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劇學院(英文:Shanghai Theatre Academy,縮寫:STA,簡稱“上戲”),是中國培養戲劇藝術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學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上海人民市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藝術專業學位首批試點培養單位,上海市外國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院校,世界戲劇院校聯盟成員,ITI/UNESCO國際表演藝術高等院校聯盟成員。
上海戲劇學院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創立。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實行院系調整,山東大學藝術系戲劇科、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戲劇組併入後正式建院,更名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系文化部直屬院校。2000年4月劃轉為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併入,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成為學校附屬學校。
據2018年12月學校網站信息顯示,上海戲劇學院共有華山路、蓮花路、虹橋路和浦江等四個校區,校園占地35.53公頃,建築面積24625平方米;設有11個二級教學單位,另有附屬戲曲學校和附屬舞蹈學校兩所中專 ,開設20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596人,其中在校本科生1801人;截至2016年9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70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 主管部門:上海市
- 學校官網:http://www.sta.edu.cn
- 中文名:上海戲劇學院
- 外文名: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 簡稱:上戲(STA)
- 創辦人: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吳仞之等
- 創辦時間:1945年12月1日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戲劇藝術
- 屬性:市部共建高校
- 現任領導:校長黃昌勇
- 本科專業:20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表演系、導演系、戲劇文學系、舞台美術系、電影電視學院、戲曲學院、舞蹈學院、創意學院
- 校訓:至善至美
- 校歌:《上海戲劇學院院歌》
- 校慶日:12月1日
- 地址:本院: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630號
戲曲學院:上海市閔行區蓮花路211號
舞蹈學校: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路1650號
浦江校區:上海市靜安區康定路770號 - 院校代碼:24691
- 主要獎項:2003年舞蹈學校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集體
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2009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 知名校友:余秋雨、董卿、潘虹、李幼斌、李冰冰、徐崢、胡歌、陸毅、佟大為等
歷史沿革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院系 | 專業 |
表演系(2) | 表演(喜劇) |
表演(戲劇影視) | |
創意學院(12) | 媒體創意 |
藝術設計 | |
藝術設計(創意與設計) | |
藝術設計(創意與設計-視覺傳達) | |
藝術設計(平面與室內設計) | |
藝術設計(遊戲動畫) | |
藝術設計(遊戲動漫設計與製作) | |
公共事業管理(藝術管理) | |
公共事業管理(創意與管理) | |
數字媒體藝術(動畫設計) | |
公共事業管理 | |
視覺傳達設計 | |
導演系(2) | 戲劇影視導演 |
戲劇影視導演 | |
電影電視學院(3)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廣播電視編導 | |
廣播電視編導(影視製作) | |
舞蹈學院(10) | 舞蹈表演1、舞蹈表演2、舞蹈表演3、舞蹈編導4 |
舞蹈表演(芭蕾舞) | |
舞蹈表演(古典舞) | |
舞蹈表演(國標舞) | |
舞蹈表演(民間舞) | |
舞蹈表演(中國舞) | |
