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定義,基本含義,流行說法,基本標誌,劃分標準,作用,基本現狀,中國大陸,香港,美國,英國,中國,中產階級數量,基本構成,外界看中產,網友聲音,網民心聲,最新文章,
基本定義
中產階級(或
中產階層),是指人們低層次的“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擁有的,所以中產階級主要由“中產家庭”組成。
中產階級,大多從事
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
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閒暇,追求
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產階層(或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中二代,是世界各已開發國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中一代,大多為自身的發展而錯過了創新年齡;
富二代,大多只圖享受而缺乏進取心)。
中產階層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教育和能力發展正常的中產子女(二代或多代),部分接受了良好教育並有較強職業能力的“貧二代”,以及少數“返貧”的“富二代”。
中產階層發展的主要障礙:部分國家的社會制度,阻礙了貧困階層子女的上升通道,使社會
階層固化。
基本含義
(1)生理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項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生理需要是推動人們行動的最強大的動力。馬斯洛認為,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後,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而到了此時,這些已相對滿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馬斯洛認為,整個有機體是一個追求安全的機制,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慧型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學和人生觀都看成是滿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當然,當這種需要一旦相對滿足後,也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夥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希望愛別人,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並相互關心和照顧。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來的細緻,它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都有關係。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能勝任、充滿信心、能獨立自主。總之,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馬斯洛認為,尊重需要得到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5)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乾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
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流行說法
他們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
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這是一個貌似明晰,實則含混的定義。
就是這樣含混的定義,也仍舊有人表示不同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職業(職務)和經濟收入,而作家
王朔就說,“中產階級不見得要從經濟收入上劃分,安於現狀的,尊重既有
社會等級和道德規範的都可在觀念上列入中產階級。”按王朔的說法,中國最大數量的中產階級應該出現在10來億安分守己的農民中間。對王朔的定義,當然同意的人就更少。
自十六大報告提出未來若干年在我國要大力發展
中等收入階層,一些政治嗅覺靈敏的經濟學人就將中等收入階層與時髦的中產階級劃上了等號。這樣的倡論,其作秀成分多過嚴肅的學術探討。
基本標誌
·1、通過提供知識來獲取收入,或者通過經營小規模生產資料來獲利;
·2、擁有滿足人們安穩生活需求的資產,如:房、車、存款;
·3、能夠完全滿足基本生活用品消費需求,注重物質生活的品質,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費能力;
·4、具有較強文化和精神領域的需求,注重個人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
.5、沒有資產階級的巨大財富,也沒有低收入階層的社會福利;
.6、對安穩的社會環境有強烈的依賴,群體利益受經濟衰退和社會動亂的影響較大。
這幾年中產階級吵得很熱鬧,但究竟什麼是中產階級?哪些人屬於中產階級?至今沒有幾個人能夠清楚定論。社科院專家
陸學藝和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農曆馬年底發表《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研究報告》,“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
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有狀況為標準”,將當代中國劃分為10大社會階層。在這份聽名字極容易令人聯想起毛澤東寫於1926年的《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陸學藝及其研究小組基本沒有提到“中產階級”這個詞,似乎有些諱言。
劃分標準
在號稱中產階級大本營的美國,區分中產階級的標準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區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來說,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說法,印度現有中產階級約3億人。印度“國家套用經濟研究理事會”是印度中產階級標準的制訂和發布者,其發布的印度中產階級標準是: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
盧比到15萬
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對盧比的
