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

眉州

眉山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邊緣,2000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眉山市,轄東坡區、彭山區、仁壽、洪雅、丹稜、青神兩區四縣,眉山市作為四川盆地西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來已久,為郡、州、專區治所歷時1430年,廢縣歸州直隸700餘年。眉山市人民政府駐地東坡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眉州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地區四川
  • 電話區號:028
  • 車牌代碼:川Z
歷史,地理位置,文化,書刊之城,美譽,眉州歷史,

歷史

眉山,古稱眉州。自南齊建武三年(496)建制以來,已有1500多年歷史。眉山自古以來文化鼎盛,飲譽四海,文化名流,史不絕書。以蘇軾為代表的三蘇父子,以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深邃的哲學思想、卓越的政治實踐、輝煌的文學成就,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體系——三蘇文化。因此眉州又被稱為‘詩書古城’、‘東坡故里’。之所以被稱為詩書城,不僅是因為大詩人陸游對此曾發出‘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的感嘆。其實在宋朝時期確實有人產生過打造詩書城的構想。當時三蘇父子已是享譽全國了,當地鄉人也在考慮如何紀念他們父子,有一個姓吳的眉州太守就有一個想法,他想根據陸游的詩來建設一個詩書城,當時有兩個構想,一個是修建三蘇祠,將蘇氏三父子遺像和作品請進去,供當地鄉人瞻仰;另外想建設的就是遠景樓,既可以縱覽眉州十景,又能閱覽峨眉霽雪。這種構想還是比較粗糙的,後來也因為種種原因,詩書城也只是停留在美妙的詩句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眉山打造詩書城的條件已成熟了。

地理位置

眉山城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介於岷江成樂高速公路之間。優越的地理條件,成就了眉山的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
蘇東坡蘇東坡

文化

境內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有秦漢時期的陶器,唐宋文物遍布眉山;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素有“禮義之邦”、“千載詩書城”之讚譽;文化名流代有人出,史不絕書,除三蘇父子外,“壽星之祖”商朝大夫彭祖、道教宗師張道陵及文學家李密彭端淑、良史李濤、抗金名將虞允文、“畫壇怪傑”長安派創始人石魯等皆出自眉山。
唐開元年間(713—714年),邑人孫長孺建書樓,以其“藏書甚豐”而名聞於世,後唐僖宗題“書樓”二字賜予,自此孫氏書樓名揚天下,其後人孫辟繼承先祖遺志,於宋天聖初年(1023)重修書樓,並興辦山學,名重當世。

書刊之城

由唐而宋,眉山發展成為書刊之城。至北宋末年,西南地區的出版中心由成都南移眉山,刻板印刷盛極一時,與杭州、建陽形成鼎足,成為全國三大出版中心。其時學風蔚然,很多士人“相繼登於朝,以文章功業聞於天下。於是釋耜而筆硯者十室而九,比之漢魏又遠過之”。史載,在兩宋300年間,眉山有進士886人,其中蘇軾兄弟參加進士考試的那一年,眉山舉薦應試者近50人,進士及第13人。仁宗感嘆:“天下好學之士多在眉州!”唐宋八大散文家中占其三的蘇氏父子,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三位,尤其是蘇東坡,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一掃當時綺艷柔靡的風尚,為豪放詞派的創始人,對後世影響極深;此外,他在書法、繪畫、醫學、水利等方面均有超群的建樹,其書法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之首,其繪畫為文人畫派創始人。蘇東坡以其天才的、全能的文化巨人形象成為世界文化名人。
元、明、清時期,眉山文化屢有建樹。元代在紗彀行蘇家故宅修建了三蘇祠,明洪武年間重修,清康熙年間再修;清康熙元年(1662),知州趙蕙芽遣人往白下購書,藏於眉山書院;戲劇活動在清代極為盛行,專業和業餘民間戲劇組織遍及城鄉,川劇劇作家黃吉安以其豐碩的成果享譽全國。眉山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稱於世,歷史名流雅士慕名登臨,於奇山秀水間流連忘返,大詩人陸游也生出“蜿蜒回顧山有情”之依戀。三蘇祠自元代改宅為祠,占地面積5.68萬平方米,為全國唯一紀念三蘇的祠堂,成為文人墨客瞻仰拜謁的勝地,每年數十萬中外遊客來祠參觀,使三蘇故里蜚聲中外。眉山城內還遺存有明清古城牆600餘米,清雍正年修建的武府(遷建正山口寨子城),清道光年間重修的文昌宮經書樓。名勝古蹟有報恩寺報本寺大旺寺白塔仙人洞摩崖造像、蘇東坡“連鰲山”巨書石刻、寨子城、麻衣禪院、蟆頤山重瞳觀、蘇洵墓(蘇墳山)等。

