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聲(1864~1940年),名家振,別署海上漱石生、警夢痴仙,上海人。清末民國著名小說家,知名報人,從事報業達19年之久。
基本介紹
- 本名:孫玉聲
- 別稱:孫家振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時間:1864
- 去世時間:1940
- 主要作品:《海上繁華夢》
孫玉聲(1864~1940年),名家振,別署海上漱石生、警夢痴仙,上海人。清末民國著名小說家,知名報人,從事報業達19年之久。他出身於官宦家庭,文學修養高,又迷戀於京戲,經常出入於三雅、南丹桂、丹桂、金桂等當時著名茶園聽戲。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新聞報》創刊,孫玉聲因既通舊學又諳市民心理,被辦報的英商丹福斯聘為編輯部主筆。當時新聞界前輩王韜正在《申報》總持筆政,孫為向其請益,“朝夕過從,極文酒流連之樂”。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十日出版自辦的第一張報紙《採風報》。此報以民間風俗、軼事、百業掌故為主,很受市民讀者歡迎。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脫離《新聞報》,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又創辦《笑林報》。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起擔任《申報》本埠新聞編輯二年余,此後又陸續擔任過《時事新報》、《輿論時事報》、《圖畫日報》、《圖畫旬報》的總編輯。
清宣統元年(1909年)後,一度離開報界,以寫小說為職業。民國4年(1915年)後又陸續辦過一些小報,如《採風報》、《新世界報》、《大世界報》、《上海報》、《民業日報》、《繁華雜誌》、《梨園公報》、《七夭》、《俱樂部》等報刊,被稱為報界耆宿。
他酷愛戲曲,自進報界後,其文字大都和戲曲有關,同時和演員交往密切,為伶界辦學辦報,交了很多朋友。辦《笑林報》時所撰的《滬上名伶好戲溯源記》是他最早有關上海菊部歷史的文章。清宣統二年(1910年)又在《圖畫日報》連載《三十年來上海伶界之拿手戲》,介紹了清朝同治以後活躍在上海的京、昆、徽、梆子演員370多人,反映了當時上海劇壇的盛況。
以後又撰有《滬壖菊部拾遺志》(《心聲》1923年)、《三十年來上海劇界見聞錄》(《新聲雜誌》1921年)、《上海戲園變遷志》、《梨園舊事鱗爪錄》(《戲劇月刊》1928年)、《六十年梨園往事錄》(未刊)等。這些文字都是他幾十年涉足梨園親自經歷和目睹的事實,海上漱石生的名字也由是為曲界所重。民國元年(1912年)上海伶界聯合會成立後被聘為榛苓國小校長,從此為伶界辦學多年,受到藝人們敬重。後又與馮子和一起任伶界聯合會教育部主任。民國17年《梨園公報》創刊,他被聘為主編。另外還曾熱衷於開辦戲院,經營過歌舞台、新新舞台、乾坤大劇場;文明戲盛行又辦過啟明新劇社。
民國26年後,他閉戶寓於“退醒廬”。1940年逝世,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