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驤雲

張驤雲(1855~1925年),男,漢族,上海人。出身於上海中醫名門張氏世家。張氏自十四世祖張君調於明崇禎末年棄儒就醫後,代有傳人,迄今已有三百數十年的行醫傳統,以擅治傷寒聞於時,治療的病例,大部分是《素問·熱論》所謂“皆傷寒之類”的熱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驤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855年
  • 逝世日期:1925年
  • 職業:醫生
  • 主要成就:倡導“治傷寒、溫熱於一爐”
  • 代表作品:《君相診余隨筆》
人物簡介,基本信息,家庭狀況,從醫醫德,個人經歷,文物捐贈,學術觀點,經驗驗方,蔥豉湯,梔豉湯,黑膏,陽旦湯,玉雪救苦丹,補遺,

人物簡介

基本信息

張驤雲(1855~1925) 又名世鑣,字君相,晚年號冰壺,上海人,以善治傷寒而聞名滬上。

家庭狀況

張氏出身醫學世家,明崇禎末年,前十四世祖張君調棄科舉隱於醫。前六世祖張武在及其子行醫於上海縣城,其父張玉書醫名更甚。張氏13歲時父親去世,從長兄張曉雲學傷寒時症,從三兄蔚雲學內傷雜病,並在曉雲診所助診。後自設診所,同時在難民棲流所、普育堂兼任醫生。因醫道高明,治病有方,病客盈門無暇日。張氏善察病人之脈象、神識、舌苔、斑疹及寒熱之高低,靈活運用藥物配伍,審慎用方,辨證施治。對患高熱,神識昏蒙,舌苔灰黃糙膩或焦黑糙裂之病人,給藥數貼,往往能苔散熱消,病勢緩解,有“一帖藥”之稱。中年患重病,兩耳失聰,賴“喇叭筒”助聽應診,人稱“張聾?”而聲名益盛。

從醫醫德

病家崇信張氏醫術,尤敬重其醫德。張常以“醫以救人,非以營業”、“醫無貧富,唯以實心求之”為信念,對待病人不論貧富貴賤,一視同仁,依次就診,無有特殊。常免費為貧苦病人施診給藥。張秉性耿直,不慕勢利。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哈同於湧泉路(今南京西路)興建愛儷園,張氏五世祖塋正處園地之中,哈同恃洋人勢力,威脅利誘,強購墓地。他不畏權勢,嚴詞拒絕,抗爭十餘年,終獲勝利。盛宣懷重金聘張出任華醫學院院長,固辭不就。終身以醫家身份生活於平民百姓之中,為世人所稱頌。著有《君相診余隨筆》文稿,其子孫中從醫者亦常被人尊之為“小聾?”。

個人經歷

張氏自十四世祖張君調於明崇禎末年棄儒就醫後,代有傳人,迄今已有三百數十年的行醫傳統,以擅治傷寒聞於時,治療的病例,大部分是《素問·熱論》所謂“皆傷寒之類”的熱病。其間有七代十一人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載入<《邑志·藝術門》。張氏致力於傷寒熱病的臨床研究,倡導“治傷寒、溫熱於一爐”的學說,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豐富了傷寒熱病的辨證施治內容,成為別樹一幟的上海張氏內科醫學
張氏醫學以張驤雲氏的學術思想為代表。驤雲公中年病耳聾,醫術精而診病不計報酬,樂於為勞動人民服務,因此民眾關係極好,信仰很高,鹹呼公為張聾彭,並有“張家一帖藥”的稱譽,直到現在,還口碑載道,讚頌不衰。後裔張鏡人等皆為當代名醫。

