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蒼山(1898~1968)名雲,浙江寧海人。家學淵源,幼受庭訓,從祖父志韶學習中醫。後就讀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後主持上海四明醫院醫務,開展急性熱病中醫住院治療。民國16年(1927年)參與創辦中國醫學院並在該院執教。民國20年被聘為中國國醫館發起人。抗日戰爭期間,任上海仁濟善堂董事,負責難民收容所醫療工作。曾受左翼作家柔石延請為魯迅治病。解放後,組織盧灣區第二聯合診所,兼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上海市衛生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上海中醫學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當選為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嚴蒼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寧海
- 出生日期:1898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 職業:醫生
- 畢業院校:上海中醫專門學校
- 主要成就: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
簡介,行醫成就,世代從醫,學術觀點,兼取百家,革故鼎新,汲祖國古代醫學之精華,敢於創新,醫學要推陳出新,獨到的學術見解,治療腦瘤,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熱心公益,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社會群防群治活動,品德高尚,擅詩畫,愛好詩文,書法造詣極高,
簡介
嚴蒼山(1898~1968)
稍長從嚴志韶公讀岐黃書,聰穎強記,祖、父輩俱寄以厚望,令隻身僦居深山古廟間,靜心誦習《內經》、《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諸經典。夙興夜寐,朝夕不輟,凡三載後返里,由此奠定了醫學理論的堅實基礎。旋來上海,就讀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獲親炙於丁甘仁先生,與秦伯未、章次公、程門雪等諸公為同窗知己。20年代,中醫事業處於風雨飄搖中,嚴氏為拯救祖國醫學,自1927年起與秦伯未、章次公、許半龍、王一仁篳路藍縷,創建中國醫學院,從事中醫教育事業;後又執教鞭於新中國醫學院,桃李遍大江南北。20年代末,主持前四明醫院工作。建國初期,受聘於北京中醫研究院,後因故未赴職。長期從事臨床工作,任上海中醫學會常委兼秘書組長,上海中醫文獻研究館館員。
嚴氏熟諳《內經》、《傷寒論》、《千金方》等古典醫學文獻,擅治急症、重症,於急性外感溫熱病尤所專長,所創疫痙(腦膜炎)“三護一防”(護腦、護津、護腸、早防)防治法,頗具療效。對內傷雜病以調理為主,常用北沙參,時有“嚴北沙”之稱。自擬新方治療慢性肝病、慢性腸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病有獨到之處。著有《疫痙家庭自療集》、《湯頭歌訣續集》等,遺有《嚴蒼山先生醫案》稿。盧灣區衛生局收集整理其事跡及遺作,出版有《蒼山劫》一書。
行醫成就
嚴氏深邃於詞章,尤精書畫。詩文醫作不少,惜後大抵散佚。今存有《疫痙治療集》、《湯頭歌訣續集》、《增輯湯頭歌訣正續集》等醫著。
世代從醫