比價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按此計算,2001年,印度有6000萬個家庭已經躍升為中產階級家庭。以一家5口計算,印度目前有中產階級3億人。
中產階級以此看來,一個國家的中產階級,是你說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為缺乏統一標準,隨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產階級的標準而論,倘若戶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為中產階級家庭,700美元按現在我國的外匯比價,也就相當於4500元人民幣左右,分攤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約只有1200元人民幣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幣。這樣的收入水平,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恐怕連吃口飽飯都成問題,就別提什麼“中產”不“中產”了。美國商業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場之一的時候說,印度目前的中產階級已經達到了1.75億人左右(比印度有關機構的估計幾乎少了一半),在未來,這些印度中產階級每人至少還要購買一台電視機、一台錄音機、一個壓力鍋、一個
吊扇、一輛腳踏車、一塊手錶;他們中2/3的人還要購買一輛輕便機車、一台彩電、一個
電熨斗、一個食品攪拌器和一台
縫紉機;一半以下的人要買一台冰櫃……“這將是多么大的一個消費市場!”在旁人看來,這更像是美國式的
黑色幽默。
另外,有數字說,新加坡300萬人口中約90%以上屬於中產階級,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萬美元以上;韓國人均年收入約1萬美元,都可算是中產階級,但在韓國,很多人沒有房子,且韓國工人人均負債1萬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己估計,馬來西亞的中產階級大約占總人口的60%,約1800萬人左右,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約在1萬美元左右。可見標準都不一樣。
可資比較的是,2001年美國研究顧問公司曾進行過一項中產階級生活費調查,以住房費、
交通費及娛樂費等作為基準,依據一個年薪10萬美元的3人美國家庭在美國底特律的生活開支,比較了全球22個城市的生活指數。
一個3人的美國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人均3.3萬多美元,這樣的收入水平,在美國只是一個中產階級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說頂多只能算是一個美國的下中產,但要在北京達到美國底特律下中產家庭的生活水平,則一年需要78萬港幣,也就是約80萬人民幣。這是許多中國家庭一輩子也不敢夢想的一個數字。可見彼也中產,此也中產,彼中產與此中產不可相提並論。所以,包括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青連斌在內,有很多學者認為中國現階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中產階級。中國目前的狀況是,有中產,而無“階級”。
另外一些學者則對中國中產階級的標準
莫衷一是。有學者主張,在中國月均收入達到1萬至4萬人民幣的,就可歸入中產階級。月均收入1萬元人民幣,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大概只夠勉強餬口,想買房買車絕無可能,而擁有私人的住房、汽車是中產階級的兩項硬指標。以北京現有的房價水平,月收入1萬元,在北京四環旁邊買套建築面積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150年。
中國近30年來,在經濟上和GDP上確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世界上總體還處於一個較為落後的水平。根據國外有關機構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國家的14%。依中國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水平,一些專家認為,比較合理的有關國內中產階級的界定,應該是人均年收入在1萬至5萬美元左右,也就是8萬至40萬人民幣左右。只有具備這樣的收入水平,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許才能夠具有“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才能夠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質量”,才能夠符合有關中產階級的一條條硬性或軟性的定義,否則的話,中產階級就只能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
代名詞。
《福布斯》中國中產定義:
1.生活在城裡。
2.25到45歲間。
3.有大學學歷。
4. 專業人士和企業家。
5.年入1萬—6萬美元。
美國人眼中的中產6大標準:
1.是否擁有住宅,房奴不算。
2.是否擁有汽車,豪車優先。
3.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
4.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時80%的收入。
5. 是否有醫療保險,要讓大病大災有保障。
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兩周的帶薪休假。
網友心中的中產階級:
1.年收入20萬元以上。
中產階級兩大劃分誤區
誤區一:收入——收入多少算中產?5萬元還是50萬元?
三分之一收入能自由支配
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經濟學家們尚無定論。文章稱,定義中國中產階級是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而最常用的定義是以收入為標準。
按照麥肯錫全球研究所下的定義,中國中產階級是那些年收入(按購買力算)在1.35萬到5.39萬美元(約合9萬到36萬元人民幣)之間的人。而國家統計局則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年收入在7250-62500美元(約合5萬-42萬元人民幣)之間。
文章稱,這些數字不僅差別很大,而且有誤導性。中國的生活成本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一個人如果每月賺1000美元,他在中國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但在美國就不行。
因此文章認為,在中國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都可能當上中產,但衡量中產階層永恆不變的標準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進行自由支配消費。
誤區二:職業——職業[藍領沒有中產?
