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體育會

精武體育會

精武體育會(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源於霍元甲於1910年在上海創辦的精武體操學校,是以教授、弘揚中華武術,培養革命力量為主要活動和任務的民眾性武術團體,也是中國近代體育史上歷史最悠久,成立最早並有深遠影響的民間體育團體。精武體育會以體,智,德三星會旗和三星會徽為標記,代表精武體育會以體,智,德三育為宗旨,倡導“愛國、修身、正義、助人”、“強國、強民、強身”、“乃文乃武”的精武精神,發揚中華文化,寓教於體的理念。

1978年後,精武體育會在上海恢復社團活動,並於1990年作為市級民間體育社團註冊登記,現稱上海精武體育總會(Shanghai Chin Woo Athletic Federation)。目前該會的主要工作是組織開展武術引向學校工作,選派會員和教員進學校開展學生素質教育和創辦武術特色學校,普及武術運動;加強會員在公園、社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管理。組織開展各類培訓、輔導和交流活動;加強同國內外精武友會和武術團體之間的聯繫,組織交流;舉辦武術、文化等培訓;組織開展武術理論研究,收集資料,編寫教學教材,整理史料,傳承和傳授傳統武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武體育會
  • 外文名:Jingwu Sports Association
  • 創建者:霍元甲
  • 創建時間:1910年
  • 類 型:體育團體
  • 宗 旨:體、智、德三育
簡介,歷史,影響,

簡介

精武體育會,中國民眾性武術團體之一,1910年霍元甲創辦於上海,以教學武術為主要活動。1911年秋,該會在上海舉行第 1 次武術表演, 事後,許多人要求派教師教武術。不久,在浙江紹興設立了分會,在上海也設立了 3個分會。從 1918 年起,又先後在武漢廣州佛山汕頭廈門等城市設立了分會。1920年以後,又分別在東南亞各地設立分會,如新加坡吉隆坡雅加達、三寶壟、泗水、西貢馬六甲等華僑聚居的地方。在吉隆坡還成立了女子精武體育會,由國內派教師前往教授武術,並在當地華僑子弟學校擔任武術教學工作。抗日戰爭開始後,該會活動時斷時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度停止活動,後又有所恢復。
精武以體,智,德三星會旗和三星會徽為標記精武以體,智,德三星會旗和三星會徽為標記

