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改鐘離縣為臨淮縣,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關鎮,清乾隆年間併入鳳陽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淮縣
- 名字來源:明洪武年間改鐘離縣為臨淮縣
- 今天位置:鳳陽縣府城鎮
- 地位:文化古城
明洪武年間改鐘離縣為臨淮縣,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關鎮,清乾隆年間併入鳳陽縣。
明洪武年間改鐘離縣為臨淮縣,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關鎮,清乾隆年間併入鳳陽縣。...... 明洪武年間改鐘離縣為臨淮縣,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關鎮,清乾隆年間併入鳳陽...
臨淮,安徽鳳陽縣臨淮關鎮。鳳陽縣臨淮鎮春秋時為鐘離國都,秦朝設鐘離縣,東晉設鐘離郡並為徐州治所,徐州更名北徐州在更名楚州再更名西楚州最後更名為豪州,因為...
龍亢並人蘄縣。齊時,淮北地區盡失,屬北朝魏地,設已吾縣,屬馬頭郡。以後南朝梁又占領,除龍亢屬下蔡郡,已吾屬沛郡,義成屬臨淮郡外,又設葛山縣。其後復...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是唐代李邕創作的一篇散文。......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是唐代李邕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
臨淮鎮隸屬於江蘇省泗洪縣,地處洪澤湖西岸,江蘇省泗洪縣城東南,呈半島狀伸入洪澤湖,素有“蘇北第一鄉”的美譽,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螃蟹之鄉”,2002年被授予“...
臨淮鎮隸屬於江蘇省泗洪縣,地處洪澤湖西岸,江蘇省泗洪縣城東南,呈半島狀伸入洪澤湖,素有“蘇北第一鄉”的美譽,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螃蟹之鄉”,2002年被授予“...
臨淮關鎮,隸屬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古為濠州治所,為歷史通衢要地,是安徽省四大歷史名鎮之一,屬鳳陽縣標準建制鎮,地處淮河中游,蚌埠市東部。全鎮面積35.4平方...
臨淮崗,地名。安徽省霍邱縣臨淮崗鄉(原姜家湖鄉)政府所在地。也為境內淮河邊小山丘名稱。...
臨淮崗鄉,安徽省六安市下轄鄉;位於安徽省霍邱縣城關北部,橫跨淮河兩岸,下轄16個行政村,120個村民組,是六安市唯一的行蓄洪區鄉鎮。2017年,臨淮崗鄉行政區域面積...
臨沂至淮安高速鐵路,簡稱臨淮高鐵,又名臨淮客運專線,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主通道中八縱規劃中京滬高鐵第二縱,即北京-天津-東營-濰坊-臨沂-...
臨淮崗景區,是依託淮河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興建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景區主要有以下景點組成:(一)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2017年12月7日,安徽省景評審發布通報,...
臨淮浮橋,原位於安徽鳳陽縣臨淮鎮北部淮河之上,始建於明洪武六年。...... 臨淮浮橋,原位於安徽鳳陽縣臨淮鎮北部淮河之上,始建於明洪武六年。中文名稱 臨淮浮...
《過臨淮》是宋朝著名詞作家張耒的代表作品之一。張耒祖籍毫州譙縣(今安徽亳縣),後遷居楚州(今淮安)。他在《思淮亭記》中稱“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壯,習於淮...
東晉,洨縣屬沛郡,蘄縣屬譙郡。東晉鹹和二年(327年),後趙入據淮北,洨縣屬沛郡,蘄縣屬譙郡,隸屬豫州(治今河南許昌)。北周,谷陽郡領高昌縣和臨淮縣,蘄城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置鐘離縣(治今鳳陽縣臨淮鎮東故城),以古鐘離國為名。屬九江郡。王莽篡漢,改九江郡為延平,改鐘離縣為蠶富。...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宿豫縣城被沂蒙山水沖圯(亦有黃河水沖圮之說),泗州遂移治於臨淮縣,宿豫縣移治於下相城故址。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
據本村《李氏家譜》記載:始祖李誠(配阮氏)原籍南京鳳陽府(今屬安徽省)臨淮縣,幼年參軍於徐達丞相幕下,因功皇明誥封武略將軍(從五品)管軍千戶,始祖母阮氏誥封...
元時,境域處河南江北行省、東道宣尉司邊界,東部屬山陽縣、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臨淮縣,西部屬泗州,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 [6] ...
平南縣全氏族譜, 簡介 ,全餘良家譜 隨著新版《平南縣全氏族譜》在1996年收集...娶同邑臨淮縣縣丞石崖女,生男曰節,授本邑陰陽訓術,曰簡補邑庠弟子員。女...
許家 明初,許姓由鳳陽府臨淮縣西溝村來黃壘河西岸落戶。河畔蘆葦繁茂, 縣近烽火台,稱葦埠台。嘉靖元年,洪水毀村,遷東岸重建,改稱許家。327戶。...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鐘離縣為中立縣,同時在濠州西南鳳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因縣城北臨淮河,將中立縣改為臨淮縣,這是臨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臨濠府改...
霍邱縣,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位於安徽省西部。西與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徐集、陳集等地相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市區、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