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客家先民來自黃河流域,根在中原、花繁五洲。因避戰亂、逃災荒等原因,離開
陝西、河南、河北、山西故土,扶老攜幼、翻山越嶺,輾轉南遷。因離鄉別井、客居他鄉,故大部分客家先民紮根在南方的窮鄉僻壤、邊遠山區,面對當時惡劣的
自然環境,
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闢客家新天地,鑄造了堅韌不拔的客家精神。
從
洪秀全的
金田起義、
孫中山的民主革命,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無不得益於“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的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從客家人不斷遷徙中長期錘練出來的,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著名客家先賢南洋僑領、星系報紙創始人胡文虎(福建永定客家人)曾指出客家精神具有“刻苦耐勞”、“剛強弘毅”、“勤勞創業”、“團結奮鬥”四個方面並給予說明。後來又有許多研究人員對此進行總結、歸納,指出客家人具有堅韌不拔、勇於進取之性格,勤勞刻苦、男女平等之民風,正直剛毅、不畏強暴之思想等等。
當代客研人員認為客家精神應包括三個層次,貫穿在客家千年遷徙過程中:首先是客家刻苦耐勞、白手起家、勇於開創的精神。這是他們從中原故土進入閩粵贛邊區為了生存,男女老少齊動手,努力奮鬥過程中形成的。其次是客家反壓迫、反侵略、愛國愛鄉的革命精神。這與他們因外族入侵被迫南下,定居南部山區後又受當地主戶欺凌所養成的為正義而敢鬥爭,為自由、獨立不怕犧牲、無所畏懼的性格相關。近代以來,洪秀全、劉永福、丘逢甲、孫中山、溫生才以及現代的張民達、朱德、朱雲卿、葉劍英、謝晉元等就是這方面的楷模。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挺胸而出,視死如歸,正義凜然,這種光榮傳統是客家精神的突出表現。最後是客家人四海為家,以他鄉為故鄉,仁德待人,廣交朋友,團結互助,自強不息。努力拚搏,每到一處都要建功立業的精神。客家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良好道德、偉大氣魄的體現,它是客家人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揚。
形成發展
客家精神的形成與發展,與客家歷史與文化的發展演變關係密切。客家精神是在客家人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同時又為客家社會的人文發展起引導作用。客家人來源於中原漢民族,北方粗獷豪爽的性格特徵,煅造出客家人的樂生邁進、剛強弘毅,勇敢豁達,客家人是“北方強者的血統與遺傳”。
客家人作為漢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發展,經歷數次大遷徙,顛沛流離,世事多艱使客家人養成堅忍卓絕,刻苦耐勞,冒險犯難,團結奮進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環境和人為環境影響或選擇下的適者”。客家人經過歷代長期艱苦奮鬥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驗和磨鍊,使客家人自始至終帶有一種浩然正氣的民族節操,他們崇尚忠義,反抗壓迫,義不帝秦,同仇敵愾,愛國愛鄉,注重武術的凜然自傲之氣,使他們成為“民族心理發展中的一群勇者”。
客家先民是中原華胄,他們來自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雖經輾轉流徙,其文化氣質不變,他們講禮節,重倫理,好學問,尚教育,敦親族,敬祖先,隆師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氣息使他們成為“優者的遺業與涵儒”。
客家民系最值得稱道的可貴之處在於客家婦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無纏足怯弱之習,她們能躬操耕作,主持農計,她們樸素節儉,勤勞潔淨,崇敬丈夫,熱愛兒女,任勞任怨,犧牲自我,維護家庭,她們以堅強和聰穎,在世界婦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婦女的特性充分體現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培育了大批對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出類拔萃的風流人物,如
洪秀全、
黃遵憲、
葉劍英等傑出代表。
客家精神
硬頸精神
硬頸精神就是指
