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都護府是漢、唐等時代中原王朝為督察邊境各民族而設定的軍事機關。漢代在西域設有
西域都護府,魏、西晉設有西域長史府,唐代曾設
六都護府。都護府長官稱為都護。
概況
詞義解釋
“都護”一詞為漢語,“都”為全部,“護”為帶兵監護,“都護”即為“總監護”之意。
職責作用
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它的出現,是唐初邊疆地區民族關係發展的客觀需要。許多部落自
武德起就主動內附。自太宗同年間起,唐朝先後平定了
突厥、
薛延陀等部,更多的邊疆部族紛紛降附。唐王朝面臨著如何處置眾多歸附民族的課題。由於數百年民族聯繫的不斷加強,友好往來的不斷增長以及唐初統治者民族偏見較少,
唐太宗將治理內地的經驗推廣到周邊,於少數民族地區列置州縣,使各部首領管理本部。為管理這些州縣,唐王朝又仿漢代西域都護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區設定都護府。從太宗至高宗,建立了
安東、
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
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武后實際執政至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 唐朝前期設定的都護府是唐王朝加強地方統治。處理民族關係採取的重要舉措,也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原因之一。這項制度對後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漢代
由來
漢朝在對
匈奴的戰爭取得重大勝利後,尤其是在
張騫通西域、
李廣利伐大宛之後,為將西域納入自己統治範圍,為以後對匈作戰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暢,於是“自
敦煌西至
鹽澤(今
羅布泊),往往起亭。而
輪台、
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
使者校尉領護,以給使外國者。”(——《漢書 西域傳》)由此取代的匈奴的勢力,將天山南北第一次置於中央政府的統治之下,
都護府府治立在
烏壘城(今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台縣策大雅南),
鄭吉被任命為首位都護。
演變
鄭吉之後,西漢時期擔任西域
都護職位的已知姓名的共有18位。宣帝時有鄭吉,元帝時有
韓宣、
甘延壽,成帝時有
段會宗、
韓立、
廉褒、郭舜,平帝時有
孫建、
但欽,新莽時有
李崇。至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亂,李崇沒於龜茲,遂罷都護。東漢
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公元45),西域十八國請復置都護,光武帝不許。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始以
陳睦為都護。次年,焉耆、龜茲叛,共攻殺陳睦,遂罷都護。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將兵長史
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為都護,駐
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
庫車附近,其址未詳)。十四年,班超還洛陽,繼任者有
任尚、
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亂,征禧還,自此不復置
都護。至
延光二年(123),以
班勇為
西域長史,復平西域,遂以長史行都護之職。
西域都護是漢代西域最高軍政長官。在西漢,都護是加在其他官號上的職稱,普遍由
騎都尉或
諫議大夫兼領,領二千石俸;東漢年間為單任官職。
唐代
概述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北韓,西達中亞
鹹海,南面包括了如今的越南北部,北面則到
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圍的異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
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
安東、
安南、單于、北庭六大都護府。
安東
①安東都護府,屬
河北道。總章元年(668)九月平
高句麗,得城一百七十六,十二月分其地為羈縻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置
安東都護府於平壤城以統之。初置時轄境西起遼水,南盡高句麗故土,東北有原依附於高句麗的諸部地。不久由於高句麗民眾的劇烈反抗,都護府遷治遼東,鴨綠水南岸之地遂放棄。
聖歷元年(698)粟末部建
震國(
渤海國初稱)於
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忽汗水(今牡丹江)流域,都護府轄境乃限於
遼東地區。開元十四年(726)
安東都護薛泰請於
黑水最大部落置
黑水都督府,其餘各部置州,朝廷置長史監領,轄境乃擴大至黑龍江下游兩岸及
