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環境,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綜述,古代人口,近代人口,現代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文化事業,體育事業,社會保障,城市建設,城市競爭力,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水運,航空,軌道交通,歷史文化,方言,飲食,宗教,電影,電視,戲曲,報刊,音樂,會展,節慶,城市象徵,風景名勝,自然風景,人文古蹟,歷史建築,現代建築,餐飲購物,著名人物,城市榮譽,對外交流,友好國家和地區,上海合作組織,
歷史沿革
上海,
春秋屬
吳國。
戰國先後屬
越國、
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
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
扈”,江流入海處稱“
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
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
華亭縣(今
松江區)。
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
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
十六鋪附近的
黃浦江)。
南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定市鎮,定名為“上海鎮”。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
上海縣,標誌著上海建城之始。
唐天寶十載(751年),
吳郡太守奏準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
川沙—
惠南—
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南宋
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
嘉定縣,上海地區始有兩個獨立行政區劃。
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3縣,
蘇州府所屬嘉定、崇明2縣,
金山衛。
清
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治所)、婁(與華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
奉賢、福泉、
金山、南匯8縣,
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嘉慶十五年(1810年)縮存600平方千米,縣域約今吳淞江故道以南市區、浦東新區大部、閔行區大部。縣城為原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環線內區域。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上海開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縣
洋涇浜以北一帶劃為洋人居留地,後形成
上海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帶劃為
上海美租界。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直屬
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民國三年(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
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民國十四年(1925年),
北洋政府允準上海改為
淞滬市。
民國十五年(1926年),
孫傳芳督江蘇省,成立淞滬商埠,分全境為上海、閘北、浦東、滬西以及吳淞5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轄市一級建置。
國民政府成立後,根據
孫中山的
大上海計畫,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特別市,擴大市區範圍包括上海、寶山縣的一部分,設立17個區,而上海地區各縣則仍屬江蘇省,從此上海市與上海縣分離。城市範圍東達浦東,西至靜安寺、徐家匯,南趨龍華,北達寶山路底。民國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別市宣布租界為特別區。7月,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和寶山縣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17市鄉,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面積494.69平方千米(不含租界)。並改17市鄉為17區,上海始有區一級建置。上海地區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川沙、青浦、南匯、奉賢、金山、崇明10縣仍隸屬江蘇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別市改稱上海市。
抗日戰爭爆發後,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次年12月,江蘇省川沙、南匯、奉賢、崇明、寶山、嘉定等縣和上海縣浦西地區劃歸汪偽上海市政府管轄。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
汪偽國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法租界,歷時百年的
上海租界結束。(上海都市圖集的圖冊資料來源)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劃分為30個區。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成立
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上海市劃分為20個市區和10個郊區。
1956年經過行政調整,上海市轄區減為18個,轄15個市區和3個郊區。
行政區劃
1958年,為了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將