客家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隨著歲月的前移,在客家地區,“硬頸”一度理解為“脖子硬硬、不會轉彎”的負面字眼。於是包括台灣在內的一些客家學者千方百計搜羅一些新辭彙,試圖用“硬程”、“硬耿”來代表客家精神。“硬頸”含有執著、不怕死的意味,當然這種不怕死,不是貪財好色式的不怕死,也不是權迷心竅式的不怕死,而是對民族
氣節的認同和堅守,客家人將它延續到近現代的中國革命史上。
吃苦耐勞
“逢山必有客、有客必住山”,客家先民在紮根山區、艱苦創業中,歷盡千辛萬苦和艱難險阻,鍛鍊了
吃苦耐勞、
艱苦奮鬥的精神並世代相傳。改革開放中,又一批客家精英勇闖特區或戰商海,拓展國際市場,成為新一代優秀的企業家(如曾憲梓、葉華能、楊欽歡等)。
勇於開拓
客家人歷千百年的奮鬥,五次大遷徙,擴展到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台灣等省,18世紀末又遠渡南洋、美洲勞工,爾後輻射到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繁衍了一億多客家人及其後裔。海外客家人多半是“扎條褲帶出遠門”,飄洋過海創業。馬來西亞著名僑領葉亞萊是創辦吉隆坡的開埠元勛。該國梅州大埔籍華僑肖畹香先生,10多歲還在梅州大埔山區放牛,爾後“一條褲帶”闖南洋,白手起家,成為當地巨富。
民族意識
翻開數百年來的中國近代史,許多革命運動和客家人密切相關。客家人洪秀全領導了太平天國革命,震撼了清廷的統治根基。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一舉推翻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在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中,一批客家人如朱德、葉劍英、楊成武、肖華等成為革命中堅,馳名將帥。
溯本思源
許多海外客家人雖身在異邦,但始終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時刻想念“唐山”和出生地“胞衣跡”,常講“阿姆話”,教導子女溯本思源、尋根問祖,兜好香火,永遠不忘祖籍國與列祖列宗。抗戰時不少愛國華僑捐巨款支持抗日鬥爭,“四化”建設中,又投資國內辦實業,熱心鄉梓,樂善好施,捐建橋樑、醫院、學校,善舉多多。
克勤克儉
客家地區多半是文化之鄉,名人輩出,這與客家人崇尚文化、重教興學有關。不少客家父母再窮也要克勤克儉挑擔繳子女讀書。男人出門闖天下,有的報考黃埔軍校、雲南講武堂、保定軍校成為一代將軍和高官(如葉挺、羅卓英、吳奇偉等),有的發奮讀書,攀登科學成為優秀科技人才和精英(如當代文豪郭沫若、橋樑專家李國豪、數學奇才丘成桐等)。
精誠團結
客家人是漢民族的支系,在長期輾轉、艱苦開拓的過程中,互助互愛形成了精誠團結的優良傳統。世界各地都有客家公會、客家同鄉會、崇正會。近20多年來,五洲四海客家鄉賢,攜手舉辦了18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同根、同源、同心、同德,敦親睦族,全球客家大團聚、大聯誼,增進了親情、鄉誼,促進了客屬團結,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溝通了海內外信息和交流,促進了經濟繁榮。客家人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眾口皆碑,不少傳為佳話。
崇文重教
客家人是中國最重視子女品德和文化教育的漢族族群之一,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梅州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之初,由周恩來同志領導的中央文字改革委員會在調查全國各地百姓的識字率,驚奇的發現:梅州地區的
梅州客家人中居然找不到不識字的人,哪怕是種地的農民和婦女,因為在當時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依然比較強的社會裡,女子一般不能像男子一樣公平的接收到教育,但是客家地區則不同,客家人雖然在當時也有重男輕女的意識,但是出於對子女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視,幾乎所有客家女孩在當時也跟男孩一樣讀書識字,接受過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這在當時的中國實屬一種較為罕見的現象。因為當時新中國農民識字率並不高,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是目不識丁的文盲。
客家精神膾炙人口、舉不勝舉,願客家精神不斷發揚光大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