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平郡
- 性質: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
- 現今位置:山東聊城市東北
- 年代:唐代
博平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博州置,治聊城縣(今山東聊城市東北)。...
博平縣原是山東省聊城市所轄縣,為一個較大的交通重鎮。它東到濟南;西到臨清、河北;南到水城、河南;北到德州、河北、北京,尤其是主要靠汽車公路交通的年代,是...
博平鎮位於茌平縣西部,江北水城北郊,國道309、省道316線交匯處,距茌平縣城13公里,聊城城區11公里。邯濟鐵路、濟聊高速公路境內貫穿,徒駭河依鎮縱貫全鎮,被譽為“...
東漢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晉置國,治所在安平。相當於今河北定州、深州市、饒陽、安國等地。 博陵一名的確在諸多人中還是頗有歧義的。歷史上究竟有幾個...
天寶元年(742)改為博平郡,乾元六年(758)復改博州,期間,郡、州治所和隸屬、轄縣均未變。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因河決城圮,州治南遷巢陵(聊城故城)。...
隋初復置茌平縣,治興利鎮(今杜郎口鎮杜郎口村),屬貝州清河郡;隋末併入聊城縣。621年聊城縣復置茌平縣,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627年併入聊城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重置博州,轄聊城,以聊城為其治所。唐天寶元年(742年),為博州博平郡領。天佑三年(906年)後,曾一度改為聊邑,但隸屬未變。...
金時,高唐縣屬山東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高唐初屬大名路,後屬東平路。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轄高唐等六縣。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於高唐屬高唐州,直屬中書省...
隋開皇三年(583)廢郡,十六年(596)置博州,仍治王城。大業二年省。唐武德四年(621)重置博州,天寶元年(742)改為博平郡,乾元六年(758)復為博州,而州、郡治...
博平郡王趙允初,北宋宗室,宋太宗之孫,周恭肅王趙元儼之子。勤於朝會,官至寧國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顏真卿同意,就傳送文告給清河等郡,派大將李擇交、副將范冬馥、和琳、徐浩與清河郡、博平郡的五千軍隊駐紮在堂邑。袁知泰派白嗣深、乙舒蒙等領兵二萬交戰,...
金時,在北方分十九路,高唐縣屬山東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全國設十一個行省,下設路、州、縣。高唐初屬大名路,後屬東平路。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轄高唐等六...
宋仍曰博州亦為博平郡。金因之,屬大名府路。元初,屬東平路。元至元四年(1267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東昌路總管府。...
大晉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贈秘書監,博平郡馬公神道碑銘並序朝議郎、起居郎、充史館修撰、賜緋魚袋,臣賈緯奉敕撰...
隋開皇六年(586年)置堂邑縣,初屬毛州;大業初,改屬武陽郡。 [1] 唐貞觀...唐天寶十五載,安祿山叛,平原太守顏真卿遣兵合清河、博平之軍,擊賊兵于山東堂邑...
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臨清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魏郡,陽穀、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濟陽郡,後屬鄆州東平郡,茌平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平原鎮為平原郡,領聊城、博平、茌平、西聊4縣。王城為平原郡治所,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聊城縣治由聊古廟東遷於此。...
聊城高唐 堂邑 博平 棣州(樂安郡) 厭次縣(今山東省惠民縣清河鎮) 厭次 商河 陽信 莫州(文安郡) 莫縣(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鎮) 莫任丘 長豐 雄州...
魏州魏郡 今河北大名 河北道治所;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寶元年,改州為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為州。 博州博平郡 今山東聊城故城 武德初年,改郡為州,天...
”顏真卿同意,就傳送文告給清河等郡,派大將李擇交、副將范冬馥、和琳、徐浩與清河郡、博平郡的五千軍隊駐紮在堂邑。袁知泰派白嗣深、乙舒蒙等領兵二萬交戰,...
據《新唐書》載:集賢院所用的紙、筆、墨均由太府供應:“月給蜀郡麻紙五千番,季給上谷墨三百三十六丸,歲給河間、景城、清河、博平郡兔千五百皮為筆材。...
治平元年卒,贈中書令、博平郡王。 [2] 參考資料 1. 《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太宗七女。長滕國公主,早亡。 2. 《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
嘉祐中,從父博平郡王趙允初未立嗣,鹹推其賢,詔以宗祐為後,泣曰:“臣不幸幼失怙恃,將終身悲慕,忍為人後乎!敢以死請。”宋仁宗憐而從之。累遷清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