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

滬劇

滬劇,上海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滬劇起源於浦江兩岸的田頭山歌和民間俚曲,在流傳中受到彈詞及其他民間說唱的影響,演變成說唱形式的灘簧。清代道光年間,浦江一帶的灘簧發展為二人自奏自唱的“對子戲”和三人以上演員裝扮人物、另設專人伴奏的“同場戲”。1898年,已有藝人流入上海,並固定在茶樓坐唱,稱作本灘。1914年,本灘易名為申曲。1927年以後,申曲開始演出文明戲和時事劇。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滬劇是以表演現代生活為主的戲曲,其音樂委婉柔和,曲調優美動聽,易於塑造現代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濃郁時代氣息和真情實感的藝術美。

2006年,滬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5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滬劇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上海市
  • 遺產編號:Ⅳ-54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唱腔,伴奏樂器,表演,腳色行當,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社會活動,

歷史淵源

滬劇是上海地方戲曲劇種。清嘉慶年間,吳淞江和黃浦江兩岸農村有山歌,又稱東鄉調。以後出現灘簧,又稱花鼓戲。到同治光緒年間,表演演員有上、下手,成為自奏自唱“對子戲”。
同治七年(1881年),遭江蘇巡撫嚴禁。
光緒五年,灘簧藝人許阿方等在上海各縣鄉鎮上海縣城新北門、十六鋪一帶賣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許阿方、莊羽生等8人在公共租界昇平茶樓登台坐唱演出。灘簧有別於在上海演唱的蘇灘等,稱本地灘簧,簡稱本灘或申灘。
1914年,演員施蘭亭、邵文濱、丁少蘭等發起組織振興集,將本灘易名為申曲。
1915年後,申曲進入遊樂場演出。
1918年起,施蘭亭等率班巡迴演出於天津、北京、武漢等地,擴大申曲影響。
1925年,文明戲演員范志良等轉人申曲班子,導入文明戲劇目,演出實行幕表制。編排反映上海現實生活的《離婚怨》,開創申曲演時裝戲的先例。
1930年初,又演出大量取材於時事新聞和電影故事的時裝戲《黃慧如與陸根榮》等。
1934年11月,上海申曲歌劇研究會成立。
1937年上海淪陷後。申曲演出一時繁榮,觀眾驟增。不久,文月社改為文濱劇團,各商業電台競相邀滬劇班社播唱特別節目,上海街頭巷尾終日有申曲播唱。
1941年1月9日,上海滬劇社成立,在演出廣告上標明“過去的本灘叫做申曲,今天的申曲改稱滬劇”,首次為“滬劇”劇種定名。同時,根據美國電影《魂斷藍橋》改編成同名滬劇,演出用固定劇本,舞台軟景改為立體布景,化妝改水粉為油彩,用燈光效果。此後各個劇團相繼效仿。演出的新劇,有《秋海棠》《啼笑因緣》等。
20世紀40年代初,《賢慧媳婦》《恨海難填》《閻瑞生》拍攝成滬劇電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初,全市有13家滬劇團。8月,滬劇界幾乎所有主要演員參加演出《白毛女》,舉辦3屆戲曲研究班和2屆春節演唱競賽。
1952年,上海滬劇團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新創作劇目《羅漢錢》,獲劇本獎。
1953年2月,上海市人民滬劇團成立。1953年,各劇團進行“民主改革”,上海滬劇團改制為由國家主辦的上海市人民滬劇團,各民辦滬劇團改集體所有制。創作演出《星星之火》《為奴隸的母親》《蘆盪火種》《雞毛飛上天》《紅燈記》等現代劇,整理《女看燈》《庵堂相會》等一批傳統劇目,新編改編清裝歷史劇《陳化成》等。後《羅漢錢》《星星之火》被拍成電影。
20世紀60年代,上海市有上海人民滬劇團、藝華、愛華、長江、努力、勤藝等6家滬劇團。
“文化大革命”中,《蘆盪火種》《自有後來人》等劇目被改編為京劇樣板戲。滬劇演出停止,劇團解散。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建立新的上海滬劇團,重建寶山、長寧、徐匯、上海、崇明、新藝華等區縣滬劇團,創作演出《金繡娘》等。
1981~1995年,創作演出《一個明星的遭遇》等新劇目。
1982~1991年,連續10年每逢春節前下鄉聯合“回娘家”慰問演出。
1987年11月,一批年逾花甲的知名演員,聯袂演出《陸雅臣賣娘子》,時稱“千歲老人演百年老戲”。
1987~1995年舉辦14場老中青演員和個人演唱專場。
1990年10月,上海滬劇院“六代同堂”會串暨部分優秀劇目展演月首演。
1991年2月,第十次滬劇界“回娘家”到青浦縣演出。9月,上海滬劇院吸收由上海市戲曲學校38名滬劇畢業生組成青年演出隊。
1994年,長寧滬劇團新編《情深緣淺》演出300場。

