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橋

梅江橋

梅江橋是梅州橋樑中名氣最大的,最早修建的,橫跨梅江,修建成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春。它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動亂,幾經修繕擴建仍屹立於梅江U形的頂端,成了當年溝通梅州市區(梅城)南北兩岸的咽喉要道。梅江橋造型美觀實用,拱形的護欄,是早年梅城的標誌性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江橋
  • 修建時間:民國二十三年春
  • 重要性:溝通梅江南北兩岸的咽喉要道
  • 地位:梅州的標誌性建築
簡介,加固大修工程,加固的梅江橋,梅江橋的故事,

簡介

梅江橋
梅江橋位於廣東梅州梅縣城區中心,是一座橫跨梅江,溝通江南、江北市區的大橋。古時,此處無橋,行人以竹筏、木船為渡。元泰定年間,在梅溪渡用船42艘架設浮橋。明代,船廢。民國14年,重架浮橋,後又廢。梅江橋於民國20年春由“福濟善堂”饒芙裳與各善董及地方人士黃榮樵、黃燮南、曾漢南、劉啟蘭等人倡建,得國內商家和海外僑胞廖元盛、陳富源、饒烈伯、謝信泰、侯廣德夫人、潘直我等人熱心資助,於1931年冬動工,1934年秋基本建成。工程費用11.23萬大洋。此橋由法國牧師龔神父(工程師)繪圖設計,橋型新穎,原設計負荷3英噸,為桁架桿拱11孔鋼筋混凝土橋,每孔跨徑20—22米,另有板梁孔引橋4孔,每孔跨徑10米,下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薄隔板雙柱式墩台,橋長278.5米,寬6.65米。建國前,中間行車道用木板鋪橋面。1950年,人民政府撥款將木板橋面改成鋼筋混凝土行車道。1965年由省交通廳撥款80萬元,省城市建設設計院設計,省交通廳公路基建工程隊承建,加固橋柱,加寬橋面,利用原橋墩台,將上部結構改建為行車道(寬5.8米),擴大兩邊人行道(各寬2米)。將北岸上橋坡增築立體交叉引橋,跨越凌風東路,延長橋身100米。改建工程於1967年完成。改建後的梅江橋全長約300米,寬12米,荷載能力增至汽一10噸。
1986年冬,東山大橋建成通車後,梅江橋主要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
梅江橋是梅州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連線梅州市區(梅城)南北的主要橋樑,尤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東山大橋建成以前,更是貫穿南北的大動脈。1986年,經有關方面鑑定,梅江橋使用年限已到,禁止通行機動車輛。

加固大修工程

梅江橋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由於該橋建橋時間較長、損傷和病害較多,2007年10月被省質監總站檢測定為危橋並全面封閉。梅州市人民政府在多次組織專家論證會研究論證,並廣泛徵求包括廣大市民、外出鄉賢、海外僑胞在內的社會各界的意見後,本著科學、嚴謹的精神和對歷史、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決定對梅江橋進行加固大修。
梅江橋
據了解,梅江橋加固大修工程始終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結構特色和建築風格,延續了梅江橋的歷史性和文化性。工程總投資2500萬元,於2008年11月正式動工,至2009年12月,歷時13個月。市政府把梅江橋加固大修列入“十大民生重點工程”,多次在市政府常務會和市長辦公會上研究部署工程建設的相關工作,劉日知、李嘉等市領導多次到現場檢查指導,為工程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市人大、市政協多次組織視察或開展專題調研,專門聽取工程建設情況報告,為工程建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廣大市民、外出鄉賢、海外僑胞紛紛通過來訪、來電、網路等各種形式,為梅江橋加固大修工程建設建言獻策。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廣大工程建設者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搶抓進度,為工程的順利完工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固的梅江橋

加固大修後的梅江橋消除了病害,結構安全穩定,重新恢復了橋樑的使用功能,能夠滿足12座以下(含12座)客運車輛、兩輪機車和腳踏車、行人通行的要求,並解決了管線架空懸掛等問題。這將進一步改善梅州市區的交通條件,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梅江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是梅州第一座梁橋。加固大修後的梅江橋,是梅州市區(梅城)江北通往江南的大動脈,是梅城的交通主幹線。