除了以收入為衡量標準外,文章還質疑了南京大學周曉虹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中產階級的職業定義――管理和技術行業的專業人士、企業家、私營企業主和公務員。
文章稱,與美國不同,中國中產階級集中在大城市,相對西方中產階級更年輕。在一定程度上,中產階級是一個西方概念,中國人對其存在誤讀。
他們認為,西方中產階級都是有房有車,能經常旅遊度假,都是有禮貌、有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其實那些低技能行業里也有很多中產階級。工人、農民中也有中產,比如中高級技師,他們是“藍領”里的“白領”。
作用
近幾年關於改革方向的大爭論中,有許多人套用
傳統社會的兩分法,將中國當今的
社會群體簡單劃分為“富人”與“窮人”、“權貴”與“
弱勢群體”、“精英”與“草根”兩大類。
吳敬璉指出,這種簡單的兩分法將本屬於大眾這邊的“中產階級”劃入到與大眾敵對的社會集團中去了,不但搞亂了自己的陣線,而且實際上起到了轉移目標,為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廣大民眾的共同敵人,即極少數貪官污吏提供了掩護的作用(《呼喚法治的
市場經濟》第201頁,2007)。這就提出了一個如何正確認識“中產階級”在改革中的作用問題。
“中產階級”(theMiddleClass,或稱“中等階層”、“中間階層”、“
中等收入階層”)是指處於富裕階級(或上等階層)與貧困階級(或下等階層)之間的一種社會群體。必須強調指出的是,“中產階級”不完全是按照收入高低和資產多少來劃分的,其基本特徵是:他們主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專業特長來獲取收入和贏得社會地位。
在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時期,“中產階級”主要包括新興的商人、經理、個體農民、手工業者、專門職業者(律師、會計師)、醫生、教師等,他們位於貴族、
僧侶、教士之下,處於“
第三等級”(貧民)之上(《張培剛經濟論文選集》下卷第103頁,1992)。從中國的社會階層分布來看,“中產階級”主要包括守法企業家、企業高級職員、科研人員、
技術專家、大學教師、
醫師、
律師等。
在人類文明史上,“中產階級”呈現出由弱變強的趨勢。“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興起以前的傳統社會,主要表現為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社會”,即社會的一端是少數權貴,社會的另一端是勞苦大眾,居於其間的“中產階級”人數少、地位低、影響小。隨著“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的興起,“中產階級”隊伍逐步壯大,對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社會逐步演變為兩頭小、中間大的“
橄欖型社會”。“啞鈴型社會”由於存在上等階層與下等階層的鮮明對立,因而充滿著戰亂和社會動盪,而到了“橄欖型社會”後,由於相當一部分下等階層升為“中產階級”,且上等階層在整個社會中的比重變小,因而社會變得相對穩定了。
“中產階級”在社會變革或改革中往往發揮著非常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如在國內外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工業革命”、“
商業革命”、“光榮革命”、“
明治維新”、“戊戌變法”、“五四運動”中,“中產階級”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重要作用(參閱
李佐軍著:《人本發展理論——解釋經濟
社會發展的新思路》,
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
為什麼“中產階級”能在社會變革中發揮非常關鍵的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有:一是“中產階級”對於只能依靠特權才能獲得富貴的傳統社會強烈不滿,具有推動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二是“中產階級”具有知識和專業特長,他們對依靠個人努力和專業特長可以取得成功的公平競爭的現代社會充滿嚮往,因而他們會積極參與新社會和新制度的設計和建設;三是“中產階級”往往傾向於改革和改良,而不太傾向於採取對社會破壞較大的激烈暴力行動,他們是天生的“改革派”。
相對而言,下等階層往往因貧窮而缺乏專業特長和教育知識,他們對上等階層的奢華生活和優越社會地位充滿嫉妒、憤恨和嚮往,因此他們一般傾向於採取激烈的暴力行動,推翻上等階層的統治,並將統治權攫為己有,再重新建立起一個
兩極分化的“啞鈴型社會”。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就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
在
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隨著改革深化和經濟社會發展,貧困階層比重越來越小,“中產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改革的內在動力越來越強。但在改革爭論中,有的人採取簡單的社會兩分法,煽動
社會弱勢群體對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其他所有群體進行攻擊,混淆了“中產階級”與“權貴”和腐敗分子的本質區別,這將對“市場化改革”、現代法治市場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我們應保持高度警惕。