歷史

1910年7月7日(農曆六月初一)中國精武體操會正式成立,會址設在閘北旱橋以西王家宅。霍元甲親自授拳,還有其徒劉振聲及後來趙漢傑、陳其美、農勁蓀也常來會指導。第一批學員73名,採用武術傳統教授方法,以師帶徒,傳授拳術。第一批學員有陳公哲、丘亮、李迪初、姚蟾伯、王維藩、盧煒昌等。自此,中國第一個民間體育團體誕生了。
霍元甲創立精武體育會霍元甲創立精武體育會
正當霍元甲主持精武體操會精心培養骨幹,以圖大展偉業之時,卻遭日本人的“陷害”。因誤服了日本人上門兜售的丹藥後咯血病加劇,急送新閘路中國紅十字醫院醫治二周后逝世。他的突然逝世,使精武體操會失去了支柱,會務無形停頓。
為了繼承霍元甲的遺願,一批中堅學員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等共商重振精武大計,一致表示:“既感受種種之刺激,復以身受霍先生之教育不能盡,引以為憾,乃約同志繼霍先生之業。”於1911年3月3日精武體操會遷入萬國商團中國義勇隊舊址(即現民德路南端跨越鐵路至北浙江路處),設有兩個練習室、圖書館及宿舍,還有攝影室,稱為第二會所。
第二會所落成後,會員略有增加,精武事業從低谷走出,會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民國四年七月四日(1915年)精武在王家宅練武之用的笪棚,被颱風席捲而去,無法練武,因此精武體操會的三名主事陳公哲、姚蟾伯,盧煒昌共議未來精武新會址之事,陳公哲當即慷慨獻出提籃橋培開爾路73號宅地2畝,“乃合姚盧之力,同任建築”,動工建造了新會舍。1916年4月6日遷入新會舍,並更名為“上海精武體育會”。自此,上海精武體育會步入了壯大與繁榮時期,開創了前人從未涉足的領域。
精武以體,智,德三星會旗和三星會徽為標記
1919年又分別成立第二分會(在南市煤炭公所內)和第三分會(在魯班路山東會館內),倍開爾路會所改稱總會。
1910~1920年,10年中該會會員發展至1100餘人。外地亦紛紛建立精武分會並邀請上海總會派教師前往指導。如紹興(1912年),漢口(1918年),廣州、佛山、汕頭(1919年),梧州(1922年),南昌(1923年),廈門(1925年),四川(兩個分會,分別建於1927、1928年),以及後來的南寧、嘉興、松江、無錫等分會。1920年7月3日,應國外華僑人士的邀請,上海精武會派了5名骨幹成員陳公哲、黎惠生、羅嘯敖、陳士超、葉書田,去香港、越南、新加坡、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宣傳精武體育會的武術事業並協助建會,在精武歷史上被稱為"五使下南洋"。此後,上述國家和地區以及後來的暹羅(泰國)、澳門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分會。最高峰時,國內外分會達42個,會員逾40萬人。
1921年,陳公哲又將倍開爾路75號的四層自有房屋獻給精武體育會,作為剛成立的聯繫外省市和國外精武體育會工作的"中央精武"辦事處。1923年,又購下福德里內一塊地產建造了精武中央大禮堂。1924年,因倍開爾路房屋財政困擾而辦事處遷入中央大禮堂辦公,即今總會所在地。
總會提倡"體、智、德"三育並進和"乃武乃文"、體育以武術為主,逐步確立了初、中、高三級的"精武三十套武術基本套路";德育上則以"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為精武精神,積極提倡和實行。
該會曾編輯出版《精武本紀》、《潭腿精義》、《潭腿卦圖》、《工力拳》、《達摩劍》、《粵曲精華》、《新樂府》、《測光捷經》、《醫說》等數十種作品和書刊;還自攝影片5卷66節,曾作專場放映招待駐滬各國領事。1938年日寇入侵,強占了總會會所,上述大部份書刊和影片被毀。後該會遷往南京東路慈淑大樓(今東海大樓)。抗戰勝利後至1946年底,才收回福德里總會會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精武體育會由政府接管,逐步成為虹口區的一個體育場館,繼續舉辦各種體育培訓活動。
精武體育會
1979年以後,精武體育會在上海恢復活動,天津廣州餘姚等地的精武體育會亦相繼恢復活動。1990年始,該會開展了與海外精武組織的聯繫和交流活動,台灣精武體育會也成立創建於1996年1月27日 。會長黃連順(英文: Huang Lien-Shun .1955年5月生)台灣精武體育會的創立者,字嘯玄台灣省台北人,台灣人第一位進入中國體育最高學府—北京體育大學武術系研究生部深造學習(高訪學者)。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學者、中華武術海峽兩岸具有影響力的著名人,中華台北國家代表隊武術執行教練。

