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華
- 別名:原名劉熾榮,字劍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省宜賓縣
- 出生日期:1899年
- 逝世日期:1925年
- 職業:革命先烈
- 信仰:共產黨
- 主要成就:五卅運動領導者
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人物事跡
上海工人運動領袖劉華,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是天府之國岷江下游岸邊一位佃農的兒子。26個春秋的風風雨雨,在他短暫而坎坷的人生歷程中留下了一行閃光的足印。
小鎮不遠處,有座半邊寺。寺下有個深水沱,叫陳車沱。站在半邊寺的崖上往下看,沱水碧綠,十分幽靜。
1899年9月10日,劉華在這沱旁的一戶佃農家降生了,排行第三,取名熾榮。劉華的父親叫劉達三,是一位老實的農民。他生育了劉華等4個兒子和3個女兒。全家祖孫三代11口人,過著終年辛勞的農耕生活。
劉華從小喜歡動腦筋,天生一副倔強勁兒。父母親疼愛他,爺爺奶奶把他當成掌上明珠。
轉眼,劉華5歲了。父親送他入鄉私塾讀書。入學那天,父親強迫他蓄髮辮。他又哭又吵,倔強地反抗說:"我決不蓄這豬尾巴!"
劉華8歲那年,禍從天降。當時,五通橋和自流井產的鹽叫官鹽,由朝廷統辦。官府將泥溪場作為官鹽口岸,四處設卡,緝查私鹽銷售。
這年的臘月二十九日,劉華在屋外山坡上玩,看見一位挑鹽的腳夫被鹽務緝私巡防官兵追趕。他想,這窮腳夫若是被官兵捉去,少說也被打得半死,不能見死不救。劉華急忙把挑夫引到家裡,讓他從後門逃走,再轉身回到屋門口玩泥人。
巡防官兵衝到家門口,吵著說要查鹽擔。劉華不慌不忙地站起來,一邊搓著沾滿泥土的小手,一邊理直氣壯地對官兵說:"家裡哪有鹽擔子,不信你們去搜。"
劉華的爺爺劉海方急忙迎出來,一邊招呼劉華不準亂答話,一邊恭敬地對官兵說:"我們家世代耕種,奉公守法,決不敢去辦私鹽。"
官兵不由分說,一窩蜂衝進屋,把家裡上上下下,箱箱櫃櫃,豬圈牛圈,全都翻遍了。哪有一粒私鹽?為掩窘狀,官兵將帶來的10多斤鹽放在柴草中,然後拿出來充"罪證",硬是污他家私通鹽販,強行將劉華的父親劉達三抓去泥溪關監。
劉海方有冤無處伸,無可奈何地將家裡兩頭肥豬賣掉,湊了一筆錢,才把劉華的父親給救回家。
從此,巡防官兵三天兩頭來敲詐。這飛來的橫禍,在劉華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站在父親的背後,把兩個小拳頭攥得緊緊的,暗自在心裡說:"這個仇,我將來一定要報!"