“中產階級”中確實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只要他們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富起來,那么對這種富裕就應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勵,因為這是社會前進的重要動力。如果
不分青紅皂白地對這種富裕也進行排斥和打擊,那么現代市場經濟和
小康社會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當然,對那些依靠非法和巧取豪奪手段富裕起來的“中產階級”則要毫不留情地進行限制和打擊。
總之,要正確認識“中產階級”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中產階級”合法致富和發展,使“中產階級”成為推進改革的中堅力量。
基本現狀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2005年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
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根據安聯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定義:人均財富介於6,000歐元到36,200歐元之間。越來越多貧困國家的家庭躋身於富裕中產階級之列,以亞洲尤為突出。
海瑟表示:“現在亞洲(日本除外)有大約2.2億人口屬於富裕中產,其中超過一半住在中國。這意味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產說中文。這是中國迅速崛起的見證,並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影響。”中國的人均金融資產為3,293歐元,但私人財富增長迅速,過去十年間,中國人均金融資產實現了近五倍的增長。
香港
在香港,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呂大樂的界定,收入並不能夠成為被強調的起點。呂大樂說“這(收入)不是一個太有用的分類”。“就香港而言,月薪2萬到5萬港幣完全可以排到
中等收入群體了,但是,這並不是等同於你就成了中產階級,還要看你住的房子的房價,你的
消費方式,是否住在體面的樓盤,是否有定期的度假等等”。呂大樂界定中的香港中產階級更重要的是按職業群體劃分,同時強調“他們是成功透過教育渠道和憑著學歷文憑而晉身。”按照這樣標準,香港的中產階級最多占到人口比例的20%到30%。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定義,每個月收入1萬至4萬港元的住戶列為中產住戶,這類住戶占了整體住戶數目的55%。
美國
就收入而言,美國的通產家庭年收入在3至20萬美元的即可認為屬於中產階級,據估計大約80%的美國人屬於中產階級。
英國
要定義什麼是英國中產階層,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的參照標準很多很細,不僅事關職業、收入,還關係到個人興趣、文化品位以及家庭背景。有人開玩笑說,英國中產階層的定義跟其中產的人數一樣多。
不久前,BBC搞了一個英國迄今最大的有關社會階層的調查,訪問了16萬人,依據經濟資產、社會資產(社會地位、影響力等)和文化資產(興趣取向等)把英國社會劃分成了七個階層,從BBC的分層來看,中產圈子至少可以包含第二到第四這三個層級的人群。
第二層級是世家中產階層,即財富僅次於精英階層,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本均相當雄厚。這也是各階層中社交層面最廣泛的。占人口的25%,平均年齡46歲。第三層級是技術型中產階層,即一個規模不大卻特色明顯的新興類型。這一階層社交層面相對有局限並對文化生活追求有限。占人口的6%,平均年齡56歲。第四層級是新型富有工作者,即一個年輕和社會、文化上活躍的新階層,擁有中等收入和經濟資本水平。占人口的15%,平均年齡44歲。
一項涉及2000個樣本的調查結果被英國各大主流媒體廣泛引用。根據這個調查,英國的一個全職中產人士年收入是24744英鎊(約合23萬元人民幣),如果妻子或伴侶的收入差不多,那么這樣一個家庭的年收入是43592英鎊(約合41萬元人民幣);擁有一套價值近28萬英鎊(約合 260萬元人民幣)、有三個臥室的獨棟房子;有一到兩輛汽車,通常是福特、范克斯霍爾(美國通用收購的一個原英國本土品牌)或者豐田;家裡有約26000 英鎊的存款或投資品。
不過,對於英國人來說,經濟收入還真不是最重要的指標。英國人會說,即使你掙得比我多得多,可以炫耀你的房子、車子,可你畢業的學校沒啥名氣,你的口音一聽就是外鄉人,更別說你還喜歡橄欖球這種“傻粗”的運動項目,就憑這些,你就別往自己身上貼什麼中產的標籤。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畢業於著名的伊頓公學,僅此一項按英國傳統標準就被公認是中產階層出身,但他稱自己屬於“較低的中上階層”,因為其經濟收入比很多階層更低的人還少。
那些調查結果在英國人當中引發了熱烈討論,但大家還是記不住這么繁瑣的分層法,也對其各執己見吐槽不斷。但可以公認的是,衡量英國社會的結構,僅僅用收入這把尺子是絕對不夠的。
中國
中產階級數量
倘若中國真的有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那么中國的中產階級有多少?哪些人群構成了中國的中產階級人群?
