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開邊

熙河開邊

熙河開邊又稱河湟開邊,指的是北宋熙寧年間,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由王韶主持,宋朝先後收復了、疊、洮、岷、河、臨(熙)六州的戰役。

宋神宗時期,為了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現狀而進行了北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熙豐變法運動。而在變法的同時,北宋的統治者為了統一中國開始了開邊活動。熙河開邊就是這一時期開邊活動的組成部分,目的是收復河湟,使西夏腹背受敵,最終消滅西夏,統一中國西北地區。

北宋、西夏、唃廝囉政權三方的博弈貫穿熙河開邊始終。北宋雖然占領了熙河地區,但是這一地區形勢的不穩定不僅使最初的戰略目標沒有達到,反而牽制了北宋的力量。

熙河開邊經數年經營,到熙寧六年(1073),收復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幅員2000餘里,斬獲不順蕃部199000餘人,招撫大小蕃族30餘萬帳。至政和六年(1116),“唃氏之地,悉為宋郡縣矣”。北宋在河湟新邊之地設郡縣、建堡寨,河湟區域出現了新氣象。

對河湟地區的軍事行動耗費了北宋朝廷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當地吐蕃的反抗活動更使北宋朝廷非常被動,被迫投入更多的兵力維護統治。這些不僅對河湟地區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北宋朝廷的影響更大,也是造成北宋後來滅亡的原因之一。

基本介紹

  • 名稱:熙河開邊
  • 地點河湟
  • 時間:1068年—1075年
  • 參戰方北宋吐蕃青唐羌西夏
  • 結果:宋軍勝利,奪取六州之地
  • 主要指揮官:王韶、景思立;木征、結彪
背景,過程,結束,影響,後續,評價,

背景

宋神宗立志改變北宋在西部地區的被動挨打局面,期求徹底制服西夏,欲先取靈州滅西羌,乃圖北伐,奮然將雪數世之恥,一改前朝對西夏採取的防禦政策,轉為積極進取,即南宋李心傳所言:“神宗始用師於西方,歷哲宗、徽宗,遂漸奪橫山之地,又傍取熙河湟鄯以制之。”其要點是奪取西夏左廂橫山之地,切斷西夏賴以生存的右臂,傍取熙河湟鄯之地,隔絕西夏與吐蕃的聯繫,從右翼邊境壓迫西夏,徹底解決西夏威脅,消除西部邊患。
熙寧元年(1068年),王韶上《平戎策》三篇,詳論取西夏之略,其大意認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應當先收復河、湟二州之地,這樣夏人就有腹背受敵之憂。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萬一攻打下來,它必定會揮兵南下,大肆掠奪秦、渭二州,牧馬於蘭、會之地,切斷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後的羌人,西面構築武勝城,時常派兵騷擾洮、河,那么隴、蜀各郡就都會受到威脅,瞎征兄弟他們能自保嗎?就目前情況來看,口角氏子孫中,只有董氈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溫等人,他們的勢力範圍都不超過一二百里,這么弱的勢力能與西夏人抗衡嗎?武威以南到洮、河、蘭、鄯,都是過去漢代所轄的郡縣,所謂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適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現在各羌分裂,互不統屬,正好將他們割裂開來,各個擊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口角氏敢不歸順嗎?口角氏歸順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為我掌中之物了。再說口角氏子孫中,瞎征的勢力相對來說比較大,羌人各部都畏懼他,如果招撫他後,讓他駐紮在武勝或者渭源城,以糾合宗黨,統治部族,習用漢人之法,到那時夏人雖然強大,而不為我統治的也不過只有延州李士彬、環州慕恩罷了。如此行事,則對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連結在一起,這應當算是上策了。”
由於《平戎策》既正確分析了熙河地區吐蕃勢力的狀況,更提出了解決北宋統治者最急迫的西夏問題的策略,其目的和宋神宗王安石變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張相一致,因此得到北宋朝廷的高度重視和採納,王韶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相當於機要秘書)之職,主持開拓熙河之事務。從此以一文人出掌軍事,擔負起了收復河湟的任務。

過程

蕃部的俞龍珂在青唐一帶勢力最大,渭源的羌人與夏人他都想加以節制。各將帥議論先對俞龍珂進行討伐。王韶因為糾察邊境之事,帶領數騎直到俞龍珂的帳中,給他分析其成敗勝負,當晚又留宿在那裡。第二天早晨,羌人、夏人都派遣他們的一些重要首領隨王韶東去了。很久以後,龍珂率領其部屬十二萬多人臣服朝廷,這就是所說的包順。
王韶又說:“渭源到秦州一帶,良田棄置無人耕種的有上萬頃。希望設定市易司,以求商賈之利,將經商所得拿來治理農田。”宋神宗採納了他的意見,改任著作佐郎,仍命王韶提舉。經略使李師中說:“王韶這樣做是想侵占邊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將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擔心秦州的麻煩事只怕會越來越多了,會搞得得不償失。”王安石支持王韶的意見,為此罷免了李師中,讓竇舜卿接替他,並派李若愚對此事進行調查。李若愚到後,問王韶他所說的荒棄不耕的農田在哪裡,王韶無言以對。舜卿仔細地檢查,只發現了一頃田,這還是此地的主人被訴訟而沒收的,後來又歸還了。李若愚上奏宋神宗說王韶所謂的荒田是謊報的,為此王安石又罷免了竇舜卿而任命韓縝。韓縝於是附會王韶,說他奏報的是事實,師中、舜卿都被貶謫,而王韶則升為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後來將領郭逵上奏說王韶偷偷地貸市易錢,王安石認為他所說的證據不足,將他調任到涇原去了。
宋神宗志在收復河、隴,於是修築古渭城,組建通遠軍,以王韶知軍事。
熙寧四年(1071年),吐蕃大將穆爾、結舒克巴等集結於抹邦山(今臨洮嵐觀坪),直逼狄道城。
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王韶派兵至渭源堡和乞神平,擊敗了蒙羅角、抹耳水巴等族。開始,羌人據守險要之地,一些將領打算將部隊布置在空曠的平地,王韶說:“敵人如果不離開險要之地,我們只有徒勞而歸。現在既然已涉入險要之地,就應當占領它,使它為我所有。”於是帶領部隊直趨抹邦山,與羌軍對壘,並下令說:“誰要敢說退兵,就將他斬首。”敵軍居高臨下攻擊,宋軍稍受挫敗。王韶這時親自披掛上陣,指揮部隊反攻,羌人大敗,他們將營房帳篷焚燒後撤退了,洮西大為震動。這時瞎征帶兵渡洮河來援救,被擊散的敵軍又集結起來。王韶戒令部下將領由竹牛嶺路出動,虛張聲勢,以牽制敵人,而暗地裡讓部隊攻打武勝,與瞎征一首領瞎藥等部相遇,雙方激戰,宋軍大敗瞎藥等部,遂進駐武勝,建為鎮洮軍。遷王韶為右正言、集賢殿修撰。接著又擊走瞎征,降其部落二萬人。更鎮洮之名為熙州,劃熙、河、洮、岷、通遠為一路,王韶以龍圖閣待制知熙州

