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紅杏坊簡介,軼事典故,紅杏坊古蹟,
紅杏坊簡介
在梅城,有一個名叫“紅杏坊”的地方,那裡有各具特色的古民居,民居里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傳說故事,在那裡還有曾經繁華喧囂的騎樓,騎樓里承載了許多老梅城的青春回憶。
行走在紅杏坊,能看到乾隆四十四年起連續三科鄉試接連考中舉人的葉新鑒、葉新蓮、葉新豐的故居“聯科第葉屋”,梅州最後一批秀才、著名教育家梁伯聰的故居“鶴和樓”,太平天國康王指揮部舊址“仁風樓”,梅城最早的寺廟、距今1480多年的大覺寺。一個個歷史古蹟的背後蘊藏著動人的人文故事。
建坊表達對人才的期盼
每年的三月里,粉色的杏花一團團、一簇簇在枝頭鬧春意。“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枝繁杏逞妖嬈,曾向東風楊柳腰”,這嬌艷欲滴的杏花歷來都是文人筆下的常客。
而它不僅僅出現在墨客的詩句中,還與中國的科舉考試有關聯。唐代的科舉考試在春天進行,新進士榜公布後,榜上有名的士子喜慶之餘,會相約舉行盛大的宴飲遊樂活動,稱宴遊,亦稱杏園探花宴。此時正值杏花怒放之時,紅杏遂被稱為“及第花”,新進士榜也叫“杏榜”“杏花榜”。
春日,一位仕女漫遊曲江,折得紅杏一枝,拿在手中賞玩,心中默默祈禱其夫婿考試及第,如手中的杏花在春風裡綻放。這是唐代詩人鄭谷的《曲江紅杏》中的一句:“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里描寫的場景,可見當時杏花在人們心中的寓意。
由於梅州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傳統,讀書人都嚮往著在科舉場上一舉高中平步青雲的一天。《程鄉縣志》中有一篇文章出自王仕雲《望杏坊記》,“余令程五載,日見多士著書好古,發奮為雄,且戶育家弦儼然海濱鄒魯。左則桂乎是攀,右則杏焉在望”。他將程鄉比作當時文化昌盛的廣東潮州、福建泉州等地,期盼望杏坊與攀桂坊在人文方面能遙相呼應,同為程鄉人文繁盛之地。
據史料記載,借著杏花美好的寓意,康熙十二年(1673年),這位知縣在梅城西郊建了一個坊表——望杏坊,表達他對這個地區人才輩出的期盼。可惜這座極具歷史研究和欣賞價值的坊表在建好僅16年後,被附近一場民居引發的大火吞噬倒塌湮滅。作為地表建築物的“望杏坊”不見了,然而作為地名,這個地方擁有了一個更通俗的名字——“紅杏坊”,替代其在梅城江北西區靈動地閃爍。
“附近的老人說過,當時大覺寺的一個房樑上刻著‘紅杏坊’三個字,至於為什麼由‘望杏坊’變成了‘紅杏坊’,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史料記載,而現在人們一般稱這個地方為紅杏坊。”醉心於研究紅杏坊文化歷史的鐘廷允說,他在這裡出生、長大,聽說過一些紅杏坊的故事,也不斷在尋找相關的史料和古蹟去證明這些故事的真實性,他希望這片區域曾經的輝煌不被遺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程江碼頭商貿集散地
在交通不發達的過去,碼頭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樞紐,它承載著客運、貨運的重任,因此有碼頭的地方商業都比較繁榮。
在紅杏坊,有一戶彭姓人家,圍龍屋的門口寫著“錦江春色紅杏人家”這樣一幅對聯,據彭氏子孫彭伯介紹,在以前,坐在他家的這座祖屋門口是可以看到程江的,因此得了這幅對聯,“如今滄海桑田,河道移到了更遠的地方,這裡密集地建房屋,再也不能打開大門看程江了,但是對聯我們還每年都貼著,這是傳承。”彭伯笑著說。
紅杏坊的範圍是指梅江區西郊街道十甲尾、黃泥墩、月影塘、禾好塘、更樓下一帶。據村裡的老人回憶,這裡曾經有一個貨運碼頭,因此帶旺了周邊的商業。
“從日本、南洋過來的進口產品會到這裡下船,有海鮮、洋布、洋灰(水泥)、洋油等等,然後再運到陸上的其他地方,而我們這裡和江西等地的土特產例如煤、炭、木材、茶葉等會在這裡運出去,這裡的搬運工人特別多。”鐘廷允介紹說。