江蘇所屬上海地區的郊縣劃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轄黃浦、邑廟、蓬萊、盧灣、徐匯、長寧、普陀、閘北、新成、江寧、虹口、提籃橋、楊浦、榆林等14個區,浦東、嘉定、寶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賢、南匯、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個縣,總面積達6340.5平方千米,比建國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1月,撤消邑廟、蓬萊設立南市區,有12個區和11個縣。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縣嵊泗人民公社劃屬上海市。1961年上海市轄12區、10縣。1962年嵊泗又劃歸浙江省。1964年,撤消閔行區與吳淞區,此後上海保持了10個區和10個縣不變達10餘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1980、1981兩年,再置吳淞區與閔行區。1988年,撤消吳淞區和寶山縣改為寶山區。1992年,撤消嘉定縣,設立嘉定區。為進一步改革開放,1993年撤消川沙縣,將其境域與黃浦、楊浦、南市的浦東地區和閔行的三林鄉合併設立浦東新區。同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組建新的閔行區。1995年,上海市轄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南市、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等14區和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縣,有106個街道、208個鎮、10個鄉和3590個居民委員會、2986個行政村。面積6340.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6218.65平方千米、水面積697平方千米。20世紀末,松江縣、青浦縣和金山縣也改為區。
2000年南市區劃入黃浦區。2001年1月奉賢縣、南匯縣撤縣建區。2009年,撤銷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浦東新區。2011年,撤銷黃浦區和盧灣區建制,組建新的黃浦區。2015年,靜安區與閘北區正式合併,組成新的靜安區。2016年,上海市下轄的崇明縣
撤縣設區,改制為崇明區,此標誌著上海市告別下轄縣,全市至此形成下轄16個市轄區的新局面。
截至2020年6月,全市16個區共有107個街道、106個鎮、2個鄉。
參考資料:
飛地:除上述行政區域,上海在浙江省、江蘇省和安徽省尚有行政上完全屬上海市管轄的四塊
飛地。
上海
白茅嶺監獄,在
安徽省郎溪地區,是關押在上海犯下刑事罪犯人員的監獄。上海在戰爭時期遺留的未爆彈藥均在此銷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視頻上海位於中國東部,長江在此入海,在海拔4米的平原#星知計畫#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土地面積為面積6340.5平方千米,位於
太平洋西岸,
亞洲大陸東沿,
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
長江和
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
東海,南臨
杭州灣,西接江蘇和
浙江兩省。
地形地貌
上海是
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點是位於金山區
杭州灣的
大金山島,海拔為103.70米。
在上海北面的長江入海處,有
崇明島、
長興島、
橫沙島3個島嶼。崇明島為中國第三大島,由長江挾帶下來的泥沙沖積而成,面積為1041.21平方千米,海拔3.5米~4.5米。
長興島面積88.54平方千米,
橫沙島面積55.74平方千米。
氣候環境
上海屬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
汛期。
自然資源
水資源
上海市內水資源流量主要由黃浦江及其他市內河道流量構成。黃浦江年均徑流量為300多立方米/秒,年均流量100億立方米,加上其他市內河道流量,上海市內水資源年均徑流量合計為145 億立方米。由於一些外生因素的影響,每年水量變化較大,一般大致在50至230億立方米的區間內波動。
礦產資源
上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建築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同樣匱乏。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
油氣資源,在多口鑽井中獲得工業
原油和
天然氣。
據初步估算,東海
大陸架油氣資源儲量約有60億噸,是中國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氣盆地。附近的南黃海,經過調查和勘探,也發現油氣資源,估算有2.9億噸儲量。東海海水中化學資源豐富,在長江口淺海底下,還發現一些礦物異常區,有
鋯石、鈦鐵砂、
石榴石、
金紅石等重要礦物。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上海市境內
天然植被殘剩不多,絕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
木本植物群落,僅分布於
大金山島和
佘山等局部地區,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
沙洲、灘地和港汊。栽培的農作物共有100多個種類,近萬個品種。蔬菜多達400多種,居全國之冠,瓜果和
觀賞花卉品種也很多。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主要是畜禽品種,野生動物種類已十分稀少。
水產資源豐富,共有魚類177屬226種,其中
淡水魚171種,海水魚55種。
人口
綜述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8.14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6.9萬人,出生率為7.0‰;死亡13.3萬人,死亡率為5.5‰;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為105。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9.2萬人,出生率為6.3‰;死亡12.5萬人,死亡率為8.6‰;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
全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3.66歲。其中,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為505.31萬人,高中文化程度的為482.61萬人,國中文化程度的為839.3萬人,國小文化程度的為311.56萬人。2018年,上海
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9.9%以上。
古代人口
唐
