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基本概況,歷史,民族,語言,人口,文化表現,文化場館,客家文化,僑鄉文化,建築藝術,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文化藝術,宗教信仰,人文特徵,文化遺址,交流活動,城市標誌,地標,市花,市樹,梅州精神,旅遊景點,景點簡介,旅遊公路,交通概況,航空,公路,航運,鐵路,橋樑,公交,
名稱由來
在客家人的遷移歷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
集散中心,成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區之一。從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這兩個方面而言,梅州成為
客家文化的代表區域之一,被譽為世界的“客都”(廣東
河源、
惠州、
韶關、深圳
龍崗,福建
龍巖、江西
贛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區)。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上擁有和保存著典型的客家傳統文化。梅縣話是全球客家人公認的客家話標準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客家話播音員全部選自該市;梅州百姓的家傳服飾仍有漢唐遺風;優美雋永的客家山歌和有“南國牡丹”之譽的廣東漢劇蜚聲海內外;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五大特色建築之一的客家圍龍屋,在梅州保存最多、最完整,總數達2萬餘座。還有風味獨具、色味俱佳的客家美食。其中,客家山歌、廣東漢樂等12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客家圍龍屋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梅州市有葉劍英元帥故居、丘逢甲故居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2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有這些,使梅州成為集“客家”之大成者,故有“世界客都”之稱。
1989年“世界客屬聯誼大會”及1994年“世界客屬第十二屆懇親大會”先後在梅州召開。在第十二屆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梅州被尊稱為“世界客都”,成為維繫全球客家人情感認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園。
中國客家博物館落戶梅州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個圓滿,而世界客都也將繼續綢繆客家文化的大盛。
基本概況
歷史
梅州市為客家人聚居地,主要使用客家方言。客家人的祖先原是居住在黃河流域和長江北岸的漢族,因避戰亂逐漸南遷而來。史籍有"客家先民三次大遷徙"的說法:第一次是在東晉永康年間;第次二是在唐末黃巢起義後;第三次是隨宋室南遷。其時梅州居住不少土著,主要有畲族人、瑤族人。土著人稱南來的漢人為"客家人",南來的漢人亦以此自稱。至明朝時土著逐漸被客家人融合、同化,梅州市逐成為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
《辭海》一書對“客家”釋義是:“西晉末永嘉年間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過江,南下至贛、閩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於當地原來的居民,後遂相沿成為這一部分漢人的自稱。以粵東梅縣區、興寧、大埔、五華、惠陽區等地最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廣西、四川、湖南、台灣、海南島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南洋一帶。講客家話。”
民族
據2000年人口普查,梅州市境內有40個民族居住,其中漢族占99.97%;畲族有397人,主要居住於豐順境內;此外,因工作關係或婚姻嫁娶,在梅州市內居住的少數民族,人口1200人,其中有壯、瑤、滿、回、蒙古、苗、黎、土家、侗、高山、彝、朝鮮、藏、錫伯、哈尼、布依、維吾爾、傈僳、水、仫佬、京、哈薩克等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的有2人。
2005年,在梅州市境內居住的少數民族有畲、壯、瑤、滿、回、苗、黎、侗、彝、藏、京、水、蒙古、土家、高山、朝鮮、布依、哈尼、錫伯、傈僳、仫佬、維吾爾、哈薩克等23個,約有3000多人。全市各縣(市、區)均有分布,其中豐順縣潭江鎮鳳坪村是梅州市畲族同胞居住的唯一少數民族聚居地。除鳳坪畲族外,梅州市境內的少數民族同胞大部分是因工作和婚姻關係而來梅的,還有一部分是解放初期隨南下大軍來梅的。據了解,僅梅城江南片就有好幾個少數民族,其中土家族同胞有20多人。這些少數民族同胞大部分已經漢化,與漢族同胞特別是梅州居住的漢族客家人沒有明顯的區別,只有在他們記憶中和他們的祖輩身上才能找到自己本民族的特徵。