文物捐贈

2005年1月22日,上海名中醫張驤雲家屬文物捐贈表彰會在歷博舉行。在本館徵集人員與張氏家族後代的共同努力下,到目前為止,已徵集到張驤雲中醫膏方、處方、拜帖、老照片和其用過的紫砂壺、扇子、醫書,以及張氏家族留傳下來的中醫承彩堂橫匾、清代祖宗像、清末辮子、瓷象、瓷瓶、書信、祭文、扇面以及各種民國匾額等總計146餘件;龍華張氏族譜、支譜80冊。
張氏家族自南宋鐵一公在龍華紮根起,至今生活在上海的族人已有27代。明崇禎末年,世祖張元鼎棄儒就醫,代有傳人,至張鏡人、張存鈞等這一代已達十二世。三百年中張氏聚族蕃衍,名醫輩出,期間以高祖玉書公醫術尤為著名。
張驤雲(1855~1925年)是玉書公幼子,字世鑣。張氏醫術到了張驤雲這一代,無論是聲望或是醫術的精深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張驤雲精研傷寒原理,臨床講究審診求因,辨證論治;實踐中能融會各家學說,變革創新,形成獨特的張氏流派;診治傷寒熱病,以“張聾一帖藥”而蜚聲江南。清光緒三十三年,地產商哈同(英籍猶太人)於湧泉浜(今上海展覽館處)興建愛儷園,張驤雲五世祖塋正處園地之中,哈同自恃洋人勢力,威脅利誘,強購墓地。張驤雲不畏權勢,嚴詞拒絕,抗爭十餘年,終獲勝利,此事在上海民間廣受稱道。
上海是一個具有六千年文明歷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個聞名中外的近現代國際大都市,地上、地下歷史文物和近現代實物極為豐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將這些文物和實物徵集起來,長期保存,並對其進行研究和合理利用。張氏家族後代將自己保存先輩有關上海中醫史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和實物捐贈給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這無疑充實了本館在中醫史方面的藏品,也給上海城市醫學歷史發展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貴有用的資料。

學術觀點

歷來傷寒學派持本寒而標熱的論點,注重麻、桂、柴、葛的辛溫,溫熱學派持本熱而標寒的見解,注重桑菊、銀翹的辛涼,兩者之爭,大有千古不易之勢。張氏繼承了張仲景及吳又可、葉天士諸家的理論和經驗,在長期的臨床研究中,體會到傷寒與溫病在源流上是一脈相承的,傷寒學說是溫病學說的基礎,溫病學派的理論和經驗也全是《傷寒論》辨證論治具體運用的發展和補充;認為傷寒與溫病之爭是不可必要的。至於病源不同,治當有異,固未可厚非;然傷寒化熱,溫病化寒,寒熱之間的傳變轉化,往往互動錯雜,難以絕對劃分界線,必須見微知著,通權達變,決不可膠柱鼓瑟。因此,張氏主張傷寒、溫熱應冶於一爐,融為一體。並認為屬於傷寒範疇的熱病,不外乎新感外襲和伏氣內發二端。新感雖有寒溫之分,但外邪的侵犯,由表入里,治療只宜表散;伏氣因新感引動,由里出表,治療亦宜透達。除了里結陽明的府證可下奪而外,新感與伏氣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與“透”實為傷寒臨證治療的中心環節,新感務求“表透”,勿使內入,伏氣務求“透表”,促其外達。並發現豆豉一味兼擅“表”和“透”的功效。豆豉經麻黃水浸制,微苦微溫,苦而不寒,溫而不燥,既擅解表,又擅透達,發汗不傷陰,並能除煩化滯,且無涼遏之弊,乃治新感與伏氣的至當不易之品。
張氏主張治療傷寒熱病以“表”與“透”為中心,提倡豆豉的“表”與“透”的作用,必須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根據衛氣營血的病程傳變,不同階段,採用不同配伍,達到“表”或“透”的目的。如邪在衛分者,以蔥豉湯加減。加南方多濕而無北地的寒邪陰凝,故衛分之邪偏於寒的,不必賴麻、桂的辛溫,辛溫反助邪熱;偏於溫的也不宜桑菊、銀翹的辛涼,辛涼恐遏邪濕。此時,惟蔥豉的微辛微濕,恰到好處。邪留氣分者,從梔豉湯加減;邪入營分或血分者,從黑膏加減。三方都有豆豉,由於配伍的關係,蔥豉著重於發汗解表,猶葉氏“在衛汗之可也”的原則;梔豉著重於輕清泄熱,表里雙解,猶葉氏“到氣才可清氣”的原則;黑膏著重於育陰達邪,猶葉氏“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氣分而解,入血猶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的原則。但邪未傳入氣分化熱,決不輕予梔子的清泄,邪未傳入營分或血分,劫爍津液,決不輕予地、斛的育陰生津。進一境始轉一法,獨豆豉的“表”與“透”則貫徹於整個病程的始終,打破了溫熱學派對汗禁的清規戒律。
學術觀點學術觀點
張氏認為內傷雜病的治療前提在扶正,所謂精氣奪則虛;外感時氣的治療前提在祛邪,所謂邪氣盛則實。新感非表不解,伏氣非透不愈。救陰尚易,達邪最難,邪去則正安,熱退則津還,與其養癰貽患,無如曲突徙薪。汗法的目的,重在祛邪,“表”與“透”均應隸屬於汗法的範疇。然而“表”有發表,有解表,有育陰以滋發汗之源等等的區別;“透”有清透,有溫透,有化濕以開達邪之路等等的異殊;為傷寒臨床開闢了廣闊的治療途徑。
至於具體運用汗法時,張氏一方面著重於掌握適度,既不失於表透,也不能過於表透,主張因勢利導,以疏肌為主,取微微然自得汗,導邪外達,不用強責其汗之法,以防傷陰劫津之變,所謂邪去熱自已,熱退津自還;另一方面重視汗源的變化,凡邪熱燔灼,傷陰耗液者,急當養陰增液,以滋化源,達邪外出,即使初露陰液耗損之象,如舌燥、尿少、煩熱不寐等症,亦當防微杜漸,臨床經驗在於育陰而不滯邪,祛邪而不傷正。

