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花舞

杯花舞

杯花舞是一種經過改編的傳統舞蹈藝術,屬於道教舞蹈。已有數百年多年歷史。這一種興寧民間舞蹈藝術的奇葩,久演不衰,常演常新,頗具嶺東齊昌風情,風靡海內外。2008年12月,興寧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杯花舞之鄉”。屬於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杯花舞
  • 地位: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本質:道教舞蹈
  • 所屬地區:惠州府興寧縣
舞蹈起源,舞蹈道具,表演形式,歷史價值,歷久彌新,

舞蹈起源

粵東地區的興寧市為古惠州府興寧縣,曾為南漢國附都城(齊昌府),明清時期道教活動甚為興盛,杯花舞即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除分布於該縣外,在龍川縣、平遠縣、梅縣區、五華縣一帶也有流傳。原來以“五句板”說唱用的竹板進行擊板伴舞,清末道士朱官祥以本地俗稱“伯公杯”的瓷質酒杯代替竹板,使聲音更清脆,演奏更富技巧性,成為興寧道教舞蹈特有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

舞蹈道具

興寧杯花舞所用的瓷杯,杯口直徑二寸,杯底直徑九分,高二寸。使用時,兩杯口相扣,拇指托住下杯底,中指彎曲頂在上杯內,食指和無名指分別夾按在上杯的兩側,將上杯沿斜壓在下杯口內,可以上下翻腕並兩杯相擊。

表演形式

興寧杯花舞通常是道教做“安龍”、“奉朝”、“做覡”法事時,專為生者求神祈福而在一張長六尺、寬三尺六的草蓆上進行表演。由一男舞者扮女裝的覡婆嬤,另有二人伴唱和伴奏。舞蹈主要表現當地民間傳說中陳、李、林姓三位奶娘到茅山學法除惡的過程,表演時覡婆嬤化身為三奶娘的合體,雙手各持白瓷伯公杯兩個,邊唱邊敲擊瓷杯邊舞。舞步有雲步、橫步、跪步、下板腰等,步法可進可退,可繞小圓圈,可走“∞”形。兩手敲擊瓷杯的動作主要有搖杯、打杯、轉杯、磨杯、杯花出手等,舞者應和著舞步的節拍,以熟練的敲擊技巧,使瓷杯交替發出清脆悅耳,富於節奏變化且別具韻味的音響。伴奏音樂與舞蹈的配合沒有嚴格限制,可自由反覆,隨意性較大。主要歌曲有《杯花》,由場外二人各執小鼓、小鑼邊伴奏和伴唱。

歷史價值

興寧杯花舞是古代道教在粵東民間產生廣泛影響的活例證,在嶺南宗教和民間信仰的研究上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其敲擊瓷杯的獨特技藝和表演特色,也顯示了較高的藝術價值。1949年以後,興寧杯花舞逐漸從宗教化走向民俗化,從祭禱化走向娛樂化,已成為民間節慶娛樂時常見的表演項目。
1956年,興寧縣第四中學的羅渣、謝月文老師著手編舞,由文化館創作人員范晴作詞,謝高、羅渣編曲,演出效果很好。《杯花舞》運用民間小調和以本地水口山歌為舞曲基調,編成表現客家青年男女熱愛勞動和愛情生活的民間舞蹈。1956年,這個舞蹈參加在汕頭市舉行的“粵東區民間藝術匯演”獲得節目獎。1957年五一節,興寧“杯花舞”作為廣東省代表團的節目之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音樂舞蹈匯”大會,舞蹈隊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併合影留念。而且杯花舞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獲得眾多榮譽。2004年3月,廣東省授予興寧市“杯花舞藝術之鄉”榮譽稱號,2007年6月,杯花舞被批准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1月,也因杯花舞名聲鵲起,興寧市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殊榮。

歷久彌新

“杯花舞”自改革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創新的腳步。在歌詞方面,建國後起初以青年男女的勞動和愛情生活為主題,改編後的《明月照山鄉》則反映興寧人民歡樂生活為內容;舞曲方面情緒更為熱烈,旋律更為歡快;在道具方面則對“伯公杯”進行了改革,在“伯公杯”底部留一個小孔,用鬆緊帶套住拇指和中指,表演時杯子不會掉下來,使杯花舞更富有技巧性,表演更加靈活;在舞蹈動作方面更是用流暢的舞步,巧妙的構圖,多變的節奏,大膽的創意,給人予一種高尚的藝術享受。
改編後的舞蹈屢次獲得榮譽,其中1983年舞蹈《明月照山鄉》獲廣東省業餘舞蹈評比二等獎和梅縣地區一等獎,舞曲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國際部向海外播出,舞蹈被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和《中國舞蹈志·廣東卷》。2005年,舞蹈《杯花聲聲》在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民間藝術匯演中榮獲金獎,並在廣東省第三屆民眾音樂舞蹈花會比賽中再次獲得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