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級市)

太倉(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級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倉市,是蘇州所轄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東瀕長江,與崇明區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全市總面積為823平方公里,長江水域面積143.97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65.96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6個鎮和太倉港經濟開發區。

太倉文化屬吳越文化,太倉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倉,作為距離上海最近的城市,與上海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域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相融、語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應”。太倉離上海近,成為上海的“後花園”太倉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太倉有金倉湖國家級風景區、弇山園沙溪古鎮等旅遊景點。

太倉位居2013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第四位。2014年和2015年太倉穩居全國百強縣市第四名。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其中太倉市排名前十位。2019年1月9日,憑藉江南絲竹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倉市
  • 外文名稱:Taicang City
  • 別名:婁城,金倉,婁東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江蘇蘇州
  • 下轄地區:1個街道,6個鎮
  • 政府駐地:太倉市城廂鎮縣府東街99號
  • 電話區號:國際:(+86)512;國內:0512
  • 郵政區碼:215400~215434
  • 地理位置:蘇南地區,上海以北,長江以南
  • 面積:620平方公里
  • 人口:71.92萬人(2018年常住人口) 
  • 方言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太倉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金倉湖、沙溪古鎮、弇山園、太倉名人館等
  • 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太倉站太倉南站太倉港站
  • 車牌代碼:蘇EJ、蘇EK、蘇EL、蘇U
  • GDP:1330.72億人民幣(2018年) 
  • 人均GDP:18.55萬元(2018年) 
  • 主要商圈:人民路商圈和萬達廣場商圈
  • 人均支配收入:城鎮63076元 農村32458元(2018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條件,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開放型經濟,社會,科技,衛生,文化,教育,體育,社會保障,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友好城市,交通,公路,鐵路,港口,文化藝術,歷史文化,今日文化,方言,特產,旅遊,名人,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太倉為古婁地,屬吳。
戰國初期,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此為越國婁邑地(越立婁邑)。戰國中期,楚滅越,為楚國婁邑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婁邑為婁縣,屬會稽郡。
西漢初,曾為荊國婁縣地,後又為吳國婁縣地。景帝三年(前154年),吳國除,會稽郡復為漢郡。境為漢郡婁縣地。
金倉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金倉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見舊志載:秦漢間於此地立惠安鄉,隸屬婁縣。
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婁縣更名婁治,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婁治復名婁縣,隸屬不變。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析會稽郡的浙江以西地域另立吳郡。婁縣地屬吳郡。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孫策部將朱治逐吳郡太守許貢。自此吳地歸屬三國孫吳。
吳大帝黃武元年(222年),置吳郡,領縣十五,婁縣屬之。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國,統一全國,分全國為19州。惠安鄉隸屬揚州吳郡婁縣。
東晉成帝鹹和元年(326年)封皇弟司馬岳為吳王,改吳郡為吳國。屬揚州吳國婁縣。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吳國為吳郡。仍屬揚州。
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惠安鄉隨屬。大同二年(536年),分信義縣置崑山縣,屬吳郡崑山縣。太清三年(549年),候景置吳州,屬吳州吳郡崑山縣。大寶元年(550年)復州為郡,屬吳郡崑山縣。
