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中國古代溝通黃河與
海河流域的航運水道。
隋大業四年(608)開。東漢建安九年(204),
曹操曾開
白溝(比今
衛運河偏西),又
開平虜渠(相當今
滄州以北的南運河),溝通黃河和
海河水系。
隋代開永濟渠,南引
沁水通黃河,
北通涿郡(治薊城,今北京)。這是白溝的改道,並向南延伸,南段比白溝稍向東移,在今衛運河之西,今
德州以下與南運河大致相合,至今
天津市西再向西轉北,沿當時的
永定河分支至涿郡。自永濟渠經
黃河、
通濟渠、
淮河、
邗溝,過江經
江南運河至杭州,構成了南北
大運河。
隋、
唐向
遼東用兵,永濟渠都是運輸軍需糧餉的主要交通幹線。北宋時,又稱
御河,上源已與沁水隔絕,以
衛河為源,自衛州(今
河南省汲縣)以下能行載重三四百石的船隻。下游與
漳河、
滹沱河匯合,水量增加,但常受黃河決溢的干擾。金代仍利用它漕運。元代開京杭運河,御河(永濟渠)的德州至
天津段,成為京杭運河中南運河的一段。
隋煬帝在完成通濟渠、山陽瀆之後,又決定在
黃河以北再開一條運河,即永濟渠。大業四年(公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永濟渠也可分為兩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經今新鄉、汲縣、滑縣、內黃(以上屬河南省)、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以上屬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屬山東)、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以上屬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經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達涿郡(今北京市境)。
歷史記載
據
史料記載,隋大業四年(
公元608年)正月,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區西南隅)。”這表明隋煬帝當年開鑿
大運河時,沁河是永濟渠的源頭。
明朝周夢暘編撰的《水部備考》中的記載也印證了這一史實:“沁水一支,自
武陟小原村東北,由紅荊口(今
獲嘉紅荊嘴)經衛輝府,凡六十里,入衛河。昔隋煬帝引沁水北通涿郡,蓋即此地也。”武陟小原村現存明代石碑也明確記載了隋代在當地建閘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沁河下游在隋代是地下河,沁河下游堤防是金代以後逐步修築起來的。
隋代沁水的流路,在今
武陟縣城以上大體同現流路,在今武陟縣城南折東再轉東南注入黃河。北魏
酈道元撰《水經注》記載為:“……又東,過武德縣(大城村)南,並於縣南水積為陂(大坑),通結數湖(陂和湖約在今水寨一帶)……又東南,至滎陽縣北,東入於河”。由此不難想見,隋代沁河入黃口一帶由黃河、沁河沖泄成多處大的坑塘,是難以通行大型船舶的。所謂“南達於河”,應當是對沁水河道加以疏浚。
演變
南北兩段都是當年完成。永濟渠與通濟渠一樣,也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據載全長1900多里。深度多少,雖不見文字,但大體上說,與通濟渠相當,因為它也是一條可通龍舟的運河。大業七年(
公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4000多里,僅用了50多天,足見其通航能力之大。隋唐兩代稱為永濟渠,
宋代稱御河,其治理均旨在發展漕運,直到清
光緒年間,從衛河水運可直達
天津海河。明清兩代,“凡漕糧入津、蘆鹽入汴,率由此道”。衛河上下,船桅如林,航運繁忙。北京城內所需物資,除江南海運或運河
漕運之外,多由黃河漕運轉淇門入衛河抵京,衛河對中國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今天除衛河、南運河占壓的原御河地段外,
地表已很難發現永濟渠的蹤跡,現衛河和南運河北段仍為地上河,
內黃至德州之間有大片沙崗和沙淤地,這是北宋以來黃河洪流泛濫留下的,也是永濟渠淤沒的主要原因。
堤防洪流
歷史上衛河泄流緩慢,
堤防殘破不堪,洪澇災害頻繁。1949年後,對衛河進行了多次治理和疏浚。其中1978-1983年衛河幹流擴大治理後,現衛河汛內溝口以下行洪流量達2000-2500秒立方米,排澇流量700-1000秒立方米,比解放初期行洪能力提高了兩倍以上。
工程建設
開永濟渠的關鍵工程是在沁水左岸開渠,引沁水東北流會清水至今
濬縣西入白溝。這是永濟渠的南段,是當時新開鑿的渠道。
白溝是
曹魏舊渠,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北征袁尚時“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曹魏修治後白溝水量增加,連同與它接連的
清河,成為河北水運幹線。永濟渠以曹魏舊渠為基礎,將渠道拓展成為大渠,至今天津市境與沽河會合。這是永濟渠的中段。從今天津市至古涿郡為永濟渠的北段,系改造古
潞河、
桑乾水兩條自然河道的下游而成。
永濟渠全長2000多里,由閻毗負責督建,男丁不足,婦女也被迫服役,從開工到建成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永濟渠的寬度雖然不及通濟渠,但運輸能力很強,並可航行龐大的龍舟。