語言
梅州市為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話為主要語言。境內除豐順縣的湯南、留隍、東留(東留已併入
留隍鎮)等3個鎮約11萬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絕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
梅州話是全球客家人公認的客家話標準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客家話播音員全部選自梅城或梅縣區松口鎮;
在梅州,客家話播音已成為
梅州廣播電視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話方言詞典》也已修訂出版,客家話成了梅州維繫世界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不少闊別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鄉音未改”為榮。客家話是客家人的母語,也是客家文化最顯著的標誌之一。專家發現,客家話中有不少唐宋時期的書面用語,並保留了大量唐宋時期的古漢語音韻,而且現代的客家話又與標準的國語有很多相近之處(就漢字常用的四五千字而言,與客家話在發音上沒有很大差別的約占40%)。由於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士族,當他們攜帶著這種優勢語言和先進的中原文化進入贛閩粵交界地區時,對當地語言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客家話可以說是以唐宋漢語為基礎,以南方土語為輔助的一種語言共同體。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長11.52%。年平均增長為1.10%。其中男性人口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為2115857人,占49.9%。全市人口分布如下:
梅江區380774人,
梅縣區554745人,
興寧市 962883人,
平遠縣229863人,
蕉嶺縣205862人,
大埔縣374731人,
豐順縣479025人,
五華縣1052256人。
2016年末戶籍人口為551.40萬人。常住人口436.0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1.89萬人,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48.59%。
文化表現
文化場館
客家文化
梅州
客家先民多為古代中原望族,因逃避戰亂而南遷,“唐代衣冠漢時裝”,民風與古代中原漢族一脈相承,1000多年前中原地區的語言、習俗、信仰、崇文尚武的風氣以及民居建築等自然狀態的構成要素在梅州都可以找到遺傳。
客家多次遷徙,儘管有多種原因,但主要還是政治原因,為了生存,客家人別無選擇,那怕進入環境惡劣的山區去開山辟嶺,那怕離妻別子漂洋過海去那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邦也在所不懼。由於不斷遷徙,客家人不為人們意志轉移地形成許多特點,如群居團結、家庭民主、婦女參加勞動、尊老愛幼、吃苦耐勞、開拓進取、愛國愛鄉等,加上客家人保留和發揚中原華夏文化的各種優秀傳統和美德。人們把上述特點稱為“
客家精神”,這是客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客家文化有如下三個特徵:一是保留較豐富、較完整的漢民族傳統文化,包括語言文學、治國興家主張和思想、忠孝節義的禮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體現出它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精神的繼承。二是在不斷遷徙過程中形成吃苦堅強、開拓進取和合群團結的精神。由於客家人被迫不斷遷徙,由北至南,後又遷居全國乃至世界五大洲各地,在環境的壓迫下形成了“客家精神”。三是具有多元性質,特別是留下不少南方原住民族(主要是畲、瑤)的文化軌跡,也滲透某些東南亞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成分。獨具一格而又絢麗多采的
客家文化是中原華夏文化與南方畲瑤文化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吸收。最後融合而產生的。客家精神是從客家人不斷遷徙中長期錘鍊出來的,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僑鄉文化
梅州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和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與贛南、閩西等並稱閩粵贛邊區客家大本營,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重要祖籍地和精神家園,被尊稱為“世界客都”。梅州是著名的