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分揚州吳郡地置吳州,屬吳州吳郡崑山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仍屬吳州吳郡崑山縣。隋開皇九年,隋平陳,吳州改蘇州,廢崑山縣,鄉屬蘇州常熟縣。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崑山縣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復改蘇州為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屬吳郡崑山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吳郡復稱蘇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蘇州又稱吳郡;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吳郡又復名蘇州,崑山縣隨屬。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鏐為吳越王。鄉屬吳越國蘇州崑山縣。貞明三年(917年),蘇州升為中吳府;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又升為中吳軍,崑山縣隨屬,鄉隸不變。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改中吳軍為平江軍。太平興國蘭年(978年),吳越國表請納土,宋收其版圖,平江軍復稱蘇州,屬蘇州崑山縣。熙寧三年(1070年),見郟亶《吳門水利書》稱崑山之東,地名太倉。政和三年(1113年),蘇州升為平江府,屬平江府崑山縣。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裕元年(1275年),平江府降元,改為平江路,屬平江路崑山縣。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縣為中州,屬平江路崑山州。延祐元年(1314年),將崑山州治遷至太倉。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取平江路,改隆平府,隸屬隨改。次年,張士誠降元,隆平府復名平江路,屬平江路崑山州。
吳元年(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屬蘇州府崑山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崑山為縣,改昆為昆屬蘇州府崑山縣。
明弘治十年(1497年),劃崑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鄉;常熟之雙鳳鄉;嘉定之樂智、循義兩鄉建立太倉州,並轄祟明縣,隸蘇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遂升太倉為江蘇直隸州,並析州地置鎮洋縣。直隸州轄鎮洋、崇明、嘉定、寶山四縣,隸江蘇布政司。
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攻占蘇州,同年八月十四日攻占太倉,隸天朝蘇福省。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十五日太平軍撤走,恢復清制,隸屬關係不變。
清宣統三年(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同年九月十五日(11月5日),前清江蘇巡撫程德全宣告獨立,公舉為江蘇大都督,並飭電所屬府廳州縣一律懸掛白旗,以示光復。太倉州縣奉令合併。初稱“太鎮”,繼稱“太倉州”。至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1月,由江蘇都督府頒發印信,始定名為太倉縣,隸江蘇都督府。民國3年,江蘇省置設5道,太倉縣隸滬海道。
民國16年,廢道存縣,直屬江蘇省。民國22年3月,全省劃分13個行政督察區,隸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次年2月1日,全省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太倉隸無錫區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4年9月,全省又改設10個行政督察區,太倉隸無錫督察區。
太倉主城區太倉主城區
民國26年11月14日,日本侵略軍侵占太倉,接著成立偽太倉縣維持會,繼又改稱自治會。次年7月,成立偽太倉縣公署,隸偽江蘇省政府。民國29年9月,偽太倉縣公署改稱太倉縣政府,隸屬不變。
民國30年7月,日偽開展大規模“清鄉”,偽太倉縣政府改稱太倉縣特別區公署,隸屬清鄉委員會蘇州辦事處。次年2月,“清鄉”第一、二階段結束,復稱為偽太倉縣政府,隸偽江蘇省第一區清鄉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27年9月,國民黨軍統琴嘉太昆青松六縣“游擊司令”熊劍東委鄭鳳石為縣長,組建國民黨太倉縣流亡政府,活動於馮家橋、老閘一帶。民國28年1月,由國民黨
江南行署正式任命羅啟祥為太倉縣地下縣長,組織流亡政府,隸江南行署第二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0年2月,在鹿河鄉唐家宅成立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太倉縣政府,隸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郭曦晨任縣長。建立了3個行政區,委任了區、鄉長。並於敵占區建立了兩面政權,積極領導民眾開展抗日鬥爭。
民國34年8月,日本投降,抗戰勝利。9月,國民黨太倉縣政府接收汪偽太倉縣政府。隸屬江南行署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0月,江南行署撤銷,改設江蘇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太倉位於上海都市圈核心位置太倉位於上海都市圈核心位置
1949年5月13日,太倉解放,建立太倉縣人民政府,隸屬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50年10月,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為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改稱為江蘇省蘇州專員公署,太倉縣隨屬。
1955年7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選舉權利,選出各級行政機構,成立太倉縣人民委員會,隸屬不變。
1968年4月25日,成立太倉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江蘇省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4月13日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改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又改蘇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1月31日,太倉縣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恢復太倉縣人民政府名稱,隸屬蘇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的報告,全省實行市管縣的新體制。3月1日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太倉縣隸屬蘇州市。
1993年3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太倉縣,改設縣級太倉市,由江蘇省直轄,蘇州市代管。

