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

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後因章太炎建議而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人,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於香港病逝,終年6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月笙
  • 外文名:Du Yuesheng
  • 別名:杜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
  • 出生日期:1888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 職業: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
  • 幫派青幫
  • 原名:杜月生
人物生平,少年時期,創業經歷,大興土木,戰亂斡旋,晚年決策,主要成就,民族,社會,政治,軍事,文化,人物評價,人物軼事,中行事件,與蔣交惡,家族成員,後世紀念,墓園,故居,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少年時期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江蘇省川沙廳(今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四歲以前,父母相繼去世,先後由其繼母和舅父商慶國養育。
青年杜月笙青年杜月笙
杜月笙十四歲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由陳世昌等人的關係,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杜月笙得到黃金榮的信任,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後杜月笙糾契約伙,勾結軍閥,販賣鴉片。

創業經歷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王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鴉片銷售這條通暢的“全球網路”。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會總聯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察。由於他在上海善待下台總統黎元洪,黎元洪的秘書長特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大學者章太炎、名士楊度、名律師秦聯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7年4月11日晚,杜月笙設計活埋了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隨後又指使流氓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人民眾。因此獲得蔣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後,他擔任陸海空總司令部顧問,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雖是虛銜,但有助於提高社會地位。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臨時華董顧問。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通過結交金融界徐新六陳光甫唐壽民等著名人士,他的銀行業務頗為興旺。

大興土木

1930年起,杜月笙在高南鄉陸家堰購進農田10.5畝,委託高橋創新營造廠廠主謝秉衡建造杜氏家祠。1931年6月8日至10日,舉行家祀落成典禮和“奉主入祠”典禮。蔣介石親送匾額“孝思不匱”祝賀。淞滬警備司令熊式輝、上海市長張群等在內的黨國要人都送了匾額。之後這個祠堂就成了地下嗎啡海洛因加工廠。
1932年,杜月笙開始組織恆社,1933年2月25日,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自任名譽理事長。社名取“如月之恆”的典故(《毛詩.小雅.天保》序云:天保,下報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歸美,以報其上焉),名義上是民間社團,以“進德修業,崇道尚義,互信互助,服務社會,效忠國家”為宗旨,實際上是幫會組織。藉此廣收門徒,向社會各方面伸展勢力。恆社初成立時,有一百三十餘人,到1937年達五百二十餘人,國民黨上海市黨部、上海市社會局、新聞界、電影界等許多方面的人士都參加進來。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協會會長。

戰亂斡旋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8月,又發動進攻上海的八一三事變。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他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物資,送到抗敵後援會。他弄到一些軍中急需的通訊器材、裝甲保險車送給中共將領。他應八路軍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要求,將從外國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贈送給八路軍使用。
1937年,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於11月遷居香港。
1940年,杜月笙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由此實際上成為中國幫會之總龍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杜月笙遷居重慶,建立恆社總社,向大後方發展勢力。他組織中華貿易信託公司、通濟公司等,與淪陷區交換物資,藉此中飽私囊。
1945年9月,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杜月笙於初返上海、收割舊部,重振旗鼓。
1946年12月,上海參議會選舉議長,杜月笙以最高票當選議長,但因國民黨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當選後馬上辭職。此後,他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教育、新聞等各業中發展勢力,擔任各種各樣的董事長、會長、常務董事。

晚年決策

1948年春,他參加國民政府召開的“行憲國大”,捧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為了挽救嚴重的財政危機,派蔣經國到上海實行市值改革,發行金圓券,要求民間將所持法市外幣及金銀一律兌換成金圓券。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沒有完全照辦,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
1949年4月,蔣介石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灣,而共產黨也通過秘密渠道會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杜月笙最後決定既不前往台灣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選擇前往香港。
1951年8月16日,於香港病逝,終年63歲。