影響

精武體育會,對南北武術流派兼收並蓄,教師都是南北武術流派中有專長者,後又增加了其他體育項目的教學,如摔跤、拳擊、球類等。為了擴大影響和便於教學,還編著了《潭腿》、《功力拳》等武術書籍,並將一些武術動作拍攝成電影。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漢族。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南河鎮,為紀念霍元甲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經天津市民政局審核並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鄉天津西青南河鎮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為精武鎮),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霍元甲生在一個迷蹤拳的世家。父親霍恩第以保鏢為業,因霍恩第的秘宗拳出神入化,所以很多大商人都求他保鏢,霍恩第只鏢窮苦百姓、清白之人,對貪官污吏決不保鏢。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甲、霍元武,元甲排行第二。據說霍元甲幼年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他習武,可是霍元甲暗中練習,並在24歲那年5分鐘之內擊敗了一位僅僅用三式打敗了霍元甲的哥哥與弟弟的人。之後霍元甲創辦了迷蹤拳。
霍元甲成年後在天津經營藥材商店,後到上海辦“精武體育會”(精武門),為發揚中華武術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上海,他曾經在擂台上擊敗俄羅斯大力士(一說俄羅斯大力士被霍元甲親自擊敗,另一說俄羅斯大力士聽到霍元甲的名聲放棄比賽)有一次日本一個大力士團來中國要求比試,霍元甲因病派弟子劉振聲接戰比試,結果打敗了日本力士。“精武體育會”是1910年由霍元甲在上海創立的武館,霍元甲創立“精武體育會”的其中一種原因是因為他覺得我們中國的武術不應該有門派之分,我們應該博眾家之長,這樣各自的武術才有進步,才能把我們的國術發揚光大(這點和李小龍先生相似)。但霍元甲在創立精武體育會之後數月內即逝世。元甲被商會下毒而死。
霍元甲幼時體弱多病。其父霍恩第是名顯一時的秘宗拳師。他擔心元甲習武日後有損霍家名聲,拒不授藝於他。但元甲志存高遠,他日日留心,處處參察,偷藝於父傳兄弟之機。苦練於舍外棗林之僻。後為父知,受責。元甲保證絕不與人比武,不辱霍家門面,方準父兄一起習武。 元甲天資聰穎,毅力驚人,功藝長兄亢進,在兄弟之中出類超群。父見此,一改舊念,悉心傳藝於他。後元甲以武會友,融合各家之長,將祖傳“秘宗拳”發展為“迷蹤拳”,使祖傳拳藝達到了新的高峰。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山東大俠劉振聲慕名來津,求拜於元甲門下。霍察其正直,遂收為弟子。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 元甲俠肝義膽。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王子斌)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子斌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盡了朋友之義。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有一俄國人來津在戲園賣藝,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見了廣告,並聽說俄國人還當場信口雌黃,侮蔑中國人無能,極為氣憤,當即邀懷慶會館主人農勁蓀和徒弟劉振聲前往戲園,見到俄國大力士在台上吹噓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病夫之國”如有能者,可登台較量。霍元甲在台下哪裡還坐得住,不顧眾人勸阻,一個箭步,氣宇軒昂地跳上戲台,開門見山地說:“我是‘東亞病夫’霍元甲,願在這台上與你較量”。此時翻譯將霍元甲生平來歷告知俄國人。此俄國人聞知霍元甲威名,不敢怠慢,連忙將霍元甲讓進後台,霍元甲當場質責俄國人:“為何辱我中華?”並提出三個條件:一是重登廣告,必須去掉俄國人是“世界第一”的說法;二是要俄國人公開承認侮辱中國的的錯誤,當眾賠罪謝過;否則就是第三個條件:我霍某要與之決一雌雄,並命其當機立斷,色厲內荏的俄國力士哪敢出場比武,只好答應了前兩個條件,甘願登報更正和公開承認藐視中國人的錯誤,從而灰溜溜地離開了天津。
宣統元年(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也稱奧比音)在上海登廣告,辱我“東亞病夫”。霍應友人邀赴上海約期比武。懾於霍元甲拳威,對方以萬金作押要挾,元甲在友人支援下,答應願出萬金作押。對方一再拖延,元甲在報上刊登廣告,文曰:“世譏我國為病夫國,我即病夫國中一病夫,願與天下健者一試”。“並聲言”專收外國大力士,雖銅筋鐵骨,無所惴焉!霍公之聲威使奧皮音未敢交手即破膽而逃,連公證人,操辦者也逃之夭夭。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孫中山先生讚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1910年9月,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霍元甲逝世後,當時精武會弟子和上海武術界愛國人士為霍元甲舉行了隆重葬禮,敬獻了“成仁取義”輓聯,安葬於上海北郊。轉年,由弟子劉振聲扶柩歸里,遷葬於小南河村南。上海精武會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東閣任教。各地分會相繼分起,十數年後,海內外精武分會達43處,會員逾40萬之眾。
有傳說霍元甲被日本人下毒藥害死之後,他的愛徒陳真替他報仇。這個傳說在19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次被李小龍搬上銀幕(電影《精武門》,李小龍演陳真)。但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陳真”這個人物。
此外還有有關霍元甲的長篇歷史小說《津門大俠霍元甲》,作者:馮育楠,百花文藝出版。通過作者考證的一些史料,基本再現了一代大俠霍元甲的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