華僑之鄉、全國重點
僑鄉,祖籍梅州的海外僑胞人數多、分布廣、實力強,對故鄉貢獻極大,旅外華人華僑達700多萬人,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港澳台同胞也達250多萬人,而
台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
2013年10月,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中國國內唯一的移民紀念項目——中國(梅州)移民紀念廣場在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正式落成。同時,世界客僑移民展覽館也開館迎客。2016年,“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梅縣區松口鎮中國移民紀念廣場掛牌成立。
建築藝術
客家民居客家圍龍屋是中國五大傳統民居建築之一,與北京“四合院”等同享盛譽。較有特色的民居有梅縣區南華又廬、聯芳樓,大埔花萼樓、泰安樓,五華四角樓(李惠堂故居),興寧螺墩圍龍屋等。
客家民居是客家歷史文化的“縮影”,是一種凝固的藝術。客家民居類型多樣,有
圍龍屋、
土圍樓、五鳳樓、
走馬樓、
四角樓、多槓樓及中西混合式
騎樓、
炮樓、
碉樓等多種形式的
客家民居,集中體現了中原宮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築風格,其中以圍龍屋和四角樓最有特色和最為著名。圍龍屋與北京的“
四合院”、陝西的“
窯洞”、廣西的“橄欖屋”、雲南的“一顆印”並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在梅州市區和城郊40公里以內的地方,遊客可看到幾百座大大小小的圍龍屋。
圍龍屋始於唐宋,盛於明清。客家人採用中原漢族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築上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兩邊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錯落有序,布局規整。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圍龍屋不論大小,大門前必有一塊禾坪和一個半月形池塘,禾坪用於曬穀、乘涼和其它活動,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抗旱、調節氣候等作用。圍龍屋左右兩廂俗稱橫屋,在左右橫屋盡頭,築起圍牆形的屋,把正屋包圍起來,正中一間為“龍廳”,故名“圍龍”屋。小的圍龍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條圍龍,大型圍龍屋有四至六條圍龍。
一座圍龍形成了一個客家宗族社會和功能齊全的群體生活社區,這種聚居方式彰顯了客家人“崇正”和“天下一統”的理想追求,表現在建築上講究“天人合一”,在居住上喜歡“聚族而居”。
飲食文化
梅州客家人日常生活十分節儉,平時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主食是大米,輔以甘薯、木薯、芋、粟、小麥、蠶豆等。過去有“糠菜半年糧”之謂。平時所食菜餚為醃鹹菜、苦脈、番薯葉及鹹菜乾,鄉村幾乎家家有。醃鹹菜、鹹菜乾、蘿蔔乾,一年四季都有,稱為“長菜”。逢年過節或喜慶之日,則菜餚講究,少不了“三牲”(雞、魚、肉)、甜粄、老黃酒。節日食品各地均有特色,如大埔老鼠粄(又稱珍珠粄)、筍粄、鴨松羹,梅縣區味酵粄、煎芋丸,煎圓子,煎饊子,平遠黃粄,蕉嶺鍋篤粄等較出名。此外各地均有糍粑、粽子、蘿蔔粄等。喜事宴請上席時興“八大碗”、“十二大碗”,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是
鹽焗雞,
釀豆腐,黃酒雞,姜酒雞,捶丸、浮水鯇丸。風味特點是:講究色、香、味,偏重肥、鹹、燒。梅州水果種類眾多,除荔枝、龍眼、葡萄、桃、李、枇杷等外,10多年來又大力發展“梅州沙田柚”、“蜜柚”等。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沙田柚”生產基地。
服飾文化
客家服飾,傳統客家男人多穿中國古代傳統服飾,即企領對襟衫,寬腳交頭褲。布質粗細因人有別,色多黃、白、灰、藍,海外華僑今仍稱為“
唐裝”。婦女服飾是企領式窄袖大襟衫,寬腳交頭褲,佩戴頭裙。頭裙製作精美,四周飾以花邊,中間用彩色絲線刺繡花鳥圖案,扎在頭上作頭巾,可防曬、禦寒,系在胸前作圍裙,幹活時可防髒,趕圩購物時,還可用來作包裹,既是美的裝飾,又是十分實用的生活用物。中青年婦女服裝多時興淺藍色,老年婦女則喜灰黑和深藍色。客家婦女服飾既具中原遺風又具有南方民女特色。幼兒衣服多為系帶交襟衫,戴虎頭帽,著虎頭鞋,不論春夏秋冬,都要系一塊三角形“肚搭”,用以護臍,防禦風寒。
文化藝術
宗教信仰
根據《
梅州宗教志》記載:梅州宗教已有1490多年歷史,宗教文化底蘊深厚。現有
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四大宗教,是全省宗教工作大市,截止2018年,有
聖家主教座堂、
靈光寺、
千佛塔、
神光寺、