結束

熙寧六年(1073年)三月,王韶攻取河州,熙河地區羌族首領木征逃走。不久後,羌集兵數千反擊香子城(今甘肅和政),掠宋軍輜重,侍禁田瓊率700兵救援,進抵牛精谷,遭羌部襲擊,兵敗被殺。王韶急遣先鋒將苗授等自河州回擊,大敗羌部兵。繼苗授與鈐轄奚起合兵再攻牛精谷諸部,再次獲勝,還守香子城。三月二十四日,王韶又遣知德順軍景思立打開通道,盡奪羌部所掠輜重。王韶引軍回擊,木征復入河州,致使宋軍首尾不能相顧。王韶先築香子城,控扼要地,復遣軍渡洮河(在今甘肅碌曲岷縣地區),攻克康樂城(今屬甘肅),自率軍破珂諾城(後改名定羌城,今甘肅廣河)。四月下旬,王韶還熙州,遣軍平南山之地(今甘肅臨夏東)、建康樂城、劉家川堡(今甘肅廣河東)與結河堡(今甘肅臨洮西北),打通餉道,隨而率軍破踏白城(今甘肅臨夏西北),轉兵香子城。六月,宋神宗下詔令知德順軍景思立率領2000軍隊進築河州。王韶率軍往視,羌部兵伏南山,欲待宋軍渡洮河,斷其歸路,集兵保天險摩宗城(俗稱鐵城子,今甘肅岷縣東)。王韶探知,命部將王君萬取捷徑襲取摩宗。八月中旬,由露骨山(今臨夏西南)入洮州境,因道險隘狹,下馬步行。木征留部將結彪守河州,自率銳卒尾隨宋軍之後。王韶分兵兩道,一道由部將率領進圍河州,一道自率擊木征。宋軍連戰皆勝,木征敗走,結彪開城門投降。王韶平定河州,再克宕州(今甘肅宕昌),打通洮河路。九月十八日,宋軍入岷州,該地羌族首領瞎吳叱、木令征等降。旋即,王韶分兵破青龍族於綽羅川(今青海東部與甘肅交界處),迭(今甘肅迭部)、洮州羌族首領欽令征、郭廝敦相繼以城投降。巴氈角亦以其族依附宋朝
王韶率領大軍轉戰五十四天,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拿下五個州,殺敵數千人,繳獲牛、羊、馬數以萬計。

影響

熙寧八年(1075年)宋廷在熙州(今甘肅臨洮)、河州(今甘肅臨夏)、洮州(今甘肅臨潭)、岷州(治所今甘肅西和)、永寧寨(今甘肅甘谷)等地設州、買馬,進行民族貿易,此舉受到了邊境各族的熱烈歡迎,史載“熙河人情甚喜”。朝廷以王韶為經略安撫使,“通遠軍自置市易司以來,收本息錢五十七萬餘緡”,吐蕃政權逐漸瓦解。
經略熙河、招 撫吐蕃各部族的成功,實現了王韶所預想的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邊疆各族人民,使其免受西夏的侵擾和掠奪。市易司的設定及其實踐活動,更為新法創造了新的經驗,增添了新的內容。 此外,被西夏的掠奪戰爭而阻斷的絲綢之路,又變得暢通起來。

後續

王安石下台後,熙河開邊事停。北宋末年蔡京專權,又主開邊事宜,崇寧二年(1103年)六月,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次年四月取青唐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北宋朝危在旦夕陝西經制使錢蓋尋唃廝囉自立,隴拶之弟益麻黨征擔任措置湟鄯事,賜名趙懷恩。紹興四年(1134年),趙懷恩前往閬州(今四川閬中)依附南宋,宋朝對河湟的統治權正式告終。

評價

在開拓熙河的過程中,王韶採取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相結合的戰略方針,取得了“鑿空開邊”的重大勝利。期間,“用兵有機略”,“每戰必捷”。熙河之役,拓邊二千餘里,收復熙、河、洮、岷、疊、宕六州,恢復了安史之亂前由中原王朝控制這一地區的局面。並生擒木征,送往京師。熙河之役的勝利,“是北宋王朝在結束了十國割據局面之後,八十年來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軍事勝利。”對於飽受外患的北宋是極大的鼓舞,使北宋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達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清朝學者蔡上翔評價說:“韶以書生知兵,誠為不出之才。而謀必勝,攻必克,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