天寶十載(751年),華亭縣立,約有19017戶、90360人。唐末有12780戶。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華亭縣有主戶54941、113143人。南宋紹熙年間,華亭縣有戶約97000。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華亭縣有戶234471,旋因宋元鼎革,戶口減半,僅13萬戶。至元十八年,嘉定縣有69425戶、338552人。至元二十七年,松江府實在163926戶、888051人。至元二十九年,上海縣立,人口約10萬人。至元中,松江府有戶177348,其中華亭縣有戶97786;上海縣有戶72502。是年,嘉定縣有戶95795、373755人。至正年間,崇明州有戶12786。
明代開國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上海戶與口始分別記錄;是年,上海縣有114326戶、532803人。永樂十年(1412年),100924戶、378428人。宣德七年(1432年),100358戶、330498人。正統七年(1442年),100984戶、319970人。景泰三年(1452年),100832戶、305457人。天順六年(1462年),89400戶、270927人。成化八年(1472年),91291戶、257652人,成化二十三年,92789戶、261145人。弘治五年(1492年),92195戶、260677人,弘治十五年,93884戶(實在93023戶)、269094人(實在260821人)。嘉靖元年(1522年),94109戶,253013人;嘉靖二十一年,劃地置青浦縣,約有5萬多戶、10萬多人。隆慶六年(1572年),上海縣有戶113985、192967人(不計老少、婦女)。萬曆二年(1574年),上海縣有戶117795。
近代人口
清鹹豐二年(1852年),上海華界人口544413人,租界人數極少。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周邊省市居民湧入租界,同治四年(1865年),公共租界92884人,法租界55925人;華界人口變化不大,次年為543110人。太平軍戰爭結束後,逃亡到滬人員大批返鄉。公共租界人口至同治九年減至最低,為76713人,此後又逐年上升。至宣統元年(1909年),華界人口達671866人。
民國時期,上海人口增長格局基本不變。1914年,上海華界人口1173653人。1930年,上海市人口3144805人,1936年3814315人,1945年3370230人。1946年~1949年3月,因外地人口大量湧入上海,上海人口增長61.86%,年遞增率23.9%。1949年,全市人口5029160人。
現代人口
1949~1958年,全市戶籍人口高速增長。1949年502.92萬人,1958年750.80萬人,淨增247.88萬人,合計增長49.29%,年均增長率4.55%。1958年,江蘇省10縣劃歸上海市,全市人口大幅度增加。1959~1968年,因嚴格控制外省市人口遷入上海市,精簡城市職工回原籍農村,知識青年赴新疆參加兵團生產,國家開始實行計畫生育等,人口緩慢增長。1959年1028.39萬人,1968年1108.97萬人,淨增80.58萬人,合計增長7.84%,年均增長率0.84%。1969~1976年,大批中學畢業生上山下鄉,強化計畫生育管理,人口下降。1969年1093.99萬人,1972年降為1064.11萬人,1973年回升至1070.01萬人,1976年又回升至1081.30萬人。7年淨減12.69萬人,合計淨減率為1.16%,年均淨減0.17%。1977~1989年,因大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返滬、50年代高峰期出生人口進入婚育年齡,人口增長迅速。1977年1086.47萬人,1989年1276.45萬人,淨增189.98萬人,合計增長17.49%,年均增長1.35%。1990~199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人口遷入始終大於遷出,人口穩定增長。1990年1283.35萬人,1995年1301.37萬人,淨增18.02萬人,年均增長2.79%。
解放後,進行4次全國人口普查,兩次1%人口抽樣調查。1953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620.44萬人,江蘇省10縣常住人口285.97萬人;1964年7月1日,上海市常住人口1081.7萬人,1982年7月1日1185.97萬人,1990年7月1日1334.19萬人,1995年10月1日1%抽樣調查推斷1373.58萬人。
政治
經濟
綜述
年度 | GDP | 人口 | 人均GDP | 進出口總額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8億元,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99.16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7752.2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5.73萬元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328.67億元,比上年增長6.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826.64億元,增長5.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6133.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2710.43億元,增長3.3%;服務業增加值3422.79億元,增長13.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2020年8月,名列上半年中國GDP十強。
2020年,上海市地區生產總值38700.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0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3.57億元,下降8.2%;第二產業增加值10289.47億元,增長1.3%;第三產業增加值28307.54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3.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2020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規模躋身全球城市第六位。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三,口岸貿易總額達到8.75萬億元、位居全球城市首位,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達到4350萬標準箱、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2萬元。
第一產業
年度 | 農作物面積 | 糧食產量 | 牛奶產量 | 蔬菜產量 | 生豬出欄 | 水產品 | 家禽出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產業
