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晉王皇帝郭元威在此築城為廓,取名廓里,後更名為郭里。郭里農曆一、六為集,市場繁榮,商賈雲集,故稱郭里集。歷代多為社、鄉(鎮)機關所在地,是本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
光緒年間,鄒縣分35社,本境範圍包括郭東社所轄的全部村莊及薄梁社、羊緒社部分村莊。民國初期實行地方自治,劃全縣為8個區。本境屬鳧山區,1944年設立鳧山縣,本境屬鳧山縣十二區。1951年更名為三區。全區設郭里集、王屈、上鎮頭、高李村、獨山村、西郭村、東郭東、姜莊、樊山、紙坊頭、北亢阜、北薄梁12個鄉,轄56個村,區公所駐郭里集。1956個撤消鳧山縣,將本區劃歸鄒縣,為郭里區,把北亢阜、南亢阜、夾道、謝莊、果莊劃歸太平區,並將北薄梁、南薄梁、紙坊頭、黃路橋、路家莊、小莊劃歸微山縣。1956年3月,由小鄉變大鄉,撤王屈鄉、高李村鄉、獨山鄉、西郭東鄉、東郭東鄉,設郭里集、上鎮頭兩個大鄉,1958年成立郭里人民公社,轄36個村。1982年把原郭里二村分為郭里二、郭里五兩個村,把原東郭東村分為東郭東南、東郭東中、東郭東北3個村,全社共39個行政村。1983年5月體制改革,郭里人民公社改為郭里區,下設郭里集、王屈、下鎮頭、東郭東4個鄉。1987年1月撤區建鄉鎮,改為郭里鄉,原4個鄉改為王屈、鎮頭、郭里、東郭東4個管理區。1989年12月,增設西郭東、獨山兩個管理區。1994年4月,郭里鄉撤鄉建鎮,轄6個管理區、39個村委會。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綠化達標單位”、“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協會”;山東省“明星鄉鎮”、“小康鄉鎮”;
濟寧市“五個好”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
人口民族
郭里鎮地處“素有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的鄒城市,南通滕州市,西臨微山湖,總面積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人口4.6萬人,轄6個管區,39個行政村。郭里人民,自古以淳樸、剛直、勤勞、勇敢著稱。郭里鎮武術活動源於何時,現無資料可查。但在西晉時期就已開展的相當廣泛,特別是到北宋後期,宋王朝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當時的北宋忠臣楊宗保與穆桂英在郭里(當時叫廓里)下鎮、高村一帶大破遼國大元帥韓昌所布天門陣時,附近的習武村民紛紛加入到抗遼的隊伍當中。清末民國初年郭里武術達到鼎盛時期,湧現出了很多武術名家,特別是以孟憲均為代表的武術人,進一步發展了落地梅花拳,使郭里武術套路拳術得到更快的發展壯大,形成了百花爭艷的局面。 當時民眾多以練習梅花拳、大小洪拳、羅漢拳等拳術套路。在這些拳術中又以梅花拳最為有名,梅花拳以擒拿為主要手法,其特點是:著重一打、二摔、三擠、四踢、五扣、六掃。招勢嚴謹,變化多端,動靜分明,乾淨利落。練習時要做到動如游龍,定如臥虎,迅如狡兔,靈如猿猴,輕如雲鶴。攻防意識強,具有健身強體的作用。徒手套路有一條線、二獅搶球、三朵梅花樁等14路。 建國後,郭里武術雖有發展,但也走過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其中落地梅花拳的繼承發揚者孟憲均,回到了家鄉郭里王屈後,懷著發展祖國傳統武術事業的熱切願望,廣收門徒,先後受到他指教的徒弟多達五千餘人。一九六零年已過花甲之年的他參加了在濟南舉行的全省民兵比武大會,
民俗文化
國內外著名武術推廣之地
