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簡介
農場地處全國第一個生態市——江蘇省
大豐區境內,由黃海灘涂經多年圍墾後成陸,南北長16.4公里,東西寬2至15公里,占地總面積達99平方公里。瀕臨黃海,東與
海豐農場北墾區接壤。交通便捷,區位優越,離
大豐城區22km、
鹽城市區57km,距上海381 km,處於上海3小時
經濟圈內。
農場氣候溫和濕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勢平坦,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擁有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已成為上海在
蘇中—蘇北的重要戰略飛地之一。
上海農場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土地資源
集約優勢和生態優勢,堅持“科技興場、人才強場、產業富場、
生態美場”的總體思路,推進以農田林網、
循環農業為特色的
生態農場建設。
畜牧業、種植業已形成循環利用、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按照“屏、環、面、線、點”的整體規劃強力推進
生態林業建設,林木覆蓋率達成16 %。
以生豬養殖、稻麥良種、優質大米為主的
畜牧業、種源農業、米業成為農場三大核心主業,近幾年得到快速提升。
種植業是上海農場的基礎產業,擁有耕地7.5萬畝,常年生產糧食1億斤,是種源業、米業、畜牧
水產業、林業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支撐。
畜牧業是上海市生豬異地養殖梯度轉移重點項目,始終堅持標準化、現代化養殖,各類生產參數排在全國同行業先進行列,為做強做大做深
畜牧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擁有1個原種場、1個種豬場和5個養殖場以及與其配套的1個飼料廠和2個有機肥料廠,年出欄商品豬16.5萬頭。擁有
養殖水面1萬畝,年上市各種優質淡水魚0.2萬噸。自1996年始建至今,畜牧
水產業以為上海市民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美味的肉品為己任,堅持
生態養殖,現代管理,畜牧水產養殖公司先後被評定為中央、上海兩級生豬活體儲備基地、中國
長白豬聯合育種基地、全國機械化養豬先進企業、上海市生豬生產質量安全信用企業、上海市標準化豬場、江蘇省無公害畜禽產地、江蘇省一級種豬場、江蘇省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2008年通過HACCP、
ISO9001和
ISO22000質量體系認證。生產的“豐海”牌肉品在
農工商、
世紀聯華、家得利、吉買盛等上海各大超市銷售,深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和喜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所生產的“豐海”牌豬肝是上海大型超市可以放心安全銷售的唯一產品,“豐海”牌冷卻肉占農工商55%以上的份額。
種業以種植業為基礎,實行全場種子化生產管理,設有良繁中心、檢測中心、加工中心和銷售中心,擁有一次性烘乾能力達450噸的低溫烘乾線、配套倉庫以及國內先進的選種設備,擁有7個二麥、水稻類自主產權品種,年加工銷售“申河”牌種子2.05萬噸,其中白菜種子占整個上海市場70%以上的份額,成為江蘇省33家放心種子企業之一,充分發揮了種業在服務三農中的積極作用。
米業突出綠色、生態、健康主題,生產的“申河”牌系列米優質、安全、美味,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米業加工廠通過了GB/T 1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國家級有機食品加工證書、有機食品基地證書和有機食品貿易證書,年加工銷售大米達2萬噸,其中優質大米1.8萬噸,現擁有
有機水稻生產基地1200畝,富硒大米基地3000餘畝,
營養保健米開發取得初步成效。已形成
有機米、富硒米、特等米等產品為主的5大系列近20個品種,生產的“申河”大米已進入上海
農工商、
華聯等大型連鎖超市,樹立了品牌形象,發揮了重要的上海域外糧食基地作用。
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農場更加重視發展成果場民共享,通過持續投資,基礎設施、社區面貌和人居環境有了較大改善。通過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社區充分發揮了便民、利民、
樂民功能,提升了服務水平,促進了社區的和諧穩定。
歷史沿革
1950年2月25日,
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蘇中行署協商劃出
大豐(時稱
台北縣,後因與台灣省
台北市重名,於1951年改名為
大豐縣。)以四
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為中心作為上海墾區。同時,又設立了上海市農墾工作的最早領導機構: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以下簡稱為墾管局)。同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