上海作為中國現代工業和中國工人階級的搖籃,早在1861年就有了引進國外先進設備的電機繅絲廠。1919年前後,上海已經是全國工人人數最多、工人比例最高的城市。近代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集中了約50%的民族資本企業、約40%的資本額、約50%的年產值。占據全國九成造船噸位數的江南造船廠,整體規模和單位造船能力均居世界首位。
重點行業
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精品鋼材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和生物醫藥製造業是上海六個重點工業行業。
新興產業
全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0.6%。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581.49億元,比上年增長3.3%。
全年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1.9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批發銷售額10.79萬億元,增長5.3%。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68.69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無店鋪零售額1925.99億元,增長13.8%。網上商店零售額1506.70億元,增長15.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9%。
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89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其中,B2B交易額18552.6億元,增長14.1%,占電子商務交易額的64.1%;網路購物交易額(含服務類交易)10385.6億元,增長29.7%,占35.9%。
上海的貿易夥伴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20多個國家擴展至現在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口岸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之一,上海口岸進出口位居世界城市之首。港口貨櫃吞吐量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約有三成左右的“中國製造”經由上海輸往世界各地,也有約三成左右的各國商品經由上海進入中國市場。
全國1/3左右的進口汽車、鑽石、葡萄酒、乳品,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醫藥品、醫療器械,超過60%的進口服裝服飾,70%以上的進口手錶等都是經上海口岸來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有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17家境外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
社會事業
2020年,全市就業、社保、住房、養老、托育、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67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教育事業
至2018學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64所,普通中等學校913所,普通國小721所,特殊教育學校30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有所增加,畢業生數有所減少,中等專業學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數均有所減少。全市共有49家機構培養研究生,全年招收全日制研究生5.27萬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5.85萬人,畢業全日制研究生4.31萬人。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階段新生入學率達99.4%。
至2018學年末,全市共有民辦普通高校19所,在校學生11.03萬人;民辦普通中學131所,在校學生8.37萬人;民辦國小111所,在校學生10.66萬人。全市共有成人中高等學歷教育學校26所,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631所,老年教育機構290所。全市共有校外教育機構23所。其中,青少年活動中心(含少年宮)19所,少年科技站3所,少年之家1所。
科學技術
位於浦東的
張江高科技園區是國家級高科技園區,已構築起三大國家級基地,重點發展以積體電路、軟體、生物醫藥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始建於193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藥物研究所,承擔著包括“863”計畫項目等在內的80多個項目的科研攻關任務。
醫療衛生
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298所,衛生技術人員20.65萬人(見表18)。全年全市醫療機構共完成診療人次2.76億人次;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3.52‰;孕產婦死亡率1.15/10萬,其中,戶籍人口孕產婦死亡率1.10/10萬;全市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為107。
截至2020年1月29日,上海已對確診的4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步套用中醫藥治療,其中14人服用了中藥飲片,27人服用中成藥。方案針對醫學觀察期、臨床治療期及恢復期,分時期和臨床表現推薦用藥及處方。
2020年11月,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文化事業
2018年成功舉辦第三十五屆“
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第二十屆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三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第六屆市民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全年市民參與文化活動人數3255萬人次。繼續實施新一輪公共文化從業人員“三年萬人培訓”項目,年內參訓1萬餘人次。歷史博物館、國際乒聯博物館、