郭里鎮勇奪武術亞軍稱號。但在三年自然災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武術活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到武術活動才得以迅速恢復和蓬勃發展起來。 自八十年代以來,郭里鎮已組織舉辦各類武術比賽、技藝切磋活動50餘場次,參與民眾10萬多人次,邀請濟寧市武協遲新劍等名家來鎮指導,並多次邀請周邊武術前輩和武術愛好者來鎮共同對武術技藝、武德精神等進行探討切磋。隨著全鎮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郭里這片肥沃的武術土壤孕育出的更多武術人才正逐步走上前台,郭里鎮民間武術活動之花,必將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郭里是一部大書,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的博大與精深。從伏羲女媧廟、山神廟、聖泉這些觸手可及的古代遺存到劉表、王粲、王叔和、王龔、王弼、張儉等郭里的歷史名人;從滾磨成親、爺娘創世的傳說到八仙、穆桂英、梁祝、康熙的故事,一處處的文物古蹟、一篇篇的動人傳說昭示著郭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
這裡有著和大汶口文化遺址同期的人類活動痕跡。各種出土文物,隨處可見的陶片、瓦礫告訴人們:我們的祖先在這裡勞作生活了幾千年。郭里集村北,現鎮委、鎮政府大院所在的地方,原為一片古城遺址。參閱《史記》等古籍可以考證,那裡是高平縣城遺址,民眾俗稱“城子”,該村建在古城郭以內,得名郭里。既作為縣的治所,那么可以想見這裡曾經的繁華和富庶,曾經的高度文明和車馬喧囂了。這裡有鄒城市海拔最低的村莊——羊山村,這個村莊在羊山的懷抱里,海拔只有35米,羊山前還有金代烏林答將軍墓,許多的故事,許多的傳奇在民間流傳。
郭里鎮轄區有79座山,這在我們鄒城是僅有的,開車沿著平整的硬化環山公路穿行在山與山之間,遠望群山一座接著一座,交錯相連,很有層次感,當地老百姓形象地稱這種地形叫“山套”。一處大的山套往往有一個獨特的造型,老百姓根據形狀都賦予了它們吉祥的名稱,一處好像盆地中間又有小山的地方,老百姓叫它“蓮花台”,蓮花台中的山又各有各的名稱,一大一小兩座像烏龜的山人們叫它“龜山”,伸出的一段小丘陵人們叫它龜爪,一座綿長起伏的山,人們叫它“蛇山”。遠望,龜與蛇相親相愛形成一處奇觀。另一面是臥虎山,形狀像極了一隻臥著休憩的猛虎,據說站在山頂連虎的爪子都能看得見。汽車在山套中穿行,路兩邊是老百姓依山開墾的莊稼地,朝西、屈北兩村的兩千多畝核桃園也在這個山套中。地里種著花生、地瓜、綠豆、棉花等農作物。花生已經成熟,有的老百姓忙著刨花生,刨出的花生“一”字擺開晾曬,一顆顆成熟的花生籽粒飽滿得像一個個胖娃娃。棉花漲開了棉桃,吐出滿口的雪白,勤勞的農民在忙著採摘。遠山上滿是綠油油的人工松柏林,因了山體的形狀綿延起伏。讓久居辦公室的我們眼睛和心靈得到全面的蕩滌。望不到邊的綠啊,清新中透著神秘!
步行上山,移步異景,美不勝收。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了很多的植物,其中有的還是常用的中藥材。野韭菜開花了,掐一朵放在嘴裡,別有滋味。野菊花開著淺淺的黃色小花,很是招人憐愛;香附高高的三棱形的莖上挑著並不鮮艷的花;石厥看不到花,可葉子很是茂密;虎尾草一大片一大片的,遠看像一片雲兒;還有可愛粉嫩的菟絲子、堅強的絞股藍、開著藍色花的鴨食草、滿身都是刺的淫羊藿……我第一次認識和知道了它們的名字。
郭里有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是人類誕生的地方,是心靈的棲息地。郭里有著天造地設、氣吞山河的大氣。來到郭里,有一種歸宿感,一種回家的感覺。中華民族是一個依戀故土的民族。“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落葉歸根”、“故土難離”這些發自肺腑的心聲是對心戀故土之情最好的詮釋。讀過很多的文字作品,中國人在遠離故鄉時總要帶走一包“家鄉土”來安撫心靈。詩人艾青在日寇侵略我們國土的時候寫過這樣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郭里的厚重讓每一個人產生家的感覺。
