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毛筆是一種民間工藝品。洛陽市孟津縣的太倉毛筆製作工藝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太倉毛筆最輝煌時,曾作為吏部的辦公用筆,因太倉毛筆的製作者多為潘姓人,素有“南湖北潘”之說。 (湖:指浙江湖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倉毛筆
- 產地: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
- 歷史:300多年
- 現狀:後繼乏人
- 所屬:民間工藝品
- 原料:羊毛
基本介紹,製作過程,
基本介紹
因為製作工序複雜,再加上收入微薄等原因,如今,很少有人願意學這門技藝,太倉毛筆到了瀕臨失傳的境地。
2010年1月22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報告》指出,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民間工藝、民間絕活等幾個門類都呈現出瀕臨滅絕或變遷演化的趨勢。
製作過程
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欞投在潘占堆身上,65歲的他戴著老花鏡,圍著布裙,在案板旁專注地忙碌著。
案板上擺放著十幾件工具,除了兩個盛水的小盆外,還有大小不一的牛骨梳子,這些都是祖輩傳下的,兩個燒制的小盆顯示出歲月的久遠。毛筆的製作有“幹活”和“水活”之分,潘占堆使用的是水活,在製作過程中離不開水。
毛筆製作過程精細複雜,經過72道工序,方為成品。其中以擇料、齊毛、結頭、擇筆這四道工序要求最高。太倉毛筆用的山羊毛選自湖南,必須是夏天的羊毛。潘占堆說,湖南的羊毛鋒利,彈性大,而北方的羊毛就不行。
潘占堆拿起一把羊毛,放在水盆里浸泡,然後把它貼在牛骨梳上經過幾遍軋毛、梳理後,雜亂的羊毛變得溫順有序。整支毛筆製作完成後,必須再試水,測試筆鋒是否渾圓和旋轉自如。最後的一道工序是,在筆桿上刻字。
記者看到,他製作的每支毛筆筆桿上都刻著“太倉潘占堆制”字樣。每支毛筆按材料的不同,刻上如“狼毫”、“羊毫”、“兼毫”等字。“狼毫”是採用黃鼠狼尾毛等上等原料製作的筆頭,屬於筆中佳品。對於這樣高檔的毛筆,要採用紅木、紫檀木、紅竹等製作筆桿。
潘占堆至今仍可製作出毫長最大的“抓筆”,此筆可寫三尺大字,也可寫蠅頭小楷
他告訴記者,只有每一道程式都做到精湛,才能製作出一支“筆齊、肚圓、頭尖、體健”的毛筆來。
曾被吏部作為辦公用筆
位於孟津縣平樂鎮的太倉村,因古為皇家糧倉所在地而得名,全村1100人中潘姓占了95%以上。太倉毛筆製作歷史有據可查是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的,在清末和民國時期達到鼎盛。當時,太倉村製作毛筆的有幾十家,比較有名的是潘友文、潘雲升、潘太生等幾家,這些名字也成為他們各自的號。有兩家還在西安設立毛筆商鋪,專營太倉毛筆。
太倉毛筆的特點是筆鋒銳利,飽滿圓潤,吸墨性強,使用起來柔而不軟,婉轉流暢,富有彈性。那時的太倉毛筆銷往陝西、山西、甘肅、內蒙古等諸省(自治區),在北方地區久負盛名。其中以小楷筆最為著名,成為商家不可缺少的記賬工具。太倉毛筆還受到清廷吏部的青睞,成為日常公文的書寫用筆。
潘占堆弟兄三個,大哥在部隊當兵,二哥不願意學,為了不讓這門技藝失傳,潘占堆14歲時,開始跟著父親學此技藝。1952年,潘占堆的父親潘三多在原洛陽地區手工業大賽中獲得第一名。
提起學藝時的艱辛,潘占堆仍感慨不已。梳毛和捏筆頭是最難的,冬天在水盆里梳理那么細小的筆毛,一不小心就被鋒利的牛骨梳劃破了手。而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頭的毛,並在水盆里梳理時不脫不掉,更是件不容易的事。72道工序全都是純手工,一天下來,腰酸腿疼。
50多年過去了,潘占堆仍在案板前精心地梳理著每一根羊毛,製作每一支筆。因為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門技藝,更是在傳承著父輩們的風骨。
太倉毛筆後繼乏人
上世紀70年代前後,因為當時的政策,不讓各家各戶生產毛筆了,太倉大隊抽調50多人成立了“太倉毛筆社”,年齡最小,但技藝精湛的潘占堆被任命為業務副廠長。廠里的業務員來往穿梭於北方各省。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各地都在寫大字報,太倉毛筆供不應求。
1980年,“太倉毛筆社”解散後,太倉毛筆逐漸蕭條,村里僅有潘占堆在製作。
太倉毛筆靠的是傳統的手工製作,在“太倉毛筆社”時,潘占堆一天最多能製作50多支。現在,他每天最多能做20多支。因為生意不景氣,潘占堆在慘澹地經營著。
昔日盛名在外的太倉毛筆,如今僅在本縣範圍內銷售,也有一些單位把太倉毛筆當做禮品送人。
潘占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夫婦倆在外地打工,在家的二兒子看工序太煩瑣,利潤微薄,也不想學。這讓潘占堆非常著急,他是太倉毛筆的唯一傳人,自己的年齡一天天大了,總不能讓太倉毛筆在自己的手裡失傳吧。為此,潘占堆沒少給二兒子做工作。
2009年8月7日,“太倉毛筆製作工藝”入選孟津縣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年底,潘占堆自己花費了幾千元,把“太倉毛筆製作工藝”申報成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準備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讓二兒子看到了一抹亮光。
“南湖北潘”繁華難再
太倉村製作毛筆者多為潘姓人,所以在鼎盛時期有“南湖北潘”之說(湖:指浙江湖州)。
如今,浙江湖州地區的毛筆製作生產廠家眾多,已形成產業化,雄踞全國毛筆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太倉村卻江河日下。“湖筆”發源於浙江省湖州市的善璉鎮,這裡素有“筆都”之稱。小小的善璉,幾乎家家戶戶會制筆,湧現出許多湖筆世家。
但是,隨著社會文化的轉型、書寫工具的革新,“湖筆”也難逃工匠流失、傳承乏人等宿命。2006年,“湖筆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湖筆”傳人邱昌明,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太倉毛筆今後該如何發展,讓潘占堆寢食難安。
搶救傳統技藝迫在眉睫
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文化生態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傳統手工技藝、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舞蹈等各個門類都呈現出瀕臨滅絕或變遷演化的趨勢。這是今年1月22日出爐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得出的結論。
新密市大隗鎮是全國有名的“造紙之鄉”,手工造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手工製作的白麻紙是書寫的上乘佳品。在該鎮大路溝村,黃保靈是唯一一個還在使用手工造紙技術造紙的人。目前,他瀕臨失傳的造紙技藝,正在申報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針對報告中提到的問題,近日,河南省文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河南省將在5年內公布400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重點抓好40個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實施搶救性保護;扶持50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規劃省、市、縣三級命名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鄉、50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建立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