中國證券博物館、廣富林文化遺址公園、海昌海洋公園等建成開放。至年末,全市有市、區級文化館、民眾藝術館25個,藝術表演團體329個,市、區級公共圖書館23個,檔案館49個,博物館131個。全市共有公共廣播節目22套,公共電視節目25套。至年末,全市共有有線電視用戶804萬戶,有線數位電視用戶736萬戶。全年生產電視劇51部,共2190集;動畫電視8388分鐘。全年共出版報紙8.17億份、各類期刊0.85億冊、圖書4.80億冊;攝製完成86部影片。
體育事業
2018年內成功舉辦國際國內重大賽事175次。成功舉辦F1中國大獎賽、ATP1000網球大師賽、環球馬術冠軍賽、
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共開展賽事活動6186個,參與市民近250萬人次。成功舉辦上海市第十六屆運動會,共有約220萬人次參與。共有76名上海體育健兒在雅加達亞運會上共獲得19人次金牌。年內全市共新建89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72片市民球場、342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
社會保障
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1573.37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78.70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上年的每人每月970元提高到1070元,增長10.3%。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300元提高到242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20元提高到21元。
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1524.82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342.7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市建設
2019年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結果為優秀。
2020年6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選定為2020年城市體檢樣本城市。
城市競爭力
《2011年
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位列第二,《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位列第三(次於
香港,
深圳)。在2013全球城市排行榜中香港第五、北京第十四、上海第二十一。上海在2013年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六。2013年上海GDP總量位居亞洲第三(僅次於
東京、
大阪),世界第九。
全球城市分級中中國兩個Alpha+城市之一(另一個為香港)。
上海是中國第二批
低碳試點城市。上海2012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綜合得分為83.73分,排名第2位。上海獲得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交通運輸
綜述
1874年1月,
黃包車從日本輸入上海。
1908年9月18日,上海的美商環球供應公司百貨商場購置了五輛汽車,為顧客提供汽車出租業務。
1908年3月5日,英籍猶太地產商
哈同經營的上海第一條
有軌電車從南京路口至
延安東路外灘的通車,之後相繼發展了12條有軌電車線路,1975年12月1日,上海最後一條有軌電車線,行駛於
虹口公園和江灣
五角場之間的3路電車停運,噹噹有聲的
有軌電車從此退出了上海。腳踏車曾經是解放後上海最通用的交通工具。1980年代以後,私人逐漸開始購置私人小轎車。
上海已形成由鐵路、水路、公路、航空、軌道等5種運輸方式組成的,具有超大規模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上海港是中國最大的樞紐港之一,共有35個客運站,長途班線1611條,可抵達全國14個省市的660個地方。上海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
越江隧道和大橋以及捷運、高架式軌道交通組成的立體型市內交通網路。
公路
上海的公共汽車線路數量1000多條,營運車輛1.8萬多輛,日均客運量約780萬人次,承擔著65%的市域公共客運量,是世界上線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有出租汽車企業270餘家,從業人員近11.5萬人,出租汽車近43000輛,旅遊包車和租賃車等7000多輛。為更好地服務殘障人士出租汽車出行需求,上海通過招投標方式推出了200輛以無障礙服務為主的多功能出租汽車,2014年10月11日首批50輛
無障礙計程車正式上路運營,200輛無障礙多功能計程車選用
英倫TX4車型。
2014年10月25日,
虹口足球場(花園路)公交樞紐正式投入運營,成為集捷運站、輕軌站、公車起始點站、計程車站集合成一體的大型公共運輸換乘樞紐,機場四線成為第一條入駐該樞紐的公交運營線路。這個公交樞紐位於凱德龍之夢虹口購物中心商場1層,公車乘客可通過電梯轉乘軌交3號線及8號線。在虹口足球場站換乘的乘客通過商場就能實現“全室內”換乘。
鐵路
水運
截至2006年底,
上海港海港港區擁有各類碼頭泊位114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生產泊位171個,碼頭線總長為91.6千米。按照碼頭使用性質分類:公用碼頭泊位175個,碼頭線長度為24.6千米,其中生產泊位121個,碼頭線長度為22.2千米,年貨物吞吐能力17051萬噸;貨主專用碼頭泊位965個,碼頭線長度為67千米,其中生產泊位495個,碼頭線長度為38.2千米。上海港內河港區有碼頭泊位818個,最大靠泊能力3000噸級。
貨櫃吞吐量中,內支線貨櫃量202.6萬
標準箱,國際中轉箱78.5萬標準箱,內貿貨櫃吞吐量313.7萬標準箱。截止2006年底,上海港貨櫃班輪航班達到每月2106班,其中,遠洋航線498班,近洋航線535班,內支線794班,內貿航線每月279班。
主要區位因素:上海港是長江三角洲上的一個河口港,可以兼作海港,主要港區沿黃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為港口設備、建築,以及上海市進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條件,長江和黃浦江一方面為港口提供淡水,另一方面保證了船舶入港的寬度和大量船舶拋錨的空間。
上海港2013年前五個月共處理了1270萬個20櫃,而其對手新加坡的箱量為1210萬個20櫃。
由於越來越多生產商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中國西部及內陸設廠,上海預計未來五年的吞吐量年均增速將在10%左右。陳戌源表示,西部及內陸地區製造業產量增加將惠及上海,長三角地區將會繼續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火車頭。
