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雙鳳鎮位於太倉市西部,距市區10千米。面積62.5平方千米,人口33023人(2007年)。轄2個社區、9個行政村。204國道過境,鹽鐵塘、吳塘、楊林塘、斜塘涇等縱橫境內。
沿革
1949年為雙鳳鎮,1957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南新、塘東、鳳新、慶豐、繆涇、鳳東、鳳中、鳳北、新楊、南轉、黃橋、新安、同新、勤力、雙漁15個村委會和雙鳳街居委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585105:~001 121雙鳳社區 ~002 122湖川橋社區 ~201 220慶豐村 ~202 122鳳中村 ~203 220黃橋村 ~204 220勤力村 ~205 220泥涇村 ~206 122維新村 ~207 122新湖村 ~208 220新衛村 ~209 220新闖村
原【新湖鎮】位於太倉市南部,距市區7千米。204國道過境,鹽鐵塘、楊林塘、吳塘、湖川塘、太平河等縱橫境內。1949年為新湖鄉,1966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3年改鎮。1996年,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新紅、泥涇、湖川、維新、新湖、新樂、嚴林、民豐、新躍、新星、新衛、新立、共和、新闖、南圩、新魚16個村委會和湖川橋居委會。
鄉鎮概況
江蘇
太倉市雙鳳鎮域總面積為62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人。轄社區居委會(雙鳳、湖川橋);村委會(南新、塘東、鳳新、慶豐、繆涇、鳳東、鳳中、新揚、黃橋、同新、勤力、新紅、泥涇、湖川、維新、新湖、新樂、新星、新衛、新立、共和、新闖、南圩)。
在太倉市委、市政府“科教興市、以港強市、國際經濟化”三大發展戰略的有力推動下,雙鳳鎮以“一年打基礎、兩年求提高、三年謀跨越”的思路,依託良好的區域位置資源,充分發揮“沿江”、“沿滬”優勢,主動接受上海浦東開發區和蘇州新加坡工業園區的輻射,並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配套服務,傾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平台。通過近兩年來的努力,雙鳳經濟社會呈現出跨越發展的新態勢。
歷史名人
一文人
⑴據清道光年《雙鳳里志》載:自明至清道光年,雙鳳籍進士28名,舉人50名,進士名單分列如下:朱昶、陸昶、唐韶、范輪、蔡坤、顧守元、周墨、
徐禎卿、朱辰、周坤、周在、唐符、茅貢、朱郟鼎、周土、顧允楊、徐 、張振之、龔起鳳、周鐸、丁元復、劉玉成、錢九思、錢世錦、唐孫華、陳福、顧 。他們出仕在外,皆有美譽。
據《雙鳳里志》載:徐禎卿,字昌國,一字昌谷。他的祖上從洛陽遷來雙鳳,父因補長洲縣學生,流寓郡城(蘇州),徐禎卿年少時與
祝允明、
唐寅、文微明號稱四才子。以進士授大理寺評事。與大梁李夢陽、信陽何景明友善,肆力為詩歌,其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
陳濟,字伯載,陳洽之兄,官至右春坊左贊。明初,陳濟是個沒有功名(未參加科舉考試)的大學問家,他博學強記,時人稱他《兩腳書櫥》。其弟陳洽任大理時,太宗對洽說:“聽說你有兄,博學而能寫文章,可任修史之職,你可諭聯意!”於是陳濟召去京師修史。陳濟秉性善良而謹慎,皇太子很尊重他。五位皇孫都跟隨他學習經學。永樂年間,陳濟應詔修《高廟實錄》,他與學士解縉等為編纂總裁。永樂中,明成祖朱棣下詔纂修《永樂大典》,總裁官為學士胡廣、楊榮、金幼孜。惟陳濟以布衣薦入編修館任總裁,編採中遇不明白之事,都向他請教,故大家稱他為陳頭巾(頭目)。
⑷明末婁東著名文士顧夢麟與顧湄
顧夢麟,字麟士,人稱織簾居士,世居雙鳳,後因避時亂,流寓常熟唐市,與當地名士楊彝相友善,時人並稱“楊顧”。兩人慨然思振時弊,相與講說辨難,力明先儒之學,遠近稱弟子者不下數百人。明天啟四年(1624年)顧夢麟與楊彝、張溥、張采等同道相聚常熟唐市,約定創辦應社(復社前身)。顧夢麟著《四書說約》20卷、《詩經說約》28卷、《四書十一經通考》20卷、《織簾居詩集》4卷、《中庵瑣錄》1卷、《韻珠》4卷、《雙鳳里志》8卷等著作。
顧湄,字伊人,縣諸生。為顧夢麟養子。少能詩,承繼家學,拜陳瑚(確庵)、吳偉業(梅村)為師。吳偉業曾選《婁東十子詩》、列其名於黃與堅、周 之後,位居第三,著《虎丘山志》、《載庵集》、《水鄉集》、《太倉詩選》、《 物詩選》、《載庵瑣錄》等著作。