行政區劃

太倉市隸屬江蘇省蘇州市管轄,市人民政府駐地城廂鎮。2013年末,太倉下轄城廂鎮瀏河鎮浮橋鎮沙溪鎮璜涇鎮雙鳳鎮、港口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科教新城,有婁東街道辦和88個建制村(行政村)、3205個村民小組、67個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太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地處北緯31°20'~31°45'、東經120°58'~121°20'。北接常熟市;西連崑山市;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東北瀕長江,與上海市崇明區隔江相望。

地形地貌

太倉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坦,自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東部為沿江平原,西部為低洼圩區。

氣候條件

太倉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壓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氣為主;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炎熱;春秋季是季風交替時期,天氣冷暖多變,乾濕相間。太倉市平均氣溫接近常年,高溫日數略偏多;全年雨日接近常年,總雨量明顯偏少。雨量分布不均勻;日照略偏少,梅雨期降水分布不均勻,颱風影響較小,大霧少。全年氣候與往年相比較異常。全年平均氣溫16.3℃,比過去30年年平均值偏高0.1℃,比上年偏低0.3℃。年極端最高氣溫37.1℃,年極端最低氣溫-6.9℃。全年降水量853.8毫米,比過去30年年平均值少316.0毫米,比上年的1237.1毫米偏少31.0%,全年雨日127天(過去30年年平均值126.7天)。汛期(5月—9月)總雨量611.9毫米,比歷年(1959年到2010年,下同)平均值(674.3毫米)略少。汛期雨日72天,比歷年平均值(59.5天)偏多,超過50毫米的暴雨日3天,接近歷年平均值(2.6天)。全年出現5天超過17米/秒的大風。全年日照1858.1小時,比常年平均值(1906.6小時)略少。6月10日入梅,6月27日出梅(入梅、出梅均比常年平均偏早),梅雨期17天(歷年平均值24.3天),梅雨量256.5毫米(歷年平均值217.1毫米),梅雨期內出現暴雨2天。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年末,太倉戶籍人口47.45萬人,比上年增加19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5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11‰,死亡率為8.03‰,自然增長率為-0.92‰;年末常住人口70.70萬人,城市化率為64.48%。
2018年末戶籍人口49.40萬人,比上年增加7049人。其中,男性23.84萬人,女性25.5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11‰,死亡率為8.28‰,自然增長率為-1.17‰。年末常住人口71.92萬人,城鎮化率為67.40%。

民族

太倉為漢族聚居地區,少量少數民族散居。2013年末,全市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東鄉、納西、達斡爾、仫佬、羌、布朗、仡佬、錫伯、俄羅斯、鄂倫春、赫哲等32個少數民族,527戶、711人(不含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其中以回族、滿族和土家族居多。

經濟

201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0.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98億元,下降3.6%;第二產業增加值675.47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620.27億元,增長7.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55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6%。
太倉人民路商圈太倉人民路商圈
2018年,太倉市共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139.52億元,增長14.3%;稅收占比為90.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2.59億元,比上年增長4.8%。

第一產業

2018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6.97億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種植業產值29.55億元,比上年下降1.26%。畜牧業產值8.86億元,下降22.06%;漁業產值16.75億元,增長2.67%。糧食、棉花、油料種植面積分別為18.94千公頃、0.04千公頃和0.51千公頃,糧食、棉花、油料作物總產量分別為131906噸、50噸和1320噸。年末生豬存欄5.5萬頭,生豬出欄9.7萬頭;年末家禽存欄101.78萬羽,家禽出欄712.8萬羽。
2018年新建高標準農田2.1萬畝,建成糧食綠色高產創建示範方8個。糧食生產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全省推廣,獲評全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8.44%。新申報綠色食品42個,蘇州市級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合格率達99.4%。培育職業農民1800人,新增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19家。

第二產業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83.38億元,比上年增長6.9%。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69家,其中超億元企業383家、超五十億元企業4家、超百億企業2家。新興產業產值增長9.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55.8%。
2018年資質內總專包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0.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建築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300.24萬平方米,下降3.6%;房屋竣工面積104.65萬平方米,增長1.0%。

第三產業

2018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44億元,比上年增長9.1%。按消費形態統計,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90.51億元,增長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7.93億元,增長9.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9.43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9.01億元,分別增長9%和9.3%。
2013年,太倉新批外資項目85個,完成註冊外資7.9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0.6%。完成實際利用外資6.18億美元,下降23.8%,其中服務業到帳外資3.05億美元,增長162.1%。實現服務外包接包契約額6.94億美元,離岸執行額2.93億美元,分別增長72.4%和58.4%。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8.65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工業投資122.20億元,下降20.0%;服務業投資246.45億元,增長23.8%。完成新興產業投資85.25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3.1%;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資40.18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32.9%。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60.72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3.6%。商品房新開工面積311.53萬平方米,增長104.9%;施工面積712.34萬平方米,增長20.9%;竣工面積34.39萬平方米,下降59.9%;銷售面積127.86萬平方米,上升11.3%。