萬福寺、
石林寺、
平安寺、
太平寺等宗教活動場所490多處,宗教團體37個,教職人員1200多人,信徒約30萬人。全市先後有37處宗教活動場所被省民族宗教委授予“廣東省模範宗教活動場所”,147處場所獲評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達標場所”。
人文特徵
科舉時代
梅州素有“文化之鄉”譽稱。著名客家學研究者張奮前先生認為,梅州是近現代以來客家人文中心。“客家人文中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地域不同。宋代,以
汀州八屬及
韶州各屬為代表;明代,以惠汀、
贛南、大埔為中心;清代,則移於嘉應州及大埔”。清乾隆十三年直隸通州人王之正來嘉應州任州官時,在州衙前照壁上題了“人文秀區”四字,以志本地文風之盛;清乾隆年間浙江仁和人
吳鴻(乾隆十六年狀元)在廣東督學時,稱嘉應州“人文為嶺南冠”。
梅州長期以來文風鼎盛。南宋王象之《
輿地紀勝》載,南宋高宗年間,福建閩侯人
方漸來梅知州事,曾說“嘗謂梅人無植產,恃以為生者,讀書一事耳”。另據史籍記載,自隋朝開科取士起,梅州即開始有人以科舉考試作為出身的階梯。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諫官
劉元城謫居梅州創建“梅城書院”(後稱元城書院)後,梅州各地書院紛紛設立,“弦誦之聲,達於里巷”。光緒《嘉應州志》記載:宋時起,梅州參加科舉人數即為全國之冠。清乾、嘉年間,讀書者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梅州
院試》載:“自宋以來,代產偉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更是有父子同進士、嶺南第一才子宋湘、長樂武運開、八旬翰林、學霸韓山等的翹楚佳話。以梅城(含梅江區、梅縣區)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進士,有些還是一家子的。如古成之與
古宗悅為父子,古宗悅與
古革為公孫,古革與古堇、
古鞏為弟兄,是同科進士,可謂四代五進士。蔡若霖與蔡定夫為父子,與
蔡蒙吉為公孫。蒙吉為定夫之子,是為公孫三進士。由此可知當時梅州文風之一斑。明代
饒相、
饒輿齡父子進士,張文寶、張綱父子進士;清代
李象元與子李端、孫李逢亨,不僅公孫三進士,且為公孫三翰院,大埔
楊之徐與
楊纘緒、
楊演時、
楊黼時是父子進士,且三子俱為
翰林,以及
丘建猷、
丘晉昕父子進士等;其他父子、兄弟進士無法在此一一備述。自宋至清末,僅梅縣區就有舉人681人(僅清代有623人),舉人中名列全省第一的
解元就有
李士淳、
葉著、
陳鶚薦、
楊時行、
梁念祖、
宋湘、
葉鈞、
李汝謙、
李載熙等17人,考取的進士有113人(文進士91人,武進士22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陳鶚薦、邱玖華、宋湘、
王利亨、
李仲昭、
李黼平、
黃仲容、李載熙、
溫仲和等19人。清乾隆,嘉慶年間,可說是梅州文風最盛之時,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會試,廣東全省中進士者僅11名,而梅城卻占了5名;嘉慶三年(1798年)戌午科廣東鄉試,全省中舉者88名,梅城占17名,其中李汝謙且為名列榜首的解元。清狀元
吳鴻督學廣東,盛讚梅州“人文為嶺南冠”。其中梅城是清代全國114個科舉發達縣之一,廣東五個科舉發達縣之一。
梅州市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輯出版了《梅州進士錄》一書,以詳實的史料展現唐宋至明清千年間梅州湧現的進士,描繪他們的生平、事功,為人們了解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風提供一個視窗。《進士錄》提供了這樣的數據:各類進士283名(文進士224人,
武進士59人),其中會試殿試產生的正榜進士247名(含寄籍進士8名),欽賜進士15名,明通進士21名。選
翰林院學士33人,
舉人1654人(文舉1499人,武舉155人),
解元17人,
廩生、
貢生、
秀才16479人。
西學東漸
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1866年,瑞士巴色傳教會在長樂長布源坑開辦梅州第一間西式國小,此後興辦新學漸成風氣。
黃遵憲、
丘逢甲、
溫仲和等名流皆熱衷於家鄉教育事業。黃遵憲辟人境廬為課堂,親自講授新學功課。他創立嘉應興學會議所,發表《敬告同鄉諸君子》書。各縣有識之士紛紛回響,肖惠堂、羅師揚等人創辦興民學堂,丘逢甲創辦鎮平縣立中學堂。梅城務本、五華長樂、大埔樂群中學也相繼開辦。
辛亥革命後,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間和教會三家辦學局面。1913年,梅州中學原校長葉則愚、學生葉劍英等創辦私立東山中學。1923年美國人汲平如和地方人士黃慕羅等,創辦了梅州歷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嘉應大學。1933年,陶行知派潘一塵到大埔百侯中學任校長,建立了“生活教育”園地。張偉烈於1936年創辦了百侯幼稚園,是我國最早的兩所鄉村幼稚園之一。抗日戰爭後期,隨著省政府東遷平遠,
國立中山大學、省立文理學院、私立