貨源充足,商業便在此地興盛了起來。上世紀30年代,中山街、中華街、輔庭路等是梅城熱鬧的街道,“中華街又叫米市巷,油米豆等糧食在這裡批發銷售,還有很多的進口商品店,逢年過節街道上都是人。”從小在紅杏坊長大的何強粦老人回憶道。
由於商業繁榮,梅縣商會會址設在西郊中華街17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梅縣工商界根據1903年清政府的大清商律有關規定成立梅縣商會。梅縣商會在這裡不僅僅發揮著商業的作用,還推動了政治的向前。1925年4月26日,梅縣第九屆商會在會所舉行歡迎東征軍大會,周恩來發表演說,梅縣商會饋贈東征軍1萬大洋,會後,周恩來、錢大鈞、黃柏遠與商會代表合影留念。
同年5月12日,梅縣工人武裝暴動,當晚商會會長廖靄貞和葉樹恩,在西門宮商團住地宴請參加領導暴動之共產黨人、工人、革命知識分子等10餘人,並商議成立梅縣人民政府等事宜,5月19日梅縣人民政府失敗後,商會被列為“反動機關”而遭釘封,會長廖靄貞之“元盛復商行”及葉樹恩之“振遠公司”等八大商號被封,廖靄貞及葉樹恩遭通緝。
如今,走進中山街、中華街,斑駁的外牆掩蓋不住上面曾經華麗的裝飾,依稀可見當年的繁華景象,車站卻早已不見了蹤跡,連同一起拆掉的是老一代梅城人的青蔥歲月。
人文繁盛古蹟異彩紛呈
“望杏坊”在豎立坊表後的兩百多年裡,雖未能如縣令王仕雲所期望的那樣產生狀元,但也並未辜負倡建者的一片苦心,人文一片鼎盛,至晚清,更出現“上市梁,下市黃”的說法,證明這時的望杏坊與攀桂坊已旗鼓相當。
在一口池塘前面,有一座寫著“鶴和樓”三個俊秀的大字的老屋,這是三堂一橫枕式走馬樓結構的建築,門樓梁檐瓦底左右有彩繪立體灰塑雙獅裝飾,牆壁彩繪荷、松、仙鶴、梅花鹿等精美圖案,推開那兩扇大氣的黑色木門,穿過繪著“鶴齡益壽和氣致祥”圖的屏風門,步入門樓,為小巧庭院,中堂前拜亭為水泥築造,頗具西式風格,青瓷水瓶狀欄桿,望柱裝飾,亭罩為仿羅馬柱支撐鏤空花卉圖案裝飾,前左右形成拱券造型。抬頭望去,堂屋內抬梁式與穿斗式混合結構上保留著卷棚、雀替等古建築元素,集穿花、雕花、陰刻、描金、彩繪等工藝,以仙鶴、荷花、牡丹、麒麟、獅子、鯉魚及古代人物等民族傳統圖案為主題裝飾,甚是精美。
這是梅州歷史上最後一位能書擅畫的秀才、梅州教育界一代宗師、著名教育家、詩書畫家梁伯聰的故居,他先後執教嘉善女子中學、女子師範、省立第五中學、省立梅州中學,著名畫家林風眠,著名雕刻藝術大師、中國現代象徵派詩歌開山鼻祖李金髮,教育學家鐘皎光、孫亢曾等為其學生。
在紅杏坊,像鶴和樓這樣精美又有故事的建築比比皆是,“在那一帶的民居有它們的特色,從建築風格、歷史底蘊等方面來看都值得去深入挖掘”,梅縣區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朱迪光說,乾隆時期的“聯科第葉屋”,中國科學院生物部醫學院士梁伯強的故居“貽谷樓”,還有1921年時任縣長彭精一修建的伯公巷南、北炮樓,距今1480多年的梅城最早寺廟大覺寺等都是具有歷史代表性的建築。
在這片具有濃郁人文色彩的社區,雖然大部分的民居都保存尚好,有些仍有人居住,也有一些在風吹雨打下漸漸破敗。在新城迅速崛起的今天,曾經見證客都文化輝煌古建築亦有其存在的價值,是梅州城區乃至整個客家地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梅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中,西街(紅杏坊)與東街(攀桂坊)、福祿岌、約亭頂四片區域被劃定為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以整體風貌保護為主,重點保護風貌區內各級保護建築和景觀環境。
軼事典故
300 年前,即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鄉知縣王仕雲在現今梅江區西郊的大覺寺前,立起一座壯觀的坊表,題名曰 “望杏坊”。16年後,附近一場民居引發的大火,令這座坊表倒塌湮滅。作為地表建築物的 “望杏坊”不見了,然而作為地名,“望杏坊”存在了200多年,直至民國前期,還以一個更通俗 的名字——“紅杏坊”,在梅城江北西區靈動地閃爍,見證了科舉時代當地人文鼎盛的榮耀,應驗了王知縣殷切的期望和預言。
起名源自科舉,見證崇文重教
起名源自科舉,見證崇文重教