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都護府遷治遼東後,或治
遼東城(今遼寧
遼陽),或治新城(今遼寧撫順東北),
聖歷元年改都護府為都督府,神龍元年(705)復為都護府,以
幽州都督兼領都護。開元二年又遷至平州(今河北盧龍),十一年再遷
燕郡故治(今遼寧義縣)。天寶二年(743)復移於遼西故郡城(今遼寧義縣東南
大凌河東岸)。開元七年置
平盧節度使兼領
安東都護。
安史之亂時,平盧節度南遷
青州,都護府遂廢。
安北
②安北都護府(粗體字為歷次所改之名,下同),屬
關內道。貞觀二十年唐破
薛延陀後,鐵勒諸部內附。次年正月置
瀚海(回紇部
)、燕然
(多濫葛部
)、金微
(仆骨部)、幽陵
(拔野古部
)、龜林
(同羅部
)、盧山
(思結部
)六都督府,皋蘭(渾部)、
高闕(斛薛部)、雞鹿(奚結部)、雞田(阿跌部)、榆溪(契芯部)、林(思結別部)、顏(白部)七州,各以部帥為都督、刺史,旋設
燕然都護府以統之。八月,鐵勒諸部中最遠的
骨利部來附,置為
玄闕州。後又以結骨、葛邏祿諸部置
堅昆、
陰山、大漠、玄池等都督府和渾河、
狼山等州,均歸燕然都護府統領。
都護府治故
單于台(今內蒙古
杭錦後旗東北烏加河北)。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加河以北、
蒙古人民共和國全部、俄羅斯
額爾齊斯河、
葉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
貝加爾湖周圍地區。
龍朔三年(663),都護府移於
漠北回紇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哈拉和林西北。改名
瀚海都護府,與雲中都護府以磧為界,領
磧北諸
羈縻府州。總章二年改為
安北都護府。
高宗末年
後突厥興起,不久鐵勒故地皆為所並,安北都護府遂廢。武后時回紇、契骨、思結、渾等部度磧徙甘、涼間,
垂拱元年(685)僑置安北都護府於
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內蒙古
額濟納旗東南),不久又內移至西安城(今甘肅民樂西北),
聖歷元年遷至
單于都護府舊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景龍二年(708),
張仁願於河套北築東、中、西三
受降城,遂移安北
都護府治
西受降城(今內蒙古
烏拉特中後旗西南烏加河北)。開元三年移治
中受降城(今內蒙古包頭西南黃河北岸)。天寶八載,都護府復移治橫塞軍(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南陰山南麓),由軍使兼理府事。十四載又移治
大安軍(
乾元後改名
天德軍,今內蒙古
烏拉特前旗東北烏加河東)。至德二年(757)改名
鎮北都護府。興元後遂不復見。會昌年間復改單于都護府為安北都護府。五代地入契丹,遂廢。都護府在同城、西安時,當領有內遷甘、涼間的回紇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號。其後回紇等部北還投
突厥,都護府東遷磧南,所領部落府州無考。天寶初置附郭
陰山縣。
單于
③單于都護府,屬關內道。
永徽元年(650)唐平
突厥車鼻可汗,“突厥諸部盡為封疆之臣”,以其地置
狼山、雲中等三都督府,蘇農等十四州,設
瀚海都護府以統之。與
燕然都護府壤地交錯。
龍朔三年,移燕然都護府於磧北,並改名瀚海都護府,原瀚海都護府移
雲中古城,改名
雲中都護府,遂以磧為界,磧南諸都督府州隸雲中。
麟德元年(664),改名
單于都護府,轄境北距大漠,南抵黃河。高宗末年後突厥興起,盡拔諸羈縻府州。垂拱二年改置鎮守使,
聖歷元年移安北
都護府來治。開元二年復為單于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移治中受降城。會昌年間,改名
安北都護府。垂拱以後都護府何所領無考。天寶初置附郭金河縣。
安西
顯慶三年(658)府治再遷龜茲,其間安西都護府曾撤建,長壽元年(692)復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管轄天山以北至裏海各地)。
為管理天山以北西
突厥故地,公元662年(
龍朔二年)唐設
金山都護府(治所先在西州,後移至庭州,今奇台縣北道橋古城遺址)。其為在原
西州都督府基礎上設立,取代
昆陵都護府,管轄天山以北、
巴爾喀什湖以南、金山(阿爾泰山)以西、中亞兩河流域以東的廣大地區。隸屬於
安西都護府。垂拱元年(685)復置昆陵都護府,金山都護府裁撤。
長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於庭州設北庭
都護府。玄宗年間唐置
磧西節度使,凌居安西、北庭二大都護府之上,是當時全國八大節度使之一。
至德元年(756)將安西都護府更名為
鎮西都護府,後再改為
安西都護府。開元、天寶時,安西所領蔥嶺西諸國大部分役屬於
大食、
吐蕃。
安史之亂後都護府堅守三十年,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為吐蕃攻破,兩都護府遂廢。
另外,安西都護府另設有四個軍鎮,即龜茲、疏勒、于闐、碎葉(也有焉耆時而替代)。上述四鎮實為唐朝在西域的駐軍地,執行
都護府下的職責,與都督府的職責有別。
北庭
屬隴右道。長安二年(702)分天山以北於
庭州設
北庭都護府,管轄天山北路23個州,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改隸北庭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轄境東起伊州(今哈密),西至鹹海,北抵