廣州大學、
中華文化學院等大專院校先後遷來,梅州一時高校雲集。
民國初在梅州傳經20餘年的法國天主教神父賴理查斯在《客法詞典》中驚嘆:“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也就有六七百個學校,這真是一個駭人聽聞的事實,按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不遜色。”1935年,廣東省教育廳考查全省國民教育,梅城列居第一。194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報告全國普及教育情況,江蘇
武進名列第一,梅城位居第二。
文化遺址
交流活動
1994年12月6日至8日舉辦了第十二屆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同時這也是中國內地城市首次舉辦這一活動。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聯合74個全球最知名的客屬團體商會和84名最具影響力的客商,共同發起首屆
世界客商大會,此後大會每兩年在梅州舉辦一次。在2015年10月12日舉行的
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開幕式上,首批梅州海外經貿文化聯絡處正式授牌。這是梅州主動融入
海上絲綢之路的創新舉措。目前,梅州已經在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經貿文化聯絡處。有效加強了梅州與海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進一步推動了梅州外向型經濟發展。全球有400多個客屬商會與梅州外事僑務部門建立了緊密聯繫,為梅州企業“走出去”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人脈支撐。
2018年首屆“
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全國設立6個分會場,梅州市作為中國的熱區農業和嶺南農業的大本營,成為其中之一。
城市標誌
地標
2017年2月,由梅州日報社策劃,聯合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市住建局共同主辦的“尋訪客都文化地標”大型文化採風活動,評出“
客都十大文化地標”。人境廬、梅江橋、陰那山、葉帥故居、神光山、程旼故里、丘逢甲故居、父子進士牌坊、長樂學宮、落漢鳴泉等榜上有名。
市花
梅州自古以來因“
梅花”而盛名,是中國目前唯一以“梅”命名的城市。南宋詩人
楊萬里宦遊梅州時曾寫下“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的絕妙詩句。
1993年梅花被認定為梅州市市花,1994年在梅州召開的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上通過了“把梅州市建設為梅花之鄉”的提案,梅州城市區現已建成多處梅花山、梅花園、梅花島、梅花帶,以及梅花種植基地等。
市樹
2018年5月28日,梅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梅州市“市樹”評選結果的議案》,決定批准
桂花樹為梅州市市樹。
梅州精神
2008年5月22日,梅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把“梅花香自苦寒來”確定為“梅州人精神”後,印發了《關於弘揚和培育“梅州人精神”的實施意見》(梅市辦[2008]69號)。
梅花為
梅蘭竹菊之首,古往今來為世人所崇尚。1993年,梅花被確定為梅州市市花,“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精神與品格,不斷激勵代代梅州人,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美好樂章,展現著獨自芬芳的魅力。當前梅州提出的“彰顯後發優勢,實現綠色崛起”就充分表現了這種梅花精神。
從2004年3月開始,梅州市便開展了“梅州人精神”大討論活動,經歷了廣泛討論、專家學者提煉、深入研討三個階段,共收到徵文和意見稿91篇,最終,“
梅花香自苦寒來”因為具有四個方面的特質而被確定為“梅州人精神”。一是現實性。首先是“苦寒”體現了梅州人的吃苦精神。梅州人靠的都是吃苦耐勞精神;而梅州目前仍比較落後,要實現梅州市政府提出的“彰顯後發優勢、實現綠色崛起”目標,更需要發揚吃苦的“梅花”精神。其次是“花香”寓意成功。近年來,梅州市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不懈實施“四個梅州”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這正吻合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寓意。二是具有廣泛性。“梅花香自苦寒來”寓意梅州客家人堅韌不拔、艱苦奮鬥、勤勞儉樸、崇文重教、奮發進取等精神。如“崇文重教”表現的是客家人重視教育、客家學子刻苦讀書,而“梅花香自苦寒來”則正好常被讀書人引以自勉。三是個性化。梅州向來喜歡栽種梅花,梅州的地方、山水、人名多數以梅命名,河以梅江為名,城以梅城為名,現今梅州又以梅花為市花,梅花可謂充分體現梅州地方特色,與梅州歷史淵源相吻合。四是形象化。梅花喜冷中發香,而梅州人也善於在逆境中奮鬥、在困苦中創業,梅州人性格可謂似梅。