嚴蒼山(1898~1968年),字雲,浙江寧海人,出生於書香門第、 醫學世家,其祖父為鄉里文人名士、父親為當地名醫。青少年時代秉承父命,在家鄉獨處深山古廟苦修3年,研讀四書五經,詩文韻律,深究《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書籍的奧秘,為其從事醫業打下了堅實的人文和醫學基礎。之後又感寧海地辟,難以深造,故於1924年,他26歲時又到上海就讀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師承名醫丁甘仁先生,博覽群書,通達大雅,3年畢業後,於1926年任上海四明醫院(今曙光醫院前身)中醫師,次年(1927年)和秦伯未、章次公、許半龍、王一仁等在貝勒路(今黃陂南路)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投身於中醫教育事業。1930年,於上海法租界蒲柏路(今太倉路)其寓所設“嚴蒼山家庭醫藥顧問社”。他治學嚴謹,頗具卓識,並一再強調,作為醫家必須兼取百家,廣搜博採、開拓視野,而不可僅宥於清代醫學,把學術局限於一個狹隘的框架裡面。如《內》、《難》、《傷寒》為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和辨證論治的基礎,學習這些著作須終身寢饋其中。他對經典中許多奧義,認為必須要經過反覆沉潛涵泳,加以實踐,方能徹悟。他認為如果對經典著作淺嘗輒止,一曝十寒,無異於把珍貴的財寶隨手拋棄,十分可惜。
嚴蒼山從事中醫工作近50年,他以醫療為職業,對醫術精益求精,主張業醫者必須革故鼎新。他認為國醫學術數十年來之所以延綿不替,而不像其他文明古國的傳統醫學已大抵消亡,即使近數百年西學東漸,現代醫學仍然替代不了中醫治病,關鍵一點在於它始終富於時代的生命力。他認為重視治學,是直接關係到中醫學術未來的命運,或繁榮、振興;或衰落、式微的關鍵。故他一生孜孜不倦於臨床,不斷探索積累,學驗俱豐,形成了高明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深得病家的稱頌,享有盛譽,病家送其“妙手回春”匾額,不勝其數。
學術觀點
兼取百家,革故鼎新
嚴氏主張業醫者須兼取百家,革故鼎新。嚴氏認為中醫學術數千 年來之所以延綿勿替,而不像其他文明古國的傳統醫學已大抵消亡,即使近數百年西學東漸,現代醫學仍然替代不了中醫治病,關鍵一點在於它始終富於時代的生命力。重視治學,直接關係到中醫學術未來的命運,或繁榮、振興,或衰落、式微,全在於斯。嚴氏為此一再強調須兼取百家,推陳致新。
汲祖國古代醫學之精華
嚴氏認為兼取百家,即是要求廣搜博採、開拓視野,而不是僅僅按照清代沿襲下來的醫學模式,把學術局限在一個狹隘的框架裡面。如《內經》、《難經》、《傷寒》為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理論和辯證論治的基礎,學習這些著作須終身寢饋其中,如孫思邈所謂“青衿之歲,高尚茲典,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因為經典中許多奧義,往往要經過反覆沉潛涵泳,加以實踐,方能徹悟。舉例來說,《金匱·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這一段話初學者是很難真正的理解的,只有經過反覆實踐,才能體會到不少下利病的癥結是由於宿垢未除,這是運用常用法如消導、健脾、溫澀等無效的原因。腸腑以通為貴,故宜承氣法以剷除病根。後世名家許叔微、孫一奎等對此都有深切體會,嚴氏認為如果對經典著作淺嘗輒止,一曝十寒,無異於把珍貴的財寶隨手拋棄,十分可惜。
嚴氏認為魏晉以來,中醫學有很大發展,特別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晚近醫界有一種庸俗化、簡單化的認識,把博大精深的中醫學術桎梏在金元明清諸子間,置宋前醫學精華於不顧,這是黃鐘毀棄,令人生憾。嚴氏經常告誡說,唐宋醫學樸質尚實,方多法眾,是我們應當繼承發揚的主要對象,金元以還諸子學術,以及後世大量所謂“秘方”,大抵亦淵源於此。唐以前數以百計的方書皆亡佚不傳,所幸不少精華由《千金》、《外台》保存了下來,《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則溶化了這此精華,又加以鋪衍。在一定程度上說,這四部醫學巨著,反映了中醫臨床學的大體梗概,與金元後諸子學術相較,則有整體與局部、浩瀚汪洋與涓涓細流之別。嚴氏強調治學上是不能捨本逐末的。
當然,嚴氏認為金元後諸名家亦有卓著成就,如劉完素主火,張潔古主臟腑,張子和主祛邪,朱丹溪主滋陰降火,張景岳、趙獻可主溫補,葉、薛、吳、王闡發溫證論治,吳師機主外治法,王清任主瘀血,唐宗海主血證等等,一定程度上深化了醫學理論,豐富了祖國醫學的寶庫。先師主張兼通百家,即包括融通這些學術精神,問題在於:①學習金元後諸家,不可陷於門戶之見而一味盲從,須沉得下,跳得出,能根據實際病情隨我所用。②須注意諸家除主要成就外,還有不少學術特點,如丹溪除滋陰降火外,雜病論治亦多發揮;子和除攻邪外,食養更為擅長。因此切忌簡單化地評估名家學術經驗。
