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須昌縣
須昌縣是古縣名,在今東平縣西部,秦朝時設立,治所在須昌故城。...... 須昌縣是古縣名,在今東平縣西部,秦朝時設立,治所在須昌故城。中文名 須昌縣 治所 須...
- 東平縣(山東泰安市東平縣)
西漢,增置富城、章縣,與無鹽縣先後屬梁國、濟東國、大河郡、東平國(國治無鹽縣宿城)。須昌、壽良二縣時屬東郡。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
- 梁山縣(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縣)
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范縣。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縣境分屬兗州東平郡的范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北齊時期,...
- 須城縣
923年(後唐同光元年),改須昌為須城縣(治今山東東平縣埠子坡)。為鄆州治。997年(宋至道三年),置京東西路安撫使於須城。須城為路州治。 1000年(鹹平三年)...
- 須昌故城
須昌故城位於東平縣的西部。金山東南,土山以東,埠子村舊址以西,在東經116°20′,北緯35°43′-36°71′之間。現位於縣城西北東平湖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須...
- 無鹽縣
無鹽縣是古縣名,治所在今山東省東平縣無鹽村南。戰國時齊國設立無鹽邑,無鹽邑即無鹽縣的前身。秦朝設立,北齊併入須昌縣。...
- 東平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須昌縣遷回原治;就原無鹽縣境置宿城縣(治宿城)。此須昌、宿城二縣屬鄆州(州治鄆城)。 唐代,須昌、宿城縣與壽張縣同屬鄆州(州治...
- 天平縣
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832年(太和六年),撤天平縣併入須昌縣。故治在今山東東平縣宿城。...
- 梁山(山東梁山縣)
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范縣。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縣境分屬克州東平郡的范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 北齊時期...
-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
(春秋遺址),又北流過梁山縣拳鋪鄉蔡林村西;濟水再北流,過梁山東三里、小安山東(須朐西)、大安山鎮以東,今東平湖西,又東流過臘山之東、東平湖西(須昌縣西)...
- 宿城縣
627年(唐貞觀元年),宿城併入須昌縣。707年(景龍元年),復置宿城縣。788年(貞元四年),宿城縣改名東平縣,與須昌同附郡郭,830年(太和四年),改東平縣為天平縣...
- 東平路(元朝行政區名)
隋曰鄆州治萬安縣,煬帝復曰東平郡。唐初,仍置鄆州貞觀八年,徙治須昌。天寶初,亦曰東平郡。乾元初,復故。元和中,置天平軍節度。宋仍曰鄆州亦曰天平軍東平...
- 韓憑
晉袁山松《郡國志》首次具體提到“鄆州須昌縣犀丘城”有青陵台(《太平廣記》卷一七八),即山東東平縣西北,但東平縣不屬於宋國,而屬魯國所轄,故不可信。 [...
- 鄆州
管縣十:東平,須昌,陽穀,壽張,盧,東阿,鄆城,鉅野,平陰,中都。東平縣,望。郭下。古宿國,《左傳》曰“公及宋人盟於宿”,是也。兩漢為無鹽地。後齊於此置...
- 梁山縣
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范縣。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縣境分屬兗州東平郡的范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 北齊時期...
- 東平故城
又名須句城,周代須句國都城,位於今東平縣。...... 劉宋、北魏為東平郡治,唐貞元年間改為東平縣, 大和年間併入須昌縣。宋置須城縣,金仍之,為東平府治。元...
- 東平郡
下領九縣:須昌縣、壽張縣、鄆城縣、鉅野縣、盧縣、平陰縣、東阿縣、陽穀縣、中都縣。天寶元年(742年),全國州改郡,為東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全國郡改州...
- 郭里(地名)
杜預注云:“任,任城縣也;須句,在東北須昌縣西北……”《水經注》說須句,在東平壽張縣西北,理由是其地有朐城。(按,《公羊傳》須句作“須朐”)又說“一...
- 東平歷史文化
東漢,須昌、無鹽、壽張、富城、章縣同屬東平國。三國魏,撤章縣,另四縣沿屬東平國(治遷壽張縣治霍莊)。西晉,東平國治遷須昌城。東晉,改東平國為東平郡(郡...
- 梁山市(中國梁山市)
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范縣。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縣境分屬克州東平郡的范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 北齊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