“望杏坊”對一般的讀者而言,似乎有點陌生和含義令人費解,但只要把它與梅城東郊黃遵憲故居所在的另一人文秀區——攀桂坊比較,就會發現兩者恰似一對姐妹花。科舉時代,人們把通過殿試進入三甲的士子喻為蟾宮折桂或攀桂,所以攀桂坊的起名,既是追崇科舉文教的表達,也是褒揚該社區人才輩出的標桿。“望杏坊”的命名要比攀桂坊晚300多年,但也同樣寄寓了這一美好願望,在清中葉後,與攀桂坊一起成為在人文秀區梅城並立的雙子星座。
談望杏坊,就繞不開上面提到的程鄉知縣王仕雲。王仕雲號望如,安徽徽州歙縣人,順治壬辰科進士,康熙七年(1668年)知程鄉縣事,擔任程鄉知縣十年,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離任。王仕雲倡建望杏坊,已是他任期過半的時候,這位地方官員對當時程鄉縣一帶濃郁的讀書風氣和客家人的吃苦精神,有了深切的了解和體會。
當時的梅城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民謠:“百花洲尾齊州前,諸生出狀元”。康熙九年,剛為大覺寺完成祝聖殿興建和三寶殿維修,王縣令覺得大覺寺一帶地方,正好符合民謠點明的範圍。王仕雲認為,既然程鄉縣城東郊的攀桂坊聲名鵲起,出了不少文人雅士,西郊也很有必要促成一個人文社區與之對應,“不僅肅觀瞻,而且鼓舞風雲”,激勵當地的讀書人奮進,令更多的士子榮登科甲。經過籌劃,終於在三年後建起一座坊表,他將之命名為“望杏坊”,即希望當地的讀書人奮發進取,最終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榮登天子堂。唐代高蟾的詩有“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之句,天和日是天子的代稱,天子之下的碧桃和紅杏意為位極人臣的讀書人。
“望杏坊”命名後的兩百多年裡,當地雖未能如民謠和王縣令所期望的那樣產生狀元,但並未辜負倡建者的一片苦心,人文一片鼎盛,至晚清,更出現“上市梁,下市黃”的說法,證明這時的望杏坊與攀桂坊已旗鼓相當。
湧現書香家族,人才綿綿不絕
“望杏坊”的核心範圍在西區市場背的蘿蔔坪、十甲尾、長巷子一帶。在有關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作為文化社區,它的衍伸範圍還包括黃泥墩、禾好塘、月影塘、更樓下周邊地區。
走進這一社區,叨念著一座座古老建築的名字,書香之氣撲面而來,聯科第、醉經居、醉經樓、仁風樓、貽谷樓、鶴和樓、節操樓、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活泉書室……文雅雋永的字眼後面蘊藏著一個個動人的人文故事。
這些建築的居住者均是 “望杏坊”的著名書香家族,上面提到“上市梁,下市黃”里的梁氏家族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梁氏的十八世祖梁慎楨,嘉慶十六年考中進士,官至內閣中書、禮部郎中,後人稱為禮部公;梁慎楨的六子梁心鏡在道光二十八年考中舉人,在福建任州官,人稱刺史公;梁心鏡的兒子梁國瑞(字輯五)也是舉人,到了這一代,梁家與黃遵憲家族以及其所在的攀桂坊黃家之間開始頻頻通婚,梅城兩大書香之家由此被人稱為“上市梁,下市黃”。如梁家的民國本地著名女教育家梁浣春就嫁入黃家的恩元第。
“望杏坊”濃郁的文風,甚至感染了當地成長的兩位將軍。當地的市塘唇顏屋,在乾隆年間出了兄弟武進士顏鳴皐、顏鳴漢,顏鳴皋官至福建台澎總兵、誥封武顯將軍;顏鳴漢官至福建陸路提督兼水師提督,誥封振威將軍。武進士往往被人視為一介武夫,顏氏兄弟卻能文善詩,名留廣東詩壇,他倆的詩作在 《國朝嶺海詩鈔》、《梅水詩傳》里流傳至今。上世紀30年代初,針對敵人的勸降詩,革命家古大存用一首詩來調侃:“幼習兵戎未習詩,諸君何必強留題。江南美味你先嘗,塞北風寒我自知……”這首詩的原版正是顏鳴皋的作品:“幼習干戈未習詩,諸公何必苦留題。朝廷爵祿君同享,邊塞風霜我獨知。剪髮接韁牽戰馬,割袍抽線補旌旗。他日賊兵臨城下,空有諸公百首詩。”這首酒席上的即興之作,令有意刁難顏將軍的文官們一座皆驚。