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於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廣東、四川、甘肅、遼寧等8個省(直轄市)採取多相抽樣的方式抽取大、中、
小城市3997戶居民家庭作為有效樣本戶,進行了中國首次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調查結果截止2002年6月底,我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戶均總值22.83萬元。考慮到這是戶均財產總值,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驚人的數字了,所以,報告一經發表,就引發了眾多質疑。然而,更為驚人的數字出現在
北京市統計局公布,北京城鎮居民平均家產達47.5萬元,比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水平22.83萬元高出1倍有餘。這個數字一公布,一時輿論譁然。
統計局數據的真假,其可信度,我們不想討論。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途徑衡量中國到底有多少中產階級。2003年初,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統計報告,截至2003年2月末,我國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餘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達到10.03萬億元。另一組數據,也就是社會上傳說的,國內51%的居民儲蓄存款集中於20%的少數富裕個人和家庭手中。換句話說,這意味著20%的富裕個人和家庭占有了我國1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中的一半還多。為計算方便,假若我們將每一個存款賬戶都看做是一個家庭,而每個家庭人數以標準的3口人計算,中國13億人口,可分為4.3億個家庭,其中的20%,也就是不到9000萬個家庭,擁有國內1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中的5萬多億,戶均將近6萬元,若其中又有1/3,可歸入所謂的中產階級,則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到不了1億人,最多也就是幾千萬人。我們還可以看看另一組數據。有訊息說,截止2002年底,北京擁有私家車超過90萬輛,如果我們假設每一輛私家車背後都站著一個“中產階級”,則北京有中產階級超過90萬人。假若全國各省市都達到北京這個水平,全國則有將近3000萬人的中產階級。另外,還有一說,中國有1000個億萬富翁,有300萬個百萬富翁,如果此說可靠,那么就很難相信一些“專家”所樂意
張揚的,當前中國中產階級超過2億人的說法。事實上,我們相信,中國擁有3000萬人左右的中產階級是一個較為可靠的數字。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中產階級,是比較“高標準”的中產階級,即在經濟上,人均年收入達到1至5萬美元。眾目所睹的事實是,中國中產階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少部分城市,只有達到如此收入,才有可能在這些地方買得起一套象樣的“中產階級標準”的商品房,滿足中產階級至少有一套房子,多數有一輛車子的隱性標準。
資產超80萬億財富來源多樣
報告指出,中國私人財富快速增長,2012年末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額約83.1萬億元,同比2011年增加13.7%。中國的大眾富裕階層在近兩年內迅速壯大。2010年這一群體人數達到了794萬人,2012年達到了1026萬人。按照近幾年個人資產增速推算,這一群體在2013年底將達到1202萬人。這一群體所掌握的私人財富也在快速增加,他們的人均可投資資產在133萬元左右。
這一群體的財富來源,基本為工資或者企業分紅,部分來自於企業、房地產投資及股市投資等渠道。42.3%的大眾富裕階層擁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財富來源。不超過40%的女性以夫妻共有財產作為財富來源,這顯示了女性富裕階層的資產獨立性較高。一直成為投資主要渠道的房地產投資和股市投資獲利作為獲利來源也占據了不小比例,各有18.8%和16.3%。這一群體在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後,更關注精神愉悅和生活品質。他們喜愛度假旅遊,並注重身體健康,將大量的時間用於運動健身。他們還對收藏品感興趣,增加生活品味陶冶情操的同時也將收藏作為投資方式之一。
60後70後占主體八成人不想移民
