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景區概況,景點介紹,靈光寺,科普天文館,茶泉湖,青雲山莊,玉皇頂,仙子橋,
景區概況
陰那山位於距梅州市區45公里的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其東南為大埔縣英雅鎮。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300餘里,蜿蜒起伏。由梅雁集團公司投資開發的陰那山旅遊區,於2000年10月開業,從雁洋南福村開始,一條長達9.9公里的水泥公路繞著層層山巒,峰迴路轉數十旋,一直延伸至陰那山。
風景區範圍6.6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4.3平方公里)。陰那山突起於梅江平原之上,峰巒疊翠,山勢雄奇,冬季山頂有積雪,山頂五峰(海沷均超千米)並列,形似五指,故稱“五指峰”,最高玉皇頂,海拔1298米,故有“五指峰巔極目舒,白雲深處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說。凌晨時分登上山頂。可觀日出,雲蒸霞蔚,頗為壯觀。好了,讓我們轉乖景點的接送車沿著這盤山公路到達海拔約1100米的青雲山莊,再踏上999級石台階,就可登上玉皇頂,飽覽陰那山的風光秀色了。
1989年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廣東省級風景名勝區。
景點介紹
靈光寺
陰那山麓有一座千年古剎靈光寺,是廣東省五大名寺之一。創始人為唐高僧潘了拳,他於鹹通二年(861年)圓寂後,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聖壽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粵東監察御史梅鼎捐錢擴建,更名靈光寺,現正門石匾上所刻“靈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寫的。
梅州靈光寺依山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自古遠近聞名,吸引大量遊人參觀,為什麼呢?因為靈光寺有"三絕"。其一絕是:寺前草坪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當,乾大枝壯,枯死而不腐不朽。這就是稱為"廣東寶樹"的"生死柏"。
此柏樹是建聖壽寺之前潘了拳親手種的,樹齡達一千一百年以上,那株枯死的已死了三百多年,卻與生的那株幾乎同樣高大,前幾年,珠江電影製片廠曾拍過一部電影《生死樹》,就是以這兩株樹為背景。其二絕是,寺里最壯觀的主殿大雄寶殿,經常香菸鼎盛,但不管任何情況下,都沒有香菸薰人,是什麼原因呢?傳說是因為殿頂的藻井所起的作用。這個藻井,是用1000多塊精製的長方木構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稱為鳳梨頂,結構巧妙奇特,是寺廟建築藝術的傑作。在我國這樣的鳳梨頂僅有兩處,另一個是北京天壇的方形藻井。這個菠羅頂妙就妙在它會把大殿內的香菸及時吸到殿頂迅速排出,而不會使殿內遊人被煙嗆著。其三絕是大雄寶殿後面山上綠樹繁蔭,但大殿屋頂上卻沒有一片樹葉,這究竟是什麼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靈光寺除大殿外,還有金剛殿、羅漢殿、諸天殿、觀音閣、鐘鼓樓、經堂、客堂、齋堂等。此外,靈光寺還有不少神奇傳說,如“五色雀”、“無篤石螺”、“片生熟魚”,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靈跡。
科普天文館
座落在梅縣區雁洋鎮的梅州陰那山五指峰北坡,好像閃爍的明珠鑲嵌在海拔800米的茶泉湖畔,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科普天文台。這裡的景色別開生面,但見湖水浮山綠,山花映日紅,仰首星月近咫尺,俯覽群山似游龍,進入此境既可飽賞陰那山靈秀色,更能窺探宇宙奧秘。
科普天文館主要有六個部分組成,即前言館,古代天文館、天體世界館、宇宙召喚館及20厘米和40厘米的天文望遠鏡組成。這裡的古今中外天文儀器及設施均以實物陳設,在此,你可以身監其境地感受天文大觀,自已動手觀測宇宙奧秘,全面了解幾千年來天文學的發展過程和現代科技在天文方面的成果。
茶泉湖
茶泉湖以其獨有的淡茶色的山泉吸引著無數賓客的到來。相傳眾神仙被陰那山自然風光所吸引,結伴來到陰那山一游。當時烈日光空,天氣炎熱,仙人們來到樹木鬱鬱蔥蔥的山坑邊,但見山泉清澈,流水潺潺。一仙人提議用這山泉煮水沖茶,吟詩作對,豈不是好?於是他們在此處飲茶賦詩,只趣正濃,一仙童拂袖時不慎把茶杯碰翻,濃濃的茶水倒在山間,流入清澈的山泉。說也奇怪,從那時起,該山坑清澈的山泉漸漸變成了淡茶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裡的泉水再也沒有清澈過,後來人們就把這裡取名為“茶泉湖”。如今,茶泉湖已被一提壩築起後形成水庫,在水庫旁邊,正興建一坐具有唐朝風格全木結構的寺廟,相信到時必將成為陰那山午火鼎盛的又一景。
青雲山莊
青雲山莊是集旅遊、住宿、飲食、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酒店,這裡一年四季雲霧繚繞,恍若仙境。
玉皇頂
凌晨拾級而上,路過九百九十九級台階,便可站在海拔1298米的玉皇頂,讓你詮釋“一覽眾山小”的感慨,盡情欣賞日出的壯觀。太陽還沒露臉,霞光已染半邊天,一輪紅日漸漸地從東方冉冉升起,把茫茫山川映得桔紅一片,此時的您,沐浴在晨光之中,顯得格外青春,格外美麗。艷陽高懸,極目遠眺,“三江”(梅江、汀江、韓江)匯流,如玉帶把山川環繞“三州”(梅州、潮州、汀州)地域,盡收眼底。此時,天高地廣,風物無限,唯登高者所獨享也!
仙子橋
玉皇頂下,是那聞名的“仙子橋”。相傳遠古並沒有仙子橋,當地的村姑每天到山間割草,不知要繞幾坐山,客家婦女的勤勞美德,深深地打動了神仙。一日,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一個巨大的石條在穿中飄來飄去,一下子橫跨在這山間,也許是當時狂風大作的緣故,這巨大的石條卻偏斜地放著,之後,也就成了一個簡易的石橋,雖然石面偏斜,但勤勞的客家村姑並不畏懼,每天挑著沉重的柴草往返這座石橋。後人也就因此把它稱為“仙子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