主要成就

民族

杜月笙自始至終都熱心支持中國人的鬥爭,並提出了六大主張:釋放被捕學生;撫恤;道歉;取消印刷附律;取消碼頭捐;收回會審公廨(即收回司法權)。在抗戰中,杜月笙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一些有益的慈善事業,曾設立了很多醫院。同時還投身教育,創設許多學校,如上海大公職業學校(江蘇科技大學前身)等,向學校捐款。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抗戰開始後,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任主席團成員兼籌募委員會主任。僅月余時間,杜月笙主持的籌募會就籌集到救國捐款150餘萬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戰。
張嘯林與杜月笙合影張嘯林與杜月笙合影
1938年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理事室遷移香港,杜月笙親自主持工作,並設立總辦事處,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資,並同時籌措救護事業的經費。1942年,杜月笙籌建了重慶醫院,是當時最先進的戰時後方醫院,受到輿論的稱讚。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返回上海,督促上海復員工作,並協助恢復、加強了上海紅十字會分會的組織。

社會

1925年5月15日,日本人開設於上海的內外棉紗廠由於虐待童工引發罷工事件,日本人用手槍射擊手無寸鐵的工人。事件發生後,日本方面利用各種手段將此事強壓下來。馬超俊(後來曾任職國民黨農工部部長)與在上海的國民黨人商議決定,聯絡紳商學工各界做正義的聲援。他們初步決定5月30日在上海九畝地舉行民眾大會,向日本人提出抗議,但需要有一位“最有民眾力量之人”加入。民眾大會籌備當局認為杜月笙就是他們要找的那個人。杜月笙聞訊當即取消了所有的應酬,說他要辦正經事去。他開始調兵遣將,分配給手下人任務:一、儘可能派人出席九畝地的民眾大會。二、儘可能保護馬先生以及其他國民黨人的安全。三、儘可能維護會場秩序。四、贊成國民黨人所提的一切意見。
杜月笙與妻子杜月笙與妻子
1926年六月四日,上海已經成為一座死市。長時間的罷工,使上海10餘萬工人面臨嚴重的生活問題,杜月笙捐出了大筆款項,還發動工商界的朋友踴躍捐款。上海市民為“五卅慘案”提出的主張,則由北京政府和外國領事交涉累月,幾經波折,終於獲得部分解決。

政治

1937年11月杜月笙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係,繼續開展抗日救亡工作。。杜月笙主持的上海敵後工作統一委員會採取各種辦法迫使上海資產階級的頭面人物虞洽卿等人離滬赴渝,並成功地策反高宗武陶希聖脫離了汪精衛漢奸集團。
1938年,國民黨政府還設有中央賑濟委員會。“八·一三”抗戰後,蔣介石安排杜月笙為該會常委,負責粵、桂、閩三省稱第九救濟區工作。杜月笙還負責與戴笠合作布置向淪陷區蒐集情報的人員,以及鋤奸策反工作。另外,轟動中外的高宗武、陶希聖脫離汪偽集團,並公布“汪偽密約”,也是杜月笙與戴笠共同策反的。國民革命軍撤出上海前,上海市各界抗敵後援會曾召開國民對日經濟絕交委員會成立大會,通電全國組織對日經濟絕交執行機關。杜月笙等27人被推選為絕交委員會執行委員。十月十九日上海銀行業根據絕交委員會的決議通知各行莊停止對日匯兌證券交易時,杜月笙主持的中匯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等單位一體照辦。

軍事

1938年杜月笙還直接參與了部分軍事行動。八一三抗戰爆發後不久,戴笠奉蔣介石之命與杜月笙合謀,利用幫會組織蘇浙行動委員會。在蘇浙行動委員別動隊的5個支隊中第一、二、三支隊的司令均是杜月笙的門生。上海淪陷後,蔣介石為了阻止日本海軍大規模溯江西侵提出了封鎖長江的計畫。杜月笙率先指令自己的大達輪船公司開出幾艘輪船行駛至江面鑿沉。而後,其他輪船公司也紛起回響,鑿船沉江,阻塞了長江航道,遲滯了日軍的進攻。

