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具體表現
“
海納百川,
兼容並蓄”的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海派文化就是尊重多元化、個性,兼顧個人和社會利益,以契約精神為主導的理性的、隨和的、較成熟的商業文化。
首先是尊重多元。在上海,你會體會到人和人之間的多元化。比如一個團體內有很多爭鋒相對觀點都能夠和諧相處。因為人本來就是多元化的。這使得個人在不同的方面發展,組成一個更強大的社會。一個人只要不影響他人,就可以乾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能因為別人與自己不同,而去排斥。因為,
君子和而不同。
其次是入鄉隨俗。上海人到了隨便那個地方,都會尊重當地文化。比如上海人以前三線建設,現在外省上學就業都會主動去了解當地文化,至少做到不排斥。而留在家鄉的,很多外地的文化也能被當地人吸納。比如我們認可國語,並把國語學的很標準。
第三是個人。上海非常尊重個人。個人的言行舉止,只要不影響他人,都是能夠得到理解和尊重的。雖然很多做法我不理解不同意,但是我能夠尊重。每個人都能夠向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去發展,而不受到干涉。
第四是人生觀。上海人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金錢非常重要,但是人生也有更多的精神領域。在精神領域找到自己的空間,然後朝著自己喜歡的事業去奮鬥。因為,精神領域比物質領域廣闊的多。比如有人喜歡研究天文,有人喜歡鋼琴。會享受人生。
第五是社會道德。上海人比較遵守社會規則和社會道德。坐捷運不能吃東西就不吃,國家倡導少生孩子就少生,學國語就學。中國絕大多數規則都是合理的,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應該遵守。
第六是社會責任感。上海人有社會責任感。比如捷運中的一些老人,有時候看不慣不文明行為會管一管。再比如上海人自發組成了家鄉文化保護的團隊,
吳語保護的團隊。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這是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我要好好愛護。看到上海的髒亂差,也有很多市民在網路上批評,並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影響社會。江南人的責任感是有歷史傳統的。明末
蘇州在沒有災荒,溫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市民居然也能參與政治,反對
魏忠賢,不惜犧牲自己生命。
第七是理性。上海人的理性體現在對事情的判斷力和洞察力。我們更喜歡這個現象到底是什麼,至於結論到底符不符合所謂的“譜”沒有關係。比如愛國,我們做不到去砸日本車,燒日本店。我們不會隨外界忽悠,隨大流。比如一個小區缺網咖我們就開網咖,缺水果店我們就開水果店。大家和諧相處。
第八是成熟。成熟是人由於理性,對事物有了正確的判斷推理,有一定經驗,包括對歷史有一定了解之後,由內而外的成熟。成熟也是自我的發現,獨特個性的形成。為人處事講理、不暴躁。因為和氣生福,沒有必要衝動。
第九就是求真不講面子。上海人不喜歡虛假的一套,也不屑去裝。很多時候毫不避諱地說明,某某我吃虧了。出現利益衝突,大家都擺在檯面上談,不是去迴避、撒謊。包括地域衝突,也是在網上大量指出問題的所在。因為真實的反應真相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喜歡赤裸裸的真實,不喜歡美麗的謊言。明明不是這樣的,卻這么說糊弄過去,很讓人反感。
第十是利益分配合理。上海人不喜歡占別人的便宜,當然也不喜歡別人占自己的便宜。利益大家互不侵犯。親兄弟明算賬。這樣實際上反而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海人明白的講利益,因為人本來就是趨利的動物。
十一是契約精神。上海人普遍講契約。契約不單單是個人誠信,而且是人和人之間的自由、平等。一切都是利益交換,交換使得各自的利益得到無形中增長。契約精神又促進了社會的平等。大家在平等的社會中用自己的能力來獲得財富。
十二是商業文化。商業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遵守法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江南商業社會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文化。人際交往、利益分配、人與社會、個性發展都有了自己一套的行事風格。
十三是隨和。上海人有句話叫做,和氣生財。隨和的性格,包容一切,找到各種合理的因素以吸納,完善自己。只要不侵害自己的核心利益,上海人不樂意和別人發生衝突。因為衝突都會損失。人和人之間很多衝突都是傲慢與偏見造成的。
十四是妥協。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妥協,比如利益。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社會有無數個人組成。你的利益需要尊重,別人也需要尊重。然後大家找一個平衡點。當然這裡邊也需要對方的妥協。