黃序周出任墾管局局長、黨組書記(黃序周,湖北
黃岡人,1904年生,1927年2月參加
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
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上海解放後初任市民政局副局長,後任墾管局局長。爾後調任湖北省工作,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84年在武漢逝世),副局長沈維岳、鄭宏惠。
墾管局最初辦公地點設在江蘇
興化,後來移到江蘇
大豐新鎮,最後才到大豐四岔河。墾管局是上海市政府序列中的一個局級單位,下設工業處、農業處、生產處、管理處、辦公室,還附設學校和新人村。墾管局下屬成員比較複雜。除幹部家屬以外,主要有犯人、無業游民、社會上的流浪兒童等。當時則統稱“墾民”。1952年8月,根據工作需要,墾管局改名為上海市上海農場管理局(簡稱農場局),1956年又更名為地方國營上海農場,工作業務受市公安局領導,為上海市罪犯的主要改造教育場所,曾被公安部列為全國大型勞改單位。1964年停止收罪犯,成為安置刑滿釋放留場就業人員的場所。從1968年10月起,根據上海市有關部門的安排,先後安置了6000餘名上海知識青年。1973年1月9日,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和市
革命委員會的指示,上海農場劃出元華分場和隆豐、
鹽場共12.38萬畝土地和不動產及流動資金交給上海農業局籌建
上海市海豐農場。1974年3月和1975年1月,上海農場有4.1萬畝和1.44萬畝土地及不動產劃給
海豐農場(1980年1月海豐農場又把4.16萬畝土地劃還上海農場)。
場名和關係變更
1950年6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將墾區正式命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墾區勞動生產管理局”,直屬上海市人民政府領導;
1952年2月,劃給蘇中
行政公署領導,同年6月又重新劃歸上海市;
1952年8月,改名為“上海農場管理局”,業務工作和黨的組織由
上海市公安局領導;
1954年開始,
黨的組織關係轉給江蘇省委(1958年5月又劃回);
1956年9月,上海市委決定,“上海農場管理局”改稱“上海市地方國營上海農場”,行政歸屬上海市公安局直接領導;
1965年12月起,黨組織和行政都劃屬上海市勞改局領導;
1974年4月,對內名稱為“上海市第一勞動改造管教總隊”,對外名稱為“上海市上海農場”;
1981年,對內改稱“上海市第一勞動教養總隊”;
1983年1月起,改稱“上海市第一
勞動教養管理所”。
歷任領導
上海農場歷任行政領導人更迭情況表 (1950.6一一1995.12)
機 構 職務 姓名 任職時間
計雨亭 1952.2-1952.6
副局長 沈維岳 1950.6-1952.6
陳宏惠 1952.2-1952.6
上海農場管理局(1952.7-1956.8)
局 長 呂鎮中 1952.7-1954
副局長 沈維岳 1952.7-1954
陳宏惠 1952.7-1956.8
上海市地方國營農場(1956.9-1968.2)
場 長 吳福海 1956.9-1963.6
.. 1963.11-1968.2
政 委 陳宏惠 1956.9-1963.11
林傳富 1956.9-1968.12
陸 明 1956.9-1957.2
吳心榮 1963.11-1968.2
張醒夫 1956.9-1957.11
魏林生 1956.9-1960
上海農場軍管小組(1968.2-1971.11)
負責人 武順堂 1968.2-1968.8
蔡勝龍 1968.2-1968.8
謝顯韶 1968.8-1969.8
副組長 李樂群 1969.8-1971.11
徐茂業 1969.8-1971.6
薛鈞烈 1971.6-1971.11
唐九龍 1971.6-1971.11
上海農場臨時領導小組(1971.11-1973.3)
林傳富 1971.11-1973.3
錢永林 1971.11-1973.3
上海市上海農場(1980.3-1995.12)
場 長 林傳富 1980.3-1982.2
袁際禹 1982.2-1983.10
章谷雷 1984.10-1993.4
政 委 袁際禹 1983.10-1984.10
劉丕先 1984.10-1986.12
所 長 湯義仁 1994.8-
副場長 袁際禹 1980.3-1982.2
包毅恆 1980.3-1981.9
宋興田 1980.3-1984.10
張 軍 1980.3-1984.10
副所長 張金其 1983.10-1988.2
許中范 1984.10-1988.4
王豐威 1984.10-1988.1
劉丕先 1988.4-1994.9
於旭光 1988.4-1993.3
徐冠德 1988.4-1993.3
張漢強 1992.6-
魯 虎 1993.2-1995.9
曹 躍 1995.7-
副場長 曹 俊 1995.9-
副政委 徐雪康 1983.3-1984.10
劉丕先 1983.10-1984.10
劉丕先 1986.12-1988.4
於旭光 1984.10-1988.4
說明:①1973年3月17日,成立中共上海農場
核心小組。1973年12月,建立中共上海農場第三屆黨委會至1980年3月,這段時間由核心小組、黨委實行一元化領導,沒有任命行政領導人,行政工作由核心小組正副組長、黨委正副書記分管。 ②摘自《上海農場志》。