第二年秋後,劉達三把家遷到距泥溪20里的古柏鄉石板田,另佃李姓地主田地耕種。
這位善良的農民,把出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們身上,家裡再困難,也想方設法讓孩子們讀書。
劉華上了寶峰寺國小。
這年,劉華初小畢業了。他在四叔公幫助下,考入泥溪高小讀書。
這期間,劉華除完成作業外,閱讀了《了凡綱鑑》、《通鑑輯覽》,還選抄了《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一次他在和同學們談讀書心得時說:"我看這《了凡綱鑑》和《通鑑輯覽》盡記載了一些皇帝起居和大官們的升降榮辱,對民間的疾苦,尤其是農村疾苦從無片言隻語記載。這說明自古以來,那些皇帝和大臣們,都瞧不起窮苦百姓。"
劉華發蒙讀書以後,從書中和從老師那裡,知道了許多歷史名人及其有關他們的故事,並暗自下決心效仿。他常常以陶侃運甓、祖逖聞雞起舞等歷史人物的事跡來鞭策自己。
劉華在學習上是很刻苦的,對什麼事情,他都不盲從,喜歡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同學們都願跟他接近。有一次老師教導同學們作文中要避帝王之諱,劉華對此發表不同見解,表示不滿。這位秀才出身的師長對劉華公開頂撞他大為不快,斥責劉華"桀驁不馴"、"目無君親",還斷言劉華將來必是個"亂黨"。
當時,民主共和思想波及川南,對劉華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秦穆公好賢若渴論》作文中寫道:"今中國之大,人民之眾,政治腐敗,萎靡不振。"他在《有德者有仁義》作文中寫道:"爭地爭城,干戈不息,賦斂繁重,民不聊生,卒至人心不服,大命以傾。"他在《屈原自沉汨羅論》作文中,盛讚屈原"志潔行廉,爭光日月,其身雖死,尚猶凜凜然有生氣存焉。後之學者,當以屈原之愛國為法可也。"他在《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論》作文中認定每個熱血青年,都當"勞心苦力,朝斯夕斯,孜孜為學,執善固執",方可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樑
之材。他在《保民說》中論述說:"富國強兵之道,莫重保民。保民者何?省刑罰,薄稅斂,賑困窮,補不足,貨幣統一,工場擴張,教育普興,交通整理,自如水之就下,而莫之能御。國家雖有邦分離析之患,存亡之憂,上下一心亦能效死弗去,以競存於世界也。今者天相,中國共和年代,承滿清百政廢馳之餘,人民困苦之後,險象環生,危乎岌岌,非有世界之眼光手腕,遏能建設強有力之政府,而行保民之策,排萬難而奠大基也。"
這些令人欣慰和振奮的文字,是少年劉華的心聲。表達了他要為國家乾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的遠大志向。
劉華的家境一天天艱難起來,無力為他籌集學費。他失學了。
第二年,劉華成了家。他的妻子叫楊福媛,是近鄰陳三里油坊楊掌柜的女兒。
1917年,劉華的家鄉在軍閥混戰中淪為匪藪。他為了躲避土匪騷擾和軍閥拉丁,約叔父劉選皋一道去成都求學。
他們到成都後,不僅讀書的路不通,就連找學堂半工半讀也無門。叔侄倆沒法子,只好當衣度日。
轉眼,夏去秋來,秋風蕭瑟,映入眼帘的除了軍閥混戰後的荒涼外,什麼也沒有。
"格老子,到成都比野僧還寒酸,乾脆我們改名叫野僧算了。"劉選皋深深地感嘆說。
劉華接著說:"皋叔,我真要改名了,原先對民國所抱的希望已破滅了。我要改名叫劉劍華,寶劍的劍。"
"為啥?"
"我想過好久,想到漢高祖劉邦說過的'提三尺劍以斬白蛇當道'。"
劉華同劉選皋輾轉到過成都、川北、樂山等地。四處碰壁之後,他們在五通橋西20里的牛華溪落下腳來。劉華先後在四叔公的鹽鍋廠和二哥的茶館裡當打雜工棲身。