航空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IATA:PVG;
ICAO:ZSPD)是中國(包括港、澳、台)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與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並稱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浦東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濱海地帶,距市中心約30千米。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約52千米。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航班量占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國際旅客吞吐量位居國內機場首位,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機場第三位。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48家,航線覆蓋90餘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國內城市。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IATA:SHA;ICAO:ZSSS)位於上海市西郊,距市中心僅13千米,多年來,虹橋機場一直是上海空港的代名詞。
2016年12月12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與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上海,繼
倫敦、
紐約、
東京、
亞特蘭大之後,成為全球第5個航空旅客跨入億級“俱樂部”的城市。
軌道交通
截至2021年1月,上海已擁有包括
捷運、
輕軌、
磁懸浮等軌道交通線路共19條,運營里程共772千米(含磁浮線29千米),運營里程居全國第一位,已形成初步的網路格局。
上海捷運於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營運,是中國大陸地區繼
北京、天津捷運建成通車後建造的第三個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截止2021年1月,上海捷運共有車站459座,里程772千米。運營規模居世界第一。2017年,上海捷運日均客運量969.3萬人次,總客運量達到35.38億人次。是世界上捷運最繁忙的城市之一。捷運線路將中心城區密集覆蓋,並連線了大多數區縣。
上海還建有磁懸浮項目——上海浦東機場線,全場30.5千米,連線捷運龍陽路站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運作的
磁懸浮鐵路。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樞紐之間的磁懸浮專線正在逐步推進中,尚在技術方案制定的階段。
上海捷運11號線花橋段2013年10月16日上午9:30起開站試運營,實現了上海和江蘇
崑山的區域一體化。
歷史文化
方言
上海話一般是指上海市區話,也就是被廣泛使用和認同的上海主流通用方言。
松江本地話是上海話的基礎。上海話是上海開埠以後
吳語區各地移民口音在松江話基礎上自然融合而成的新型城市吳語,成為吳語區的代表和共通語言。語音受移民中占優勢的
寧波和
蘇州兩地影響巨大。吳語上海話是上海文化及氣質的載體,是
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話也和
老洋房、
弄堂、
石庫門、
旗袍等一樣,成為了上海風情的代表性符號。
廣義的上海話還包括上海郊區各大方言,上海郊區各鄉鎮屬於典型的江南文化。上海舊屬
松江府,上海本地話包括
松江話、
嘉定話、
浦東話、
崇明話、
金山話、
青浦話、
奉賢話等各區縣方言。上海話是在上海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有深厚文化積澱,語音、詞語和語法現象反映
江東文化信息。
上海話融合了北部
吳語的主流特徵,是
吳語太湖片的強勢方言,上海話曾經在80年代前成為
吳越地區通用語。新世紀以來,由於國語的推廣,上海話在吳語區的影響力有所降低。上海少年一代對於上海話的掌握能力開始下降,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保護上海話的行動。上海話的使用和發展一直是上海社會討論的話題。
飲食
上海人稱的
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
宗教
和中國內地其他地方一樣,上海有5種宗教是得到中國政府承認的合法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
天主教和
新教。有宗教信仰民眾88.76萬人,已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有394個,有宗教團體85個、在滬宗教院校4所、宗教出版機構2個。宗教界全年捐贈慈善公益事業共3825萬元。歷史上上海還曾經存在過許多其他宗教,例如
猶太教、
東正教、
錫克教等。
電影
電影傳入中國從上海開始。從1896年到1898年,一個美國商人先後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
徐園、泥城橋下的奇園,以及天花茶園等處,短期放映美、法等國的短片,如《俄國皇帝遊歷法京巴里府》等,並在當時《
申報》上刊登電影廣告,引起轟動。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
雨過天晴》。1949年前,中國的電影業基本集中於上海,而在上海有過製片活動的電影企業,總數約200家。
電視
戲曲
蘇州評彈、
越劇等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的曲藝,因其與上海語言文化相近,在滬上擁有許多觀眾。
報刊
音樂
會展
上海舉辦的會展數量居全國前列,會展年總收入占全國近50%。
上海國際車展是亞洲展出規模最大的車展之一,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上海的
ChinaJoy則是全球三大互動娛樂展之一。
節慶
城市象徵
上海市市花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
白玉蘭開花特別早。
清明節前,它就會繁花盛開。白玉蘭潔白如玉,晶瑩皎潔,開放時朵朵向上,溢滿清香。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上海市市標是以市花白玉蘭、沙船和螺旋槳三者組成的三角形圖案,圖案似輪船的螺旋槳,象徵著上海是一座不斷前進的城市;圖案中心揚帆出海的沙船,是上海最古老的船舶,象徵著上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沙船的背景是迎著早春盛開的白玉蘭,展示了城市的勃勃生機。
風景名勝