開放型經濟

2018年新批外資項目66個,其中德資項目23個。完成註冊外資9.7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0%。完成實際利用外資4.85億美元,增長1.0%。實現服務外包接包契約額8.96億美元,下降0.1%,離岸執行額3.59億美元,增長13.8%。
2018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45.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出口總額67.31億美元,增長10.6%;進口總額78.39億美元,增長13.9%。
2018年引進內資項目2890個,新增投資總額555.83億元,新增註冊資金213.32億元,引進內資實際到帳資金419.78億元。其中,註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項目980個。從產業分類看,引進一產項目3個,註冊資金0.14億元;二產項目832個,註冊資金58.52億元;三產項目2055個,註冊資金172.66億元。年末全市私營企業總量為30018戶,在冊私營企業註冊資本1722.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0%。

社會

科技

2013年,太倉全年授權專利6179件,其中發明專利334件。新增國家“千人計畫”人才5人、省“雙創”人才8人;獲批省級以上科技項目69個,其中國家級26個;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18家。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過99%。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民營科技企業56家、高新技術產品125隻、國家重點新產品3隻。

衛生

2013年,太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23所,其中綜合醫院5所,中醫醫院1所,專科醫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3所,鄉鎮衛生院17家,血站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急救中心1所,疾控中心1所,診所、醫務室66所,衛生培訓與健康促進中心1所,衛生監督所1所,醫學會1所。年末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297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872人。

文化

2013年,太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10個,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各1個,檔案館3個,公共圖書館總藏書量84萬冊,已開放各類檔案3474萬卷,比上年增長105.7%。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功。舉辦了中國太倉攝影展。名人館、美術館建成並對外開放。

教育

2013年,太倉擁有國小29所,普通國中15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8所,社區教育中心7個,老年大學1所。全市在校學生7.6萬人,其中公辦學校6.6萬人。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為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7%。全市中國小擁有教職員工4387人,其中公辦學校4012人。
主要學校
太倉市實驗國小
太倉市弇山幼稚園
太倉市沙溪高中
太倉市經貿國小
太倉市三八幼稚園
太倉市明德高中
太倉市朱棣文國小
太倉市藝術幼稚園
太倉市城廂鎮第一國小
太倉市婁東幼稚園
太倉市實驗中學
太倉市城廂鎮第四國小
太倉市機關幼稚園
太倉市第二中學
太倉市開發區國小
太倉市城廂幼稚園
太倉市新區中學
太倉市開發區第二國小
太倉市陸渡中學
太倉市滬太外國語國小

體育

2013年全年承辦2項國際、5項全國和3項省級賽事;組織包括足球聯賽、百村籃球等各類群體活動約150項次,參與人數12萬多人次。新增了29套全民健身工程(點)。15個村(社區)“三個一”工程基本完工。

社會保障

2013年,太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05萬人,參保率99.8%,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4.35萬人。全市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99.9%。大病醫療保險平穩運行。公積金繳存城鎮職工覆蓋率68.0%。
太倉城廂鎮海豐農場太倉城廂鎮海豐農場
2013年,太倉組織培訓城鄉勞動力2.06萬人次,全市參加技能培訓1.3萬人,參加技能鑑定1.37萬人,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14萬份。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05%,比上年下降0.24個百分點。
2013年,太倉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發放低保金2980萬元、貧困慰問金(慰問品)2895萬元、物價補貼156萬元。低保邊緣重病困難對象救助範圍由8類擴展到15類。市頤悅園基本建成,33家日間照料中心(站)和43個助餐點完成建設。
2013年,太倉啟動公租房、廉租房和直管公房“三房並軌”,全年新增公租房(廉租房)1511套、經濟適用住房50套、限價商品住房550套,基本建成保障房3706套。

城鄉建設

2013年,“智慧太倉—數字城市全覆蓋”系統啟動實施。339省道東延、沿江高速上海路匝道等建成通車,楊林塘及吳塘河航道工程全線開工。鹽鐵塘16.9公里、湖川塘二期3.9公里河道整治完工,完成110千伏直塘變等5項電網工程,新增主變容量23萬千伏安,實現電氣化村鎮全覆蓋。

環境保護

2013年,太倉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4.6%,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5.9%、6.7%、18%和19.6%。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達80.5%。環境綜合指數95.45分。新增綠化面積1.52萬畝,林木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為17.6%和42.0%。

友好城市

英國偉盧市
澳大利亞德溫特瓦利市
加拿大索里市
日本青谷町
肯亞馬林迪市
新加坡新加坡
德國 施佩耶爾市

交通

上海捷運11號線-嘉定北站到太倉市區有太嘉快線連線,用時只需20分鐘;上海捷運7號線-美蘭湖站到太倉市瀏河鎮亦有滬瀏快線連線,用時40分鐘。此外,太倉市公共運輸卡現可在長三角範圍內的上海、無錫、蘇州、崑山、常熟幾市通用,亦可在安徽省阜陽、淮南兩市使用。