梅州把梅花精神作為一個梅州人精神意義重大,也是中國第一個把梅花精神提升為一個地方、一個區域的人文精神的先例。
“將梅花精神”擬人“化為”梅州“(區域)人的精神,是站在梅州發展歷史的高度將梅州人精神,即刻苦耐勞、剛強弘毅、敬老創業、團結奮鬥進行了形象的概括,對於梅州以彰顯後發優勢,實現綠色崛起意義深遠!其次將梅花精神”擬人“化為”客家“人的精神,是站在梅州發展歷史的高度透視客家人精神內涵,是對客家民系在千百年來逐步形成、壯大過程進行了高度地總結,這將不斷激勵全世界8000多萬客家人,繼續吃苦耐勞、不斷創造出梅香的業績,不斷地迎來和諧、幸福、美滿的春天!”。
英國學者布肯頓在《亞細亞人》一書中,列舉出了客家人的勤勞、耐苦、節儉、慷慨、團結、愛國、敢為等優點,他讚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亞細亞精神”。布肯頓對於客家人品質的論述,實際也就道出了“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一梅州人精神的實質。
毛澤東在《
卜運算元·詠梅》中寫到:“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梅花是報春之花,百花未開她先開,具有敢為人先的人格魅力。用“
梅花香自苦寒來”比喻“梅州人精神”是生動的、形象的。因為它在詠客觀事物的特性和內在聯繫時,同時把它人格化了。也就是說,梅州人的性格像梅花。梅花喜冷,在苦寒中會發出異香,而梅州人敢於在逆境中奮鬥求生,在艱難困苦中開天闢地,建設家園,創造業績。這正是這一精神的生動體現。
旅遊景點
景點簡介
梅州通過實施國民旅遊休閒計畫,舉辦重走客家遷徙古道、廣東自駕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駕旅遊周等系列活動,被評為廣東“最受車友歡迎目的地”、“最佳休閒城市”。2013年9月評選出葉帥故園等十八個景點作為 “
梅州十八景”。2017年2月,評選出葉帥故居等作為“
客都十大文化地標”。並評出“古梅城八景”。境內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蹟,名人故居,溫泉瀑布,秀麗湖山。截止2017年4月,全市有主要景區景點128個,其中國家3A以級上景區有31個,其他已開放或在建景區景點105個。全市星級酒店34家,其中五星級2家、四星級5家、三星級26家、二星級1家;有旅行社52家,其中出境游組團社4家;旅遊汽車公司5家,大型遊船公司1家,高爾夫球場2家。
已評A級景區
其他已開放或在建景區景點
據梅州市黨史部門普查統計,梅州全市共有在冊的紅色革命舊址、紀念設施366處,其中重要革命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157處、重要革命歷史人物活動紀念地76處、革命領導人故居50處。
2018年,全市接待旅遊總人數4631.81萬人次,增長11.13%。其中接待過夜旅遊總人數2223.27萬人次,增長11.13%。國內外旅遊總收入504.31億元,增長13.28%。
旅遊公路
作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梅州的旅遊資源豐富,景點眾多。為助力“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創建工作,加快推進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建設,近年來,梅州市積極將交通與旅遊兩大功能進行深度融合,把景區串聯成線,推動梅州旅遊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2017年8月,梅州市交通運輸局、梅州市旅遊局聯合印發了《梅州市“一環四線”旅遊公路規劃建設方案》。《方案》提出,按照“快進慢游,融合發展”的要求,交通公路部門全力加快構建“快進慢游”旅遊交通網路,推動交旅融合發展。
升級改造“一環四線”百餘景區串珠成鏈
梅縣區東北區域,在省道S223線道路上穿行的車輛川流不息。一到節假日,這條省道更加熱鬧,市民、遊客沿著此路便可通往梅縣區雁洋、鬆口、松源等地的景點,賞花游景,悠哉愜意。
為了使這條旅遊線路更加通暢,配合梅州市創建“國家
全域旅遊示範市”戰略,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梅縣區決定將省道S223線梅縣區雁洋至松源段(出省通道)進行改建。
據介紹,改造項目的主線起點位於
雁洋鎮劍英大橋橋頭,終點位於松源鎮北側與蕉嶺縣交界處高陂壁。項目全長70.407公里,其中主線長度54.164公里,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
“本項目位於梅縣區東北區域‘丙村—雁洋—鬆口—桃堯—松源’經濟走廊帶,沿途是梅縣區境內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區域。”梅縣區公路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的建成可以大大改善梅縣區東北片的交通條件,惠及沿線20多萬民眾,改善項目沿線投資環境和開發旅遊資源,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這,只是梅州市“一環四線”旅遊公路規劃的其中之一。