探訪郭里:探訪厚重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尋找優美的傳說、動人的故事,搜求心靈皈依的土地。因為這裡是夢中的家園,是心靈的歸宿,是休整身心的絕佳地。
地理環境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94.4米,最低點海拔35米,南部以低山丘陵為主,群山連綿9.5公里,共有大小山頭79座,系鳧山山脈,均為碳鹽,南北走向,開口朝北,形成東南排列的5個山套,面積27975畝,東起九山、郎子山、堵子山、東鳧山,最西邊是鄒微搭界的大頂子山。境內礦產
資源豐富,有石灰石、耐火土及少量的鐵、銅等20餘種。青石儲量豐富,達6億立方米。境內有山嶺地和山腳下自然形成的丘陵地,約占總面積的38.7%。中部為平原,北部為澇窪,屬微地貌類型,有低山嶺坡梯田、近山階梯、傾斜平原、台子地、山間窪地和背河窪地7種地形組成。南部山區形成土母質為鈣質岩,形成的土壤類型屬荒山裸岩裂隙土和褐色土性。北部最窪處長期因積水作用或季節性積水作用,部分窪地由沉積物形成,土壤類型屬砂姜黑土。南部低山丘陵適宜種植地瓜、穀子、小雜糧和發展林牧業,北部窪地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境內土壤共有3個土類,褐性土亞類是主要土類,主要分布在郎子山山套、獨山山套、大洪套、
爺娘廟和朝東5個山套的上部及嶺坡梯田上,面積27695畝,占28.%;典型褐土亞類主要分布在朝陽南部、王屈北部、獨山南部和郭里集斜山南部的高階地上,面積5379畝,占5.5%;褐土類是第二大類土,主要分布在苗山村、
鳳凰山村、宮家莊、西郭東村南部,面積18820畝,占19.4%;第三大類潮褐土亞類,主要分布在傾斜平地、微斜平地的平原地帶及白馬河南部北河窪地上,面積39094畝,占40.2%;潮土類集中在侍玉村東北部背河窪地處,屬鹽化潮土,面積793畝,占0.82%;砂姜黑土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三角洲內,面積5506畝,占5.5%,這種土壤質地較粘重,物理性差,一般中性,表層有緘化現象,漏水跑肥,易澇易旱,生產水平很低。
著名人物
郭里鎮人傑地靈,自古英才輩出,早在魏晉時期,便出了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叫王叔和,官至太醫令,在郭里廣為流傳。
王叔和出身在醫藥世家,家裡世代相傳開藥鋪。王記藥鋪傳到王叔和的時候,規模沒比從前大多少,家產沒比從前多多少,但那治端正救人的名氣卻比從前大多了。北
蘇州南
許昌,王叔和的名字家喻戶曉。上至王孫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來王記藥鋪就醫的絡穎不絕。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虛名,不貪金銀,山下修一盤藥城,村邊擺一副藥臼,家中開一間藥鋪,日常里或為人治病,或上山採藥,或潛心研究他的《脈經》,日子過得悠然自在。
可惜好景不長,到了魏末晉初,北方戰爭頻發,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窮苦百姓得了病,還要掙扎著去做工掙錢,等到病入膏肓實在熬不過了才不去求醫。這樣的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個直性子,既不會說那好聽的繞彎話,又不會把麻煩事推出手,依舊是盡心盡力為人治病,卻小料看一個死一個,瞧兩個死一雙,一時間人心浮動,對他的醫術也產生了懷疑,得病再也不敢登王叔和家的門了,王家藥鋪日益蕭條。
