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郡,是古代郡名,三國吳置,隋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川郡
- 行政區類別:郡
- 下轄地區:臨汝、南城、西豐、宜黃、安浦、南豐、永城、定川
- 政府駐地:臨汝縣
- 性質:古代郡名
- 設定時間:三國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
臨川郡,是古代郡名,三國吳置,隋廢。
臨川郡,是古代郡名,三國吳置,隋廢。...... 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屬揚州,治臨汝縣(撫州市臨川區)。臨川郡轄臨汝、南城、西豐、宜黃、安浦、南豐...
臨川區,江西省撫州市市轄區,位於江西東部,撫河中游。臨川區東與金溪、東鄉,西倚崇仁、豐城;南瀕南城、宜黃;北與進賢接壤。東西寬48.2公里,南北長69.8公里,總...
臨川縣,縣名,是江西省撫州市的市轄區臨川的前身。位於江西東部,撫河中游,東與金溪、東鄉,西倚崇仁、豐城;南瀕南城、宜黃;北與進賢接壤。...
臨川文化是撫州江右民系創造出來的區域性文化。亦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臨川文化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涵蓋現今撫州市十餘縣區,生成於秦漢,興盛於兩宋,延綿於明清,...
臨川話是贛語撫廣片的代表口音,贛語撫廣片主要分布在江西撫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臨川、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進賢、金溪、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
古代一郡名。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與臨川郡並為撫州,郡遂廢。...... 古代一郡名。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與臨川郡並為撫州,郡遂廢。[1] 中文名稱 巴山郡...
周鎮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①。王丞相②往看之。時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狹小,而又大漏,殆無復坐處③。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過此④!”即啟用為...
普通三年(522年),分臨川郡之地建巴山郡,另置巴山縣。臨川、巴山郡同屬江州。臨川郡轄臨汝、南城、西豐、宜黃、安浦、南豐、永城、定川8縣,治南城,同年遷治...
李德懋(1741~1793). 朝鮮時代後期學者臨川郡公李德懋,鄭孝王李亮孫,襄邑恭王李神符子。官少府監、臨川郡公。五世孫李從晦知名。...
墨池,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流傳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洗筆硯處。曾鞏飲慕王羲之的盛名,於慶曆八年(1048)九月,專程來臨川憑弔墨池遺蹟。州...
臨川郡城的東面,有一塊地微微高起,並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洼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苟伯子《臨川記》里說的。...
使持節的身份都督荊州、益州、寧州、秦州、梁州、雍州等六州以及司州河南郡...(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立南朝宋,史稱宋武帝,追贈劉道規為大司馬,封臨川王...
蕭恢(476年-526年10月4日1),字弘達。南蘭陵郡(治今江蘇省常州市西北)人。南梁宗室名臣,南齊丹陽尹蕭順之(梁太祖)第九子,梁武帝蕭衍異母弟。蕭恢自幼聰穎,七...
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兩晉、南朝相沿。南朝梁陳時,以今之崇仁、豐城、永豐、新淦等縣增置巴山郡。臨川郡初屬江州...
隋文帝開皇9年(589年),改臨川郡為撫州。煬帝大業3年(607年),改撫州為臨川郡。唐高祖武德5年(622年),改臨川郡為撫州,從南城分出東興、永城另立兩縣,南城、...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黎川地域復建制東興、永城二縣,隸屬撫州(唐改郡為州,臨川郡改為主州,郡治:臨川。);此為黎川第二次建縣。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