敢於創新
醫學要推陳出新
嚴蒼山醫師臨證治病,奄有眾長,同時主張醫學一定要推陳出新,跟隨時代,多創治法,以應病變。他學富思深,在中醫臨床數十年中,擅長診治重症、急症,對疑難病證常能出奇制勝。在雜病治療中,既服膺于丹溪的養陰論,又通達於景岳的調治陰陽法則,臨床上不僅善用養陰之品,也不避溫熱燥藥。擅長以鹿茸與羚羊同用,肉桂與黃柏共伍等,制方細心大膽,靈活奇特,他認為疾病複雜多變,處方用藥也應隨機變化,不嫌“雜”“亂”,但必須“雜”而有法,“亂”中有序,故每奏效獨捷。嚴醫師在重視調養正氣的同時,不廢攻邪,善於把扶正達邪與祛邪安正兩種學術思想結合起來,靈活套用於雜病的治療。
獨到的學術見解
嚴蒼山醫師在治療溫病方面,既有豐富經驗,又有獨到的學術見解。他認為傷寒和溫病是根葉相連,不可分割。他一破前人之說,對汗、清、下治溫三大法則有獨到的用法;同時根據溫病的變化規律,提出溫病的“三護”法則,防病於未然。汗法、清法、下法,嚴醫師歸結為治溫病的三大基本方法,無汗則發,有汗則清,腑結則下,三者不可偏廢。“三護”即為護腦、護津與護腸。治溫以“三護”為主,猶如兵家之先發制敵,不使內邪有入傳之機,確為嚴醫師卓有成效之創見。對於前人葉天士創衛、氣、營、血的溫病學說,立“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之言,嚴醫師固頗為折服,然他又不宥於陳說,結合他多年來在治療瘟疫急重病症的經驗,提出了“在衛須顧清氣,在氣應兼涼血,杜其傳變為上工”,突破了葉天士的陳式,發展了溫病的治療大法。由此可見嚴醫師敢於創新之一斑。
治療腦瘤
在上世紀20年代末,當時上海“流腦”猖獗,死者枕藉,西醫束手無策,嚴蒼山醫師在四明醫院工作,對該病的中醫機理證治展開積極研究。由於此病以發熱和角弓反張為特點,屬古“痙”病範疇,又病變多見沿門闔戶相互傳染,即稱疫病,故嚴醫師正其病名曰“疫痙”。他制訂了許多新方,有透邪清熱為主,或以平肝熄風、育陰柔肝等等,都是按“疫痙”病情實際變化制訂的,療效卓著,挽回了許多危重病例,名聲大振。
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
嚴蒼山醫師自1924年起從事中醫工作,積有近50年的臨床經驗,為醫學寶庫作出了不可多得的一份貢獻。1928年編著《疫痙家庭自療集》和《續編古今要方94首》,1956年12月他不辭辛勞,廢寢忘食修改注釋和出版了他在20世紀40年代編纂的《湯頭歌訣正續集》,成為當時最暢銷的中醫書籍,印數達80萬冊。1965年根據當時臨床實際,又編輯整理了《增輯湯頭歌訣正續集》。為此,他埋頭寫作常常工作至深夜,為醫學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熱心公益
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嚴蒼山醫師雖身居上海,但始終關心桑梓,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他在抗戰期間,任上海仁濟善堂董事,負責難民收容所的醫療工作。1932年寧海流行痢疾,嚴醫師知道後,便自費購置一批“痢疾散”、“十滴水”捐贈寧海鄉民。在抗日戰爭前,他又組織“寧海旅滬同鄉會”,任理事長。通過“寧海旅滬同鄉會”,組織護貧濟急捐款活動,救濟家鄉災民;為來滬同鄉介紹工作:“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一批在滬失業的寧海籍難民無法生存,便組織、聯繫木船協助回鄉;並幫助將亡故同鄉的棺木運回故里等。
積極參加社會群防群治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黨的中醫政策使他和廣大中醫工作者獲得了新生,他深感中醫猶如枯木逢春,祖國醫學從此將發揚光大。上海一解放,他就參加了普種牛痘工作,造福百姓。1953年,他又主動放棄私人開業,組織聯合診所,並積極參加社會群防群治活動,1958年至1959年麻疹流行期間,他不辭辛勞,挨家挨戶上門替對象兒童點雷擊散,許多三層暗閣有他的足跡。他醫德高尚,不管風吹雨打,酷暑嚴寒,凡病家有請出診,他總是每請必到,許多重篤病人,已為他人棄治,經他殫思竭慮,精心治療而轉危為安的屢見不鮮。他經常告誡學生:“天下無不可治之疾,所以治不好,是因為醫生的責任沒有盡到。”
