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雷

陸淵雷

陸淵雷(1894~1955)名彭年,江蘇川沙人。民國元年(1912年)就讀於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從樸學大師姚孟醺學習經學、國小,於諸子百家、史、地、物理、算學等書無所不讀。畢業後先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江蘇省立師範學校、國學專修館、暨南大學、持志大學、中國醫學院等處任教。授課之餘閱讀大量醫書,研究中醫各家學說。民國14年惲鐵樵創辦醫學函授學校,陸淵雷拜惲為師,協助辦校。又師事章太炎學習古文學及中醫基礎,深得兩名家之教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淵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川沙(今為上海川沙)
  • 出生日期:1894年
  • 逝世日期:1955年
  • 職業:醫生
  • 代表作品:《陸氏醫論集》、《中醫生理術語解》、《中醫病理術語解》
人生經歷,榮譽成就,主要著作,治病思想,學術觀點,個人學說,

人生經歷

少曾從樸學大師姚孟醺治經學、國小,遍覽諸子百家。工書法、金石,對天文歷算及醫術造詣尤深,通曉英、法、德日諸國文字。其父儒而知醫,常稱醫道能愈人疾苦,勉勵其學醫。早歲曾問學於章炳麟先生,並從名醫惲鐵樵探究醫學。1928年先後在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上海中國醫學院任教。1929年與徐衡之、章次公共同創辦上海國醫學院,任教務長。以“發皇古義,融合新知”為辦學宗旨,率先於教育計畫中列入理化、解剖等課程。1932年應四方學者之請,辦遙從部,函授中醫學,一時遙從函授業者遍及國內與南洋諸地。1933年前後任中央國醫館學術整理委員會委員。1934年創辦《中國新生命雜誌》,作主編。1950年待特邀出席全國衛生會議。歷任上海衛生局顧問、市中醫學主任委員、中醫門診所所長、市衛生作者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紅十字上海分會理事、上海市科學醫學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等。1954年被委託主辦編纂中醫教材,1955年任上海中醫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次年因病謝世。

榮譽成就

陸氏受近代醫學科學影響,提倡中西醫匯通,主張治中醫宜積極吸收西學。民國18年與徐衡之、章次公創辦上海國醫學院,以“發皇古義,融會新知”為辦校宗旨。聘章太炎為校長,自任教務長,親自製訂教學大綱並任課。編寫《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教材,成書出版,是書以近代醫學評述醫經,獨具見解,雖褒貶不一,但對中醫理論不失為有價值之作。民國21年起陸氏在上海開業行醫,臨證以西醫方法診斷,運用經方治療,擅治傷寒等流行性熱病、慢性肝炎、腫瘤等病。還應各地學者之請創設“遙從部”,函授中醫理論,報名參加者甚眾。並創辦《新生命雜誌》。陸氏學識廣博,蜚聲醫界,曾被中央國醫館聘為學術整理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

陸淵雷醫學論文集學苑出版社陸淵雷醫學論文集學苑出版社
解放後,陸氏歷任上海市醫學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衛生局中醫顧問、上海中醫門診所所長等職。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生著作甚豐,除《傷寒論今釋》、《金匱要略今釋》外,尚有《陸氏醫論集》、《中醫生理術語解》、《中醫病理術語解》、《流行病須知》、《傷寒論概要》、《脈學新論》、《舌診要旨》等著述。

治病思想

陸淵雷認為《傷寒雜病論》乃經方之冠首,治療之極則,學醫所必由也。仲景之三陽,皆視其抗病力所在而為之界說,太陽為在表在上,陽明為在里在下,而少陽自昔稱為半表半里。
陸淵雷認為近世溫熱學所謂溫邪犯肺,逆傳心包者,其病即所謂大葉性肺炎。遇此等症,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龍、麻黃等湯,不過三五日即愈。
瘀血之病,西醫所謂血栓栓塞者,於此等病,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丸、桂枝茯苓丸、大黃牡丹皮湯、當歸芍藥散、下瘀血湯、大黃蔗蟲丸等劑,取效亦速。
腸癰為雜病之一,亦有顯明之證候。腸癰始起未成膿可下,大黃牡丹湯主之,近於急性,膿已成不可下,薏苡附子敗醬散所主近於慢性。馬齒莧、紅藤,為腸癰特效藥,即用二物加薏苡敗醬散等治之。