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隋煬帝發兵高麗時,除親自乘龍舟通過永濟渠外,還曾“發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當時江淮以南的役夫和船隻以及漕運、兵甲、武器、兵士等都是通過永濟渠運往涿郡的。船隻相延近千里,往返運輸數十萬人次,其規模是相當可觀的。
然而,永濟渠“南達於河,北通涿郡”的全線貫通,可能只限於渠成之初不到十年的時間。由於沁水多沙易淤積,而清水又流量有限,因此永濟渠南段的漕運價值並不高。唐朝的時候,便放棄了永濟渠的南段,改借丹水、清水、淇水濟漕,永濟渠的起點也由此被定位在汲縣(今
衛輝市)一帶。北宋時,稱永濟渠為御河,金代仍利用這條運河。元代開京杭運河,御河(永濟渠)的德州至天津段,成為
京杭大運河中南運河的一段。御河明代時主要水源依靠
百泉,其流經的地方又多在春秋時的衛國,所以改稱衛河,系天然河流。
但隋代以後的沁水並沒有和永濟渠斷絕關係。武陟地勢高於
新鄉,每遇沁水決溢,很自然就會向新鄉漫流,匯入御(衛)河。有時沁水的決流還可以通航,與黃河衛河水運相銜接,仿佛隋代永濟渠情況。又由於衛河常患膠淺滯運,歷代
統治者有的對沁水決流主張不予堵塞,有的還建議按決流開渠引沁入衛以利漕,議多不果行。也有見諸實施的,終因“衛小沁大,其勢難容,衛清沁濁,其流必淤”而再行築塞。也正因黃、沁河屢屢沖淤,隋代永濟渠的南段才絕難尋到遺蹟。
唐代廢棄永濟渠南段後,其中段的主要水源中,丹水是沁水最大的支流。丹水的支流長明溝亦稱小丹河與清水相連,曹操開白溝後起到了增加白溝水量的作用。唐代以後小丹河仍然是永濟渠的重要水源,至清康熙年間仍有引丹濟衛的詳細記載。這條由今
博愛縣經武陟、
修武向東連通衛河的河道後來被稱為運糧河,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仍具有航運價值。
異稱
史載:隋煬帝於大業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卷三《煬帝紀上》)又據《元和郡縣誌》卷十六《河北道一·相州》:“內黃縣……永濟渠,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一名御河,北去縣二百步。”《元和郡縣圖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貝州》:“永濟縣,本漢貝丘縣地,臨清縣之南偏,大曆七年,田承嗣奏於張橋行市置,西井永濟渠,故以為名。永濟渠在縣西郭內。闊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按漢武時,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蓋屯氏古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禹貢錐指》卷十三下:“永濟渠,即古之清河,《漢志》之國水,《水經》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頭遏其水為白溝,一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一名御河,今稱衛河者也。”嚴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圖考·隋唐永濟渠》一文中,經詳考認為:永濟渠自“衛縣以東,北至獨流口約五百公里(就直線言)之流程,實亦與酈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見永濟渠之工程實多循漢魏北朝之舊河道也。”
由上可知,永濟渠的開鑿,也是利用了白渠、沁水、清水、淇水等原有的河道的。因此,在唐人的詩文中,每多“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水路雅稱,實際上就是永濟渠。
至於說永濟渠又稱“御河”,這亦是泛稱。如,《隋書》卷二十四《食貨志》載:“開皇八年……開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東注於洛。又自板渚引河,達於淮海,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以柳。”《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道一》:“汴渠……自宋武北征之後,復皆堙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於泗,達於淮,自江都宮入于海。亦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之以栁,煬帝巡幸,自江都宮入于海。”《太平寰宇記》卷十五:“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為要害之地,隋鑿御河已來,南控埇橋,以扼梁、泗,歷古名鎮,莫重於斯。’”等等。唐人詩文中,將環繞京城的護城河亦稱“御河”。如:王之渙《送別》詩云:“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全唐詩》卷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