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州

貝州

北周始置貝州,治武城縣(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西北)。隋大業年間貝州更名清河郡。唐武德年間改清河郡為貝州,隸河北道,治清河縣。天寶元年改貝州為清河郡,至德二年復名貝州。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改貝州為恩州,貝州遂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州
  • 類別:古代行政區
  • 別稱:恩州
  • 治所:清河縣,故城縣,武城縣,夏津縣
歷史沿革,歷代名人,孫伏伽,張文瓘,宋氏姐妹,張祜,丁度,史書記載,

歷史沿革

北周始置貝州,治武城縣(今清河縣西北)。
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武城縣改名清河縣,仍為郡治。
大業年間貝州更名清河郡
唐武德年間改清河郡為貝州,隸河北道,治清河縣
天寶元年改貝州為清河郡,至德二年復名貝州
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改貝州為恩州,貝州遂除。
貝州治所,今邢台市清河縣,山東省武城縣,河北省故城縣,山東省夏津縣都有分布。

歷代名人

孫伏伽

孫伏伽,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進士及第,為唐代第一科狀元,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約於南北朝末至隋開皇初年,生於貝州武城(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的一個書香門第。當地傳說,故城縣西半屯鎮雙屯村北邊現存的雙冢是孫伏伽墓。2015年已在雙冢中間修了廟宇,每逢元宵節附近居民、周邊商賈會前來祭拜。自幼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深諳治國之道,立志報國,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當時大隋王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任用。於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開設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進士科(當時未設狀元)的科舉考試。孫伏伽見出頭的時期已到,就滿懷信心的進京趕考,一舉成名。高中進士之後,步入仕途,歷任大理寺史、尚書令史、萬年縣法曹

張文瓘

張文瓘(公元605—677年),字稚圭,於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出生於清河郡(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東北部)張氏的名門望族。該族原為西漢留侯張良的後裔。文瓘出生在世代為官的家庭里,自幼就飽讀經書深明禮義。他孝敬母親,尊敬兄長,以孝友聞名鄉里。唐太宗李世民登位之後的貞觀(公元627—649年 )初年,張文瓘通過明經科考試,被補作并州參軍,步入了仕途。 張文瓘屢經升遷後,成為朝中的水部員外郎。後又被調任雲陽縣令。他為官清正廉明,治理得政通人和,深受百姓稱讚。唐高宗李治的龍朔(公元661—663年)年間,因他政績顯著,屢加升遷,官至東西台舍人、參知政事,成了名副其實的宰相。不久,又遷升為東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兼知左史事。 鹹亨三年(公元672年),張文瓘改任黃門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不久,又升遷為大理寺卿,依舊參知政事,成了主管審理刑獄的宰相。他上任後,不到十天,就把多年堆積下來的四百餘件疑案審理清楚,無一不當之處,使許多冤案都得以平反昭雪,真有罪者,按律治罪也毫無怨言。當時的人們都夸張文瓘執法公平而寬恕,稱其為張青天。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張文瓘被任命為侍中,兼太子賓客。獄中囚犯,聽到張文瓘已改任,不在掌管刑獄的訊息後,都大放悲聲,痛哭不止,其情其景感人至深。身為一個主管刑獄的宰相,經他審理定罪的犯人,竟對他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這真是舉世罕見的一大奇事。由此可見,張文瓘真不愧是被人稱之為有管仲蕭何之才的賢臣名相。儀鳳二年(公元677年),一代名相張文瓘與世長辭。他享年七十三歲。死後高宗皇帝追贈他為幽州都督,諡號為“懿”。又因張文瓘生前輔佐皇帝能夠盡忠盡孝,其精神可佳,特頒詔書,命其陪葬昭陵,也就是讓他安葬在唐高宗的父皇唐太宗李世民的墳邊,使其繼續為大唐皇室盡忠盡孝。這是封建帝王對開國元勛、輔國元老死後的最高待遇,由於清河東武城張氏有張文瓘和張錫三任宰相,顯貴無比,因而在唐朝被列為“十柱國”之首位,成為當時最為顯赫的郡望。他們的後人也以“清河世澤,唐相家聲”引以為榮。

宋氏姐妹

長女宋若莘參掌機密,著述文章,掌管記注簿籍,元和末卒,贈河內縣君。次女若昭於其姐卒後代司其職,封尚宮(內宮女官的最高長官)。姐妹中,若昭尤通曉人事,自憲、穆、敬三帝,皆呼為先生。六宮嬪媛、諸王、公主、駙馬皆師之,為之致敬。。晉封梁國夫人(外命婦的最高封號),寶曆初卒。三女若倫、五女若荀亦皆早逝,敬宗復今四妹若憲代二姐若昭宮籍,既成宮中的秘書,為女學士。文宗以若憲擅辭章,精議論,尤為重用,後因大和中,奸臣李訓、鄭注專權誣陷至死,文宗始悟憲之冤,追恨不已。清河宋氏五姐妹,個個才華出眾,同在宮中被尊稱為學士、先生,受到皇帝重用,皇子、公主都以師禮相待。這在中國歷史上該是絕無僅有的,也是巾幗一枝奇葩。

張祜

張祜,字承吉,約(公元782年)出生在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卒於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張祜早年寓居蘇州,常往來於揚州、杭州等都市,並模山范水,題詠名寺。他的《題潤州金山寺》詩,空前絕後。他作的《宮詞二首》之一:“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流行一時。後來這首詞傳入宮禁,唐武宗病重時,孟才人懇請為上歌一曲,唱到“一聲何滿子”,竟氣亟腸斷而死。這種至精至誠的共鳴,恰恰說明祜詩的魅力。白居易很欣賞張祜的《觀獵詩》,認為與王維的觀獵詩相比難分優劣。然而,祜性情狷介,不肯趨炎附勢,終生沒有蹭身仕途,未沾皇家寸祿。 張祜晚年,在丹陽曲阿築室種植,寓居下來。嘗與村鄰鄉老聊天,賞竹,品銘,飲酒,仿著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 一生坎坷不達而以布衣終。