精選片單魔都上海必去的幾個旅遊景點,既有美景,又有美食
上海外灘美食街,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裡面擁有各種特色美食,包括上海十分有名的生煎包(生煎饅頭)。
9886次播放|5個視頻
自然風景
人文古蹟
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
A級景區(點)99家,其中5A級景區(點)3家,
4A級景區(點)50家,3A級景區(點)46家。
歷史建築
現代建築
餐飲購物
上海擁有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經典時尚的購物和濃郁商業氣息。西餐匯聚世界各地30多個國家的風味。中餐匯聚中國幾乎所有地方風味,著名的有
老城隍廟、
雲南路、
黃河路、
仙霞路等飲食文化區。
著名人物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24日,獲評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12月26日,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2017年12月29日,入選“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3月,2017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第二位。
2018年4月,入選“2018暢遊中國100城”。
2018年10月,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海排名第14。
2018年10月,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上海排名第2。
2018年11月,《2018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第7位、中國第2位。“
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上海排名第二,為國家重要中心。中國法治政府評估排名第六。2018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質量指數排名第3。2018年城市產業競爭力指數排名第2。GaWC發布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上海位居
世界一線城市。
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優質旅遊城市。英國皇家學會《2018-亞洲50強城市綜合排名》第4位。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2018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3。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第4名。2018年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排名第2,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排名第2。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第2。
2019年7月11日,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發布,上海位列全球第4位。
2019年8月9日,“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潛力城市20強榜單”發布,上海進入前20名。
2019年9月3日,公布了2019世界旅遊城市發展排行榜綜合排行,上海排行第九。
2019年9月19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6)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上海排名第五。
2019年11月3日,“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發布,上海排名第10。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榜單”發布,上海位列第10位;“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第29位。
2019年12月,上海獲新時代中國繁榮城市榮譽,2019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第二名,“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第14位,中國“數字一線城市”排名第二。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12名。
2020年1月,“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上海排名第三。入選“綜合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
2020年3月,成為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
2020年6月18日,《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上海綜合排名第二。
2020年7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重磅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上海上榜。
2020年8月,入選“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
2020年10月,上榜“2020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排名第3名。
2020年11月28日,被評為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4月16日,入選2020年十佳數字閱讀城市。
對外交流
友好國家和地區
至1973年
橫濱成為第一個與上海發展友好關係的城市,隨後逐漸遍布五大洲。至2013年10月,上海已與世界上53個國家的75個市(省、州、大區、道、府、縣或區)結成友好城市或建立友好交流關係。在上海設立
領事機構的國家已達62個。大多為
總領事館,並服務於
華東地區。
上海合作組織
2017年6月9日,在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上,
印度和
巴基斯坦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組織。這是上海合作組織2001年成立以來首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