文化特徵

唱腔

滬劇音樂委婉柔和,曲調優美動聽,唱腔主要分為板腔體和曲牌體兩大類。板腔體唱腔包括以長腔長板為主的一些板式變化體唱腔,輔以迂迴、三送、懶畫眉等短曲和夜夜遊、紫竹調、月月紅等江南民間小調。曲牌體唱腔多數是明清俗曲、民間說唱的曲牌和江浙俚曲,也有從其他劇種吸收的曲牌及山歌、雜曲等。

伴奏樂器

滬劇的伴奏樂器,從對子戲時的一把胡琴、一副板和一面小鑼,到20世紀40年代時較大的滬劇團已使用五至七、八件樂器伴奏。以竹筒二胡為主(俗稱“申胡”),輔以琵琶、揚琴、三弦、笛、簫等,屬於江南絲竹類型配備,也採用支聲復調手法演奏。後吸收了少數廣東樂器,使一些江南絲竹樂及廣東樂曲的音調融入唱腔過門中。

表演

滬劇的表演藝術,沒有那種配合虛擬誇張的程式動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種鑼鼓點子的運用,打擊樂很簡單,並有在靜場及某些情節中奏一段民間樂曲作為氣氛音樂的做法。建國後,有的劇團在民樂基礎上吸收了西洋樂器的弦樂、木管樂(有時還有銅管),組成中西混合樂隊;有的還設定電聲樂器,套用復調、和聲以管弦樂技法配器,向新歌劇及電影音樂借鑑,戲劇配樂和劇情緊密配合。與此同時,發展了前奏曲、幕間曲及貫穿全劇的主題音樂的運用。
滬劇是以表演現代生活為主的戲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戲曲傳統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在此基礎上加強對現實生活的深人體會,又廣泛吸收新歌劇、電影、話劇以及其他劇種可以借鑑的表演方法,並與音樂、布景、燈光、服飾融為一體,塑造現代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濃郁時代氣息和真情實感的藝術美。

腳色行當

不同時期滬劇的腳色行當各有不同。對子戲時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場戲時期有了生行、醜行的分別。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場小生、風流小生。旦行又名包頭,分正場包頭、娘娘包頭、花包頭、老包頭、邋遢包頭等。當時由於班社人手少,演員往往需要串扮。隨著滬劇表演向文明戲、話劇靠攏,其腳色行當的分類日漸淡化,動作、念白均未形成行當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聲。

代表劇目

滬劇主要劇目有《陸雅臣》《賣紅菱》《十不許》《小分理》《捉牙蟲》《阿必大回娘家》《女看燈》《庵堂相會》《顧鼎臣》《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阮玲玉自殺》《空谷蘭》《冰娘慘史》《雷雨》《魂斷藍橋》《叛逆的女性》《碧落黃泉》《鐵骨紅梅》《大雷雨》《蝴蝶夫人》《羅漢錢》《為奴隸的母親》《少奶奶的扇子》《星星之火》《蘆盪火種》《紅燈記》《張志新之死》《一個明星的遭遇》《明月照母心》《今日夢圓》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與許多戲劇相比,滬劇初創期的一些名戲題材可以延續保留至今,如反映江南鄉村愛情生活、來自民間表演藝術“對子戲”的《賣紅菱》;三、四人“同場戲”的《阿必大》,表現底層社會農民艱辛生活或愛情故事的《借黃糠》、《庵堂相會》,勸善的《陸雅臣》,反映滬上民俗的《小分離》(藥茶鳥文化)、《女看燈》、《看龍舟》(歲時節俗文化)、《繡荷包》(絲繡文化),還有傳統名劇《白兔記》、《孟麗君》等。
滬劇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近現代中國大都市的風貌,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出很強的生機和活力。

傳承現狀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滬劇藝術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演出市場日益萎縮,觀眾減少,滬劇從業人員收入偏低,出現人才流失和斷層現象,江南地區原有的數十個滬劇演出團體現在僅剩3個,以有力措施搶救和保護滬劇藝術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傳承人物

楊飛飛,女,漢族,1923年生,2012年去世,浙江慈谿人。2008年2月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馬莉莉,女,漢族,1949年生,江蘇常州人。2008年2月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王盤聲,男,漢族,1923年生,江蘇蘇州人。2008年2月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陳瑜,女,漢族,1947年生,浙江嘉興人。2008年2月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茅善玉,女,漢族,1962年生,上海市人。2009年5月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滬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保護措施

2015年,上海對市級文藝院團全面啟動“一團一策”改革,通過出台特色化、切中實際的政策,逐漸釋放院團的藝術生產力和發展活力。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2年,原創滬劇《挑山女人》上演後即引起專家學者和觀眾的熱烈反響,獲得包括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等18個國家級獎項,成為滬劇有史以來在全國戲劇舞台上獲獎最多的劇目。

社會活動

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指導,上海市非遺保護中心、江蘇省非遺保護中心、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安徽省非遺保護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聯盟主辦,上海市寶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江蘇省南通市非遺保護中心、浙江省寧波市非遺保護中心、安徽省宣城市非遺保護中心協辦的“2018大世界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國魅力榜(長三角非遺展演項目榜)發布活動”在滬舉辦,期間滬劇在上海專場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