在牛華溪,劉華同劉選皋常到外國傳教士那兒去借書報讀,逐漸地與外國傳教士熟起來。一天,外國傳教士熱情地向劉華提出要介紹他們讀教會學校,說將來可以當神學博士,甚至還可以去外國深造。劉華當即拒絕了他。回到茶館,劉華後悔極了。他對劉選皋說:"我們不該去找外國人,也不該依靠家庭,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我們的前途。"
劉華在流離中,受到孫中山實業計畫的影響。他打算實行自己的實業計畫--在牛華溪辦石印鋪和代銷書店。這樣,既可以謀生,又可以在這窮鄉僻壤傳播新文化,喚起民眾。
劉華把這一計畫告訴了劉選皋。劉選皋表示贊同並積極支持他。但是,劉華約同劉選皋經過多方奔波後,始終無法籌到經費。他心中剛撥亮的希望之燈,又熄滅了。
劉華回到了家鄉。此間,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女孩。但女兒落生後僅5天就夭折了。隨後,小夫妻又遵父命,將大哥不滿周歲的兒子過繼膝下,取名叫福康。
劉華憂國憂民,苦苦覓尋拯救人民的道路,顛沛流離中,所到之處,滿目瘡痍。嚴酷的社會現實,終於使劉華認識到:要拯救人民於水火,光作筆下千言、胸無一策的書呆子是不行的,只有練就能文能武的硬本領,才能報效國家,發展實業。他特寫了兩句詩,以勉勵自己不忘習武:"學以貴其能致用,之乎者也欲何求。"
劉華決定再赴川北。他想藉助大哥幫助,在成都讀中學,首先實現繼續求學的夙願,為下一步置身實業界打下基礎。
誰知,四川軍閥由於連年內戰,軍旅生活維艱,田頌堯部官兵一律只管飯不支薪,大哥無力資助,劉華經一位同鄉介紹,在簡陽縣的一個專賣稅卡中幫忙。
劉華到稅卡後,因看不慣貪污、拒收稅卡私分贓款,遭到同事們的埋怨。不久,他辭去專稅卡工作,經大哥介紹,去四川陸軍暫編第五師炮兵五團一營三連當兵。
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爆發後,劉華受到科學、民主和初步的馬克思主義的啟發,從在四川城鄉傳播新文化、新思想,宣傳民主與科學救國道理的熱血青年身上,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並從中接受了兩種嶄新的思想:"勞工神聖"和"文學革命"。為此,他專門給家裡寫信,鼓勵弟妹和侄輩們好好學習白話文和熱愛勞動。
1920年初夏,劉華隨部隊過綿竹,同大哥一道去拜訪友人王伯喬。劉華同王伯喬一見如故。
他同王伯喬縱談實業與理想,整日不知疲倦,談得十分投契。
王伯喬家住威遠縣,是中華書局成都分局的股東。他見劉華志向高遠,卓有見解,正是自己發展實業所需之人。於是寫信給上海中華書局本部,推薦劉華入書局印刷所學技術。隨即,他又給書局編輯所沈為美寫信,托他待劉華到上海後給予關照。
大哥不願弟弟離開部隊。他勸劉華說:"你去上海,即使學了手藝,也只是依人作嫁地幫人;與其幫人,不如在成都讀軍事訓練班,將來帶兵打仗,更有前途。"
又一次展轉流離,劉華目睹各級官吏敲詐勒索、貪贓枉法,舊軍隊腐敗黑暗,魚肉鄉民。他認為,這個社會是蹂躪青年的場所,也是葬送青年的墓地。他拒絕大哥說:"我並不計較當兵苦,問題是在他們這種教育之下,將來做事還是難免為他們利用,替他們當炮灰、作鷹犬,徒遭老百姓唾罵。我去意已定,絕不動搖。"
1920年7月,劉華帶足大哥為他準備的盤川,返回泥溪,向劉選皋述說了川北之行的經過和以後去向,然後趕回石板田,向家人告別。
8月初的一天清晨,楊福媛拖著懷孕之身送劉華到了古柏場,依依不捨,噙著淚再三叮囑劉華"保重身體"。
此情此景,勾起了劉華多少回憶:本來,劉華對他同楊福媛的結合不滿意。這樁婚姻,是他6歲,楊福媛5歲時,由父母包辦的。他也多次反對,但他的父母不僅不聽,還在劉華16歲那年為他們完了婚。婚後,他們的感情也不佳。眼下她又身懷六甲,還依依送別到這古柏場。
這位典型的舊家庭型的賢妻良母,她為自己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劉華的心隱隱作痛,只覺得有一種怪味從心底直往上冒。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能用眼淚告別,劉華急忙暗自提醒自己。他打起精神,寬慰楊福媛說:"不要哭,能出門尋求真理是好事,過去都怪我不好。以後你一人在家,既要照顧老人,又要撫育康兒和我們未來的'希望',真是難為你了。我不會忘記你的,我到上海就寫信回家。你也要保重……"