學術觀點

陸淵雷在學術上主張遠西的理法和中土的方術糅合為一。
對仲景學說能“用古人之法,釋以今日之理”;對於仲景的方藥有自已的獨到見解,不僅能隨證加減,而且做到古方新用,推陳出新,療效顯著。 一、陸氏認為《傷寒雜病論》乃經方之冠首,治療之極則,學醫所必由也。陸氏沉潛反覆,研索獨勤。博考深思,去其浮空執滯,為之疏通互證。認為傷寒即今之流行性熱性病,太陽病即急性傳染病之前驅證,陽明病括清心醫之溫熱病。......其不發病熱之病,非流行性之病,或發熱流行而別有他種顯著證候之病,皆屬雜病。古醫書治療流行性熱性病,不問其病原為何,皆根據其證候而歸納為若干種證候群,即六經是也。復按六經施以方藥而示其宜忌。至於雜病,各有特殊顯明之證候,診察較易。而其療法,又各有特效方藥,不若傷寒方之可以廣泛套用。故就中醫之治療法言,傷寒有共同性,雜性為個別性。而雜病中若干宜忌,亦與傷寒六經無異,此傷寒雜病之所以分。
二、陸氏認為仲景之三陽,皆視其抗病力所在而為之界說,太陽為在表在上,陽明為在里在下,而少陽自昔稱為半表半里。所謂半表半里者,非半在表半在里之謂,謂在表里上下之間也。少陽病主證之一往來寒熱,往來寒熱與惡寒發熱不同。惡寒發熱者,惡寒之自覺證,與發熱之他覺證同時俱見,往來寒熱則惡寒時不知熱,發熱時不知寒,寒與熱間代而見,瘧疾其代表型也。如治唐××,三日前曾發熱至39度,曾退盡,今日又熱,頃測之已38.5度,年七十五,又素有咳嗽,脈大而數,舌苔白,作瘧治。柴胡、淡黃芩、吉林參須、姜半夏、生首烏、煨草果、雞骨常山、棗仁、炙甘草、生薑、紅棗。另,鴉膽子10粒,去殼取仁,白亮完整者,吞,勿嚼。1帖。藥後得汗,熱退。但痞悶嘔惡,大便不行。柴胡、淡黃芩、川黃連、姜半夏、乾薑、太子參,麥芽、山楂炭、瓜蔞、杜仲、地龍、槐花、紅棗。三劑。
三、陸氏認為近世溫熱學說所謂溫邪犯肺,逆傳心包者,其病即所謂大葉性肺炎。遇此等病,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龍、麻黃等湯,不過三五日即愈。瘀血之病,西醫所謂血栓栓塞者,於此等病。每視其證候,投以仲景方桃核承氣、抵當湯丸、桂枝茯苓丸、大黃牡丹皮湯、當歸芍藥散、下瘀血湯、大黃(庶蟲)蟲等劑,取效亦速。陸氏從仲景用桔梗之諸方中,悟得仲景之所謂膿,指人體內不當有而有的半流動體,上之在氣管、支氣管,下之在腸......皆謂之膿。排上部之膿,桔梗與貝母杏仁等治肺藥同用;排下部之膿,須與枳實橘皮等腸胃藥同用,治痢疾,應和芩芍枳實同用,就能多下凍物而愈。
陸氏認為胸腔積液之病,古人統稱痰飲。外有表證,里有水飲者,當先解其表,後攻其里水也。急性胸膜炎初起時,惡寒發熱頭痛,甚似太陽中風,論病理固因胸膜發炎所致,與傷寒中風之純由外感者不同,論治者則仍當先解其表,否則表熱入里,為禍更烈。無表證之懸飲,為驟得之證,攻之下嫌驟峻,若延緩則為水氣喘息浮腫矣。故可用十棗湯攻之。但掣痛大減者,即須改用輕劑。四、陸氏指出腸癰為雜病之一,亦有顯明之證候。有小腹腫痞者,腫脹痞鞭亦在右腹角。然初起時,望之多無異症,按之則右腹直肌攣急,重按則痛。又有腫而不鞭痞者,腫痞非必具之證也。腸癰始起未成膿之候可下,大黃牡丹湯主之,近於急性;膿已成不可下,米仁附子敗醬散所主,近於慢性。西醫治盲腸闌尾諸炎,惟於宿便閉塞者,用蓖麻子油或灌湯法,此外絕外禁用下劑,懼其穿孔也。然陸氏治腸病,審是陽明實證後,頗有以小承氣湯獲愈者,未遇穿孔之弊。往年治腸癰,以大黃牡丹皮湯加敗醬獲愈者,預後皆佳。蓋西醫之法,乃理所當然,而事實亦有不盡然者,其後得馬齒莧、紅藤,紅腸癰特效藥。即用二物加米仁敗醬等治之,不常用大黃牡丹湯矣。
學術觀點學術觀點
五、陸氏認為人體賴熱量以生存,進食即所以增入熱量,而時下病人與醫家,均習慣喜用清涼藥,即使已感受風寒,亦不敢與、不敢服溫表藥。不知人身陽氣,時常被損,不易發覺,乃至陽氣不足以維持生命時,雖欲溫復之,已不能為力。反之,若熱藥稍過,人體立即發覺,稍用清涼藥,即可平復。為矯時弊,除隨時說服病家外,苟無必要,不輕用涼藥,又素重視脾胃,謂脾胃確為後天之本,應隨時注意調理和健補脾胃,幫助其吸收能力,不喜用苦寒伐胃藥。其常用健補脾胃藥,有太子參、白朮等。故前上海國醫學院同學,嘗有“陸太子”之稱。如治寧××,老人,胃腸消化不良,輕度痛,不腹脹,大便不暢,口苦減食,不易入寐,有惡寒感,舌苔白,脈軟弱。太子參、生白朮、仙靈牌、乾薑、黑附子、焦枳實、煨草果、雲苓、柴胡、姜半夏、炙甘草、棗仁、肉桂。研末作小丸吞。從不飲溫藥,今服藥甚適,各症俱減,惟常有頭痛,春秋劇,夏冬差,此必須適量柴胡,一則柔肝,二則轉樞。柴胡、姜半夏、太子參、白朮、焦枳實、黑附子、乾薑、棗仁、雲茯苓、仙靈脾、炙甘草、肉桂,為末作小丸吞。
六、陸氏認為中醫之方,乃對症而施,非對病而治。一病之經過中,可以用寒熱攻補相反之方,一方之套用,亦可有數種性質不同之病。陸氏又認為古醫書中部分說理,暗合現代醫學,故從中醫書治療方劑中,可以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兼治其他名稱絕不相同之病,以及中西醫各不同名之病。不素善用積聚方中醫祛瘀藥、活血藥、軟堅攻堅藥等,治癒慢性肝炎病及腫瘤等病。呈主用攻破,但重視虛實兼顧,分清輕重緩急,並時時注意脾胃之吸收功能。如治應××,先胸上部痛,繼吐血數次,胸部遂感麻木,時復徹於背。西醫透視診為縱隔腫瘤。此在中醫,素不知有此種病,今參合西醫診斷而選方用藥,脈舌卻俱如常。