⑸康熙年有名進士陸毅和唐孫華
他們同在康熙27年(1688年)戊辰科中式,金榜題名。
陸毅,字乾迪,號匪 。平原陸姓,在元代從上海浦東遷到太倉雙鳳之後,到清朝陸毅一代,已是遷婁第十二世祖。本邑清代道光庚辰科狀元陸增祥為十八世祖。陸毅於康熙33年(1694年)到江西新建縣任知縣,因“為政精勤,修水利,舉義學,捕劇盜,察冤獄”擢升戶部主事。不久,官至陝西道監察御史,協理山西道事,奉命巡視北京中東兩城。陸毅著述甚豐,有《自知錄》2卷,《入台偶筆》、《巡城瑣記》、《北廬詩鈔》2卷等。唐孫華,字實君,別號東江。55歲中進士,曾“選陝西朝邑知縣,召試詩賦,遷禮郭主事,調吏部。”康熙35年,充浙江主考官,以失誤辭官歸里。他幼有神童之目,體貌清癯,博聞強記,言論風采傾一時,尤熟於史事,為詩古文引筆千言,著有《東江詩鈔》等。
⑹太倉四先生之一陳瑚
陳瑚,字言夏,號確庵,崇禎舉人,明末清初學者,太倉四先生之一。先生精研理學,學說博大精深,以經世自任。世儀《格致篇》首提“敬天”二字,先生潛心研究頗得要領,認為只要加強德學修養,“人皆可以為堯舜”。明之後,隱居雙鳳蔚村,先生帶領鄉人築圩御水,使農田獲得豐收;先生倡導孝友、 愛,鄉風為之一新。清初詔舉隱逸,先生力辭。卒後,門人私謚安道先生,故居立為安道書院。
⑺郟 (北宋水利專家)後裔郟鼎
郟鼎,字薦和,號梅岩,宋司農郟 的後裔。他曾祖名璇,出贅於雙鳳里劉氏,始為里人。郟鼎聰明俊秀勤力學習,成進士後現政於工部,授官知嘉定州改茶陵,繼提拔為工部都水員外轉營繕郎中,再升為浙江右參議,未滿年,罷官歸里,辟樊春圃。
二官吏
陳洽字叔遠。陳洽於明洪武年間,經地方推舉及大吏引薦任兵科給事(軍 官),朱元璋很賞識他,賜其一襲金織羅衣。永樂初,安南兵起,朱棣命陳洽赴廣西參謀軍務,不久,平定安南,繼而跟隨永樂帝北征九年,參與軍機,授兵部尚書。陳洽戰死於疆場,朝廷追贈他為《少保》頭銜,賜諡號《節憫官》,民間呼其為“節憫公”。明永樂13年,官府在雙鳳迎仙橋南為陳洽建尚書坊。明宣德四年,在雙鳳影仙潭為陳洽建宗祠。
⑵湖州府通判周錫
周錫字子純,號芝山,晚號七岡老人。嘉靖中,因貢生謁選進京,授官湖州府通判。為官清正,文武雙全,敢於直言,御史們都敬畏他,著書立說垂三十年。著有“鳳林備采”等著作,在“鳳林備采”中,周錫為民請命,敢於抨擊州大夫,已屬難得,並提出“賢能官”,應“為民先事會計”,以勉後事者,實屬可貴。
⑶福建參政陸昶
陸昶字孟昭,號微庵,因進士歷任刑部郎中官職,判決訴訟,公正明恕。又因為文才好,出任河南、山西參謀眾事,又升福建省參政,巡迴視察海防。以前該地海盜劫掠殺人,終不得破案,陸昶到任後,馬上擒得盜首,正元以法。漳州和泉州兩郡城,常受潮水沖蝕,他派人築堤岸,免除水患,後因被奸人誣告免官回故里。陸昶祖居雙鳳,年少時遷入州城(太倉),發跡後,州城為其建賢科坊,進士坊,晝錦坊。
張振之,字仲起,號 士,官至浙江按察副使。因積勞成疾回家亡故。為政清正廉潔,他為台臣告辭時,僅拿著五金出都門,在吉安罷官時,俸余不滿三金,解任兵備時,家人拿公家一隻銅盤,出境五里後被振之發覺,即命家人丟在章江中。是時,江南有七樣弊政,振之能昌言無忌。亡故後,兩衛官軍,涕泣要求上官為他立專祠。故在杭州及太倉均有張振之專祠。州城(太倉)文政輔張振之祠堂廢后,其玄孫張繼芳在其家鄉鹽鐵塘之東蔡涇河北岸又建祠堂,後來演變為張繼芳廟。
三佛老
⑴雙鳳寺創始人支遁
支遁,又名支道林,東晉著名佛教學者,河南開封市南人。二十五歲出家,後至建康(今江蘇南京)講經,與謝安、王羲之等友善,好談玄理。注《莊子,消遙游》,見解獨到。作《即色游玄記》,宣揚“即色本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有《釋即色本無義》等。
支初居余航山,後來吳住支硎山。東晉鹹和中來南沙(雙鳳舊屬南沙),創立雙鳳寺。
⑵普福觀創始人周靜清
周靜清,號靜境,又號陸孫,世居雙鳳。年少時喜愛道家之學,也兼通百家之言。後游江西龍虎山,拜演道靈應沖和元靜真君為道士。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八月,回雙鳳創建普福觀,制授清寧抱一凝妙法師,為普福觀開山始祖主持提點,歷加平江路道 提調山西三宮觀事,後置提點銅章,為五品道官,終年六十歲。
⑶雙鳳寺中興開山祖濟普
濟普字穆文,一字潤堂。靈隱具德和尚法嗣。原名溥德,參學後道行日進,具德命改為濟普。其人精神勇邁、才識過人,立志起建廢剎,清順治辛卯(1651年)孑身卓錫於雙鳳寺,時大殿東地一片丘墟,他拮据興建,次第落成,為雙鳳寺中興開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