劉華乘坐的木船離岸了。
上海之大,怎么就容不下這些可憐的人呢?劉華第一次踏上大上海街頭,時令雖然才至深秋,但他卻感到寒氣已經襲來了。
劉華按照王伯喬提供的線路圖,很快找到了中華書局編輯所的沈為美先生。
在沈先生的幫助下,劉華進入中華書局印刷所,在繪圖製版課當學徒。
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洋人在所謂"國中之國"的租界上橫衝直撞,對中國人民肆意凌辱、。十里洋場無奇不有。中華書局印刷所斜對門是一座占地相當寬的外國吸血鬼的私家花園,裡面富麗堂皇,花天酒地,而圍牆外的靜安寺路上,常常躺著餓死凍死的窮人。劉華住在古拔路一位同事家的亭子間裡。
一天放工後,劉華和十幾個青年工友穿過靜安寺路,看見有一個英國巡捕小頭目故意放逐警犬,向路旁的人力車夫撲去,嚇得車夫人倒車翻,而那位小頭目卻在一旁捧腹大笑。
此情此景,工友們氣憤極了,一個個將拳頭攥得嘎嘎直響。劉華早已義憤填膺,立即招呼工友們,一齊衝上去,有的緊緊地摳住警犬頸鏈,有的猛踢警犬,有的營救車夫,周圍的民眾也紛紛圍上來怒斥英國巡捕。那傢伙見劉華人多勢眾,牽起警犬,灰溜溜地走了。工友們雀躍,歡呼,擁抱,慶祝勝利。
勞累,飢餓,資本家的虐待,進一步磨練了劉華的意志。他每日辛勞之餘,仍然不忘刻苦讀書。他將每月所得的微薄收入,省衣節食,用作購書開支。每晚在燈下學習至深夜。這時,劉華在印刷所黨的秘密組織成員引導下,接觸了《共產黨宣言》、《嚮導》等革命書刊,找到了革命真理,在無產階級身上看到了自己力量所在。他立下了決心,捨身為工農謀幸福,常常利用工余時間,秘密完成排印紅色傳單的任務。
原來,劉華入印刷所工作以後,沈為美先生又介紹他利用工余時間替《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作校對工作,使他結識了《覺悟》主編邵力子先生。邵先生見劉華家庭貧窮而且非常好學,是一位年輕有為的好青年,應該有深造的機會。邵先生當時任上海大學副校長。在他的極力推薦下,劉華被上海大學接納為半工半讀學員。
劉華入學的第二天,急忙給劉選皋寫了一封信說:"凡事都是人做的。沒有充分的學力去運用,到底總算是空架子……這間我用了很大的氣力,才入學校就讀,但總算成功了。這是我一生的歷史上大大的一件幸事。"
劉華在學校里一邊讀書,一邊在總務科擔任義務書記。他每天要刻鋼版、印講義,時間比別人緊,就起早睡晚,擠時間來學習。為了多學點革命道理和知識,他常常在燈下夜讀,眼睛總是熬得紅紅的。
由於學習勤奮、刻苦,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劉華被推選為校學生會執行委員,並很快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還擔任了附中團支部書記。
劉華除了學習附中的課程,還常常到大學部旁聽。他多次列席大學部團組織的"社會問題研究會"的學術報告,聆聽李大釗、瞿秋白、惲代英等同志的教導,受到很大啟發,對研究社會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政治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人民自身的痛苦,除了大家團結起來,打倒軍閥,建立代表真正民意的政府,以求超脫苦海而外,相信是別無所靠的。"
1924年2月,上海大學為了加強同周圍民眾聯絡和幫助民眾提高文化水平,開辦了平民夜校,進行義務教育。劉華被選為夜校執行委員,把學校辦得很有生氣,表現出出色的組織才能。這時,劉華在黨組織的培養下,比較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並且在社會實踐中接近勞工民眾,政治上很快成熟起來,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決心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中國無產階級和中華民族神聖的解放事業。這期間,劉華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以犀利的筆鋒,抨擊社會的黑暗,喚起工人的覺悟。
