治人復縣(貞觀中改奉節縣,即今重慶奉節縣東。宋移今治)。 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雲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夔州。轄境相當今重慶市奉節、雲陽、巫山、巫溪等縣地。宋屬夔州路。開寶中割雲安縣(今雲陽縣)置雲安軍,轄境縮小。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仍為夔州路。夔州位於長江上游,歷年以來是渝川陝鄂要道,水上交通繁忙,常有客貨商船往來。

夔州文化

杜甫夔州詩大約80來首述及手工業製品,數量不可謂少,然涉及的品種不多,特別是屬於夔州所產幾稀,僅酒、鹽、麻衣、船等,不過這幾種都是夔州的名特產品,也需稍作剖析。
酒。唐詩人多嗜酒,唐詩中酒最常見,杜甫更不例外,夔州詩不少篇章有酒,反照夔州酒業之盛。
《撥悶》詩云:“聞道雲安曲來春,才傾一盞即醺人。乘舟取醉非難事,下峽銷愁定幾巡。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已辦青錢防雇直,當令美味入吾唇。”[1]
《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呼婢取酒壺,續兒誦《文選》。”[2]
《客堂》:“事業只濁醪,營茸但草屋。”[3]
《柴門》:“濁醪與脫粟,在眼無咨嗟。”[4]
《送十五弟待御使蜀》:“數杯巫峽酒,百丈內江船。”[5]
《九日五首》:“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樓。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6]
《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7]
《元日示宗武》:“飄零還柏酒,衰病只藜床。”[8]
《人日二首》:“樽前柏葉休隨酒,勝里金花巧耐寒。”[9]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崖蜜松花熟,山杯竹葉新。”[10]
以上隨手摘引,即可看到:
杜甫夔州詩有7首述及鹽(包括本地和外地所產)。“蜀麻久不來,吳鹽擁荊門。”[11]“風煙渺吳蜀,舟楫通鹽麻。”[12]“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斛之舟行若風。”[13]這裡的“吳鹽”,是產自長江下游的海鹽。海鹽成本低,質量好,安史亂前,朝廷允許食鹽自由產銷,故海鹽得以源源不絕輸入巴蜀。安史亂後,朝廷開支猛增,特別是軍費成為沉重負擔,為增加財政收入,“唐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遊民業鹽者為亭戶,免雜徭。盜鬻者論以法。”[14]食鹽實行專賣後,又於永泰二年(766年) “分天下財賦、鑄錢、常平、轉運、鹽鐵,置二使。東都畿內、河南、淮南,江東西、湖南、荊南、山南東道,以轉運使劉晏領之;京畿、關內、河東、劍南、山南西道,以京兆尹、判度支第五琦領之。”[15]隨著財政區的劃分,食鹽銷售區域也被限定,而夔州屬山南東道,因此吳鹽得以照舊輸入。夔州自古以來就是產鹽區,“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郎”。[16]此詩作於安雲,反映雲安產鹽。“煮井為鹽速,燒畲度地偏。”[17]“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18]這兩首詩作於奉節,足見奉節產鹽。《新唐書》卷40《地理志》4載夔州奉節、雲安、大昌均有鹽官,管理食鹽的生產和銷售,杜詩所述的“死生射利兼鹽井”正為此作了有力佐證。如果說溪女負鹽是去本地市場零售販賣的話,而“寄語舟航惡少年,休翻鹽井橫黃金”[19]則是大宗出口了。從杜詩可知,夔州既產鹽,又大量進口、出口食鹽,表明它不僅是產鹽區,而且是食鹽轉口銷售的集散地。
麻衣
“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萬里無晶輝”。[20]這裡的“楚人”指夔州人(夔州戰國時曾為楚國占領,風俗亦近楚),不僅是一般平民百姓,恐怕也包括像杜甫這樣有一定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人,有杜詩“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綌(葛布粗曰綌,細曰?)”可證11。“?綌”、“麻衣”,原料不同,檔次一樣。“楚人四時皆麻衣”表明,夔州無蠶桑,一般人無力衣絹帛。“麻衣”,苧麻布製成之衣。巴渝是苧麻的原產地,前面與“吳鹽”一起提到的“蜀麻”,相當數量應產自夔州。《新唐書》卷40《地理志》4載夔州貢“錫紵布”,這是一種細麻布,質量上乘,成為唐宋時期夔州重要的土特產,說明唐時夔州麻紡織業規模不小,這樣,夔人無論貧富皆著麻衣也就很自然了。
杜甫夔州詩凡48首述及各類大小船隻(包括商船、官船、漁船、渡船等)。有本地產的,也有外來的。“峽中丈夫絕輕死,少在公門多在水。富豪有錢駕大舸。貧窮取給行艓子。”[21]夔州自古以來是巴渝的造船中心,[22]夔州人無論貧富以船為生,其所駕之船出自當州是事所必至,理之固然。“峽人鳥獸居,其室附層顛。下臨不測淵,中有萬里船。”[23]“吳檣楚舵牽百丈,暖向成都寒未還。”[24]這萬里之遙來的“吳檣楚舵”,自然是外地所產。但無論本地所產還是外來船隻,都以商船和官船最具重要意義,這將在後面另作解說,茲不贅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