經驗驗方

蔥豉湯

蔥豉湯出>乃微辛微溫之劑。蔥白雖性味辛溫,但辛而帶潤,溫而不燥。豆豉是黑豆蒸而成,苦寒的性味已轉微溫。所以蔥白和豆豉結合微辛微溫,發汗不傷陰,無涼遏的顧慮。傷寒初起,邪在衛分者,用之最為合度,即新感引動伏氣的證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獲得從速透達的機會。加減的原則:如表邪較重,發熱,頭痛,骨楚,迅希表散的加柴胡、乾葛根。如春冬季節的風溫症,每並發咳嗽氣逆,兩脅或半邊脅肋引痛,所謂插脅傷寒,此瘀留於肺、肝血絡之中,絡道壅滯,不宜猛劑攻消,只宜通絡化瘀泄熱之法,蔥豉之外,必須佐以歸須、新絳、旋覆花等行氣血、疏經隧的藥物,有時取蔥管易蔥白,借其通陽利氣。
驗方驗方

梔豉湯

梔子豉湯,主虛煩懊。張氏用以治傷寒表證未罷,上焦膈中有熱,相當於邪熱過衛入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張氏不主張驟用或早用陰柔寒滯的方藥,認為豆豉的透達解肌表仍不可少,山梔的輕清泄膈熱,在所必需,俾能表里雙解。如里熱較重的加黃芩、連翹,發現紅疹隱隱不顯的佐蟬衣、西河柳或櫻桃核等。

黑膏

黑膏亦出>,由生地、豆豉、豬脂、雄黃、麝香等藥組成,主溫毒發斑。張氏選取生地、豆豉二味同搗,結合涼血、散血、熄風、清熱、祛痰之品,以治邪熱已入營分或血分,劫爍真陰,神昏譫語,肝風煽動的疾患。妙在於育陰而不滯邪,透邪而不傷正,是貫徹“透表”原則的一種治法運用。臨床上對這一方劑的掌握,關鍵在辨別邪熱是否已入營分或血分,一般無營分或血分證狀呈現,決勿浪投,恐生地的陰柔滋膩,壅熱滯邪,如營分或血分的證狀已顯,即可放手套用,不必猶豫。本方在滋陰的基礎上,參入豆豉的透達,有托邪外出之功效。用黑膏的主要指征,為脈洪數或脈數,舌苔黃糙膩、灰糙膩、邊尖露紅,或焦黃及焦黑燥裂、質絳。一般在服藥二三天后,如糙膩焦燥的舌苔象殼樣脫去,轉成光絳,熱勢漸衰,神識漸清,乃正勝邪卻,陰液來復的先兆,其預後多佳。
糙膩或焦燥舌苔脫去的情況,張氏常形容為“鏟飯滯”。“鏟飯滯”要真功夫,時間未到不能鏟,鏟得恰當,則邪濕痰熱余蘊得以清撤,化源重獲滋生。這裡的關鍵,即主用生地、豆豉而外,還應兼用竺黃、膽星。張氏認為,膽星雖經制過,猶微帶苦溫之性,此時大部分有形的邪濕已化成無形的燥熱,大劑育陰清熱,固可屏退炎熱,然剩下無多的邪濕,必假豆豉的透達,膽星的苦溫,才能與痰熱盡蠲。沒有生地的柔潤,竺黃的甘寒,焦燥的舌苔脫不掉;沒有豆豉的透達,膽星的苦溫,糙膩的舌苔鏟不去。心傳真諦,非親歷其境,很難言喻。
張驤雲張驤雲
無汗取豆豉,有汗取豆卷,熱盛取生地,津傷取石斛;邪熱內熾,劫奪津液,並取生地、石斛。為黑膏加減法的種種,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陽旦湯

