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公哲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0年
- 逝世日期:1961年
- 職業:商人,考古學者,學者
- 主要成就:精武體育會創辦人
- 代表作品:《精武50年武術發展史》,《知行錄》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大事記,考古成就,重要貢獻,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陳公哲(1890年-1961年),在上海出生,祖籍廣東中山茶園鄉,父親到上海經營“粵瑞祥”五金行。所以陳公哲在上海的廣東會館中也有威望。 陳公哲15歲參加健身球社,20歲參加精武體操學校,為精武第一批學員,一直是精武的領導核心人員,與盧煒昌、姚蟾伯有“精武三傑”“精武三公司”之稱。加上陳鐵生就成了早期的“精武四傑”。曾就讀於復旦大學,精攝影技術,拍攝了初期精武書籍的照片,並與程子培拍攝了精武體育會的電影記錄片5卷。民國5年(1916)前後,曾兩度捐出宅址、家產和房屋給精武會為了精武會,不斷的捐資散財,以致家道逐漸敗落。精武會於抗日戰爭前發展迅速,從上海到廣州、港澳乃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都建起了分會。1920年精武會慶祝建會10周年,孫中山又應陳之邀為精武會題寫了“尚武精神”的橫匾,還給建會10周年特刊《精武本紀》寫序文。
民國7年編有《測光捷徑》一書。在精武書刊中發表過數十篇文章。民國16年去南京政府任職。抗日戰爭爆發後,遷居香港,潛心著書。1953年在香港自任精武總裁、訪南洋各地。1957年著有《精武50年武術發展史》,闡述了他與精武的關係,並應邀回國參加了全國武術觀摩大會。1961年逝於香港。
人物生平
1899年,10歲左右正式進入正規現代書館學習。後在上海宋真書館畢業。
1904年,15歲參加健身球社,1907年開始經營商業,
1910年3月3日與姚蟾伯(江蘇吳縣人)、盧煒昌(中山人)在上海成立精武體育會。成為精武第一批學員,畢業於高級班。是精武會的核心領導,與盧煒昌、姚蟾伯有“精武三公司”之稱。他把自己的私宅捐贈作精武會的新會所。期間曾就讀於復旦大學,精攝影技術,拍攝了初期精武書籍的照片,並與程子培拍攝了精武體育會的電影記錄片5卷。
1913年,後繼承父業。以後陸續自聘各科明師在家學習。
1916年11月5日,孫中山先生親自會見精武體育會的全體會員。孫中山曾於1916年精武會舉辦6周年紀念會時,應其邀請親臨祝賀。
1918民國7年編有《測光捷徑》一書。在精武書刊中發表過數十篇文章。
1919年,精武體育會在上海舉行成立十周年紀念活動時,孫中山先生親筆題贈“尚武精神”匾額,並擔任該會的名譽會長,還為該會特刊《精武本紀》撰寫了序文。
1922年到南洋推廣國術。
1923年,從章太炎學國小和書法。
1927年民國16年去南京政府任職。因感無法施展所長而離開政治圈子。陳公哲後遷居香港,潛心考古著書。
1937年-1945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香港淪陷後遷回內地。戰後曾遊歷於多個省,並執教書法。
1953年在香港自任精武總裁、訪南洋各地。
1957年著有《精武50年武術發展史》,闡述了他與精武的關係,並應邀回國參加了全國武術觀摩大會。
1961年逝於香港。
大事記
分道而行體育救國
陳公哲的救國思想可從他的傳記《知行錄》中略知一二。傳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逸事,1920年陳因為生意困頓,曾攜妻南遊,乘輪船北上途中,適逢孫中山,兩人交談甚歡。陳公哲說自己與孫中山“同為百越香山人”,對孫中山數次相邀參加政治工作,他認為自己“一向以改良社會為職志,倘社會得有健全,則對於國家政治,不無補益矣”,而孫中山則稱讚陳公哲,雖然從事社會工作,但“社會基礎健全,亦興國家之本也,雖分道而行,豈非同為中國謀福乎?” 孫中山“分道而行”的說法,實際是對陳公哲的最高評價,師從百人的陳公哲,最後選擇體育救國的道路,除了因緣際會外,也折射出他探索救國之路的心路歷程。
術士科學精神
儘管習武,但陳公哲身上沒有江湖氣息,研究學術,他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書生,良好的教育背景,使陳的身上有更多的科學精神。中國人認定文武兼修已經是難得的人生際遇,但陳公哲在文與武之外,更增加了科學的修養,他所處的時代,科學精神傳入中國,而且科學沒有像文一樣分為詩詞歌賦,也沒有像武一樣分為武當少林,陳公哲因此得以如海綿吸水般廣泛涉獵,各個方面均有造詣。
廣東精武會創始人之一
廣東精武會成立於1914年,是在上海精武會的影響和指導下成立的,是繼漢口精武會後的第二個精武分會.而廣東精武會的成立,陳公哲功不可沒。 當時廣東人士力邀陳公哲南下廣州,創辦廣東精武體育會。
廣東精武會的籌備處設在海幢寺,1919年4月,廣東精武會在廣州海珠戲院宣布成立,最初設址在槳欄路寧波會館,後遷至太平南路(今天的人民中路)嘉南堂,再遷到西關荔枝灣,最後遷至豐寧路 (現在的人民中路),不少北方的拳師由上海總會派到廣州任教。 精武會成立之初,以北方拳術為主,廣州與佛山分會開辦後,精武會也吸收了不少南派名師,進一步促進了南北融合.而對於廣東武術界來說,廣東精武會的成立是近現代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北拳南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