“望杏坊”濃郁的文風,還吸引了兩個家族遷入這一社區。一個是女詩人葉璧華的故鄉白渡堡鸕鶿坑(即今梅縣丙村鎮蘆陵村)葉家的一個分支,另一個是潮州府前溪(今汕頭市澄海區前溪村)黃家。葉家的富商葉蘊齋在乾隆年間,帶領八子中的四個兒子從鸕鶿坑遷入望杏坊附近,就是仿孟母三遷、希望讓後裔能有個讀書上進的良好環境。果如所願,從乾隆四十四年起連續三年,葉蘊齋的孫子葉新鑒、葉新蓮、葉新豐參加鄉試接連考中舉人,葉屋由此被稱為“聯科第”。由潮汕地區遷來的黃泥墩黃家的門聯很特別:“前溪世澤;江夏家聲”,依然留下他們對原來家鄉潮汕深深的懷念。黃家從十一世祖定居梅城融入為客家的一分子,第十六世就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文人,他就是道光年間的翰林黃仲容,黃仲容一生不阿附權貴,淡泊自守,書法獨步一時,人稱“黃小楷”,黃仲容的一個弟弟黃仲宣也在道光年間考中舉人。
告別科舉時代,教育名家輩出
望杏坊如何變成叫紅杏坊,後來又退出歷史舞台,具體時間和原因目前還不得而知,可能與科舉時代的結束有關。但記者從上世紀20年代初的一份《梅州中學教職員表》中看到,這一名字仍在使用。
1905 年後,科舉時代結束了,望杏坊作為人文社區的地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然而它積澱的文化因子繼續發揮影響。在此前一年,當地拔俊楊屋的一位名叫楊徽五的年輕人,被正在興辦東山初級師範學堂的黃遵憲選派前往日本留學,作為重要的師資人才培養。楊徽五沒有辜負黃遵憲的期望,一生致力於家鄉的教育事業,成為民國時期梅州地區的名教師,他的兒子楊廣存畢業於北京大學,是著名的共產黨烈士。那個出了多位進士、舉人的梁家也有多人投身地方新式教育,作為梅縣最後一批秀才的梁伯聰,善詩文工書畫,把一生奉獻在梅州中學的講台上,培養出林風眠、李金髮、黃藥眠等一批傑出人才,他的堂姐梁浣春則首創嘉應州女校,先後創辦桂里女子學校、梅縣女子高等國小、梅縣女子師範學校等,開梅縣女子教育風氣之先。
說到民國梅縣的教育世家,不能不提當地更樓下孫氏的 “活泉書室”,從這裡走出的孫波庵(金聲),為人師表,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而且他的兒子孫亢曾(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孫睿曾(桂林女子師範、梅州中學教師)、孫馥曾(中華文化學院教務長)、孫雄曾(華南師範大學教授)亦繼承良好家風,把畢生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為國家培育人才。
紅杏坊古蹟
仁風樓——太平天國康王指揮部舊址
仁風樓位於西郊黃坭墩短街口88號,其名出自《後漢書·章帝紀》:“功烈光於四海,仁風行於千載”,建築為一堂八廳四橫走馬樓結構,有房100餘間。正堂對面為鑲貼彩瓷壁畫牌坊式照壁,下為蓮池,下堂左右各闢一道月門,堂屋穿斗與抬梁混合式九架梁,堂屋內有宋湘親書楹聯:“克儉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訓進德無疆”,中堂掛“思訓堂”匾額。
清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國餘部由康王汪海洋率領從閩西進入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將總指揮部設於“仁風樓”。仁風樓作為太平天國餘部大本營,指揮餘眾與清廷抗擊,乃舊時戰地遺存活標本,為研究太平天國史、清朝末年史、梅州地區戰爭史等有重要意義。
炮樓
1932年,時任縣長彭精一在梅城西郊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圍、西來庵側、樹湖坪附近、月映塘健身廣場附近、楊桃墩黃屋、東湖路附近等環市區域共建炮樓10座,作防禦工事。在紅杏坊仍保存完好者,有伯公巷南、北炮樓和西來庵炮樓等4座。炮樓對研究梅州軍事防禦、工事建築及相關歷史意義重大。
1932年,時任縣長彭精一在梅城西郊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圍、西來庵側、樹湖坪附近、月映塘健身廣場附近、楊桃墩黃屋、東湖路附近等環市區域共建炮樓10座,作防禦工事。在紅杏坊仍保存完好者,有伯公巷南、北炮樓和西來庵炮樓等4座。炮樓對研究梅州軍事防禦、工事建築及相關歷史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