當時,有個混進上海大學的特務見劉華年輕,又精明能幹,想收買他,趁劉華經濟十分困難時,以每月兩塊大洋的補助,要劉華替他收集情報。劉華潔身自好,不僅拒絕了那位特務的金錢引誘,還在大庭廣眾之下揭了他的老底,聯契約學,把他趕出了學校。
川村、中直被震懾了,雙雙出門攔住劉華哀求:"代表先生,請留貴步,敝方一定照辦,還是請代表先生叫大家回去復工吧。"
罷工期間,劉華日夜與工人在一起。同住在潭子灣的茅棚中,一同啃大餅,邊吃邊同工人交談,邊吃邊寫標語,擬傳單,一同睡地鋪。同時,他還經常回中華書局印刷廠,避開工頭和工人一道趕印秘密傳單,使黨的指示、工人的要求,迅速傳遍全上海。他用共產黨員的模範作用和犧牲精神,影響和教育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鬥爭中擴大了各行各業工會組織,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工人民眾中的影響。
3月1日,日本廠方接受了"不得無故打人"等復工條件,堅持了20多天的"二月罷工"勝利了。日本《朝日新聞》載文驚呼"造成了一個震動遠東的嚴重事件。"
1925年4月,日商藉口紗市清淡,開除工人。5月1日,劉華同李啟漢、鄧中夏一道,代表上海產業工人,出席了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會上,劉華被選為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隨後,上海日本紡織同業工會要求租界工部局和段祺瑞政府取締工會,還以關廠相威脅。
劉華召集各工會代表研究,針對當時棉貴紗賤,日商可能會趁機停掉部分工廠的情況,決定採取怠工和輪流罷工的方式鬥爭:即你停、關廠,我偏上工;你要開工,又不滿足工人條件,我就罷工。內外棉各廠工人的鬥爭,此起彼伏,從未間斷。
5月14日,內外棉十二廠開除和逮捕工會代表,工人被迫罷工,日商便把與十二廠有關的七廠關掉。劉華根據黨的決定,指示其他廠暫不罷工,七廠尤其要上工,以加重對日商的壓力,支持十二廠的鬥爭。15日下午,罷工工人聚集廠門外,要求復工,遭廠方拒絕,引起爭執。日本資本家元木川村向工人開槍,8人重傷,工人顧正紅身中4槍,當場犧牲。上海租界當局對於顧正紅被槍殺事件,並不依法追究,反而禁止工人集會,還逮捕一些罷工工人。同時,租界捕房禁止上海各報披露顧正紅被殺害的真相。
顧正紅被槍殺這個活生生的事例,首先激怒了上海各校的學生,沉重地刺傷了他們的民族心,也點燃了上海工人仇恨的怒火。上海學生聯合會當即組織學生進行街頭講演,募捐救濟被害者,為顧正紅舉行追悼大會。
當晚,劉華趕到中華書局印刷廠,召集工人積極分子,痛陳顧案真相,請求印刷業聲援。第二天,他不顧重病在身,主持各廠罷工工人集會潭子灣,組成罷工委員會,推定劉華、孫中英、張佐臣3人為總主任。隨後建立健全了各罷工組織,提出懲辦兇手、承認工會等8項條件。利用這一血案,向各工會、學校、報社發出宣言,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號召全上海工人、學生、市民、士兵共同起來,反對帝國主義,進行民族解放鬥爭。幾天之中,楊樹浦、引翔港、江南、閘北、曹家渡等各區工人代表,絡繹前往滬西,希望得到劉華的指導和幫助。滬西工人領袖劉華,已成為全上海工人的領袖。
5月24日下午,劉華在潭子灣主持顧正紅追悼大會,大豐紗廠後面的大空地上,黑壓壓人頭一片,到會者有工人和上海各界代表10000多人。劉華為顧正紅親筆題寫了輓聯,掛在台上顧正紅遺像的兩邊。上聯是:"先生雖死精神不死";下聯為:"兇手猶在公理何在";橫批:"工人先鋒"。他在講演中激昂陳詞,說道:"打死1個有10個,倒下10個有100個!火,是撲不滅的!顧正紅烈士的鮮血不會白流,他將喚起更多的人起來,跟敵人鬥爭!"工人們義憤填膺,"替死難烈士報仇!""打倒帝國主義!"口號聲迴蕩在滬西上空,震撼滬西,震撼了上海的天和地。