文化

杜月笙對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視。杜月笙還在法租界善鐘路創辦了一所正始中學,親任董事長,聘陳群任校長;並在老家浦東耗資10萬元,建起“浦東杜氏藏書樓”,附設學塾。上海淪陷後,杜月笙還以市各界抗敵委員會負責人的身份仍在租界內堅持了一段時間。他曾花巨資買了不少共產黨出版的《西行漫記》、《魯迅全集》等進步書籍,燙上“杜月笙贈”的金字送給租界內的各大圖書館。

人物評價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從一個小癟三混進十里洋場,成為上海最大的黑幫幫主,成為了現代實業家、社會名流與地方領袖,成為當時活躍的政治風雲人物。杜月笙有過人的投機沾營本領與玩弄權術的狡詐,對前清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而蔣氏高層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無不結為杜氏豪門密友。杜月笙心裡一直對文化嚮往和敬畏,發跡後與文化界甚密,能在知識界、文化界也周旋得遊刃有餘。
蔣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奪取政權,杜月笙在政變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雇用流氓為上海總工會送錦旗放煙霧,誘騙殺害總工會委員長、中共黨員汪壽華等,致使上海總工會80萬會員群龍無首,數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蔣介石殺害。作為舊上海黑社會的大頭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點,但是,他也並非漆黑一團。在抗戰中,他曾多年擔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做過一些有益的慈善事業,特別是他任副會長時正值抗戰前後,於救助傷兵輸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了貢獻。(朱小平評)
杜月笙有經營頭腦,會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為半文盲,不過杜月笙很早就意識到,單單在刀口上討生活,並非長久之計。“錢財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經從來不是一進一出的數字賬,而是吃好“人面、場面、情面”這三碗面的大算盤。從“水果月生”,魚躍龍門,身兼數十家公司董事長,成為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鱔修成了龍”。杜月笙既有青幫背景的威嚇力,更要緊的還是海量人脈,以及對於時機的精準把握。(騰訊網評)

人物軼事

中行事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杜月笙去了香港,租住在堅尼地台18號底層,國共雙方開始爭取杜月笙。中共安排喬冠華潘漢年一直與杜月笙保持聯繫,並派金山章士釗等人赴港,勸說他返回上海。杜月笙的一個兒子,也留在上海做聯絡員,時常往返滬港兩地,傳遞信息。對於共產黨的邀請,杜月笙表示,因身體欠佳暫不能回大陸,但是當遵照潘漢年“儘可能範圍內多為人民服務”的指示精神辦事。國民黨也不斷派人赴港,拉攏杜月笙去台,均被杜月笙婉言拒絕,國民黨讓杜月笙在港為台灣方面做事也遭杜月笙婉拒。
1950年清明過後,北京中國銀行準備在京召開董事會議。杜月笙、陳光甫和在香港的其他幾個金融界巨子,如張公權宋漢章李銘等,原都是中國銀行的商股董事,此番中國銀行改組,銀行家們拿不定主意,問計於杜月笙。杜月笙說:“大家都是老朋友了,要採取一致立場。目前縱不可能去北京,但我們可出具委託書,委派代表去北京參加會議。”杜月笙這一兩全其美的妙計,確有高人一籌之處,為今後的進退,留下了很大的餘地。這個建議被一致通過。平地起風波,已經定了的派代表赴北京參加中行開會之事,因錢新之的出現,又差點翻船,全靠杜月笙竭力擺平。
1950年春,杜月笙的身體略有好轉,甚至還扔掉了輪椅、拐杖和氧氣瓶。一次,杜月笙路過錢新之家門口,登門拜訪了他,並共進午餐,使這位老友不勝詫異。聽說杜月笙他們在商議赴京開會之事,便亦趕來加入,但一問明情況,竟又猶豫起來,不肯簽委託書。錢新之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說:“這一簽字,我算是完了,只好在家種花,陪杜先生聊天了。”杜月笙為了諸老的安全,此事暫時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過了不幾天,這個訊息已傳得紛紛揚揚。訊息傳出後,震驚中外,後來史稱“中行事件”。特別是台灣方面如遭雷擊,對杜月笙極為不滿,蔣介石更是震怒,將在台灣的杜之老友,如張群王寵惠嚴家淦洪蘭友等人,召到草山別墅大加訓斥,罵得狗血噴頭。後來杜月笙病逝香港,蔣介石遲遲不做表態,也與此事有關。