十五是審美觀。上海人的審美觀就是清靜淡雅,不喜歡大紅大綠大吵大鬧等重口味。上海人的服飾的清新,飯菜的香甜清淡,建築粉牆黛瓦。說話細聲細氣,不喜歡打擾他人。
十六是形象。上海人多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服飾得體、談吐得體。符合現代禮儀。
建築
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造就了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的“世界建築博覽會”。
舞台
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形成了本鄉本土的“
申曲”(
滬劇)與越劇、
崑曲、
評彈等地方戲,以及來自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百花爭妍的“大聯袂”。
音樂
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由鄉土氣息濃烈的“
紫竹調”,吹來了喜氣洋洋的“
廣東音樂”、喧騰激越的“歡慶鑼鼓”、迴腸盪氣的“
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
交響樂、銅管樂、管弦樂;
飲食
上海人稱的
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特色可有用濃油赤醬(油多味濃、糖重、色艷)概括。常用的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品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此外,在“
海納百川,
兼容並蓄”中不但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而且匯聚起散發著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上海的
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中不僅保存並革新著傳統節慶、吉凶禮俗、民間藝技、武術健身、收藏集古等彰顯中華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納並發展著隨歐風而來的交際禮儀、歌舞娛樂、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等異域風情……
居家
在許多人眼中,上海是一個
海納百川的城市,它不斷吸納著來自全球最新最時尚的元素,充實著自己中西合璧的文化,偶爾,這一大熔爐會被認為缺失自己的傳統。事實上,上海的居家文化是傳遞上海特色最有利的見證。
史龍天以一名新上海人的身份與我們分享了他在上海的居住心得:“在上海,我和中國同事一起過春節,或是去他們家做客,看到過許多上海的居家文化,80、90後對居家有許多新的概念和理解,現在,這些概念還在不斷變化。和外國人一樣,他們喜歡有自己的想法,主張自己的經驗,這讓上海的居家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混合化。”正如史龍天所說,上海的傳統文化是從各種外來文化中精煉出最值得借鑑的那部分,揉和傳承下來,便成了今天上海人引以為豪的海派文化。
對於一名老外來說,上海的居家文化即時尚又環保,有著和全球接軌的先進居住科技,同時又融合了與自然親近的習俗。“在美國的時候,我們習慣用烘乾機,在上海,我已經習慣了衣服在自然的狀態下曬乾,這是一種非常環保的習慣。我的美國朋友很驚訝我的做法,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習慣。”史說。
伴隨著海派居家文化的發展,衣食住行都深受影響,為滿足愛家愛生活、中高端消費族群的健康家庭休閒需求,代表新
商業文明時代海派生活方式的居家休閒服飾也應運而生,而開創這一居家文化的服飾領導品牌“居風服飾”更是颳起了一陣猛烈的海派居家文化風潮。和傳統的居家文化相比,它不僅僅局限於睡衣、內衣等品類,而是把休閒、運動等類型服飾納入到居家生活中,更能體現海派文化的海納百川,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在全球文化打通互溶的今天,居家文化也日趨一體化。通過上海海派文化將新鮮的居家理念帶入中國,中國當代的居家文化必將向著更深厚、豐富的方向發展。
文學
談及
海派文學,首先要談一談海派的概念。
海派是與
京派對立的,最初這兩個名詞是
沈從文在上世紀30年代挑起的一場文學爭論中提出的,上世紀30年代寫實小說和抒情
小說流派基本上分別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海派作家應該是指活躍在上海的作家(未必是上海人)。
廣義上的海派指所有活躍在上海的作家派別,包括左翼文學、
新感覺派文學、
鴛鴦蝴蝶派;狹義的話,就只指鴛鴦蝴蝶派。
意識
都市文化意識
1.書寫與都市對話中的焦慮的情緒體驗、憂鬱感。