梅江橋的故事

廣東梅州北鄰贛南、閩西,東接潮汕,是粵東的門戶和水陸交通樞紐。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梅州成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此,梅州人民十分希望能在梅江上建一座大橋。
七十多年以前,梅城的開明人士黃榮樵、黃燮南、曾漢南、饒芙蓉、劉耀初、盧耕父等人,發動梅州人民和廣大的海外梅州僑胞,建起了當時廣東省屈指可數的一座鋼筋水泥大橋,從而譜寫了一曲梅城海內外鄉親愛國愛鄉的動人篇章。
黃榮樵、曾漢南等人經常聚在一起,商議建橋的事宜。黃榮樵早年在廣西任縣知事,後來因為同情革命黨人和厭惡官場,就自動放棄官職回到家鄉梅州。由於黃榮樵足智多謀,人緣又好,因此,梅城政要人物多次登門拜訪。黃榮樵樂善好施,把修橋補路等看成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曾漢南原來是一個山村國小的教師,為了躲避土匪的襲擾而碾轉來到梅城,在水南公學任教。他為人忠厚,做事穩重大方,是慈善中人,對家鄉修橋補路的事尤為熱心。黃榮樵、曾漢南等人下決心一定要把梅江橋建起來,以此來造福梅州民眾和四方來客。經過一番的籌劃,他們決定一方面發動梅州人民發揚愛國愛鄉精神,盡力捐款建橋,一方面利用僑鄉優勢,動員梅州籍的華僑捐資。於是,梅縣縣長(今梅州市梅縣區)彭精一和發起人當即成立了建橋籌備小組,馬上開展工作。
十月的梅城,天高雲淡,秋風送爽,正是施工的大好時節。1931年10月26日,梅江橋正式動工興建。那時,在一條大江上興建鋼筋水泥大橋,不僅在梅城就是在粵東地區都是聞所未聞的,在廣東省恐怕也為數不多。這充分顯示了客家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建橋開始,資金嚴重短缺,施工器械極為落後。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黃榮樵不得不命令工程暫緩。於是,他派曾漢南專程到汕頭請教自已的昔日好友、駐汕法籍工程師龔神父。經粗略計算,要完成這么大的工程,約需大洋12萬,這對於梅州來講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為了讓工程順利進行下去,籌備組四處奔走,呼籲大家認捐。在這前後共有8000多人捐款。各商家店鋪也紛紛賒借水泥、鋼材給建橋籌備組。在資金再度青黃不接時,黃榮樵一面介紹德大興、金生莊、黃昌源等商號借款接濟,又蒙幹事陳濟軒認捐一橋墩,一面寫信動員梅縣籍(今梅州市梅縣區)的華僑認捐。結果,侯廣夫人在南洋募得1.2萬多元,由東洋探親歸來的潘植我捐助1.5萬地。為了褒揚侯廣夫和潘植我二人為梅江橋所作的貢獻,建橋籌備組特地為二人寫了贊語。在爪哇吧城,燕絡英劇社舉行義演,將得大洋2100元全部捐給籌備組。此外,南洋華僑幫助籌備組在南洋發行三期彩票,除頒獎以外,實得大洋21223元,他們把這一巨款全部寄給籌備組。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梅江橋終於在1934年初步建成。橋建成以後,在橋的北端建有一碑亭,將建橋經過及主要捐資人的相片、芳名鑲泐其上,以垂後世,永志功德。可是,後來碑亭被毀,碑石丟失。1991年,梅州市人民政府經過多方努力,終於找到了建橋的有關資料,於是撥款按原碑內容於橋的南岸西側重建碑亭,以供後人瞻仰。
梅江橋原橋長278.5米,寬闊6.65米,分十三孔,為連拱弧形鋼筋水泥大橋。當時的橋面,中間只鋪木板,橋的兩端,砌築石階梯行,行人拾級而上,車輛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梅縣人民政府(今梅州市梅縣區人民政府)兩次斥資改鋪水泥橋面和擴建人行道,並加築立體交叉引橋,使它能通行車輛。修葺一新的梅江橋全長300米,寬12米,更加顯得巍峨壯觀。如今人們看到的是1965年時擴建的。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到梅城時,稱讚梅州是“文物由來第一流”。
梅江橋建成以後,要嵌上“梅江橋”三個字和“橋聯”。當時主持者曾公開徵求書法家供獻翰墨,還公開徵求佳聯,以彰盛事。一時,梅城的文人雅士紛紛揮筆,撰聯應徵,一時佳作盡獻。結果,周輝甫、宋汪若、謝心源三位書法家寫的分別用在橋拱中間兩面和橋背中間。而當時入選擬取錄的佳聯則未印其上。在此把他們集錄如下。
入選第一名佳聯的是:
梅屬地靈,功成之用仙鞭石;
江橫天塹,普渡何須鵲架橋。
另一副入選而未取錄的佳聯是:
梅水架長虹,不用祖龍鞭石;
江山留勝跡,且看司馬題橋。
這兩副橋聯,都是十一個字,“梅江橋”三個字都嵌入其中,前後緊湊,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寫得有氣勢,對仗也工整,稱得上是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