美譽

自1997年眉山建區,2000年建市以來,眉山人正在以當年東坡的豪情建設千年詩書城。如今這塊神奇的土地已成了我國著名的“中國竹編藝術之鄉”、“中國民間嗩吶藝術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臍橙之鄉”、“世界泡菜之鄉”和“中國長壽文化之鄉”。以打造中國讀書城為契機,千年眉州又成為了川西南的一顆璀璨明珠。

眉州歷史

眉州之創設
南齊奠基 六世紀中葉,中國正處於南北朝分裂時期,今眉山之境,屬於南朝的第二個朝代——齊,屬於南齊的益州犍為郡武陽縣。南齊永明二年(484),犍為郡治由武陽(今彭山區)遷往僰道(今宜賓市)。建武三年(496),在武陽縣南境建齊通左郡,屬益州,轄地包括今東坡區、青神、丹稜、洪雅和樂山市中區、夾江、峨眉山等地,郡治在今東坡區縣城北十公里的太和鎮龍安村。從這年算起,今眉山市為州郡治所已達1520年。
犍為郡治南遷後,雖然在今眉山、樂山還存在武陽、南安兩縣,但在這片廣闊的地域間,卻缺失州郡級的行政區和管理機構,難免給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帶來不便。特別是當時僚人據蜀,政局動盪,更需要設定政府機構強化管理和“維穩”。或許南齊政權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才設定了齊通左郡。如果說犍為郡治南遷是因,那設定齊通左郡便是果。因此,可以說犍為郡治南遷是眉州建州之肇始;而齊通左郡的設定,則為眉州建州奠定了基礎。
蕭梁樹形 公元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齊通左郡隨之入蕭梁版圖。南梁普通時期(520-527),齊通左郡改稱齊通郡,同時建齊通縣,郡、縣治同在一城(龍安村)。這時的齊通郡,仍屬益州。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在齊通郡之上,新設定青州。《元和郡縣圖志》載:“取漢青衣縣為名也。”青州的州政府也設在齊通郡齊通縣城。這時的龍安村,成了州、郡、縣三級政府的治所。
南北朝時期的地方行政區,實行的是漢代州—郡—縣三級制,州為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下轄郡、縣。因此,眉山至此已建置起層級完備的地方政區。
西魏定名公元552年,時任梁益州刺史的武陵王蕭紀割據蜀地,在成都稱帝,並率軍東下,準備進攻在荊州的哥哥梁元帝蕭繹。梁元帝得知訊息後十分害怕,寫信向西魏請求援助,豈知此舉正合早就有心圖謀南朝的西魏之意。西魏廢帝二年(553)春,西魏大將尉遲迥率軍南下,僅用半年時間,便占領蜀地。
西魏平定蜀地的第二年(554)正月改青州為眉州,從此,“眉州”作為一個行政區的名稱正式出現。之所以取名“眉州”,唐代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均說:“因峨眉山為名也”。在改青州為眉州後不久,西魏恭帝時(554-557)還新置了青城郡和青衣縣,郡縣同治今青神縣瑞豐鎮,也屬眉州管轄,並在恭帝二年(555)將齊通縣改名通義縣。
新建的眉州統轄兩郡兩縣:齊通(通義縣)、青城(青衣縣),州界大約東接今仁壽、西至今洪雅、北起今東坡區、南達今五通橋區冠英鎮一帶。由於州之下還領兩郡兩縣,可以說眉州建州伊始,級別就比較高,相當於唐朝時道一級的行政區。按今天行政區劃的標準,屬於地方一級行政區(省級)。
眉州的演變