5月29日上午,劉華向各工會傳達中共中央會議決定,認真組織和準備預定於5月30日舉行反帝大示威,把工人階級的經濟鬥爭轉變為反帝的政治鬥爭。他派出工人,分別到復旦大學等學校講演,爭取學生的支持,開展罷課鬥爭,組織募捐活動。
5月30日,濃雲密布,天氣鬱悶,上海公共租界的幾條主要馬路上,工人和學生宣傳隊,向市民們控訴帝國主義者壓迫、屠殺工人的罪行。下午3時許,一個外國巡捕抓住兩名在街頭作講演的學生,向老閘捕房行進。跟在後面的有手執小紙旗的講演學生200餘人和無數追隨的民眾。當這一群人走到老閘捕房門口,巡捕們竟然下令對他們進行排槍射擊,當場打死13人,傷幾十人,中國人民的血,染紅了馬路,釀成了五卅大慘案。
當夜,中共中央決定發動全市的罷工、罷課、罷市鬥爭,以抗議帝國主義的血腥屠殺。劉華組織和布置敢死隊員到公共租界最熱鬧的地段去貼傳單。他親自帶一支工人隊伍到天后宮,配合黨的領導人向警予、李立三、惲代英等一致行動,經過反覆交涉,迫使上海總商會副會長在罷市文告上籤字。
5月31日,上海總工會迎著五卅慘案的腥風血雨誕生了。由李立三任委員長,劉少奇任總務科長,劉華任副委員長兼第四辦事處主任。當晚,總工會議決:自6月1日起全市實行總罷工。同時發表宣言和告全市工友書,號召全市人民團結起來,"報仇雪恥,反抗殘暴殺人的外國強盜!"
6月2日,上海總工會電告全國總工會:本會已於6月2日宣布上海各業工會一律罷工,商界、學界亦一律罷市罷課,抵抗外國人屠殺同胞,誓死堅持,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罷工期間,劉華身負重任,同工人們一起過著艱苦的生活。他在第四辦事處,每天領16個銅板,只能以稀飯饅頭充飢。但他仍然廢寢忘食地工作著,甚至積勞成疾。但他還是那樣的樂觀,經常鼓勵戰友:"我們有困難,而帝國主義的困難至少比我們大10倍,我們多堅持一天,就多給敵人一分打擊。"
五卅反帝大罷工,堅持了3個多月,給英日等帝國主義以沉重地打擊,使英國對華輸入貿易額從1924年的12.4%下降到1925年的9.8%。據日本估計,僅6月就損失了300萬日元,其中紡織廠損失即達120萬日元;7月後累計損失達到1000萬日元之巨。這次罷工掀起的反帝熱潮,確實長久地激盪在神州大地,把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的反帝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劉華執行中央決策,在滬西地區各分廠工會中向工會幹部反覆宣傳為革命的長遠利益實行戰略轉移的重大意義,他四處活動,細緻而紮實地組織工人有條件有組織的復工。
這時,劉華的肺病復發了,大口大口地咯血,工人們幾次三番要送他進醫院,李立三也幾次勸他住院治療。但是,劉華執意不從。
在這節骨眼上,劉華先後收到家中電報和叔父劉選皋的來信。劉華的家鄉匪盜橫行,家裡已被土匪洗竊一空,弟弟被殺死,父親被綁走,母親負重傷,祖母又病危,妻子電報催他回家探親;劉選皋的信也勸他速歸,一則探親,二則養病。但是,劉華已經把自己的生命同工人和民族的解放事業連在一起了,他在回家裡的電文中說:"國家衰弱,強鄰欺侮,神聖勞工,輒為魚肉,我亦民族分子,我亦勞工分子,身負重任,何以家為,須知有國方有家也。"
接著他又給叔父劉選皋回信說:"我既認清了前途是光明的、偉大的,而況此時工人擁護我,黨信任我,應該完成黨交給的任務,豈能正與敵白刃戰時,為了私事就抽身回家嗎?"劉華在信中,懇請選皋叔勸慰家中父母及妻子,理解他,諒解他,支持他。他認為"中華民族必須解放,工人必須鬥爭,時艱敵迫,革命是要流血的"。他堅定地表示:"為革命,我縱然流血到最後一滴也無所惜。我的工作是非常緊張亦是非常光榮的,我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和中國軍閥,苟一息尚存,我也要向他們鬥爭到底!"
