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近代中國茶王
早在寶順洋行上堂幫賬時,徐潤就自己經營茶葉等生意。他與人合作開過一家“紹祥”商號,從內地收購
茶葉、
生絲等,轉賣給
上海各
洋行,這既為寶順洋行提供了合適的貨源,又為自己賺取了差價。1868年,徐潤脫離寶順洋行後,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寶源祥茶棧,隨後又在
湖南、
湖北產茶區增設了多處茶棧,並選用一批得力商友管理,從而形成一個茶業網路。由此,他可以清楚地了解各茶區的收成,掌握多條供貨渠道,並針對英、美、俄等國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源源不斷地向各國洋行提供合適的出口貨源,而且根據行情隨時調整茶價,謀取高額利潤。徐潤和
唐廷樞等人一起創辦了上海茶業公所,對上海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茶葉貿易進行控制。
茶葉是當時中國的四大出口產品之一。1868年至1888年正是近代
中國茶葉輸出最興旺的20年,其中1886年輸出量達268萬擔,創茶葉出口的歷史最高紀錄。這個紀錄直到整整100年後的1986年才被突破。當時上海的茶葉出口量占全國出口總量的2/3以上,而寶源祥茶棧又是上海最大的經營出口茶葉的茶棧。因此,有人將徐潤譽為“近代
中國的
茶王”。
搏擊房地產業
在19世紀70年代,徐潤敏銳地看到上海百業振興,萬商鹹集,地價將日益騰貴。於是,他在經營茶業的同時,開始放手投資
房地產業。經營房地產業需要投入巨額資本,頭腦靈活的徐潤將已有
房地產作抵押,從錢莊和銀行貸得資金,購置新產,再將新產作抵押借貸,以層層抵押的辦法獲得資金,投資房地產業。他洞悉
上海租界的拓展趨向,就在未來的交通要區以低價買進土地,待經營至半開發狀態便以高價售出,然後再從其他地方購置更多的土地。至1884年,徐潤在房地產上投入的資本已達200多萬兩銀子,從而擁有地產3000多畝,其中300多畝已建房子,共建有
洋房50多所、其他類型房屋2000多間,每年可收租銀12萬餘兩。他先後和華商、外商合創了上海地豐公司、寶源祥房產公司、業廣房產公司、廣益房產公司、先農房產公司等。這時的徐潤,雖然難與洋商相比,但在華商中已是個“地產大王”了。
中法戰爭的爆發,使徐潤的房地產蒙受了巨大損失,但他並未喪失信心。他仍然關注房地產業的動向,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又在上海、
天津、
塘沽、
灤州、
北戴河等地購地建房,炒賣地產獲利甚豐,新建成的房產每年可收取大量租銀,發展前景頗為可觀。
主要成就
奠定中國近代航運業
輪船招商局是中國近代
洋務運動中最大的經濟實體,總局設在上海。開辦輪船招商局,成敗的關鍵在於資金的籌集,但到1873年,
招商局資金尚不足20萬兩銀。
李鴻章只得將招商局由官辦改為
官督商辦,委任唐廷樞為總辦,徐潤為會辦。隨後,招商局開始進行新一輪招股,擬定首期招股100萬兩銀,徐潤本人首先附股24萬兩,又廣招親友入股,這在商界和社會上引起普遍反響,入股者踴躍,100萬兩很快招齊。之後,招商局決定再招100萬兩。徐潤又認股24萬兩,另外招徠親友繼續入股。這樣,由徐潤經手招集的股金占招商局全部資本一半以上,使招商局資本充實,運作自如。
因總辦唐廷樞兼辦
開平煤礦等其他諸務,一年中有大半年不在局裡,招商局實際上由徐潤主持。在主持局務期間,徐潤採用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明確規定招商局的經營以攬載為主,
漕運為次;並開辦
保險公司,承擔
營運風險。這家中國最早的
股份制企業,在它的草創時期,不僅經受住來勢洶洶的外商聯合抵制與壓價競爭,而且不失時機地收買了當時
東亞最大的商業船隊——美商旗昌輪船公司,使招商局的規模和實力大增,從而控制了長江航運、沿海航運的大部分經營權,奠定了中國近代航運業的基礎。
輪船招商局是今天
香港、
台灣等地招商局的前身,它的發展軌跡,典型地反映了
中國民族經濟走向近代化、現代化的艱難歷程。在創業階段中,徐潤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首創中國保險業
1875年以前,招商局的船貨只能向外商設在中國的保險公司投保,不僅保險業利潤被外商賺去,外商還恃此聯手排擠打擊招商局。徐潤於1875年仿照外國保險公司的做法,開辦了中國自己的第一家保險公司——
仁和水險公司,集股50萬兩。水險公司不僅為招商局的輪船和貨物作保險,而且還承保外商的輪船和貨物,生意興旺,獲利豐厚。1878年,徐潤又成立了濟和水火險公司,集股50萬兩,擴大了
承保能力和覆蓋面。1886年,徐潤又將這兩家