所謂“一環四線”旅遊公路,“一環”是指全市旅遊大外環,串聯平遠、豐順、大埔、興寧、五華、梅縣區等7個縣(市、區)的重要旅遊景區;“四線”則分別是指:梅城至松源,梅縣區雁洋至大埔楓朗、高陂,梅城至豐順留隍和梅縣區程江至平遠石正。
將“公路”與“旅遊”兩個關鍵字聯結,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一生中不可錯過的50個景點之一、令無數自駕游愛好者和驢友們心馳神往的無敵海景公路——美國1號公路。
在梅州,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自駕游”時代也已來臨,公路出行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據不完全統計,梅州有各類大中型旅遊景點100多處,慢游空間巨大。
如此一來,這總建設里程約1100公里的項目,將把8個縣(市、區)等近60個景點用公路連線起來,按旅遊路、景觀路的標準打造成為服務完善、快慢綜合的旅遊廊道,使得沿線豐富的山巒、水域、瀑布、巨石、河灘等自然資源和客家文化、紅色文化、鄉野文化等人文資源串珠成鏈。同時,除行車道外,沿線還規劃了綠道系統、驛站、景觀欄桿等慢行系統,以此提升區域的旅遊資源及慢生活的生態環境品質。
梅州市“一環四線”旅遊公路沿線景區景點情況
一環 | 所在縣(市、區) | 沿線景區景點 |
大外環東段 | 平遠縣 | 五指石、相思河、相思谷等 |
蕉嶺縣 | 長潭旅遊區、南礤觀察第、石寨土樓等 |
梅縣區 | 蔡蒙吉故居、王壽山、知青場(在建)等 |
大埔縣 | 鄒魯故居、輔德堂、梯田、花萼樓、高陂陶瓷、西岩茶田度假區等 |
豐順縣 | 畲族生態旅遊、梅埔豐紀念碑、李堅真故居、鹿湖溫泉、龍歸礤旅遊區等 |
大外環西段 | 豐順縣 | 揭嶺飛泉、東江蘇維埃政權紀念館等 |
五華縣 | 英烈廟、古大存故居、龍獅殿抽水蓄能電站、七目嶂、益塘水庫、湯湖熱礦泥山莊等 |
興寧市 | 神光山、磐安圍、葉南溫泉、合水革命烈士紀念碑、玉成圍等 |
平遠縣 | 凌風塔、南台山、金穗休閒旅遊區等 |
四線 | 所在縣(市、區) | 沿線景區景點 |
一線 (梅城至松源)
| 梅江區、梅縣區 | 棣華居、聯芳樓、葉劍英紀念園、鬆口古建築群等 |
二線 (雁洋至楓朗、高陂)
| 梅縣區、大埔縣 | 雁南飛、雁鳴湖、靈光寺、陰那山、萬福寺、三河壩烈士紀念碑、泰安樓、百侯古鎮等 |
三線 (梅城至留隍)
| 梅江區、豐順縣 | 泮坑旅遊區、梅南蘇維埃舊址、九龍嶂、新四軍軍部舊址、龍鯨河漂流等 |
四線 (梅城至平遠)
| 梅縣區、梅江區 | 櫻花谷、玉水古村落、梅西水庫等 |
交通概況
航空
梅州機場,近年來制定了“1234”航線拓展規劃(
珠江三角洲一小時經濟圈航線、港台和東南亞兩個重要地區航線、北上廣三大重要城市航線以及我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熱點航線)。現已開通航線16條,通達
北京、
上海、
廣州、
深圳、
天津、
重慶、
大連、
杭州、
西安、
鄭州、
長沙、
南寧、
海口、
貴陽、
珠海、
湛江、
宜昌、
高雄、
台中、
香港、印尼
雅加達、泰國
曼谷、
芭提雅、高棉
暹粒等國內外23個城市,每周航班量達到60班,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初步完成東南亞、珠三角、港台、華東、西北、中南、華北、東北等地區航線的規劃和布局。目前,正加快推進梅州機場遷建前期工作和一類航空口岸、
梅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園、
梅州國際陸港建設。梅州新機場建成後將成為服務覆蓋粵、閩、贛三省交界地區的對外開放航空口岸,輻射梅州、河源、揭陽、贛南、閩西共24個縣(市、區),輻射人口1508萬人。
公路
普通公路
以205、206等六條國道和濟廣、長深等六條九段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四通八達的省道、“四好農村路”為網線,構築起了市縣“1小時生活圈”和市域“2小時生活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和“村村通硬化路”。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18484公里,密度116.0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7公里、
國道833公里、
省道2251公里、
縣道772公里、
鄉道10342公里、
村道3719公里。
高速公路
2017年全市共有
汕梅高速梅揭段、
梅河高速公路(含興畲支線)、
長深高速蕉嶺至梅縣區段(含西環段)、
梅龍高速公路(含東延線)、
濟廣高速平興段、
汕湛高速五華段共6條9段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567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密度達3.04公里/百平方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標,打通3條通往福建、江西的出省快速通道,打通3條連線