表演(舞蹈音樂) | |
舞台美術系(10)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1、戲劇影視美術設計2、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3、戲劇影視美術設計4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舞台設計)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燈光設計)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與化妝設計)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劇場管理)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服裝設計) |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化妝設計) | |
戲劇文學系(5) | 藝術教育(戲劇) |
戲劇影視文學(教育戲劇) | |
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 | |
戲劇影視文學 | |
藝術教育 | |
戲曲學院(28) | 表演1、表演2、表演3、表演4 |
公共事業管理(民眾文化管理) | |
公共事業管理(聽覺藝術展示) |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京昆唱腔與音樂設計) |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頻設計與製作) | |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戲劇戲曲音樂設計與製作 | |
表演(布袋木偶) | |
表演(京劇) | |
表演(京劇器樂) | |
表演(京昆器樂) | |
表演(京昆器樂與民樂) | |
表演(崑劇) | |
表演(崑劇音樂) | |
表演(民族器樂) | |
表演(木偶) | |
表演(木偶表演) | |
表演(木偶表演與造型) | |
表演(木偶皮影) | |
表演(木偶造型) | |
表演(提線木偶) | |
表演(戲曲表演) | |
表演(戲曲音樂) | |
表演(戲曲音樂劇) | |
表演(越劇) | |
戲劇影視導演(戲曲導演) | |
音樂劇中心(1) | 表演(音樂劇) |
師資力量
學科建設
教學建設
藝術創作
平台建設
研創成果
藝術資源
- 戲劇博物館
- 圖書館資源
- 學術期刊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校徽
校訓
校歌
大地重光, 江海浩蕩, 在東方巨港, 矗立著一座戲劇教育的巍峨殿堂。 人生的戲劇, 戲劇的人生, 人類的精神象那燦爛的明珠在這裡閃光。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善良兒女, 我們是人類靈魂的青年工匠。 腳踏實地, 沉著堅強, | 團結合作, 奮發向上。 接受先輩的遺產, 學習國際的優良, 傾聽大地的呼聲, 投身社會的課堂。 人生的戲劇, 戲劇的人生, 人類的精神, 在這裡閃光,閃光! 明珠在這裡閃光,閃光! |
學院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黨委書記 | 2008年11月— | |
黃昌勇 | 院長 | 2017年4月— |
黨委副書記 | 2012年4月—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2018年1月— |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2018年1月— | |
副院長 | 2018年2月— | |
楊揚 | 副院長 | 2018年2月— |
副院長 | 2018年2月— | |
總會計師 | 2016年6月— |
歷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顧仲彝 | 校長(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 | 1945年12月—1947年12月 |
熊佛西 | 校長(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 | 1947年2月—1949年6月 |
校長(上海市戲劇專科學校) | 1949年6月—1952年9月 | |
院長(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 | 1952年10月—1955年12月 | |
熊佛西 | 院長 | 1952年12月—1965年10月 |
蘇堃 |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 1956年12月—1980年2月 |
院長 | 1981年4月—1984年2月 | |
書記 | 1980年2月—1981年4月 | |
楊進 | 書記 | 1958年9月—1964年8月 |
於伶 | 院長 | 1980年12月—1981年4月 |
蘇寧 | 書記 | 1981年4月—1984年2月 |