上海都市生活方式相對於傳統生活方式來說,是座精神孤島;
同時都市機械文明使人有被生活拋入急駛的軌道,隨時要倒下來的感覺。
2.漂泊感
切斷了舊有聯繫的新型都市人物,沒有找到新的可供插足的根基,於是成了無根的不安寧的遊魂,漂蕩在
十里洋場。海派小說里傳達的漂泊情緒反應出他們與革命主潮、傳統文明脫節,找不到自己生存位置,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的境況。
市民文化意識
1.題材主旨的反崇高性和非重大性。
3.思維方式上強調實用理性。
文人文化意識
1.兩個主要特點為非純粹性、差異性大。
2.差異性可分為三種:閒適型、批判型、哲理型。
海派文人在大時代的變革中發現自己是小人物並且認同這一身分,同時又不能找到人生的理想支點,重獲文化英雄身份,所以他們在商業社會面前呈現話語失落。
發展歷程
五四新文學
五四新文學發動以來,海派小說的傳統一度受到打擊,
新文學發起者對上海作家竭盡嘲諷之能事。如
郭沫若等
創造社發跡於上海,
劉半農教授就嘲笑他為“
上海灘的詩人”;到了
魯迅來概括上海文人時就乾脆用“才子加流氓”一錘而定音。其實在北京的文人中,劉半農和魯迅都是來自南方,更像是“海派”一些。
就在陣陣討伐聲中,一種新的海派小說出現了,那就是創作社的主將
郁達夫的小說。郁在日本留學時期開始創作,他的憂鬱、孤獨、自戕都染上世紀末的國際症侯,與
本土文化沒有直接的影響。郁達夫對上海沒有好感,對上海的文化基本持批判的態度,但這種
批判精神使他寫出一篇與上海有密切關係的小說《
春風沉醉的晚上》。這部作品依然未脫舊傳統才子佳人模式,但身份又有了變化,男的成為一個流浪型的現代知識分子,女的則是一個上海香菸廠的女工,也許是從農村來城市打工的外來妹。
郁達夫筆下的流浪知識分子還不具備自覺的革命意識,他與女工對社會的仇恨都是停留在樸素的
正義與反抗的立場上。但是隨著20年代大革命風起雲湧,革命意識越來越成為市民們所關心的主題,不但許多激進的知識分子被卷進去,而且還成為民眾意識中的英雄。尤其在上海那樣一座有著龐大工人隊伍的城市裡,革命風雲不可避免地從此而起。在新文學發展到“革命文學”階段里,上海的作家們沿著郁達夫的浪漫抒情道路創作了一大批
流行文學,主人公是清一色的革命知識分子,他們在這個城市裡浪漫成性,不斷吸引著摩登熱情的都市女郎,不倦地演出一幕幕“革命加愛情”的活報劇。依然是糾纏不清的多角戀愛的幻想,依然是才子佳人現代版的情慾尖叫,
丁玲、
蔣光慈、
巴金、
潘漢年、
葉靈鳳等時髦的作家無不以上海為題材,創造了新的革命的海派文學。
30年代海派文學
30年代的文學史是兩種海派文學傳統同時得到充分發展的年代,前者的代表作品有
劉吶鷗、
穆時英、
施蟄存等“新感覺派”作家的作品;後者的代表作品有
茅盾的《
子夜》。但需要強調的是,兩者雖然代表了海派文學的不同傾向,但在許多方面都不是截然分開的。比如關於現代性的刻畫也是《子夜》的藝術特色之一,
現代性使小說充滿動感,封建殭屍似的吳老太爺剛到上海就被“現代性”刺激而死,本身就是極具象徵性的細節。同樣,在
新感覺派作品裡,階級意識有時與上海都市文化中的“
惡之花”結合為一體,如穆時英的《
上海的狐步舞》、《夜總會裡的五個人》等許多小說里關於貧富對照的細節描寫就是明顯的例子。
現代海派文學
茅盾的《子夜》:《子夜》描寫的上海的民族資本家與外國財團利益的鬥爭細節及其場所(如喪事與跳舞、交際花的間諜戰、太太客廳的隱私、交易所里的戰爭、賓館的豪華包房、
麗娃河上的狂歡以及種種情色描寫),體現的是典型的繁華與靡爛同體模式結構。茅盾以留學德國的資本家來代替流浪知識分子,以周旋於闊人之間的交際花代替舊式妓女,其間展開的情色故事從心理到場面都要遠遠高於一般的海派小說。只是作家為了突出左翼的批判立場,才不顧自己對工人生活的不熟悉,特意安排了工人罷工鬥爭和共產黨內兩條路線鬥爭的章節,但這方面他寫得並不成功。所以,從本質上說《子夜》只是一部站在
左翼立場上揭示現代都市文化的海派小說。
劉吶鷗的《
都市風景線》:其生活觀照態度歸結為單純和全然,又將這種
單純和全然的風格與現代都市的人為造作文化聯繫起來,構成
半殖民地上海的獨特的風景線,可以說是對劉吶鷗為代表的海派文學最傳神的寫照。
張愛玲的《
傾城之戀》:如果說30年代是
新感覺派與左翼文化把海派文學的兩個傳統推向頂峰的年代,那么,40年代的海派小說在忍辱負重中達到了成熟與完美。由於上海是一個中西文化不斷衝撞的開放型的城市,也由於五四以來的
新文學基本上是一個歐化的傳統,所以海派小說的主人公主要是與“西方”密切相關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其消費圈子,而普通市民在海派小說里只是作為消極的
市儈形象而出現。在40年代大紫大紅的張愛玲,是一個深受五四新文學教育長大的女作家,但她一開始創作就有意識地擺脫新文學的西化腔,自覺在傳統民間文學裡尋找自己的發展可能。上海這樣一種移民城市,它的許多文化現象都是隨著移民文化逐漸形成的,它本身沒有現成的文化傳統,只能是綜合了各種破碎的本土的
民間文化。與農村民間文化相比,它不是以完整形態出現的,只是深藏於各類都市居民的記憶當中,形成一種虛擬性的
文化記憶,因而都市民間必然是個人性的、破碎不全的。張愛玲對都市現代性的靡爛性既不迷醉也不批判,她用市民精神超越並
消解了兩種海派的傳統,獨創了以都市民間文化為主體的海派小說的美學。
當代海派文學
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 首部散文集《