大眾富裕階層的主體人群為60後及70後。70後在總體數量中占比逾3成,這部分人經過一定社會的積累,成為大眾富裕階層的中堅力量。80後正處在事業發展的的高速成長期,其所占比重也不容小覷。數據表明這一類人群的學歷普遍較高,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總超過2/3。由此可將他們的總體形象概括為一群有高文化基礎的中青年人。男性在總體數量中以低於10%的優勢略勝女性一籌,性別差距並不明顯。
基本構成
據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的調查,2014年國內城鎮居民的收入標準呈現階梯狀分布的特徵。
有一個說法,當代中國社會最富裕的10類人分別是:1、私營企業主和個體戶;2、國有企業承包或租賃經營人員;3、股市上的成功者;4、
三資企業的高級員工;5、有技術發明的專利人員;6、演藝界、體育界的明星;7、部分新經濟的CEO;8、部分律師、經紀人和廣告人員;9、部分歸國人員;10、部分學者、專家。這一說法與國家統計局城市調查總隊的調查基本相符,也從另一個
方面證明了這一“民間傳說”的可靠性。中國中產階級最大量的應該產生於上述10類人群。其中,尤其值得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私營企業主以及
三資企業的高級員工。
私有化,私營企業已經成為我國中產階級的製造機。同樣,如摩托羅拉等類的跨國公司也都像流水線似地替中國複製著“稀缺”的中產階級。
關於中國中產階級的未來,有許多說法。
國家信息中心某人士在深圳說:“未來五年,中國將有兩億人口進入中產階級消費群。”此人士將其所指的中產階級,定義為“擁有穩定的收入,有能力自己買房買車,能夠將收入用於旅遊、教育等消費的人群。”其信心之爆棚,令人瞠目,只是不知其講話的根據何在。著名的
美林公司也預測說,未來10年內,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將達到3.5億。但
美國法院的一項判決告訴我們,即使是像美林這樣的國際公司,有時候為了利益的需要,也是經常會說謊話的。所以,對這樣的“悅耳”之言,我們需要兩面來聽。
中國未來需要更多的中產階級,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除上述10大富裕人群及一部分國家公職人員外,北大教授
蕭灼基認為,未來中國中產階層將主要來自以下五類高級人才:其一,能將
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的科研人員。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以
技術入股的方式,投入到企業中,如果該企業上市,他們就可獲得大量的分紅。其二,金融證券業的中
高層管理人員。不是指現行體制內的從業人員,而是指民營、外資企業的工作人員。其三,中介機構的專業人員,如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這些人的收入在中國加入WTO以後,將會大大提高。其四,外資企業中的中國中高層人員。在北京,已經有了所謂的“首代”階層,即外國公司在中國的首席代表,他們與國外同類人員同工同酬,又享受國內的低廉消費。其五,一部分私營企業家。另外,股市的一些股民也有可能成為中產階級的一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組首席科學家
牛文元提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形成足夠大的中產階層的五條標準,
·二,“
白領”社會勞動力是否大於或至少持平於“
藍領”;
·四,
基尼係數是否控制並保持在0.25至0.30之間;
·五,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否達到12年以上。
世界銀行(World Bank)2006年12月13日發布的年度
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對中產階級的定義,是指那些年收入介於巴西和義大利人均收入水平之間的人群(分別約為4000美元和1.7萬美元)。這些幸福的少數階層僅占全球人口的7.6%。但報告預測,到2030年,他們的數量將增至12億,占全球人口的16.1%。屆時,40%以上人口進入富裕和中產階層的開發中國家數量將超過30個。而達到這一標準的開發中國家只有6個。
外界看中產
毛澤東在1926年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狀況時,明確地把中國當時的民族資產階級看作是中產階級,認為這個階級代表了中國城鄉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這個階級在中國革命中的態度是矛盾的:他們在受外國資本主義打擊、封建軍閥壓迫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於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地位的階級的發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又懷疑革命。中產階級的矛盾態度,決定了中產階級以其階級為主體的獨立革命的思想,只是一個幻想。西方