北周:二易州名 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北周雖然只有短短25年(557-581),但其間的行政區劃卻有些亂,郡縣、名稱多所變更。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銷齊通郡,新置安樂縣(治所在今眉山老城區),屬眉州;大約同時,復置齊樂縣(縣域包括今丹稜、洪雅和東坡區西南一部),也屬眉州。這樣,眉州轄一郡(青城)四縣(通義、安樂、齊樂、青衣)。
武帝保定元年(561),新置平羌郡,同時置平羌縣,郡縣同治在今樂山市中區,縣域包括原屬齊通郡的今樂山市中區、夾江、峨眉山、金口河等。
武帝保定二年(562),改齊樂縣為洪雅縣,治地在今丹稜縣城廂鎮,這是洪雅縣得名之始;於青城郡治南五十步移置青城縣,郡縣同名,即青衣縣改為青城縣。這樣,眉州就下轄兩郡(青城、平羌)四縣(通義、安樂、洪雅、青衣、平羌)。
武帝建德元年(572),眉州被改回青州,之後又恢復齊通郡,並把安樂縣改為齊通縣,郡縣同治一城(今眉山老城區)。
宣帝大成元年(579),又改青州為嘉州,《元和郡縣圖志》載:“按州境近漢之漢嘉舊縣,因名焉”,“嘉州”之名由此出現。同年,又改青城稱青神,依然郡縣同名。
這時的嘉州,轄三郡五縣:齊通郡(齊通縣、通義縣、洪雅縣)、青神郡(青神縣)、平羌郡(平羌縣)。
短短20多年內,眉州郡縣、名稱被四次調整變更,令人眼花繚亂,或許這跟北周一朝走馬燈似的更換皇帝有關(25年內換了5位皇帝)。但需要說明的是,北周時期,雖然眉州之名被改沒了,下屬郡縣也不斷變化,但州治卻依然在通義縣(太和鎮龍安村)。也就是說,那時的眉山依然是今眉山、樂山的政治中心。
隋朝:治所遷移 581年二月,8歲的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予楊堅,隋朝建立。隋開皇三年(583),廢郡存州,嘉州下屬的三郡(齊通、青神、平羌)皆被撤銷,所轄之縣,直屬州統,州治仍在龍安村,眉山管轄樂山將近兩百年。
584年,齊通縣改為廣通縣。593年,分洪雅縣為洪雅、丹稜兩縣(丹稜縣得名始於此,洪雅縣遷治今洪川鎮)。仁壽元年(601),撤銷今眉山縣城北的通義縣,改廣通為通義縣,仍歸嘉州管轄(州治還在龍安村)。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復改嘉州為眉州,並把州治遷到通義縣城(今眉山老城),至此,眉州的政治中心由太和鎮龍安村遷到今天的眉山老城區。
大業三年(607),撤州建眉山郡(這是“眉山”作為行政地名之始),郡治卻遷到龍游(今樂山市市中區)。眉山郡統轄8個縣:龍游、平羌、夾江、峨眉、通義、青神、丹稜、洪雅。由是,眉山、樂山區域間的政治中心南移,由眉山遷至樂山。這時的眉山郡,有了準確的人口戶數,《隋書》:“眉山郡統轄八個縣,二萬三千七百九十九戶”,按戶均4人算,約有95200口。眉州被改為眉山郡,不是行政區降級,而是因為隋煬帝採取的是廢除州制,恢復推行秦朝的郡、縣二級地方行政制度。
唐朝:穩定發展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為嘉州,次年,分置眉州,轄通義、丹稜、洪雅、南安(今夾江)和青神5縣,州治通義縣城。
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為嘉州。
武德二年(619),從嘉州分置眉州,轄通義、丹稜、洪雅、南安(今夾江)和青神5縣,屬劍南道,州治通義縣城。天寶元年(742)撤銷眉州,改置通義郡乾元元年(758)撤銷通義郡,恢復眉州,屬劍南道西川。
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屬嘉定路。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為眉縣,歸嘉定州管轄。十三年眉縣復升為眉州,直隸屬四川布政使司,領3縣:丹稜、彭山、青神。