保險公司合併為仁濟和保險有限公司。他借鑑西方先進的經營模式,創辦自己的保險公司,以推動民族經濟的發展。“仁和”、“濟和”這兩家保險公司,實為中國保險事業之濫觴。
篳路藍縷辦礦業
1887年秋,徐潤首次出關塞勘礦,這時他已年屆五十。在這以後將近20年的漫長歲月里,他天南地北奔波於各個
礦區,北出
長城,南至
廣東,東赴台灣
基隆,或翻山越嶺踏勘,或深入礦井驗看,為尋找和開發中國的礦產資源,
篳路藍縷,其中在
關外的
熱河建平金礦一住就是3年。
開平煤礦是中國最早使用機器開採的大型煤礦,徐潤投資了15萬兩銀,占總商股150萬兩的1/10。他任
開平礦務局會辦,支持礦務局採用從英國訂購的機器設備,聘用一批
英國工程師,套用近代技術採掘煤炭。開平煤礦的建成,使開平煤炭迅速占領天津地區市場,將進口煤炭從天津市場擠了出去,並逐漸擴大到國內其他口岸,為
北洋艦隊以及
地方工業提供了必需的燃料。此外,為了將煤炭運輸到天津,礦務局專門修築了一條鐵路(這是中國第一條成功的鐵路線),還發展了
焦炭、
水泥等一批附屬企業。
開發近代文化事業
徐潤在推動中國文化事業走向近代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諸如創辦
格致書院、仁濟醫院、
中國紅十字會等等,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數選派中國幼童官費赴美留學和創辦
同文書局。
選派幼童赴美留學,是中國最早的留美畢業生
容閎向
清政府提出的建議。容閎是徐潤的同鄉與寶順洋行的同事。1871年
曾國藩請容閎和徐潤“辦理挑選幼童出洋肄業”,擬選120名中國幼童,分4年赴美留學,每年30人。從1872到1875年,容閎、徐潤所選定的4批幼童,分期分批先到上海考試、預習,然後由徐潤等人作擔保送到
美國留學。這些幼童,易於學習外語和接受西方技術,絕大部分選自沿海開放口岸,其中香山縣籍共40人,占了1/3。這說明
香山縣在近代
西風東漸中,確實領風氣之先。1881年清廷中止留學計畫,將尚在留美的學生全部召回。被迫回國的學生一度受到冷落,後由徐潤出資並擔保,留學生陸續被分派到政府部門和電報、鐵路、輪船、礦務等近代企業服務。其中知名人物有
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礦冶專家
吳仰曾、
民國政府首任總理
唐紹儀、
北洋大學校長
蔡紹基、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唐國安、民初外交部長
梁如浩等等。他們在推動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1882年,徐潤見英國出版商採用影印工藝來印刷圖書,不僅字跡清晰,亦可隨意縮小放大,甚為先進。於是,他從國外引進12台輪轉
印刷機,僱工人500名,在上海創辦了同文書局。該書局搜羅善本,陸續影印了《
二十四史》、《
古今圖書集成》、《
資治通鑑》、《
佩文韻府》、《
全唐詩》、《
康熙字典》等中國典籍,發掘和保存了祖國的文化遺產。1891年同文書局因承接
清廷傳旨,影印了《
古今圖書集成》而聲譽日隆。書局還出版了大量西學圖書,廣為發行
流播。李鴻章贊其“摻羅海外奇書,彰闡中西新學”。
個人生活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增開中國北部沿海口岸和長江沿岸口岸,寶順洋行隨即在
煙臺、天津、
鎮江和
蕪湖、
九江、
漢口等地設立分行。這時,徐潤已成為統領各分行的總
買辦。他預見到發展
黃金水道長江的航運業將大有前途,於是購置江輪、船塢,組成一支實力雄厚的航運力量,將發展進出口貿易和航運業作為洋行的主要業務。他還將貿易活動擴展到
日本的
長崎、
橫濱、
神戶等埠。這個時期,寶順洋行上海總行和各分行每年的進出口總值達到
白銀數千萬兩,盛極一時。徐潤作為洋行的總買辦,經手巨額進出口生意,可以按上海洋商總會規定提取3%的佣金,由此,他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1866年
倫敦爆發金融風潮,很快波及上海,許多洋行破產,寶順洋行也未能倖免。1868年,徐潤脫離寶順洋行,開始自立門戶經商。這時,他在洋行時所學習和積累的進出口貿易經驗,與各口岸建立的商務關係,所掌握的廣闊的市場、貨源以及積累的資本,這一切都為他後來的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晚年的徐潤組織編修《北嶺徐氏族譜》,撰寫《
徐愚齋自敘年譜》,派人回故鄉北嶺村修建村道、祠堂,修築“竹石山房”(即“
愚園”),捐資辦
義學。1911年3月9日,徐潤在滬逝世,終年73歲,其靈柩從上海運回廣東省
珠海市北嶺村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