公路

在太倉市區北部,太平北路與南京路交匯處建有全國縣級市最大的公共汽車客運站。太倉交通四通八達,現過境的幹線公路有204國道與339、338省道。沿江高速和蘇崑太高速在境內互通,離滬寧高速蘇州出口僅20餘公里。太倉汽車站發至全國各地有近千條客貨運專線。
太倉市區點陣圖太倉市區點陣圖
太倉港區的國際客運站現已開通由太倉港發至日本下關港,台灣基隆港、台中港等地的客貨運專線。太倉全境河道密布,水上交通便利。

鐵路

正在修建的滬通鐵路已敲定的有9個站,江蘇境內分別是平東站南通西站張家港北站張家港站常熟站太倉港站太倉站等7個站,上海境內有安亭站、黃渡站2個站。這其中,由於滬通鐵路與規劃中的沿江城際鐵路共用張家港至安亭部分,所以在常熟還為沿海城際預留了常熟東站
太倉市區客運站太倉市區客運站

港口

太倉港地處長江入海口南側,太倉市東部。口岸位於長江白茆沙南水道,上至白茆河口,下至瀏河,中心位置在七丫口,即北緯31°37′00"、東經121°14′00"。口岸線38.8公里,其中深水岸線25公里,距吳淞口僅13海里,是距長江入海口最近的港口。港區範圍內岸線基本平直且邊灘穩定,終年不凍不淤,深水區開闊、穩定,能滿足5萬噸級船舶迴轉水域的要求。

文化藝術

歷史文化

太倉自古為文化之鄉。早在晉代,名士瞿硎等活動於境內傳布知識文化。明初鄭和七下西洋,在劉家港啟航停泊,溝通太倉與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並留下碑文、實物、著作等歷史性重要文物。譽為“百戲之祖”的崑曲和優美動聽的江南絲竹都源自太倉南碼頭一帶。
太倉夜景太倉夜景
明清園林之盛,有“太倉園林甲東南”之譽。太倉建州後學堂、書院盛極一時,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 張溥興社、王世貞興文,吳偉業興詩,陸世儀興學,“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興畫,使太倉文化得到全面發展,民間讀書成風。

今日文化

太倉的文化具有開放性,多種特色文化豐富多彩,有全國橋牌之鄉、武術之鄉、龍獅之鄉、民樂之鄉等稱號。

方言

太倉話(太倉方言),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由於太倉地理上屬於吳語區,所以太倉話在上海或者蘇州等地交流基本沒有障礙。太倉話是在太倉地區悠久歷史中形成的方言,匯聚了吳越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太倉要努力建設成一個有個性特色的東方文化典範,理應繼承太倉語言文化的靈魂。
太倉(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縣級市)

特產

大致有:中華絨螯蟹、新毛芋艿、太倉“三豆”、美術奇葩麥秸(桿)畫 、工藝鞋、紅木雕刻、太倉香蔥、太倉全羊宴太倉糟油太倉肉鬆、板橋西瓜、肉鬆骨頭、燠雞、太倉灶頭畫太倉太師餅、長江四鮮、太倉白蒜、豬油米花糖、太倉珍蔬紫葛葉等。
新毛芋艿-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名錄新毛芋艿-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名錄

旅遊

金倉湖風景區(市區東亭北路),沙溪古鎮(金倉湖以北),城廂萬豐生態園(太沙路以西),太倉名人館(太平路縣府街路口),州橋,樂蔭園、墨妙亭(市區太倉公園內)、南園憩園、弇山園,張溥故居王錫爵故居(市區新華路)、高仁歧油畫館、港區碼頭、梅花草堂鄭和紀念館太倉博物館,宋文治藝術館

名人

著名科學家
突出貢獻中青專家
劉金鴻。
萬豐生態園之海豐農場國家重點新技術基地萬豐生態園之海豐農場國家重點新技術基地
優秀科技專家
黎明、朱行、周海瑤、蔡萌萌、謝文曉、曹全南、陳平、張安巡、任鴻基、 向貴、馬以榮、育麒。

城市榮譽

2009-201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太倉是2017、2018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七名。2017年12月7日,太倉被推選為“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7)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和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26日,入選“201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2018年12月,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43,中國最佳縣級城市第3名,中國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之一。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