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十年立太倉州,屬蘇州府,轄區範圍為現太倉市、嘉定區。清雍正二年,升格為太倉直隸州,並析地置鎮洋縣,下轄鎮洋縣、崇明縣、嘉定縣、寶山縣(自嘉定縣分出)等四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倉州
- 外文名:taicangzhou
- 地理位置:江蘇省東部,環繞蘇州市區
明弘治十年立太倉州,屬蘇州府,轄區範圍為現太倉市、嘉定區。清雍正二年,升格為太倉直隸州,並析地置鎮洋縣,下轄鎮洋縣、崇明縣、嘉定縣、寶山縣(自嘉定縣分出)等四縣。
明弘治十年立太倉州,屬蘇州府,轄區範圍為現太倉市、嘉定區。清雍正二年,升格為太倉直隸州,並析地置鎮洋縣,下轄鎮洋縣、崇明縣、嘉定縣、寶山縣(自嘉定縣分出...
太倉市,是蘇州所轄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東瀕長江,與崇明區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全市總面積為823...
城廂鎮隸屬於江蘇省太倉市,為太倉市政府所在地,南臨上海市嘉定區,西鄰崑山市。是江蘇省接軌上海的第一站,是江蘇省接通上海市的門戶城市。城廂鎮距離上海市市中心...
太倉縣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東瀕長江,南鄰上海,西連崑山,北接常熟。...... 民國元年(1912年),太倉州和鎮洋縣合併,定名太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始屬...
明萬曆《丘縣誌·人物·舉人》載:劉銘(?~?),中弘治八年(1495)鄉試,任直隸太倉州同知,升代府審理正,再升本府長史。...
太倉公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舊址是南宋“海寧寺”,前身是梁“妙蓮庵”,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園內人文古蹟眾多,有宋代花石綱遺物“望海峰”、明洪武年間...
太倉石拱橋,始建於元代至順元年(1330年),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城廂鎮、新豐鎮。太倉石拱橋為單孔和3孔圓弧拱橋,風格基本一致。橋兩端之寬大於橋面中寬。為增加...
江南文化名校--太倉市第一中學(原名太倉縣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老校。學校創建於1907年。前身是清朝太倉州考試院,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雙鳳鎮位於太倉市西部,緊鄰城區,204國道、339省道、蘇崑太高速貫通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63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5.5萬人。2003年在...
陳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學者,與同里陸世儀、江士韶、盛敬齊名,被人合稱為“太倉四先生”。字言夏,號確庵、無悶道人、七十二潭漁父,嘗居江蘇太倉小北門外。...
璜涇鎮,是江蘇省太倉市轄鎮,位於太倉市的北部,是市區的衛星鎮,接受市區的輻射,距離市區約28公里。璜涇鎮,“中國化纖加彈名鎮”、“中國加彈第一鎮”、“江南...
凌必正[明]字貞卿,一字蒙求,號約庵,太倉(今江蘇太倉)人。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官至廣西副使。善山水,設色妍雅,位置精密,接軫宋人。間畫花鳥,尚欠超逸...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行政區劃,在江蘇省東南,為清松江府、太倉州、海門廳舊地,合置滬海道,直屬江蘇省,治上海縣,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太倉...
高冠吾(1892-1953)江蘇省太倉州崇明縣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客。曾參加偽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歷任偽綏靖部次長、偽南京市政督辦。偽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偽江蘇省...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到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
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3年(公元1725年)分江南省為安徽、江蘇兩省,於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
沙溪古鎮位於太倉市中部,是一座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沙溪古鎮區內保存著明清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樸的古橋及歷史文化名人故居。沙溪古鎮...
太倉是中國江南的一個”水”的城市,“水”的靈氣孕育了這片古老的土地。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太倉隸屬吳國之地,由於吳王在此地建倉屯糧而得名“太倉”,又稱婁東...
毛煒(生卒年不詳) 江蘇太倉人。字恪庵。工古今文,尤邃於詩。足跡半天下。著有《東皋詩選》、《寓齋集》、《閒閒集》等。著作:《東皋詩選》,見《(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