品德高尚
嚴蒼山醫師一生為人正直,痛惡國民黨政府腐敗殘忍,他同情民主進步人士,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給予幫助。如革命烈士柔右(趙平復)與嚴醫師是少年密友。1928年5月柔石因寧海中學進行大搜捕,隻身來滬避難,即在嚴醫師家暫住。在暫住的2個多月里,柔石完成了20多萬字《舊時代之死》一書。柔石與嚴醫師曾一起前往景雲里23號拜訪了魯迅先生,以後柔石還經常小住嚴醫師家,與魯迅先生接觸。1931年初柔石不幸被捕,嚴醫生得知後,曾想通過關係營救,未成。後得知柔石犧牲的訊息後,嚴蒼山深感悲痛,說:柔石是很有骨氣的青年人。解放後,嚴蒼山醫師把冒險保存柔石的唯一遺像捐獻給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現保存在寧海柔石紀念館內。嚴醫師生前曾有一首深情回憶柔石的詩詞:“創作初看三姐妹,青年文藝有金聲。突然被逮犧牲後,解放方傳烈士名。”王育和(浙江省原政協主席王嘉祥的哥哥)是解放前寧海中學校長,寧海中學當時是進步學校,嚴蒼山醫師的第二個兒子嚴世菁和一些同學蔣通洲、華宣圭、龔以初、錢之達等受王育和的影響,到上海後均參加了進步組織。經王育和介紹,他們中一些人有時還住在嚴蒼山醫師家。又如夏貞淑是原上海國強國小教師,解放前參加進步組織,在1948年國民黨大搜捕時,嚴蒼山醫師為掩護夏貞淑,讓她住在自己家中躲避。解放前夕,夏貞淑、嚴世菁為迎接解放,把十幾捆紅綠標語紙藏在嚴醫師家中的閣樓上。1929年國民黨衛生部抹煞幾千年祖國醫學對中華民族的偉大貢獻,竟提出了取締中醫的三項決議:1、中醫一次登記為限,以後不再登記;2、取締中醫學校之設定;3、取締中醫書籍報刊之出版。妄圖以此來廢止中醫,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引起全國中醫界的群情激憤,嚴醫生與中醫同道奮起抗爭,迫使國民黨不得不放棄公開取締中醫的三項決議。
擅詩畫
嚴蒼山醫師作為一代名醫,稟性儒雅,又擅詩文,精書法,能繪畫。
愛好詩文
他歷來認為醫者涉獵宜廣,最好通些琴、棋、書、畫,可以提高修養,從中獲得悟性,對做學問大有幫助。青年時期曾跟隨清代翰林章一山先生,在詩、書方面深受其薰陶。與醫界同道秦伯末、章次公、程門雪等常賦詩聯句,相互贈送唱和。書法精研孫過庭的《書譜》,一向為醫界所稱道。這與章一山老師的培育是分不開的。他還擅長畫花卉,與著名藝術家王個、唐雲、應野平等過從甚密。與中國畫壇泰斗、前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情同手足,他每來上海,必到嚴家下榻,常常長夜敘話,終生酬為知己。“文革”初期,(1968年春)潘天壽在浙江美院被審查時,嚴蒼山懸念不釋,寫下了《阿壽二首》以寄心志,其中一首云:“藝壇名宿令人欽,風大樹高易受驚。旭日高懸雲影遁,還君清白勿憂心。”此詩既反映了與老友的誠摯情誼,又表達了對祖國前途充滿信心的坦蕩胸懷。
書法造詣極高
詩文之外,嚴蒼山醫師在書法藝術方面造詣精深,他的書法在飄逸中見沉著,婀娜中顯剛健,無論尋常藥方小字,或懸肘擘窠榜書,皆能雋永灑脫,別具韻致。他幼年時曾用功臨摹《芥子園畫譜》,於梅、蘭、竹、菊頗具功力,平時作畫不多,然興至下筆,清勁傲岸,神趣過人,毫不遜色於專家筆墨,常得到潘天壽、王個、唐雲等名家的好評,這對於一個從事專業醫學的人來說,是何等難能可貴啊!可就是這樣一個頗有才華,造詣深諳的老中醫嚴蒼山,在“文革”中,備受迫害,被非法隔離審查,備受折磨。1968年4月14日含恨逝世,終年70歲。粉碎“四人幫”後,於1978年8月19日由上海市盧灣區衛生局和上海市中醫醫院聯合召開追悼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嚴蒼山老中醫,生前是濟南路地段醫院老中醫,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歷任上海市衛生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常務委員兼秘書長,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委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