文化苦旅》依仗著作者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反映社會與
家庭倫理,深刻演繹新時代、新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下正發生著微妙轉變的社會關係與
社會變遷,具有厚重的
人文思想,重視傳統,尊重人性,體現人文關懷,敬畏義理之天,極力宣揚信仰對構建良性社會秩序的
靈魂作用。 長篇都市小說多為描寫金融危機背景下,
中產階層的脆弱與失落,新貴階層的誕生與崛起,及在普遍社會投機心理的驅使下,小人物的人生悲喜劇。
特性
海派文化,是植根於
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創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獨特個性的海派文化,其特點是:吸納百川,善於揚棄,追求卓越,勇於創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揚棄性和多元性。
開放性
海派文化姓海,表現在海納百川,熔鑄中西,為我所用,
化腐朽為神奇,創風氣之先。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
創造性
吸納不等於照搬照抄,也不是重複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
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當年的
海派京劇開創了連台本戲,機關布景是創新,如今的《
曹操與楊修》也是創新,
金茂大廈是在建築文化方面的創新。
揚棄性
百川歸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尤其在被動開放時期,在
租界里,以及主動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的形勢之下,有些飢不擇食,來者不拒,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及時地提出這時特別需要清醒地辨別,有選擇地有區別地對待,避免盲目和盲從。
多元性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樣,是複雜的共同體,不應該要求它純之又純,單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與俗,洋與土,
陽春白雪與
下里巴人,以致先進與落後,甚至低級,庸俗,黃色,反動文化也有可能混雜其間,特別需要清醒地區別對待。
形成和發展
萌芽時期
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此時,江浙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商業社會。商業社會的特點就是開放、多元和隨和。吳越文化包容了國內外的先進技術、理念和人際關係,在開埠之後,這些先進的事物迅速被當地人接受,並且與當地的吳越文化融合,形成海派文化。
成長時期
1843-1949年期間,特別是19世紀30、40年代,以吳越民係為主的大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長。
轉折時期
這又可以分為兩段:1949-1965年間,建國以後,定都北京,
商務印書館等文化單位遷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
葉聖陶、
夏衍、
曹禺為代表的上海文壇驍將率隊陸續遷居北京,上海在電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這是很正常的轉移,上海雖然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礎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電影、小說在全國的影響還是很大。這也給海派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箇中國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
罄竹難書。
成熟時期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浩劫,開始拔亂反正,在全中國範圍對“文革”進行反思,進行平反冤假錯案,逐步恢復正常的文化活動。
上海以話劇《
於無聲處》和小說《
傷痕》為起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開始新的繁榮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再次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健康地發展,在新的基礎上正在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