個人學說

發熱。人的體力,是各部位活動的動力,所以人體必須進行新陳代謝。實際上所謂代謝不過是一種緩慢地燃燒,體溫就是由此而來的。代謝燃燒,產生的體溫,平常時期,亦有定值。如果體力有較大地增加,則代謝機能亦隨之亢進,體溫亦隨之升高。所以人在勞動時需要體力,在吃飯以後消化需要體力,在這兩種情況下體溫都稍有升高。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在日常的體溫之外,必須增加抵抗病毒的體力。因而新陳代謝亢進,使體溫升高而成為發熱。
惡寒。試驗室人員都知道:使用動物作細菌試驗、或者是製造治療血清時,大多數動物都發現惡寒發熱。所以惡寒、發熱是產生抵抗病毒力的表現。
脈浮。當人體發熱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亢進,加強了心臟的收縮力和舒張力。由於心力的加強,
則脈搏增大。脈搏增大而血液並未能夠充實。所以在脈象上重按即感覺其軟弱,人隨認為這種大而軟弱的脈象為浮脈即脈浮。 患者受病毒的刺激後,立即產生抗毒力。抗毒的方法,可能根據病毒的種類而有所不同。雖是細菌學家或是免疫學家,對於如何抵抗病毒,也不能詳細知道情況。可能是產生某種物質使與病毒相結合,而變成無毒的物質。頭痛。太陽病多發生頭痛副症。人體的汗腺。上半身排列的較密較多,下半身則較稀較少。太陽病屬於熱病初期階段,病菌學證明:病毒多在血液中。熱的“自然療能”,排除病毒的方法,看來都不如出汗。欲出汗時,血液必須向上半身、向表面充血。因充血而發生頭痛。
陸淵雷著作陸淵雷著作
藥效。桂枝湯僅五味藥,可見桂枝、芍藥二味為主藥。人的“自然療能”欲出汗,以排除病毒。太陽病桂枝湯證,患者平常本來是津津自汗,再用桂枝發表解肌或祛毒,可見桂枝與“自然療能”的要求是一致的。這種對於“自然療能”一致的方法,稱為“輔助法”。僅靠桂枝的發表還無濟於事,還必須靠芍藥將病毒從血液中游離出去而成游離狀態,桂枝才能起到其發表作用。生薑佐桂枝用以發表,大棗佐芍藥用以和血。
此外,不可不知者方內尚含兩大經方:一、桂枝甘草湯。二、芍藥甘草湯。
陸氏考證了《本草經》、《名醫別錄》知芍藥的效能,雖說法不同,專見於血液。而更深一層的說法是鄒澍的《本經疏證》,其芍藥條云:“能破陰結,布陽和,陰氣結則陽氣不能入,陰結破則陽氣布焉,是布陽和之功,又因破陰凝而成焉!”因此,陸氏認為:只有靠芍藥游離病毒,桂枝才能成其發表之功。
以上為陸淵雷先生散見於《傷寒論今釋》中的論點桴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