丁度

丁度,字公雅,於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出生於貝州清河縣(今邢台市清河縣)一個書香門第。丁度從小經受家族的薰陶和影響,在父親的教誨下博覽群書。他聰明好學,愛讀《尚書》,善作詞。丁度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通過詞學考試被錄用而步入仕途。先分配到大理寺任評事,後任太子中允,教太子禮儀,代起奏章。不久,又調吏部南曹。丁度根據當時國情,上書皇帝,提出六條建議:一、嗇講讀官;二、擴大諫院編制;三、增補蔭用大功以上親屬;四、選河北、河東現役軍人補充禁軍保衛汴京;五、考核州、縣官員墾荒政績,分上下兩等;六、凡因公坐罪和罪杖者,聽保遷官。建議多被採納。仁宗初年,為翰林學士知制誥,草擬正式文告。。繼而又撰寫《慶曆兵錄》5卷,《贍邊錄》1卷。對形勢的分析,採取的策略“都切時宜”,有助於邊防建設。慶曆六年(1046年),升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因與樞密使夏竦政見不合,慶曆八年(1048年)被罷職,改任觀文殿學士。後晉升尚書省左丞,總領吏、戶、禮三部事務。死後追贈吏部尚書,諡文簡。丁度一生任職較多,除上述職務外,還先後擔任通州通判、直集賢院,監管齊州稅務、判太常禮院、端明殿學士、知刑審院、工部侍郎、紫宸殿學士、知通進銀台司等職。度一生建樹亦多,深受仁宗器重,嘗稱度為“學士”,不直呼其名。人們為懷念丁度,流傳著“丁學士死後為芙蓉城主”的傳說。蘇東坡詩:“芙蓉城中花冥冥,誰與主者石與丁”

史書記載

《元和郡縣圖志》:
貝州,清河。上望。開元戶八萬四千四百。鄉一百七十七。元和戶二萬一百二。鄉三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兼天下,以為鉅鹿郡。
漢文帝又分鉅鹿置清河郡,以郡臨清河水,故號清河。後漢以為清河國。周武帝建德六年平齊,於此置貝州,因邱以為名。隋大業三年,又為清河郡。隋末陷賊,武德四年討平竇建德,復置貝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六十里。南至魏州二百一十里。正東微北至德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冀州二百一十里。西至邢州二百三十里。東至博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白氈。賦:綿,絹。
管縣十:清河,清陽,歷亭,東武城,宗城,經城,漳南,臨清,夏津,永濟。
清河縣,緊。四。郭下。本漢信成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信成縣置清河縣,至隋不改。皇朝因之。
故末?丕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十六國春秋》曰:“鮮卑段末?丕自稱遼西公,於此築城,與石勒相持,因為名。”
永濟渠,東南去縣十里。
清陽縣,緊。四。郭下。本漢舊縣也,屬清河郡。後漢省清陽縣,其地屬甘陵縣。隋開皇六年重置,皇朝因之。
甘陵,在縣城內。後漢清河王慶陵,慶即安帝父也。
歷亭縣,上。三。西南至州一百里。本漢東陽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東陽縣,其地屬鄃縣。〔鄃,音輸。〕隋開皇十六年於此置歷亭縣,遙取漢歷縣為名。皇朝因之。
東陽故城,在縣西十八里。漢高祖以張相如為東陽侯
東武城縣,上。二。西南至州四十二里。本七國時趙邑也,《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即此地也。蓋以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以辨之,屬清河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皇朝因之。自後魏以來,山東貴族清河諸崔,即此邑人,為天下甲族。
宗城縣,望。五。東北至州六十里。本後漢章帝分立廣宗縣,屬鉅鹿郡。後魏改屬廣宗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仁壽元年改宗城縣。皇朝因之。
張甲河,在縣南二十五里。
漳水,東去縣二十七里。
經城縣,上。四。東至州六十里。本後漢分前漢堂陽縣,於今縣西北二十里置經城縣。後魏省併入南宮縣,孝文帝又於今理置經城縣,又置廣宗郡。高齊省郡及縣,仍置武強縣於此。隋開皇六年,移武強縣於此,置經城縣,屬貝州。皇朝因之。
張甲枯河,東去縣十里。
漳南縣,上。二。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東陽縣之地,隋開皇六年置東陽縣,屬德州,取漢東陽之名。十六年改屬貝州,十八年改為漳南縣,以漳水在縣北,故名也。皇朝因之。
永濟渠,在縣東五十里。
漳水,在縣北四十六里。
臨清縣,緊。五。東北至州六十里。本漢清泉縣地,後魏孝文帝於此置臨清縣,屬魏郡。高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臨清縣,屬貝州。皇朝因之。貝丘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漢貝丘縣城也。城內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為名。
《春秋》“公田於貝丘”,是齊州地,與此異也。
永濟渠,在縣城西門外。
夏津縣,上。二。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漢鄃縣地,呂佗、欒布皆為鄃侯,田蚡奉邑亦在鄃,屬清河郡。隋大業二年改屬貝州,天寶元年改為夏津縣。
屯氏河,在縣北。
永濟縣,緊。四。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漢貝邱縣地,臨清縣之南偏,大曆七年,田承嗣奏於張橋行市置,西井永濟渠,故以為名。
永濟渠,在縣西郭內。闊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按漢武帝時,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蓋屯氏古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