資本主義國家中從事腦力勞動的雇員也稱中產階級,主要包括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辦事員和銷售員等。這是西方學者在科學技術和管理科學不斷發展、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的新情況下,說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階級結構發生變化的一種理論觀點,其目的在於論證現代
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或正在“中產階級化”,從而否定階級和
階級鬥爭的存在,淡化工人階級的歷史地位和作用。
“中產階級”(Middle Class),在我國又稱“中產階層”、“中間階層”,或“中產者 ”、“中等收入者”等等,它已不是
馬克思主義就所有制關係意義上說的階級了,而是指社會上 具有相近的自我評價、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心理特徵的一個群體或一個社會階層。總的來 說,我國意義上的中產階層是一個既有中國特點又與“國際接軌”的概念。即作為一個 社會階層,中產階層是一群相對富有,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高質量的生活,對社會主流價值 和現存秩序有較強的認同感,並且為全社會收入中等水平的群體。
1951年,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
賴特米爾斯《
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一書第一次提出了作為“中產階級”的白領階級的概念,並詳細 研究了“中產階級”的狀況。 他指出,在工業發達的
西方國家已經出現了一個包括政府部門 的中級行政官員, 國營和私營
壟斷企業中的中級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以及其他領域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等所組 成的新的群體——“中產階級”。他做出了一個關於“中產階級”的定義,即“中產階級 ”就是一個這樣的群體:
(1)依附於龐大機構,專事非直接生產性的行政管理工作與技術服務。
(2)無固定私產,不對服務機構擁有財產分配權,較難以資產論之。
(3)靠知識與技術謀生,領取較穩定且豐厚的年薪或月俸。
(4)思想保守,生活機械單調,缺乏革命熱情,但為維持其體面與其地位相稱的形象而拒絕流俗和粗鄙的大眾趣味。 在我國,一般而言,無論是時尚傳媒還是普通百姓眼中的“中產階級”,往往就是與“
白領”及“高收入”、“
高消費”、“高學歷”等字眼聯繫在一起的群體。從有關訪談中所獲得的材料看,調查對象一般認為中國的“中產階級”包括有這樣幾類人:
1、 改革開放後出現的私營企業主;
3、 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工程師及各類市場稀缺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4、 國營大企業及壟斷行業的“老闆”;
5、 傳媒、演藝界、體育界的明星、“大腕兒”。
網友聲音
網民心聲
中國到底有沒有中產階級,這是一個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也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但所有人都承認,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對於私營經濟和某些領域市場化合法性的逐步認可,中國早已形成了一個可以從收入水平上進行標識的“中等收入群體”以及“富裕收入群體”。
但這樣的群體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嗎?中產階級這四個字本身包含著物質收入、精神旨趣、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指向等多重維度的綜合意味。而在中國,對於這個群體的判定基本只能依賴財富這一項單獨的指標。如果考察其背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將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存在嚴重裂痕的“想像共同體”。