再說高平城裡有座雜貨鋪,鋪子裡有兩個年輕夥計,一個叫大二,一個叫小三。這一天,倆夥計正在鋪子裡站櫃,忽然看見王叔和從鋪門前走過,免不才漢論一番,大二說:“這王先生可是越來越不行了,先前是個濟世活人的菩薩,如今變成了要命的閻王。”小三道:“這話不對,那些病人原是他自個病的沒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醫術!”,大二道:“你也好笑,沒病誰個求醫,求醫原為活命,難道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這么說,便是好人經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請王先生診脈,看看我死了死不了!”夥計謳了滿肚子氣,就吃飯去了。那小三子是個犟脾氣,和大二拌了嘴,心裡很不痛快,下死地往肚裡扒飯,剛放下碗,就看見王叔和又從鋪前走過,小三心裡一急,喊一聲“王先生!”一個猛子從裡屋跳到當街上,接著,身不由己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見地下躺著的楞小子,熱汗滿面,就地打滾,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脈,嘆口氣道:“此人無救了”。那大二一聽此話忍不住笑道:“這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師第半點病症也無,原不過謳氣,打賭考考你,你還真當他要死了,這樣的庸醫……”大二話還沒說完,只聽小三呼了一聲就不動了。上前伸手一探,己沒了氣。大二心裡大驚,連連叫道:“怪了、怪了,王先生真把活人給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飯過飽,又猛力一蹦,使胃腸崩裂,但那些街頭看熱鬧的不去細究其因,也不聽王叔和的解釋,立刻一傳十,十傳百,加枝添葉,把王叔和描繪成了災星魔頭瘟祖宗,別說誰來找王叔和治病,就連他原先的街房鄰居,也唯恐避他不及。這樣一來,王叔和在家鄉一時難以立足,只好挑起個藥擔雲遊他鄉去了。
幾經波折,王叔和來到了太行山下濟州城,在城裡的“濟生堂”藥店當上了坐堂醫生。一天,濟州城裡有一家出殯,那口薄板棺材從濟生堂抬過時,瀝下幾點鮮血。正在櫃檯前坐堂的王叔和弊見自跡,陡然一驚,再定睛細看就大叫:“出殯的,棺材裡乃是一活人?”出殯隊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職,無人理會。王叔和一急,上前拉住拉靈蟠的半大孩子不放行,連聲大感:“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沒死!’,出殯的隊伍亂了套,幾個年輕後人以為王叔和有意攪鬧,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個老者,見多識廣,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惡的,喚過當家的中年漢子叫他裁條。中年漢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殮的正是他的妻子賈氏,年僅二十八歲,因產後血崩脫陽暴亡。按當地風俗,年輕女人死於流血等症,統稱“血光之災”為不連累家人街房,須及早入殮安葬。當日賈氏剛剛昏死,族中長者便硬張羅出殯。這午逢生中年喪妻,無限悲傷,聽坐堂先生一說竟也異想天開,甘願開棺驗屍。與幾個愣小子將棺蓋“嘎吱”打開,王叔和便抓起死者的人中、吳元等穴,頃刻之間,那賈氏時而換氣,繼而呻吟,再而略睜雙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動。這一件事情,傾刻轟動了濟州城,人們相互一打聽,才知是王叔和,又繪聲繪色地講起了王先生早年在家鄉行醫,醫運不濟,將王記藥鋪診死的事。一時間,一傳十,把王叔和又傳成了當今
扁鵲、再世
華佗。
種種奇異傳聞,傳到了京城,在王公大臣們推薦下,王步和入京坐了太醫令。王叔和一生醫學功績卓著,不僅整理了《傷寒論》,還著述了《脈經》、《脈訣》、《脈賦》等醫學書籍,是位難得的醫學奇才。
後來,後人在其故鄉所在的山東省鄒城市建起了“叔和中醫院”,以這種方式悼念這位有著傳奇色彩的傑出醫學家。
歷史文化
伏羲作為東夷族的領袖,風姓四小國的始祖,在他的“領土”上有廟祀三處。除