與蔣交惡

1945年抗戰後,杜月笙自以為勞苦功高,想趁蔣介石論功行賞的機會,撈個有影響的職位過過官癮,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長,起碼當個副市長。
1945年8月底,杜月笙回到上海。蔣介石已任命錢大鈞為上海市市長、吳紹澍為副市長,負責接收上海全權。令杜月笙沮喪的事還在後頭:火車快到上海時,門徒上車報告,市政府已通知取消原定的歡迎儀式,連本已搭起的牌樓也已拆除,北火車站還貼出了“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杜月笙聞訊氣上加氣,為避免難堪,臨時改在上海西站下車。靠站時,竟沒有一個要員迎接。
1946年夏,蔣介石為體現“民主政治”,下令“民選”上海市參議會議員。杜月笙信以為真,有意競選議長席位,哪知就在勝券在握時,傳來蔣介石的口信:議長一席,希望由潘公展擔任。潘公展是CC系骨幹,蔣介石的親信。杜月笙自知胳膊擰不過大腿,在選舉結果杜月笙當選議長後,杜月笙馬上宣讀了一份辭職呈文。於是第二次投票,選出潘公展為議長。
1949年3月下旬,杜月笙一回到上海,就被蔣介石請去南京。蔣介石曾聽說,中共方面委託黃炎培等,勸杜月笙留在上海。對於去留與去向,杜月笙早有盤算權衡。雖然中共方面通過黃炎培等勸他留下,但他自己判斷反共20餘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就殺了包括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在內的眾多共產黨人,可謂血債累累,所以不敢不走。後來杜月笙選擇了去號稱自由港的香港。

家族成員

杜月笙一生共名媒正娶了五位太太:
大太太沈月英
二太太陳幗英
三太太孫佩豪
四太太姚玉蘭
五太太孟小冬

後世紀念

墓園

杜月笙過世後,於1952年10月下葬於台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墓地坐東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位於今天秀峰國小後方,墓園上有蔣介石題字“義節聿昭”,墓園本有牌坊,上有張群題字“譽聞永彰”,後在秀峰國小建校時將牌坊拆除,而題字則鑲嵌到墓園。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墓為伴。
杜月笙墓園杜月笙墓園

故居

杜月笙的宅第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後,最終的歸宿日漸明朗。這座裝飾精美、頗具傳奇色彩的公館將從上海整體遷移至蘇州吳江同里鎮。杜月笙公館作為一座民國建築,保存到今天,也實屬不易,而且這座建築本身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性和歷史價值,正是基於這方面的考慮,同里古鎮才決定遷入杜公館。上海東湖路7號的“大公館”,早在1993年7月,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保護建築。杜月笙重慶南岸區南山公園路101號的舊居,建於20世紀30年代, 建築為磚木結構近代建築 ,保存現狀基本完好, 為重慶市優秀近現代建築。新中國成立初由部隊代管,1958年移交市房管所, 2003年由南山植物園收購,現為植物園建設有限公司辦公室。

影視形象

1986年電影《大上海1937》:杜玉明飾演杜月笙;
2009年電影《建國大業》:馮小剛飾演杜月笙。
2013年電視劇《毛澤東》:劉昀飾演杜月笙。
2016年電視劇《東方戰場》:姚安濂飾演杜月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