何添發 | 書記 | 1984年2月—1990年7月 |
陳恭敏 | 院長 | 1984年2月—1988年2月 |
胡志宏 | 書記 | 1991年5月—1994年4月 |
余秋雨 | 院長 | 1990年7月—1992年6月 |
戴平 | 書記 | 1994年4月—2003年8月 |
榮廣潤 | 院長 | 1996年4月—2006年4月 |
胡妙勝 | 院長 | 1992年6月—1996年4月 |
賀壽昌 | 書記 | 2003年8月—2008年9月 |
韓生 | 院長 | 2009年9月— 2016年4月 |
校區設定
知名校友
類別 | 入學年代 | 姓名(入學年份) |
學者、話劇影視表演藝術家和著名演員 | 1945~1950 | 嚴翔(1947) |
1951~1960 | 胡慶樹(1951)、游本昌(1952)、鄭毓芝(1954)、 焦晃(1955)、楊在葆(1955)、祝希娟(1956)、 曹雷(1958)、魏宗萬(1959)、孫飛虎(1960) | |
1961~1970 | 喬榛(1961)、聶雅亮(1962)、趙有亮(1962)、 童自榮(1962)、余秋雨(1963) | |
1971~1980 | 奚美娟(1973)、潘虹(1973)、楊紹林(1973)、 郭達(1974)、祝延平(1977)、周野芒(1977)、 宋憶寧(1977)、孫淳(1977)、王伯昭(1978)、 李媛媛(1978)、吳冕(1978)、劉威(1980)、 張秋歌(1980)、丁嘉麗(1980) | |
1981~1990 | 大宋佳(1981)、韓生(1981)、王洛勇(1981)、 李幼斌(1983話劇表演進修班)、尤勇(1984)、 羅懷臻(1984)、薩日娜(1985)、高曙光(1985)、 郭冬臨(1985)、沙曉嵐(1985)、陳紅(1986)、 耿歌(1986)、周杰(1989)、郝平(1989)、 王琳(1989)、任程偉(1989)、徐崢(1990)、 寧靜(1990)、果靜林(1990) | |
1991~2000 | 于洋(1991)、任泉(1993)、劉曉虎(1993)、 廖凡(1993)、黃浩(1993)、李冰冰(1993)、 任泉(1993)、劉曉峰(1993)、馬伊琍(1994)、 保劍鋒(1994)、陸毅(1995)、王景春(1995)、 鮑蕾(1995)、薛佳凝(1995)、羅海瓊(1995)、 田海蓉(1995)、陳蓉(1995)、周瑾(1995)、 吉雪萍(1995)、沈傲君(1995)、董卿(1995)、 陸毅(1995)、聶遠(1996)、郝蕾(1996)、 姚芊羽(1996)、馮紹峰(1997)、嚴寬(1997)、 楊蓉(1997)、佟大為(1997)、王陽(1998)、 張鐸(1998)、任重(1998)、萬蒂妮(1998)、 貝倩妮(1998)、小宋佳(1999)、何念(1999)、 童蕾(1999)、萬茜(2000)、高梓淇(2000)、 高昊(2000)、郭京飛(2000)、張丹峰(2000) | |
2001~2010 | 胡歌(2001)、袁弘(2001)、韓雪(2001)、 李念(2002)、孫藝洲(2002)、雷佳音(2002)、 楊瀟(2002)、高雲翔(2002)、張峻寧(2003)、 肖涵(2003)、王傳君(2004)、鄭愷(2004)、 陳赫(2004)、海陸(2004)、李金銘(2004)、 江疏影(2004)、錢楓(2004)、杜江(2004)、 金世佳(2005)、李佳航(2006)、魏千翔(2006)、 婁藝瀟(2006)、林更新(2007)、蒲巴甲(2007)、 姜瑞佳(2008)、蔣勁夫(2009)、張哲瀚(2009)、 迪麗熱巴(2010) | |
2011~ | 郭曉婷(2011)、王莎莎(2011) | |
戲曲表演藝術家和著名戲曲演員 | 1951~2000 | 楊春霞、李炳淑、岳美緹、王芝泉、張靜嫻、蔡正仁、 計鎮華、劉異龍、梁谷音、華文漪、王佩瑜、傅希如 |
2001~2010 | 翁佳慧(2003)、楊亞男(2004)、藍天(2004)、 付佳 | |
舞蹈表演藝術家 | 凌桂明、茅惠芳、石鐘琴、汪齊鳳、楊新華、黃豆豆、 譚元元 | |
作家 | 陳耘、陳祖芬(1960)、沙葉新(1961)、 秦培春(1964)、孫祖平(1964)、陸軍(1977)、 趙耀民(1978)、王仁傑(1980編劇進修班)、 羅懷臻、李莉 | |
戲劇理論家 | 陳多、余秋雨(1963)、丁羅男(1963)、 陳世雄、葉長海(1979)、孫惠柱(1979) | |
舞台美術家(畫家)和理論 | 周本義(1950)、龔和德(1950)、金長烈(1951)、 胡妙勝(1951)、毛信科(1959)、蔡體良(1961)、 陳均德、李山、徐家華(1973)、俞曉夫(1975)、 周長江(1975)、郭潤文(1978)、陳箴(1978)、 徐翔(1980)、蔡國強(1981)、韓立勛(1981)、 韓生(1981)、伊天夫(1983)、肖麗河(1983)、 沙曉嵐(1985) | |
導演藝術家 | 朱端鈞、胡導、李翰祥、王扶林、張戈、 胡偉民(1949)、楊延晉(1964)、徐企平(1950)、 馬科、陳明正(1950)、熊源偉(1960)、 張仲年(1962)、蘇樂慈(1962)、毛衛寧(1982)、 蘆昂(1985) | |
主持人 | 和晶(1988)、程雷(1990)、陳蓉(1995)、 吉雪萍(1995)、周瑾(1995)、朱楨(1997)、 董卿(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