鳧山羲皇廟創建最早、規制最大以外,以南在滕州的染山有一處,以北在鄒縣南關有一處,都較鳧山羲皇廟創建最早、規制最大以外,以南在滕州的染山有一處,以北在鄒縣南關有一處,都較鳧山的小。於欽《齊乘》記載前二處,後一處沒有記載,可能創建更晚。在濟水流哉以至整個山東,別處未聞有伏羲或女禍的古廟。伏羲廟集中地建在這一帶,也是此處系伏羲代表的部族生活地帶的一個旁證。
鳧山羲皇廟宏大。中軸線上,正門南向。向北越二門,即到人祖殿。這是羲皇廟的主體建築。五楹三進,歇山轉角飛檐斗拱式結構。廊下六根蟠龍石柱,鬣髯多處鏤空,雕工精細,造型威嚴。柱頭、柱礎還雕刻著神仙鬼怪的道教故事。石雕藝術很有特色。殿頂上覆碧色琉璃瓦,椽檁皆飾以彩繪。殿內神龕中金像巍峨,著帝王冕旒。殿前兩側有東西廡各10間,大抵供奉各種道教神祇。人祖殿後院中有寢殿供奉人祖及“人祖奶奶”像,仿原始社會的樣子,全體赤裸著,僅腰間遮樹葉短裙,恣態生動。據說中國古代雕塑,裸體者屈指可數。但此處男女塑像卻都赫然赤裸。“人祖奶奶”體型豐腴,一對碩乳下垂於胸腹之間。與西方
維納斯身段頎長而富曲線、兩乳高聳者迥異。這反映了當時塑像的藝術家們的審美觀念,是崇尚實際的、寫實的,不務虛飾的。這些塑像如保存至今,其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寢殿以北稍偏西有三楹小樓,俗稱人祖奶奶梳洗樓,也有人說是三清閣。兩個概念的距離很大,沒有文字資料確定它究竟是什麼,總之有那么三間兩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就是了。中軸線兩側有東西跨院。東院隨山勢漸高,只一進院子,主建築為玉皇殿,另一有些門、廡等附屬建築。西跨院二進,後為關聖殿,前有送生娘娘廟,俗稱娃娃殿,是過去每年上已、重九日禱廟求子的地方。娃娃殿院內有南屋三間,叫做臥奶奶廟。神像覆被仰面而臥,只露頭足。頭為女相,年可三十許。居然螓首峨眉,楚楚動人。足為一雙彎彎的蓮鉤,令人堪發一粲,此神不知有何出典。
中央二門以外有金水橋,橋外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路,越過東西兩跨院,各開一門通廟外。東名東華門,西名西華門。形式與名稱都模仿皇宮。因為供奉的是“皇帝”。所謂“三皇”,歷來說法不一。按司馬貞《補三皇紀》的說法,伏羲、女禍都在內,便占了三分之二。
從伏羲廟的體制龐雜上,一方面可以看出陸續增修的痕跡,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古代中國人崇信多神的特點。
廟中碑碣如林。最早的有後唐國長興二年的,前已述及。其次是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的,以上兩幢字跡早已不能辯認,皆是重修碑記。其他重修碑記,有金章宗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知縣張某重修,田肇碑記;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薄梁遺民楊茂重修,岳出謀碑記;明英宗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縣令房岩重修,知縣李鳳翔碑記等等。從這些碑記可以大體斷定此廟創建最遲也不能晚於唐朝。以上是有資料記載的。至於筆者當明看過留有印象的,與資料記載的往往對不上號來。如人祖殿前有一巨碑,碑陰上刻有從盤古以下的帝王世系和紀元表。正面不知什麼內容,所以也不知立石年代及立石人名字。玉皇殿以南有一方碑,也是正面內容不詳,背面鐫面草體七言詩一首,詩句是:
鳥幾山頭不計年,鴻蒙未分始占先。古松盤桓千載秀,萬株風聲月滿川。
西望鶴軒轉清幽,東臨晴光景色鮮。且看山色綠猶曠,免叫花落惹心嫌。