額爾齊斯河及
巴爾喀什湖,南依天山。
景龍三年(709)改北庭
都護府為
北庭大都護府,管轄範圍以天山以北和
巴爾喀什湖廣大地區為主,安西大都護府這時只管理天山南部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
但實際上其時自碎葉川(今中亞楚河)和蔥嶺以西,兩都護府已難以有效控制。北庭所領西
突厥故地已為
突騎施所並,
葛邏祿則役屬於突厥、回紇,都護府所能控制者僅為府治附近一帶;安西所領蔥嶺西諸國大部分役屬於大食、吐蕃。安史亂後兩都護府堅守三十年,貞元六年(790),吐蕃陷北庭,不久,安西亦為吐蕃攻破,兩都護府遂廢。
安南
屬
嶺南道。
調露元年(679)以交州都督府改置
安南都護府,為嶺南五管之一。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內)。轄境北抵今雲南
南盤江,南抵越南河靜、廣平省界,東有廣西
那坡、靖西和龍州、寧明、防城部分地區,西界在越南紅河黑水之間。
都護由
交州刺史兼任。至德二載改名
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768)復名
安南都護府。自天寶以後,
南詔強大,雲南南盤江以南地區漸為所有,開成、大中間即大致以今雲南省界與安南都護府分界。
鹹通元年(860)十二月都護府治為南詔攻陷,未幾收復。四年二月再失,六月廢都護府,置行交州於
海門鎮(今越南海防西北),七月復置都護府於行交州。七年復克
安南舊治,都護府移故地,並於都護府置
靜海軍節度,重築安南城,由
節度使兼領都護。終唐一代不廢。
宋朝
宋朝立國之初,西北地區仍沿五代
岐國疆界,西部只及秦、渭、成、武(階)4州,此時隴右大部分地方仍由互不相統一的吐蕃各部占據。至熙寧年間,在宰相
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後收復了宕、疊、洮、岷、河、臨(熙)6州,史稱
熙河開邊,由
王韶主持;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宋朝軍隊進攻蒙羅角、抹耳水巴部族,襲擊武勝(今甘肅
臨洮),守將瞎藥等棄城夜遁,首領曲撒四王阿珂出降,宋朝遂在武勝設鎮洮軍,十月改為熙州;熙寧六年(1073年)二月,攻吐蕃首領
木征所統治的河州,木征遁走,不久集結諸部復入河州,八月,王韶分兵兩道,一部圍河州,一道擊木征,連戰皆勝,木征敗走,守將以城降,宋朝再次收復河州;九月,王韶進軍至馬練川,降木征弟瞎吳叱,又率軍攻克宕州;其後,開通洮河路及熙州路,於是岷州守將木令征、疊州守將欽令征、洮州守將廝郭敦皆以城投降王韶。至此,宋朝盡得產良馬之地。
宋朝平定了隴右東南的吐蕃殘部後,開始向其核心地區河湟(今
青海湖邊)進軍。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西使城(今甘肅
榆中)吐蕃首領禹藏花麻,因與宋朝不和,把西使城及蘭州獻給西夏。元豐四年(1081年)六月,西夏內亂,宋朝納
種諤的議題乘機大舉攻西夏,同時,又請唃廝囉首領
董氈共同出兵,隨後調集32萬大軍,詔
李憲、
王中正、
高遵裕、
劉昌祚、種諤5路出師;八月,李憲所統領7軍和吐蕃兵3萬進軍至西使新城,敗走西夏2萬騎,斬2千級,奪馬5百匹,九月,攻克西夏蘭州;其餘4路撤退時損失約16萬人,僅凍溺死者約14萬人。元豐六年(1083年)十月,董氈卒,養子
于闐人
阿里骨繼位,因非唃氏家族,一直遭到部族的不滿。元佑二年(1087年),阿里骨與西夏合攻宋朝,相約以熙、河、岷3州歸吐蕃,蘭州及西使城(定西城)歸西夏。四月,阿里骨攻破洮州,遂與西夏會軍,同圍南川寨,大肆焚掠。又在西使城擊敗宋朝軍隊,殺都監
吳猛。八月,以10萬軍隊圍攻河州,令鬼章引2萬眾駐常家山。
不久,因鬼章被俘而退兵。
紹聖三年(1096年),阿里骨卒,子瞎征繼位,隨後
角廝羅政權發生內訌,勢力日衰。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朝乘河湟混亂之際,派
王贍由河州北上渡黃河攻邈川城(今青海
樂都),八月,入
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瞎征等趨宗哥城投降,族人遂立隴拶為青唐主,九月,進軍至
青唐城(今青海西寧),隴拶同遼、西夏、
回鶻三公主及諸族首領出降,鄯、湟、廓3州之地入宋,改邈川為
湟州,青唐為鄯州。不久,吐蕃部反叛,宋朝被逼放棄河湟,於崇寧三年(1104年)再次收復失地,置隴右都護府。其後,金人南下,滅唃廝囉政權,結束了自
會昌年間以來,吐蕃、回鶻勢衰,歸義軍,回鶻及吐蕃殘部於隴右各州所建立的割據勢力,再度歸中央政權統治。北宋宣和七年以後(1125年),金兵大舉南下,北宋江山危在旦夕,無暇西顧,由陝西經制使錢蓋尋唃廝囉血統封立,以圖為之守邊。有益麻黨征者,是為隴拶之弟。“素為國人信服”遂命其為“措置湟鄯事”,賜名趙懷恩,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後一名命官。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金兵占領河湟。紹興四年(1134年),趙懷恩棄離部族田宅,攜帶老小到閬州(今四川閬中)投附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趙懷恩由熙州觀察使改授“鼎州觀察使,充成都府路兵馬鈐轄”,至死也未回到河湟。唃廝囉建立的青唐政權在河湟百餘年的統治從此結束,隴右都護府結束。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