明朝:先降後升 1368年,朱元璋稱帝,洪武四年(1371),大夏被朱元璋所滅,四川歸屬明朝。同年,降嘉定府路為嘉定府,眉州屬之。
洪武六年(1373),將丹稜從眉州析出,復縣,直屬嘉定府;九年(1376)四月,降嘉定府為嘉定州,眉州降為眉縣(眉州出現了新的名稱),屬嘉定州;十年(1377)五月,又將彭山、丹稜兩縣撤銷併入眉縣,將青神縣撤銷併入嘉定州。
這時,眉州不僅失其名,級別更降為建州以來最低(成為四級地方行政區)。導致這一現象的主因,還是社會經濟沒有走出戰亂的創傷。
經過幾年的發展,經濟慢慢復甦。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眉縣復升為眉州,直屬四川布政使司(即省),彭山、青神、丹稜均在當年復縣,隸屬眉州,眉縣地屬眉州直轄,但並未恢復眉山縣的建置。由於復州後直隸布政司,因此又叫直隸州,這樣,眉州可謂是連升兩級,一下子由四級政區升為二級政區,大抵恢復到北宋太宗末年時的狀態。從此至明亡,基本沒有變化。
清朝:雙重領導 明朝滅亡(1644)後,眉州在1652年以前,並未完全屬於清朝,而是在張獻忠大西政權及其部將的控制之下。1652年,清軍漸次底定全蜀,眉州正式歸屬清朝。
清朝,基本承襲明制,這時眉州的標準名稱是“眉州直隸州”,即是說眉州由省直轄且有領縣。清代,眉州領縣三:彭山、丹稜、青神。只是在康熙元年(1662)和六年(1667),因地廣人稀,先後將彭山、青神併入眉州,直到雍正六年(1728)才將兩縣復置。清中葉,在府、州之上增設道,康熙八年(1669)置建昌上南道,治寧遠衛(西昌),眉州屬之。乾隆十年(1745)徙道治於雅州府,直至清末,眉州都屬建昌上南道。
由於眉州是直隸州,可以說它依然是二級政區,直屬省管;同時它上面還有道,也得歸道管,因此,這時的眉州是“雙重領導”。清代的府、州、廳、縣,按照“沖、繁、疲、難”的考語分為不同等次。考語字數越多,地位就越重要。四字俱全者為“最要缺”,三字者為“要缺”,二字者為“中缺”,一字或無字者為“簡缺”。關於當時眉州的地位,《清史稿》說:“眉州直隸州:沖,繁”,意思是眉州地當衝要,政務繁重,屬於“中缺”。
眉州之撤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當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獨立,建立大漢四川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地方行政區劃設定仍沿清制,只是撤道設省,實行省、府(州)、縣三級管理體制,眉州保留。
民國二年撤銷眉州恢復眉山縣,屬上川南道。次年,改屬建昌道。17至18年撤銷道制。24年置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眉山縣城,轄眉山、彭山、丹稜、青神、夾江、洪雅、大邑、邛崍、蒲江和名山10縣。解放後,1950年1月設眉山專區,專員公署設眉山縣城,屬川西行政公署,轄10縣,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區轄縣,以後大邑劃出,新津劃入。1953年3月5日撤銷眉山專區,眉山縣劃歸樂山專區管轄。1959年彭山、青神與眉山合為1縣,稱眉山縣,1962年11月兩縣恢復縣制。 1968年眉山縣屬樂山地區,1985年屬省轄樂山市(樂山地區改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