款署“虛昌道人題”,按“虛昌”是個“呂”字,所以傳說是呂洞賓乩筆。詩中平仄、對仗多有不協,或輾轉傳抄有誤。也或者是“神仙”臨壇即興之作,未經推敲的緣故。聽人說這塊碑的一角如果有水跡下注如線,便是將有大雨的騰兆。西華門外偏北有一碑,當時老百姓說是全國最大的碑。雖此說未必有據,但它確實碩大無朋。光是那個巨大的贔屓座高度就有1.67米。大凡巨型碑刻,上端兩旁都有供牽曳的突出部分。這座碑卻沒有。相傳修廟立碑時,刻製成了卻無法把它立起來。主修人夜夢神人告訴他的:“土擁脖!”於是採用了在一端陸續墊土的辦法,安全穩妥地把碑立了起來。可見勞動人民之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廟前後院內古柏近三百棵,其粗都在合抱以上,枝幹夭矯,如虬如龍。其中最大的兩株,要好幾個人才能摟過來。據筆者印象,其直徑當在3米左右。傳說有一個盲人,聽說這個樹很粗,便想親自去量一量。他把問路的竹馬豎在樹上,從此處開始,伸直雙臂一摟一摟地量起來。
旁邊一個遊人輕輕把他的竹馬拿到一邊。盲人摸不到竹馬,便一直摟下去。過了一會,那人又把竹馬豎上。盲人摸到了竹馬,嘆道:“哎呀,原來這樹這么粗,硬是叫我量了半天!”雖是笑話,但能引動一個瞎子去量,再退一步講,即使實在沒有瞎子量樹這件事,能依這棵樹編出笑話來,也可見其粗是有名的。樹不知栽植於何年,反正明代已成為千年老樹。“鳧嶺老樹”曾是古鄒十二景之一。明嘉靖間曾任鄒縣儒學教諭的永嘉人劉浚有詠鳧嶺老樹的一首七律,詩句是:
鳧嶺蒼蒼雨乍收,廟前雙樹倚雲浮。枝分落日紅將斂。葉帶飛嵐翠欲流。
偃蹇障空擎雨蓋,崢嶸出澗走龍虬。可人最是西風后,天籟聲含萬壑秋。
又有同時代曾任鄒縣儒學訓導的池陽人胡選,有詠“鳧嶺老樹”的七絕一首是:
廖枝蒼柏勢崔巍,千古何人向此栽。工匠不來山路杳。可憐空老棟樑陳。
西華門外大路東側,地崖中嵌一石碣,上面有10公分見方的大字四個:“盤古遺蹟”,楷書,魏體,不知何人書於何代。據說原來埋在土中,農家修地堰時控出立起來的。
以上都是羲皇廟遭到大規模破壞以前的情況。
羲皇廟有古老的廟會,會期是每年的夏曆三月初三和十月初一。地點就在廟內及附近陂陀的山路上。屆期有數百里的香客,專程前來祈福求子。人祖殿及其他各殿堂俱皆香菸繚繞。常常有許多髮鬢蟠然的老太太們在香氣氤氳中親切地寒暄著:“姐姐,你也來看咱娘?”“我來看咱娘。妹妹,你也來了嗎”好像她們真是一母所生的親姐妹,一齊聚會在母親膝前,來共享天倫的樂趣。其實他們卻認認真真,虔虔誠誠。從這些老太太們身上,看到了我國人民友愛、純樸、篤重人倫的善良本性。爺娘廟村民非常好客,每到會期,預先準備酒和油炸食品招待趕會的親龍。以誰家到的客多為榮。要是哪一家沒有客人,會感到很不好意思。會上客商雲集,買賣興旺。上市貨物有兩個特點。第一是耍貨市(賣兒童玩具的地方)五彩繽紛,爭奇鬥巧。染成黃色的小藍,鐫刻著各式圖案的蝤葫蘆最引人注目,銷量也大。當地稱蟈蟈兒為“蝤子”,就是《爾雅》、《詩經》上所載的螽斯。過冬的蟈蟈兒可以飼養在這種葫蘆里,揣在懷裡鳴聲切切、非常可愛。《詩》云:“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還是離不開“人祖”,“爺娘”惠愛子孫的主題。第二特點更與人類繁衍有關。那就是藥材市上血山根堆積如山,人們整筐整籃的購買。此物學名丹參,理血調經,活中有補,是婦科良藥。《本草》上說丹參一味可代替“四物湯”。(當歸、川芎、地黃、杭芍)民間驗治血虛宮冷不孕的病例,水煎丹參長期服用,往往可以奏效。
以上關於人祖的傳說,關於禱廟求子的風俗,以及前述廟會上貿易特點,都反映了我國人民熱愛生活,寄希望於未來,關心下一代的精神。
人祖廟第一次遭到大規模破壞,是在1929年。先是巨野人李廣炎創立“無極道”。爺娘廟村人王傳仁入道,關在鄒、滕、魚、濟邊境積極發展道眾,成為那一帶的道首。1928年,無極道起事,糾集幾個縣的道眾攻濟寧,被西北軍閥部隊梁冠英部擊潰。梁部追剿王傳仁至爺娘廟村,向當地百姓詢問王的住處。老百姓光知道掩護活人,不懂得保護名勝,竟指著羲皇廟說那便是王傳仁的家廟。軍閥部隊一看林木蓊鬱,也疑為盜賊巢穴,遂放了一把火。可憐人祖殿畫棟雕梁都成灰燼。從此當地流傳著一句歇後語:“王傳仁的家廟―――沒譜。”本不是家廟,哪裡有家譜呢?在這裡補充一點題外的話。該村無極道道首王傳仁躲過軍閥部隊追捕後,在民眾掩護下隱居了十多年時間。日寇侵華時,他又起而組織道眾號召抗日。他們造木筒的大炮,說是作起法來砂礫、石塊都能當炮彈打出去。試驗失敗,道徒渙散,以後就漸漸地銷聲匿跡了。有人編出歌謠來揶揄地說:“爺娘廟,瞎胡鬧,伐了楊樹造大炮……。”不過此人民族氣節和正義感還是可敬的。晚年施茶舍藥,多行善事,於1948年卒於家。羲皇廟被燒後,當地民眾草草搭蓋了個殿頂,香火旺盛如初。“大躍進”時,拆除了包括梳洗樓在人的磚木結構的建築物,木料和磚運去煉了鋼鐵。60年代初,又拆除了其他所有建築,並伐倒了所有樹株(包括那兩株老樹)運到郭里集村東建了一片房子,先作公社,後改高中,最後作了一處鄉辦工廠的廠址。胡選詩句“可憐空老棟樑材”的慨嘆可以不發了,因為老樹解了方木,終於派上了用場。剩下拆不掉燒不了的一幢幢石碑,在“史無前例”中碎為齏粉。據說漏掉了三塊沒砸碎,沒有做到完全徹底。
