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石正窯

平遠西周石正窯遺址,位於廣東平遠縣石正鎮安仁村,系一種圓穴窯,在生土中挖成,由窯室、窯箅、火膛、窯門四個部分組成。1974年5月,由廣東省博物館考古隊組織發掘了四座,結構基本一致。從火門進入為火膛,火膛之上是窯室,中間隔著很厚的窯箅。窯室平面為圓形或橢圓形,無頂,窯壁作弧形狀。窯箅和窯壁用泥拌草塗抹和夯牢,經高度焙燒,極為堅硬。窯箅表面平坦,窯箅之下為火膛,其中四號窯室殘高0.9米,寬1.5×1.8米。據推測,燒窯時窯頂可能用竹木或石板架成平頂,留出煙道後,其餘地方用濕泥加以密封,燒成一窯器物後,再將窯頂揭開,再燒時則再搭上相同的平頂。
該窯出土的陶器,以罐為最多,占69.97%,碗、碟占16.82%,壺、盂、盆、插座和陶壓錘數量最少。這些陶器,以幾何印紋硬陶為主。紋飾有方格紋、雲雷紋、雲雷與方格組合紋。素麵陶也有,但數量不多。除印紋陶外,彩繪裝飾也是這批陶器的重要特徵。有點彩、劃彩兩種,點彩一般以二、三點為一組,點於器腹或口沿上,點距不很均勻;劃彩則以直線條紋(二至五條為一組)繪於印紋陶器腹環壁一周,也有繪於口沿的。彩繪顏色有黑、赭、棕紅、暗綠等色,以黑色為主。
該窯雖然系一種豎穴升焰窯,但其燒制的印紋陶和彩繪陶器,據石灣陶瓷研究所測定,火候一般在900至1200度左右,可見該窯比韶關走馬崗窯進步,有一定的科學性,在燒成氣氛性質方面,能偶爾還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