艱苦卓絕的鬥爭,使劉華的肺病一天天加重,病情急劇惡化。8月的一天,劉華在起草檔案時暈過去了,終於被送進上海寶隆醫院。劉華躺在病床上,心中總是牽掛外面的火熱鬥爭。
病情稍好轉,他就嚷著要出院。
劉華再三請求,醫生同意他出院了。黨組織決定讓他暫住長壽路劉少奇家中休養。姜維新、楊之華精心護理和照料他,工友們也時常來探望他,勸他安心養病,不要操心工作。他回答說:"是的,我也這樣想過。但這是不可能的。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成了我血肉相連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
劉華顧不上休息,又一頭扎進新的戰鬥。
劉華沒有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嚇住,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也忘了自己是一位大病稍愈的人。李立三赴蘇聯參加赤色工會國際會議後,劉華挑起了總工會代理委員長的重擔,白天奔走活動,晚上伏案寫文章,編輯《三日刊》,同汪壽華、孫惠良等緊密配合,恢復工人運動。
11月29日下午,劉華抱病前去公共體育場參加反段祺瑞市民大會,散會後途經公共租界,在靜安寺電車站被工部局總巡捕房華人探目潘連壁、包探張克訓抓捕。審訊中,劉華化名王本華,稱自己是上海大學學生,使審訊沒有結果。後來,敵人又誘騙工人來認領,但工人沒有上當。最後由特務張海鋒前往指認,敵人方知王本華就是被通緝多日的劉華。 12月2日,劉華被引渡到松滬戒嚴司令部。在司令部審訊室里,劉華神情鎮定,大義凜然,用銳利的目光逼視奉命勸降的軍法官說:"告訴你,任何時候,我都不會同你們同流合污。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獻身,那是我最大的光榮。要我背離工人弟兄和勞苦大眾,那只是你們的痴心妄想!"
軍法官面對不可侵犯的劉華,又吹鬍子又瞪眼。良久,才猛然發出狂叫:"呀!敬酒不吃你吃罰酒,押下去用重刑……"
劉華被捕後,黨組織多方營救,上海紗廠接連幾次爆發罷工,要求釋放劉華。全上海工人,尤其是小沙渡工人還準備用示威辦法請求司令部放人。劉華知道這一訊息後,急忙傳書出獄,勸阻工人們不要為他個人去冒險和犧牲。
12月6日,上海100多個人民團體50000多名民眾在閘北青雲路空場上召開大會,一致要求釋放劉華,並宣布上海總工會自動啟封。
12月17日晚,在上海總商會歡迎軍閥孫傳芳的酒會上,日本商團總頭目和英國駐滬副領事向孫傳芳鼓動說:"劉華是中國勞工的領袖,上海屢次罷工,皆為其煽動,如不重辦,上海的秩序十分危險。"
孫傳芳聽後,馬上傳令淞滬戒嚴司令嚴春陽,立即將劉華"秘密槍決,滅屍不宣"。
當夜11時許。劉華被推上密不透風的囚車,飛快地駛向南市蓬來路。一顆在巴蜀上空升起的閃爍的星,在黃浦江畔高昌廟附近的荒野上,殞落了。兩天后,英帝國主義辦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機關報《字林西報》以《劉華行死刑》為題登出劉華被槍殺的訊息。
劉華的犧牲,激起了上海工人的無比憤怒。他們不顧被開除、坐牢的威脅,關車怠工,鳴放笛,採用各種形式悼念自己最親愛最勇敢的領袖。