中國的富裕階層和中等收入階層,大都與之前的舊體制有著無法言說的曖昧關係。他們中很大一部分是從新舊體制交替中取得了利益,並在日後將其發揚光大;另一部分所謂的新富階層基於新技術和國外資本迅速積累財富;21世紀開始,一個依靠拆遷致富的群體開始以若隱若現的方式進入公眾視野。所以,幾乎一切可以滿足中產階級收入指標的群體,都與體制或者大資本直接相關,依靠才智和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進入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很低。
這樣的群體成員來源造成了階層內部對自身身份判斷的嚴重失真。依靠體制轉型致富的群體對於原罪的恐懼和對體制的依賴混雜成了奇異的心理景觀;而新技術風潮逐漸過去之後,那些網際網路企業發現央企依靠壟斷資源和政策優勢越發輕鬆的超越自己,而依賴土地拆遷致富的群體則因為自身缺乏創造財富的任何能力,所以即使坐擁大量財富,對於自身社會階層的認定仍然曖昧不清。
造富渠道的狹窄和財富與體制過於緊密的關係,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社會兩極分化,仇富情緒瀰漫開來,所謂中產內部甚至也孵化出對立的情緒。
《中產中國》一書中一項於2007年針對6000名中國人的調研顯示,40%的中國人坦陳,購物是他們最大的休閒愛好。缺乏基本的精神旨趣是中國中產階級不成立的又一項基本證據。不可迴避,中國的富裕階層還處於彌補物質享樂的層面,他們尚缺乏最基本的精神儲備。
更加尷尬的是,“中國中產”這個想像共同體的價值觀更加複雜和分裂。更多的樂觀主義者認為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是推動民主改良的重要力量,但一個缺乏共識的中高等收入群體的集合未必會有這樣的意願,尤其當這個群體很大一部分資產來源都依賴於體制的時候。 他們會對現行體制給予維護,以便維護自身既得利益,即使他們深知這個體制的不確定性和不公平性有一天會危機自身,他們的選擇通常是離開而非進行推動改革,因為後者所要求他們付出的成本過高。一些學者寄予厚望的對於諸如PX事件的散步行為,只是針對自身就事論事的趨利避害而非具有普遍意義的對於“權利”的爭取。
這才是“中國中產”的真相,一個以財富數字為標準劃入同一個圈子、缺少基本共識和價值觀嚴重分裂的幻象群體。它本身不具備推動社會公正和進步的內在動力,只有當財富與才智直接形成正相關的關係,才會孵化出真正的中產階級。
最新文章
阿曲強巴:《無聊的“中產階級”廢話!》
首先,中產階級的概念一直很模糊,最初胡平提出中產階級是建立民主社會的基礎,被解讀為要在中國打造一個資本家群體,還引來了批判。此後,“中產階級”這個概念雖有所變化,但始終沒離開中等企業主和高薪白領階層(過去叫小市民,現叫“小資”)。這其實是個誤解,現代中產階級成為社會大多數,其真正原因在於,勞工、勞農收入大幅提高,從社會底層到達社會收入中位線,從而使“金字塔”變成了“棗核”。有些人寫美國勞工運動史,還特意列出了造成美國社會中產階級化的重大罷工運動。至於後來的勞工數量減少到中收入者的少數,一是由於資產向窮國轉移和國際貿易增加使勞工轉移到了服務業,二是勞工的再度貧困化(如美國的鋼鐵工人)。所以,沒有勞動者收入的大幅提高,中產階級成為社會主體,無異於痴人說夢。什麼時候勞動者都是社會主體,當他們成了中等收入者了,中產收入階層自然就是社會的主體,哪裡輪得著小市民做什麼精英、主體、主流!
其次,中產階級的收入標準,似應以社會收入中位線收入數字倍數的上下限各50%為宜。這樣,當這個範圍內收入者人口數字達到全體人員總數的60%時,收入者人口總數中高位的20%和低位的20%平均收入比(中國現行的貧富收入比)剛好為4:1;當這個數字達到80%時,高位的10%和低位的10%平均收入比(世界通行的貧富收入比)亦達到4:1。這後一個4:1一直是世界評價公平貧富比的標準,和那個基尼係數0.4相一致。如果不確立中等收入的合理範圍,“中產階級”的數量和貧富差距的縮小不會有什麼聯繫。這麼簡單的道理,居然就沒有人說清楚過!
其三,各國統計貧富差距時減去最富人群和最窮人群剩下的那個數量占多數的中間階層不是橄欖社會的指標。我記得看過資料,中國以高低各20%的平均收入做貧富比,算出是3.33:1;然後以這個和美國的高低各10%對比出的貧富比做對比,說中國的貧富差距小於美國!這種笑話遽然信的人還不少。後來亞行也來湊熱鬧,贊同中國的統計方式……於是中國有60%中產階級的說法引來了中國小市民(自認為是中產階級)們一陣狂喜。其實,無論10%還是20%,只要按upper class,middle class,lower class來統計貧富對比,把middle class叫做中產階級,那麼,中產階級永遠是多數——這樣一來豈不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是“橄欖社會”了?!熱衷於把自己打扮成社會精英的小市民們就不要再整天“中產階級"長“中產階級”短的呱噪了!二十多年前某人只見數字不見人的中產階級是民主社會基礎的誤讀,勾起小市民們取代勞動人民成為社會主流的中產階級夢,吵吵嚷嚷直到今天……咱中國人是不是也太扯了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