人祖廟廢址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的斷碑殘碣向人們講述著我們的祖先創造的燦爛的古代文化,講述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往事,也講述著極左路線造成的十年浩劫的往事。所幸那一頁頁怵目驚心的歷史已經掀過去了!永遠地掀過去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素養的提高,人們必將憶起這筆珍貴文化遺產。它反映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它創修的年代應早於孔廟、孟廟及其他有名的古建築。修復這批文化珍品之事,必將在明天提上議事日程。
人們切盼著。
須句尋蹤
須句是魯南地區春秋時古國,在《春秋》經傳中有多處記載。它與當時的魯、邾三國的糾葛和反覆兼併,對於邾婁文化融入魯文化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弄清須句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助於對這段史實的了解。
魯僖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公元前639―――638年),魯、邾兩個鄰國發生了第一場糾紛。先是邾國滅掉了風姓國須句,須句的國君逃奔到魯國去。魯僖公的母親是須句族人,號成風。成風命僖公封須句,以“崇明祀,保小寡”、“修祀紓禍”。於是僖公二十一年冬伐邾,至次年春天打敗了邾國,幫助須句復了國。當年八月,邾國對魯報復。魯國疏於防備,在升陘被打敗,連僖公的甲冑都被邾人繳獲,縣在魚門誇示威武。邾國再度滅亡。
那么,須句窨在什麼地方?它與魯、邾二國處於怎樣的方位呢?《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說:“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 有濟之祀。”杜預注云:“任,任城縣也;須句,在東北須昌縣西北……”《水經注》說須句,在東平壽張縣西北,理由是其地有朐城。(按,《公羊傳》須句作“須朐”)又說“一國兩城,蓋後都須昌。”邾國遷繹前在東南的南陬。如須句在東平以西,則邾滅須句要越過魯、任、宿三國境地。為此研究山東古國史的學者王獻唐德行在其所著《邾分三國疆邑考》中對這種“越境而滅人國”就持懷疑態度。今人膠柱鼓瑟,執定須句在東平西北之說,無法解釋“越境而滅人國”的疑問,遂附會邾國遷繹由西來之說。說是邾國故地在濟寧以南。即便按此說,邾滅須句還是隔著任、宿兩國。從來遠交近攻,隔著兩個國家去打須句,仍然是既無必要也不可能的事情。
對這個疑問,王獻唐德行以為是古國“遷徙流轉不定”所致,這是有道理的。便是邾建國以前的邾婁人也是遷徙來的。王獻唐《炎共氏族文化考》一書引《拾遺記》說“軒轅 尤之凶,遷其民善者一鄒屠之地,遷惡者於有北之鄉。”古代有族遷名隨的慣例。即遷徙民族到了新居地,往往仍襲用舊居地的地名。此處所說的“鄒屠”,以及慣用的“邾婁”,實際都是 尤舊居地琢鹿的音轉。據此,可以認為東平以西的須句,是被滅後遷徙,被當地同姓的任、宿兩國收留,本著“興滅國、繼絕世”的慣例,讓它在那裡維持祭祀的。依族遷名隨的老例子,遷後的新居地仍稱須句。前述《水經注》謂一國而有兩城,顯系寄人籬下不得安居面輾轉遷移的結果。
既然可以認定邾國所滅的須句不會遠在東平以西,那么肱句的故地該在哪裡呢?