陽旦湯即桂枝湯加黃芩。張氏參其意,立“溫解疏泄”法,以桂枝拌炒黃芩合香豉、蘇梗等味,治寒熱往來,脈遲細,舌白膩,感寒偏重病症;或合附子、細辛、二頭尖等溫經散寒,去瘀導濁之劑,治遺泄或房事後感寒引起的發熱惡寒,脈沉,四肢不溫,少腹陣痛,即世俗習稱的“夾陰傷寒”。

玉雪救苦丹

玉雪救苦丹,主治傷寒時行瘟疫,寒熱頭痛,胸悶痹,身熱神昏,譫語氣逆,痰涎壅塞,一切咽喉急證,小兒痧痘、時疹、急慢驚風,兼治癰疽發背,腦疽疔毒,無名腫毒等證。全方共48味藥物組成。每粒潮重一錢五分,曬乾重一錢。此丸無蘇合香丸偏於溫,無至寶丹的偏於鎮,無牛黃丸、紫雪丹的偏於涼,獨擅“開泄疏托”之功。凡傷寒時邪,濕遏熱伏,不能透達,因而壯熱無汗,胸宇煩悶,神昏譫語,脈緊數,舌厚膩的證候,予蘇合香丸則嫌其溫,恐抱薪救火,助長熱勢猖狂;予至寶丹則嫌其鎮,慮其邪濕郁遏;予牛黃丸、紫雪丹則嫌其涼,恐引寇入室,導致厥閉深沉。此時非玉雪救苦丹不為功,輕者半粒至一粒,重者二粒,真有“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的靈效。根據張氏套用玉雪救苦丹的經驗,必須是壯熱無汗或汗極少,脈緊數、弦數,舌苔白膩滿布,或黃白垢濁相雜,體質比較堅實,濕痰素盛的初期患者,最屬對症。它的“開泄疏托”的功效,重點在發表以宣通閉塞的腠理,通里以疏泄郁遏的濕濁,腠理能宣通,濕濁得疏泄,自然汗出邪透,熱退神清。如濕遏熱伏,瀕於逆傳化火的,有時也和至寶丹及清熱、熄風、育陰的藥物同用。倘壯熱有汗、舌苔乾黃質絳,邪熱已經化燥,或年老體弱,陰虛火旺之人,決不是玉雪救苦丹所能合轍的。
總之,運用玉雪救苦丹的前提,首應抓住熱勢、脈象、舌苔、體質等四個基本條件,但它的主要關鍵在於一個“汗”字。合與不合,取決於有汗與無汗,效與不效,也取決於有汗與無汗。至於劑量的權衡,則體壯邪盛的每服一粒,可分2~4次送吞,體弱邪輕的每服半粒分2~3次送吞,防藥過病所。若服二粒而病勢仍未轉機,或服丸後濕從熱化,這就當考慮改易治療方針了。

補遺

張氏家族最早開始從醫始於明崇禎末年,世祖張元鼎棄儒就醫,到存字輩已達十二世。三百年中張氏聚族繁衍,名醫輩出。在第八代玉書公尤為著名,到第九代張驤雲達到鼎盛。
張驤雲醫術揚名江南還有一個"黃馬夾"的小故事。當年,在張家位於北京西路溫州路的寓所,由於聞名而來的病人每天都排長龍隊才能輪到,於是出現了一些以幫忙排隊"賣位置"的假病人。為了讓先來的患者能得到及時醫治,張家只好統一發給排在前幾位的病人黃色馬夾以示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