劉華,這位出生在岷江畔的驕子,嘔心瀝血,兢兢業業,把全副精力奉獻給中國工人階級和整個民族的解放事業。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嚮導》周報,以頭條刊出《悼劉華同志》一文,贊劉華為"真能保護工人利益,真能擁護民族利益的一位戰士"、"是真正的共產黨員"。
1924年秋,黨派劉華到小沙渡滬西工友俱樂部工作。這個俱樂部,是鄧中夏等同志根據黨的決定,在李啟漢創辦的滬西工人補習學校的基礎上建立的。
劉華擔任俱樂部秘書,和俱樂部主任孫惠良一起,負責俱樂部工作。以惲代英編的平民學校課本繼續辦識字班和補習班,定期舉行講演會、文娛晚會。
劉華從早到晚和工友民眾生活在一起,一心撲在工作上,深受工人們的愛戴,被選為中共中央職工委員會委員。
為了防止租界巡捕的破壞,工友俱樂部搬遷到蘇州河北岸的潭子灣。這地方是洋人和"高貴華人"不願涉足的滬西工廠區,工人集中,四周空蕩蕩,墳堆起伏,雜草叢生。
上海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主要基地。許多紡織工廠都是外國資本家投資辦的。僅日本內外棉株式會社就興辦了15個廠,其中在小沙渡一帶就有11個。
劉華以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所屬的第七廠作為重點,以勤雜工身份在廠內活動,結識和培養了工人顧正紅等工運骨幹,在工人中秘密組建了工會和黨組織。
2月1日,內外棉八廠傳出大批青年男工被開除的訊息,引起工人騷動,並發生逮捕和毆打工人的事件。一個星期後的一天,日本資本家竟然將1名女工活活打死。
劉華在潭子灣主持召開"內外棉"五、七、八、十二廠共900多人集會,他將"反對東洋人打人"的一面白布大旗,插在一個高高的新墳堆上,宣布各廠罷工,劉華和罷工委員會的其他成員鄧中夏、李立三、項英、孫惠良、楊之華以及專程趕來的惲代英、向警予等,先後在大會上講話,表明中國共產黨對工人的關懷和對罷工的支持。
聞名上海的"二月罷工"爆發了。
劉華全副精力從事罷工領導工作。他每天下廠和工人代表們開會,分析罷工形勢,研究鬥爭策略,接待各工廠工會代表,協助籌建工會,組織宣傳活動。每日放工後,他還親自去廠區講演,發展黨員,壯大黨的組織。緊張的工作,使劉華常常忘記了吃飯,顧不上睡覺。隨著工運的發展,黨領導工人成立了內外棉紗廠工會,劉華被工人們推舉為工會委員長。
接著,在劉華的鼓動和率領下,各廠分別成立了工會,工人們加強了團結,堅持鬥爭。為了維持罷工秩序,還建立了工人糾察隊。敵人驚慌失措,被迫與工人進行談判。黨派劉華任談判代表,他同日本資本家展開面對面針鋒相對的鬥爭。
當劉華昂首闊步走進談判室時,資本家川村和幫凶中直,見來者衣著樸素,沒有把這位小青年放在眼裡,旁若無人地道:"你是工人代表?""不是代表也就不來!"劉華的回答一字千鈞。川村搖著頭說,"我看不像。"
劉華沒正面回話。他大步走到窗前,推開窗戶,只見成千上萬工人齊集四周,"擁護工人代表!""老闆不投降,我們決不復工!"口號聲此起彼伏。劉華轉身嚴肅地說:"聽見了嗎?
你們希望復工,除了答應我們的條件,別無他路!"
川村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條件可以答應,你是代表,就先叫工人復工,我即簽字。"為了顯示中國工人的組織性與團結性,劉華提起筆來把復工條件寫在紙上,向川村道:"川村先生,馬達一響,你就簽字,否則,一切後果,由你負責!"說罷,再次走到窗前,舉起帽子揮了幾下。霎時,聽得四周工廠汽笛長鳴,馬達轟叫,工人們開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