首先,從大的方向上來判斷,它應當在魯國以南或偏東,而不會在以西或以北。這理由有《春秋》為證。
魯、邾兩國圍繞須句的鬥爭一直持續著。升陘之役以後,魯國曾在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一年內兩次伐邾,取訾婁。王獻唐《三邾疆邑圖考》謂“訾婁”即邾國遷驛以前的舊地,占領後即成為魯國的鄹邑,也就是孔子之父叔梁紇曾任邑丈夫的那個地方。又過了七年,文公七年即公元前620年,魯國第三次向邾報復。《春秋"文公七年》:“春,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須句,遂城郚。”《左傳》作者認為“非禮”。也正因此之故,《春秋》從此沒有再提須句沒有興滅繼絕。或者須句族人早已遠遷,要興滅繼續也沒有對象了。於是便把自己的一個兒子封在這裡,統治這片地方,致被《左傳》作者認為“非禮”。也正因此之故,《春秋》從此沒有再提須句,須句是最終滅邙了,地為魯國所並。
這裡透露出須句大體方向的線索是“遂城郚”三個字。這裡“城”是名詞動用,修築城邑的意思。“遂”,《穀梁傳》解釋說:“繼事也。”按春秋時名叫“郚”的城邑有兩處。一是齊國邑名,當在今安丘西南。見於《春秋"莊元元年》:“齊師遷紀、 、郚。”鄭玄註:“郚,在朱虛縣東南。”按朱虛是西漢時縣名相傳是帝堯之子丹朱之墟,所以叫“朱虛”。故地在今臨朐東南,應與魯國所城之郚遙遠而無涉。另一處“郚”是魯國邑名,在今泗水東南、費縣西北、滕州東北的地方。既然魯國這次軍事行動於占領須句以後,接著又進軍郚地,並在新占領區築城,則兩地必然在同一方向,即須句應在魯國以東或以南方向,而不會在以西以北。否則,班師之後再次東南去“成郚”,便不能算是“繼事”,不能謂之“遂”了。
大體方向明確以後,便可以進一步縮小範圍,尋找被滅的須句故地了。
《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又《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郭璞註:“九夷在東。”邢 疏引《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以上各種對夷的解釋,其中“鳧臾”值得注意。一般說就是“扶餘”,是松花江流域居住的民族建立的政權。那裡唐時屬黑水靺鞨,五代時名女真。直到十二世紀完顏部統一各部建立金國時,仍被看作邊荒之地。試想早於此時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孔子,能把地理眼光投向這樣的遠處嗎?說“鳧臾”為“扶餘”,不過因音近而附會罷了。按“夷”是對古代東方各族的稱呼。“九夷”也是從夏到周就有的古老說法。傳說中的太昊、少昊都是東夷首領。太昊都陳(在河南),少昊陵在曲阜,他的後代建立郯國(今山東郯城),都不在邊遠地區。事實上那時凡不屬周民族的其他民族都被稱為蠻、夷、裔。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50年,孔子相魯定公參與齊魯夾谷之會,齊人使萊人出兵動魯侯,孔子便指斥“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夾谷地在山東萊鞠。萊人即萊夷,是山不的土著。可見那時的“華夷之辯”範圍比後來的要小得多。邾人本來也是東夷族,但因為封了個黃帝後裔曹俠做國君,因而不當夷人看待。其餘太昊後裔諸國,即前文所提到的任、宿、須句、顓臾、是被當作東夷看待的。
據上所述,“鳧臾”不必附會遙遠的“扶餘”。“鳧”、“須”二字,或再加上“風夷”的“風”字都是輕唇音,古音相近。文字產生以前的歷史,文字產生以後予以記載,不同的記載用字岐異的現象並不少見。我以為“須句”就是《論語正義》中說的“鳧臾”和《爾雅疏》中說的“風夷”。(或者“風夷”所指範圍更寬一些,包括上述那些風姓小國)
既然假定“鳧臾”就是須句,而魯國以南與邾地相連的地方恰巧就有個鳧山。山在山東鄒城市以南,包括五條縱列的幾十座山峰。它們是鄒城南境與滕州和微山縣的界山,東西兩個主峰都在鄒城境內。
有個有趣的現象可作旁證。太昊(伏羲)作為東夷人的首領,在他活動的東部地區,他處少見上規模的伏羲廟。但是鳧山山脈範圍內,卻有三處規模宏大的伏羲廟,而且都很古老。一在鄒城郭里,一在滕州染山,一在微山陳莊。三廟呈三角形相對,各距二三十里路。其中尤以鄒城郭里的最為宏大。此廟在鳧山東主峰的西麓。創修時間最晚也應在唐代。因為有記載的最早的碑刻在後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就已經是重修的碑刻了。此外山上還有許多傳說與伏羲有關的地名和景點。如鳧山西峰有伏羲畫八卦的“畫卦台”,山下有傳說伏羲、女媧“滾磨成親”的“遺址”―――老磨台,山前有傳說中的伏羲、女媧墓等。這不會是偶然的。三個伏羲廟及其周圍地區,約略顯示出須句故地的大體範圍。
如果此說可以成立,則鳧臾(須句)與顓臾(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東一西,兩兩相對,同為風姓族中的兩個國家。按此方位,不但邾滅須句不再是“越境而滅人國”,而且魯文公七年“取須句,遂城郚”也可以解釋了。特提出這一說法以作引玉之磚,希望有興趣的同道進一步探討。[/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