潮汕平原和
珠三角的出市出海快速通道,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快速出省出海通道初具雛形。
2017年9月28日,
興華高速建成通車,廣州深圳至梅州的車程可比以往縮短40分鐘左右。同時,梅州還有
大潮高速、
梅平高速、
梅州東環高速公路、
大豐華高速公路、
興汕高速公路等5條高速公路同時在建,總長265公里、總投資301億元,為梅州歷史上同時動工建設高速公路最多的時期。至2020年,梅州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可達747公里,密度為4.7公里/百平方公里。屆時梅州將形成“一環六射四橫三縱”的高速公路網,全面打通毗鄰梅州的江西贛州,福建龍巖、漳州,廣東河源、潮州等7市的快速通道,與珠三角、汕潮揭、海西區的經濟聯繫更加緊密。
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汽車客運站19個,客運車輛4106輛(其中客運班車1160輛、公車2163輛、計程車783輛),90%以上行政村通客車。公路客運量和貨運量分別達到2844萬人次和8344萬噸。
航運
梅州結合梅江韓江綠色健康生態旅遊產業帶建設,完成
梅江、
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和韓江三河壩至汕頭航道整治工程,全市航道總里程830公里,其中五級航道139公里,形成乾支相通的韓江水系300噸級內河航道網。梅州內河港口,沿韓江而上有留隍、高陂、銀江、大麻、三河、蓬辣、鬆口、丙村、西陽、東山和汀江茶陽港等。上游還有五華水寨、興寧水口、平遠壩興、蕉嶺新布等小港口。20世紀八九十年代
吞吐量在10萬噸以上的有
東山港、
鬆口港、
茶陽港等。
鐵路
現有
廣梅汕鐵路和
梅坎鐵路2條276公里,經梅州火車站的客貨運輸可以直達廣州、福州、南昌、長沙、武漢、南寧、昆明等7個省會城市和40多個市、縣(區)。目前,正加快推進梅州至汕頭(
梅汕高鐵)、龍川至龍巖(
雙龍高鐵)、瑞金至梅州3條高(快)速鐵路的建設。
1.瑞梅鐵路預計2018年開工建設,規劃電氣單線160公里/小時,全長239.3公里,梅州段估算投資56億元,約72.4公里,建成後有利於強化地區鐵路貨運交通,拓展產業集聚帶腹地。
2.梅汕高鐵項目預計2019年建成,梅州至潮汕用時最多半個小時,至廈門約1.5小時,至深圳約2.5小時,至廣州約3.5小時。
3.雙龍高鐵設計行車速度250公里/小時以上,推薦線路正線全長293公里,其中梅州段約163.5公里,推薦線路走向方案為
贛深高鐵龍川西站引出經五華、興寧、梅州市區、梅縣區(雁洋)、蕉嶺、武平、上杭,接入
贛龍鐵路古田站。開通後實現梅州1小時可達汕潮揭、2小時可達珠三角、3小時可達廈漳泉。
橋樑
在中國大地上隨處都能看到橋的身影。但當你走進廣東梅州卻會發現,原來,梅州的橋和橋文化如此豐富。橋,在字典上解釋為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而梅州的橋則被喻為連線海內外客家人的親情紐帶。
自古以來,梅州就是粵東北的門戶和水陸交通樞紐,也是著名的商貿中心。由於梅州山巒連綿,河川縱橫,交通非常不便,梅州人民渴望修建一座使天塹變通途的大橋,於是,旅居海外的華僑紛紛捐款,終於圓了梅州人的大橋夢。據當地人介紹,一座橋樑就是一座碑石,銘刻著海外遊子對故里難以割捨的赤子情懷。
梅州是全國重點
僑鄉之一,海外客商僑胞不僅人數眾多、分布廣,而且實力強,對故鄉貢獻極大。
據統計,從1978年至2001年,旅外梅州鄉親已為家鄉捐資建橋達1091座。如德龍大橋、嘉應大橋、憲梓大橋等均是由梅州旅外華人華僑及旅港澳台的鄉賢捐建而成。梅州市區現有
廣州大橋、
客都大橋、
梅州大橋、
嘉應大橋、
梅江橋、
東山大橋、
秀蘭大橋、
劍英紀念大橋、
程江橋、曾憲梓大橋、德龍大橋、
羅樂大橋、麗都東橋、親水浮橋等橫跨在梅江河上的大中型橋樑,聯結起城市的東南西北,為市民的交通、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梅州的橋也被旅外客家僑胞形容為連線海外鄉親和故里的一根紐帶,根在梅州,另一頭則連著港澳台,連著東南亞、歐美,連著每一顆海外遊子的心。
在眾多橋中,“表現力”最為突出的當屬梅江橋。梅江橋屬梅州市第一橋,也是梅州城市興衰發展的“歷史見證者”。它橫跨梅江,連線梅城南北,幾經修繕擴建仍屹立於梅江U形的頂端,是當年溝通南北兩岸的咽喉要道。梅江橋造型美觀實用,拱形的護欄,是早年梅城的標誌性建築。1965年,
郭沫若先生來到梅州時,看到梅州此情此景,曾稱讚梅州是“文物由來第一流”。
公交
梅州公交,是指服務於梅州的城市道路公共運輸。2017年底,梅州城區城市公車輛萬人擁有標台數為14.65標台,市民公車出行率為22.44%,兩項指標在粵東西北地區均排名前列。2018年,梅州城區純電動公車已達1753輛,實現了城區公車100%純電動化。城區公交線路增至79條,公交運營線路里程超過2000公里,運營輻射範圍由不足100平方公里發展至3000多平方公里,公交惠民政策覆蓋市屬兩個區(梅江區和梅縣區)全域,人群逾90萬,年客運量從500多萬人次增至35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